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70  2021-10-28
标签:统编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0]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代的朝贡体系是最受近现代以来人们诟病的外交政治体系,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明代政府以朝贡体系的外交方式,把自身树立为“宗主国”的地位,把来往的其他国家,立为“附属国”。第二,在明代朝贡体系之下的外交,是一种在经济上得不偿失的活动,外国的来朝贡品,经济价值有限,而明朝帝国赏赐品的经济价值,大大超出贡品的经济价值。
明代朝贡体系的确立,是建立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和平共处的核心宗旨之上的。朱元璋曾明确指出:“四方诸夷,僻在一隅,皆限山隔海,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从这个前提出发,明初所奉行的对外政策,充分体现了明朝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秉持的不使用武力,努力寻求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之道的基本宗旨。
在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核心宗旨下,明朝与周边邻国形成了某些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宗主国与附属国关系的形成,更多的是继承以往历朝的历史因素。世界各地及不同时期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基本上是通过三种途径形成的:一是通过武力的征服而强迫形成的;二是通过宗教的关系或是大众民意及议会的途径形成的;三是由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自然而然的和平共处途径所形成的。明代建立起来的宗主国与周边附属国的关系,正是通过第三种途径形成的。
明代的对外朝贡体系,对于外国的来贡者,优渥款待,赏赐良多。而这些朝贡者,所带来的所谓贡品,更多是作为一种求得明朝中央政府接待的见面礼而已。因此,明朝朝贡体系中的外国贡品,是不能与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定期、定额的贡赋混为一谈的。明朝朝贡体系中的所谓贡品,是随意性的、猎奇性的成分居多,缺乏实际经济价值的。因此,如果单纯地从经济效益的层面进行思考,当然是有些得不偿失的。但是这种所谓经济上的“得不偿失”,实际上被我们近现代时期的学者们无端夸大了。明朝政府在接待来贡使者时,无论是“来”,或是“往”,其数量都是有一定规制的,基本上仅限于礼尚往来的层面。迄今为止,我们还看不到明代正常的朝贡往来中的“厚往薄来”对于明朝政府的财政,产生过如何不良的影响。纵观世界历史上所有曾经或现在依然是作为区域核心大国的国家,他们在与周边弱小国家的和平相处过程中,肩负着维护地域局势稳定的义务和责任,在经济上承担比其他周边弱小国家更多的负担,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换句话说,核心大国应承担的政治经济责任,同样是另外一种的“得不偿失”,但是这种“得不偿失”,是作为一个区域大国在承担区域和平稳定责任时所必备的重要前提。明代的朝贡体系虽然带有某些虚幻成分在内,但是这种国际关系准则在中国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其久远的历史意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欣赏和思考。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陈支平《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模式的历史反思》)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明代朝贡体系下的外交是一种经济上得不偿失的活动,是一种失败的外交。
B. 明代的朝贡体系反映了明朝政府不兴兵轻伐,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的基本外交宗旨。
C. 明朝与周边邻近国家形成了事实上的宗主国与附属国关系,完全是对以往历史的继承。
D. 明朝政府在接待来贡使者时,虽然秉着“厚来薄往”的原则,但那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针对明代朝贡体系受到人们诟病的两个原因展开论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B. 第二段引用朱元璋的话,意在阐明明代朝贡体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的宗旨之上的。
C. 文章把明代朝贡体系中的外国贡品和欧洲中世纪以来的贡赋作对比,意在突出二者差异。
D. 明代朝贡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国际关系准则在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历史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欣赏和思考,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朝政府回赠给来贡使者的贡品,大多合乎规制,未发现给明政府的财政带来不良影响。
B. 明代朝贡外交经济上的“得不偿失”是作为区域大国承担区域和平稳定责任的重要前提。
C. 若明代朝贡体系在经济上的“得不偿失”不被无端夸大,明代朝贡体系就不会被人们诟病。
D. 明朝当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核心大国,肩负着维护这--地区的稳定的责任和义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优势凸显,网络消费持续活跃。据测算,2019年网络经济指数高达856.5,比上年增长42.0%,对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0.5%。与其它分指数相比,网络经济指数增幅最高、贡献最大。新兴消费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继续扩大,智能化产品、信息等消费持续增长,线上线下融合步伐加快,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壮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达到3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网络消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1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增速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外贸增长亮点,2019年,全年新设2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9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4%。2019年全国网购替代率为80.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进一步增强。
