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已取得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中国约有6万名新冠肺炎疫苗受试者。 B. 服用二甲双胍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低于未服用患者的死亡率,这表明使用一些抗衰老药物或许可以部分恢复老年人群的免疫功能。 C. 2020年年底,将会公布更多的相关数据,国内疫苗效果究竟如何到时就会非常清楚,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张文宏对此表示期待。 D. 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而美国因自己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拒绝加入该计划。 6. 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9题。 航 标 沈 明 虬江是条出山的主航道,先窄后宽,先前山里大量的竹木石料都是顺着这条主航道漂流出山的。虬江又是大山的主要泄洪道,每年洪水季节,大量的洪水流经虬江,一泻千里,奔腾而下,一直到平原才收敛其汹涌之势。 虬江航道八公里处是急水湾,向来是人迹罕至的江湾。到了枯水季节,急水湾变成了个浅水湾。江滩被几块巨石分隔,湍急的水流分成多条细流,折尺般蛇行,时分时合,一路蜿蜒下行。但即使到了枯水季节,这江水仍很凶险。其他的不说,单说这分流的走向,就充满玄机,每每随着水势的不同而变化。有的,开端看似平稳,说不定几股水流汇流后便呈汹涌之势,跌宕直下,船员驾驭不住便会船毁人亡;有的,开端看似张扬,说不定在半路上水流分流了,最终所有的水都渗入沙石里了,船就搁在沙滩上,再也无法动弹。而这些分流常常会因洪水的冲撞而变幻莫测。有时,上趟行船时还是这条分流,几夜暴雨后,再行船时水路就面目全非了。若是遇上暴雨,这虬江可说是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谁也摸不准。 李松是虬江航道段的航政股长,在他当股长之后,力主在急水湾设一个航标站,派人驻守。然而这急水湾,除了下水的水路外,实因山高路窄,一般人很难到达。建站时,是段里从山下运来一些竹木石料,才建了小木屋。建站后,段里派人轮流值守。值班者不但出行艰难,而且一守半月,非常寂寞无聊,加上有时遇上鬼天气,物资供应跟不上,忍饥挨饿也是常事。所以,谁也不愿轮上这苦差事。 在李松当股长之前,人缘不错,谁都说他好;可为了这事,段里所有的人,包括家属,都在背地里骂他。 55岁时,李松主动跟段长提出不想当股长了,想去急水湾守航标。他说,这事是他惹出来的,就让他一个人承担这份责任好了。段务会上,大家都没反对,觉得这事只有这样处理才算公允。 那年,李嫂也正好退休,夫妻俩就卷了铺盖,离开航道段的家属大院,成了急水湾航标站的专职值班员。吃的用的,李松让下行的船筏从山上捎带下来,平时自己在小木屋的四周开荒种地、养鸡养鸭,倒也能自给自足。李松长年累月住在山里,很少与外界联系,收听天气预报,仅靠一台收音机。至于工资啥的,也是在山外的女儿代领了存着,在山里也没啥用处。 李松夫妇俩在山里一待就是整整二十年。先前从大山里向外运竹木石料的主航道,随着竹木石料的限制采伐,功能渐渐弱化。最终,虬江上游取消等级航道设置,仅仅作为泄洪道,航道段不再管理。 这事其实是在李松进山的第八年决定的,段里所有的人都没把这当一回事儿,也没有任何人进山或者捎话给他。李松根本不知道虬江上游被撤掉航道设置的事,仍然兢兢业业地驻守着航标站。他只是发现,跑这水路的船筏越来越少,但他觉得即使一年只有一条船筏经过,他仍有职责确保他们的安全。 竹木石料被限制采伐后,虬江沿线竟然成了旅游胜地。急水湾成了其中一个旅游景点,来此漂流的人多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多。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把游客送上来,再用橡皮筏放下去。急水湾成了旅游景点,李松无形中忙了起来。枯水季节,他要勘察各个分流,设置航标,禁止船只误闯危险水道。洪水季节,他要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发布洪水危险警示。可是,承包漂流点的老板,不理他那一套。李松穿着陈旧的航政员制服,据理力争。 李松在他75岁生日那天被人告发。一大堆举报材料被送到有关部门,说李松作为一名退休的航道管理公职人员,长期霸占航道资产,霸占公家的竹木房子,不出一分租金,私自开垦公家的山坡种地、养鸡、养鸭。而虬江上游航道设置已经撤掉十几年了,李松还私自霸占水道,把公家水道占为已有,不让过往船只通行。 有关部门派人专门找李松谈了一次话。到这时,李松才知道虬江上游航道设置早已撤销的事。他愣愣地跟和他谈话的干部说:“我……我是该退休了,只是不放心这急水湾。” 就在李松思前顾后离开急水湾几个月后,当地报纸上有一篇篇幅较长的人物事迹报道,说一位退休的航道管理人员二十年如一日,在荒山野地里默默守护着一段废弃的航道,义务救助遇险人员六人,帮助打捞物品难以计数。据说,这是有关部门提供的素材,为的是给老人一个说法。 报道见报的当日,急水湾漂流点出了大事故,两条漂流艇误闯急流,翻了,三人受伤,两人殒命。漂流点承包人被公安部门带走了。 李松夫妇又进山了。出发前,李松把房子过户给了女儿。这次,他拿到了当地政府的一份聘书,仍是义无反顾,还是义务的。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篇对虬江航道急水湾的大段描写,既突出急水湾的凶险,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 B. 李松之所以主动去航标站驻守,是因为他不想当股长;毕竟当股长时他建航标站的提议被段里所有人背地里骂。 C. 本文结构严谨,前后有多处照应。如李松不知道虬江上游被撤掉航道设置的事,与前文他长住山里、很少与外界联系相照应。 D. 航道的兴衰变化是本文的一条线索,因航道位置重要设立航标站,因航道功能减弱撤掉航标站,因限制采伐而成旅游胜地。 8. 文章结尾说李松“仍是义无反顾”,他的“义无反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 小说中写到当地报纸上一篇较长的人物事迹报道,请简要分析这一内容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讨平鲁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北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宋书•檀道济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B. 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C. 