(摘编自《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继续上升》)
材料二:
很多电商平台依托用户社交关系发展起来,构建商业模式,被称为“社交电商”。近几年,社交电商领域有数家企业相继成功上市,发展势头良好。社交电商以人际关系网络为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2019年社交电商消费者人数已达5.12亿人,成为电子商务创新的主要力量。但随着社交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良莠不齐的问题相伴而生。比如,假货、次品这一传统电商平台着力治理的顽疾,却在社交电商中找到了“呼吸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社交电商平台绝不是法外之地,要纳入监管,要像打击“老赖”一样打击制售假者,规范社交电商平台迫在眉睫。又如,售后服务差、过度分享对用户造成滋扰等,也饱受诟病,一些社交电商甚至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收取人头费,与传销行为相似,目前有多家平台因此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处罚。这些现象说明,部分社交电商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走歪了路、念歪了经。
面向未来,社交电商发展只有放弃短视,放眼长远,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平台的福利、电商的便利、产业的红利,才能达成共贏,真正实现长期繁荣。
(摘编自《社交电商需放眼长远》)
材料三:
近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布并实施《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近年来,网络直播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商品营销渠道,带动了直播经济。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 338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直播营销趋热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费陷阱,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到自身健康发展。如有些商家夸大其词,消费者收到商品后才发现,名品变赝品、好货变水货、价廉物不美;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却跟不上。中消协的统计数据显示,37.3%的受访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规范》明确规定,“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严格履行产品责任,严把直播产品和服务质量关”“依法依约积极兑现售后承诺”。
直播营销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加重口碑、重质量,输出正能量,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直播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力度,完善诚信评价机制;相关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虚假营销行为,提高侵权成本。
(摘编自《直播营销也是信任营销》)
4. 下列对电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我国网络电商经济进一步发展,保持持续活跃态势,成为对新动能贡献最大的经济板块。
B. 传统电商大多是以“货”为纽带;新兴的社交电商则是以“人”为渠道,依托社交关系构建商业模式。
C. 直播电商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行为,不仅严重伤害消费者的信任,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传统电商本已根治的顽疾,如假货、次品等,在社交电商快速发展中也相伴而生,亟需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治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消费在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增强对线下消费 替代的同时,也对电商销售的商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 2019年我国网上零售额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比上年增长近十个百分点,超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C. 对社交电商而言,客户是最大的资源,但是不能为了获取资源而采取滋扰用户、拉人头甚至收取人头费等过度行为。
D. 直播营销这一新模式便利了 百姓生活,增加了社会就业,给人们带来了商机,活跃了经济,极具发展潜力。


展开余下试题6. 社交电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社交电商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窗室
【美】欧•亨利
帕克太太领着丽森小姐去一楼看双开间客厅。“这壁柜里,可以放骨骼标本,麻醉剂,或者——”
“我不是大夫。”丽森小姐打了个寒战说。
帕克太太用冰冷的眼色瞪了一眼,领她去看二楼。
“八块钱吗?”丽森小姐说,“啊呀!我只是一个穷苦的做工小姑娘。”
帕克太太露出鄙夷的神情,领她到三楼去看斯基德先生的大房间。斯基德先生整天待在里面写剧本。每个找房子的人总被引到他房里去欣赏门窗垂饰。每次参观后,斯基德先生害怕被勒令搬家,总会对帕克太太说:“很高兴您的租房生意这么好,欢迎您常带租客来。”没过多久,他就会付一部分欠租。
“这太美啦。”丽森小姐看着门窗垂饰,嫣然一笑,笑容跟天使一般美。
她们走后,斯基德先生忙把他剧本里黑发、高挑的女主角抹去,换上一个头发浓密光泽,荣貌秀丽活泼,娇小顽皮的姑娘。
不久便响起了一声:“克拉拉!”警钟似的向全世界宣布丽森小姐的经济情况。一个黑皮肤小鬼带她爬上阴森森的梯子,把她推进一间顶上透着微光的拱形屋,吐出带有威胁意味的字眼:“两块钱!”
“我租下!”丽森小姐嘘了一口气。
丽森小姐每天出去工作。晚上她带一些有字的纸张回家,用打字机誊清。没有工作的晚上,她就跟房客们一起坐在门口台阶上。每逢此时,男房客们都乐开了,马上围拢过来。尤其是斯基德先生,他心里早把丽森小姐派做他私人浪漫剧的女主角。还有血气旺盛的大胖子胡佛先生和年轻的埃文斯先生。
一个夏天傍晚,房客们闲坐着,丽森小姐忽然抬头看看天空,爽朗地笑起来,嚷道:“哟,那不是比利•杰克逊吗!”丽森小姐用纤细的指头指着,“每天晚上我都可以从天窗里望到它。我管它叫比利•杰克逊。”
“可不是吗!”在公立学校教天文的朗纳克小姐说,“我倒不知道你是个天文学家呢,丽森小姐。”
“是啊,我跟任何一个天文学家一样,知道火星居民的秋季服装会是什么新式样。”
“可不是吗!”朗纳克小姐说,“你指的那颗星是仙后座里的伽马。”
“哦,”埃文斯先生说,“我认为比利•杰克逊这个名字好得多。”
“我也同意。”胡佛先生呼噜呼噜喘着气,反对朗纳克小姐。
“从这儿望去还不是顶清楚。”丽森小姐说,“一到晚上,我的屋子就像煤矿的竖井,比利•杰克逊就像是夜晚女神用来扣睡衣的大钻石别针了。”
之后有一段时期,丽森小姐没有带那些纸张回来打字。她早晨出门挨家挨户地跑事务所,受尽了冷落和拒绝。
有一晚,丽森小姐精疲力竭地爬上了帕克太太的石阶。她没有吃晚饭。在她踏进门厅的当儿,胡佛先生遇到她,看准机会向她求婚,一身肥肉颤巍巍地挡在她面前。丽森小姐闪开了,他想去抓她的手,她却举起手来,有气无力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她倒在床上,在那个地府般的屋子里,慢慢地抬起沉重的眼皮,微微笑了一下。因为比利•杰克逊正透过天窗,安详、明亮地照耀着她。她想抬起胳臂,抬了两次都没有成功。第三次,她总算把两只瘦削的手举到了嘴唇上,从黑暗的深渊中朝比利•杰克逊飞了一吻。
“再见啦,比利。”她咕哝着,“你在几百万英里外,甚至不肯眨一眨眼。可是,当四周漆黑一片时,你多半还待在我能看见的地方,是吗?……几百万英里……再见啦,比利•杰克逊。”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克拉拉发觉丽森小姐的房门还锁着,喊人把门撞开。有人便跑去打电话叫救护车。
没多久,救护车开到。一位穿白亚麻布罩衣的年轻医生跳上石阶,他举止沉着、灵活,光洁的脸上显得又潇洒,又严肃。
“四十九号叫的救护车来了。”他简洁地说,“出了什么事?”