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D. 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高祖,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侍奉的名号,一般用于朝代开创者。 B. 戎夷,文中泛指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戎”常用来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C. 景平,年号,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纪年法。 D. 廷尉,官名,秦时设置,为九卿之一,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檀道济守孝尽礼,尊奉兄姐。檀道济在父亲丧事期间守孝尽礼;他对待姐姐和兄长,十分谦和谨慎,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B. 檀道济追随高祖,屡获战功。高祖刚举义时,檀道济就跟随他进入京城,其后多次参与讨伐之战,身先士卒,立下了显赫战功。 C. 檀道济力排众议,释放俘虏。高祖北伐,共计俘获四千多人;有人建议将俘虏全部杀死,但檀道济却将其全部释放并让他们回家。 D. 檀道济不附权臣,力拒废议。徐羡之打算废黜庐陵王义真,檀道济反对这样做;后来徐羡之想要废除少帝,并讥笑檀道济不敢入朝。 13. 把文中间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 (2)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老学庵壁① 陆 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②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 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②苫茆:盖上茅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描述老学庵的概况,它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 诗人把老学庵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度过整日时光。 C. 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 尾联描述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照应首联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15. 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鹃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来描写滁州山间朝暮之景色,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描写山间夏天景色的句子是“ ”。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外化为艾青表达诚挚的爱国之情的意象。在屈原的《离骚》里,以“泪水”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虽然烟火在天空 ,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 )。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声音巨大, ,最能达到爆的效果,“爆竹”也随之流行开来。但随着都市文明的崛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竹四处燃放,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使烟火起到了教化作用。这一点与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是 。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 ,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稍纵即逝 响遏行云 不谋而合 管中窥豹 B. 转瞬即逝 响彻云霄 不谋而合 见微知著 C. 稍纵即逝 响彻云霄 不约而同 管中窥豹 D. 转瞬即逝 响遏行云 不约而同 见微知著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 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C. 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 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凭借现代科技,让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B. 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使之起到了教化作用。 C. 现代科技的支持,使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D. 凭借现代科技,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一些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叫“白日梦”。虽然目前尚不清楚“白日梦”影响人身心健康的确切机制,但有证据显示这种大脑活动对免疫系统起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白日梦”也能让 ① ,让右脑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善于语言思维的劳动者的疲劳得以消除。不过,很多时候“白日梦” ② 。研究结果显示,人走神的时候情绪比专注的时候差,即便手头的工作不算有趣,或者走神想的是些开心的事,但专注于任务时情绪也会更好一些。 “白日梦”与注意控制和无意识有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做“白日梦”情况也相对稳定,容易走神的人在不同场合都容易走神。认知能力较低、冲动性较强或者控制力较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