帕克太太没好气地说:“用尽了各种办法,还是救不醒她。是个年轻的女人,叫埃尔西•丽森小姐。”
“什么房间?”医生暴喊起来,帕克太太生平没有听到过这种询问房间的口气。
“天窗室,就在——”
医生显然很熟悉天窗室的位置,四级一跨,已经上了楼。
不一会儿,就看见医生抱着那个天文学家下来了,那神情像是抱着一个死去的亲人。
他们注意到,医生并没有把他抱着的人安顿在担架上,他只是对司机说:“拼命快开吧,威尔逊。”
第三天早晨报纸上有消息说,贝尔维尤医院收了一个住在东区某街四十九号,因饥饿而虚脱的年轻女人。负责治疗的医生比利•杰克逊声称,病人定能复原。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帕克太太带领丽森小姐逐层看房的过程,是为了将天窗室与其他房间进行对比,突出天窗室的适宜居住的特性。
B. 文中夏夜房客们闲聊场景的设置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初步展现了丽森小姐痴情于恋人的形象。
C. 由丽森因饥饿昏迷前对着星星咕哝的句子“甚至不肯眨一眨眼”可知,其对于星星的无动于衷感到遗憾和绝望。
D.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总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负责治疗的医生比利•杰克逊”这一句揭开了他是丽森心上人的谜底。
8. 小说以“天窗室”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9. 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对话者的心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展开余下试题C.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D.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 太子,古时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地位次于君王。
C. 黥,《说文解字》有言“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古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D.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环绕,因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全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了秦孝公支持他变法。
B. 卫鞅立木南门,招募能徙者并予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才能确保新法顺利实施。
C. 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却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以示执法公正。
D. 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
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14. 下列对这首词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树半晴阴”描绘出江天云树,时晴时阴的画面,给人捉摸不定、变化莫测之感。
B. “南北别离心”紧承前句,从怀古到咏怀,从空间到时间,再现了行客的“凄凉意”。
C. “山下”“柳边”两句塑造了遥远而缥缈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凄清伤感的心情。
D. “行客莫登临”中的“莫”字表达了作者登临时的孤独和落寞,劝勉行客莫要登临。
15. “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历来备受称赞,请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把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中期以后,不少新生代汉学家都将译介和研究重心放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继续从事中国古典诗歌译介和研究的学者 。既然如此,就译介和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而言,李白诗歌的传播和接受已经在德国进入了成熟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代表非汉学家德博莫属。他对遥远东方的着迷肇始于与汉学的亲密接触。在其汉学研究生涯中,德博一直对中国诗歌怀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对“诗仙”李白更是_______。从诗作数量来看,李白是他译介得最多的诗人;他出版的《李太白诗歌选集》,分乐府诗、古风、古体诗和近体诗、序这四部分,呈现了李白诗歌译作共56首;此外,在长达16页的导言中,还对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特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由于德博同时亦倾心于德国文学,倾心于“自在”的诗歌创作以及语言之美,因而通过其译作常常能看出这位汉学家______驾驭德语进行诗歌创作的功底。也正因如此,德博的译文既能准确达意,又兼顾了中国唐诗的语言和形式特色,可谓在翻译技巧上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屈一指 另眼相待 轻车熟路 独出机杼
B. 屈指可数 青睐有加 游刃有余 独树一帜
C. 屈指可数 另眼相待 轻车熟路 独树一帜
D. 首屈一指 青睐有加 游刃有余 独出机杼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尽管如此,就译介和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而言,李白诗歌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B. 既然如此,就译介和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而言,李白诗歌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C. 尽管如此,就译介和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而言,李白诗歌的传播和接受已经在德国进入了成熟期。
D. 既然如此,就译介和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而言,在德国李白诗歌的传播和接受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诗仙”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B. 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
C.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D.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蜂通常在早春从冬眠中醒来,享用新开花朵的花粉。然而,它们有时醒得太早,发现植物仍然没有开花,也没有花粉,___①___。幸运的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大黄蜂有一个锦囊妙计。据《科学》最新研究,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Consuelo De Moraes和她的同事发现,工蜂可以用口器在叶子上刺出小孔,从而使植物___②___。De Moraes及其同事无法通过在植物叶片上打孔诱导提早开花。这表明,蜜蜂可能会提供___③___,比如当它们刺入叶子时,会将唾液中的化学物质注入。
20.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了。这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回望百年风云,你能看到南湖船上的明灯,大革命的号角,巍巍井冈山的红旗,延河城头的抗日烽火;你能听到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暴动的呐喊声,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而奏响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心声……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肩负责任与担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
恰逢建党百年的历史时机,学校准备举行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演讲大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思考、感悟,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卷
语文 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标签:统编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