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chù)理上凸出装饰风格,山峦(luán)、云气、植物的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 B. 围绕“‘后真相’时代的反恐国际合作与权利保障”的主题,与会专家人士呼吁摒(bìng)弃偏见,加强反恐合作,携手应(yìng)对风险挑战。 C. 不少作家有意识地在文学叙事中采“热点”,将社会新闻拿来与小说叙事元素快速、直接地黏(nián)合,于是有人断言,当下文学叙事已患上了“新闻依赖症(zhēng)”。 D. 从根本上说,“同质化”意味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孱(chán)弱,知识更新和文化储备有限,艺术创新能力溃乏,致使自我重复和彼此袭(xí)仿成为写作的常态化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对生活的坚定,还体现一个“作者”的责任。如果莎士比亚在创作戏曲时全然收纳他人的意见,何来穿越世纪的浪漫和不朽的艺术华章?【乙】人生亦如是。作为生活的创作者,自乱阵脚,又如何创作生活的杰作。唯有怀着坚定之心,沉潜生活,独力内化,方能写就卓越,既对自己负责,也对“读者”负责。 而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会,唯有对自我追求的坚定,才能指引我们不断充实精神、武装头脑,以对抗信息爆炸的虚伪与混乱。旁人尽情游乐时的多一分钻研,旁人休闲谈天时的多一刻练习,旁人呼呼大睡时的多一页阅读,都是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文艺作品怕没有精神,人生之书也怕没有灵魂。【丙】纵然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一般富裕,头脑空虚、精神贫济,也只能陷入无尽的混乱与茫然。想要付与生活之书灵魂,以坚定为驱使的精心钻研正是最优之解。 然而,坚定,也并不是闭门造车、目不窥园。在前行的道路上,也要善于反思总结,也听听旁人的意见。唐太宗善用魏微,以人为镜,善于纳谏,终成一代明君。一味的冲刺可能只是原地打转,甚至南辕北辙,相反,开门听听别人的意见,目偶尔窥园,以他人之语明得失,调整方向,为生活之书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然 B. 付与 C. 南辕北辙 D. 源头活水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创作主体,电影人当然需要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升华,而不是躺在大众文化的里坐享其成,这也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的文化自觉。 B.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导致,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 C. 国庆假期天气比较好,秋高气爽,适宜外出旅游。但文化和旅游活动具有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将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D. 为了这个目标,他报考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努力和汗水的浇灌下,某电视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5. 学校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过程中有以下交流,请选出表达得体的一项( ) A. 主持人:这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下面有请李教授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浏览完整试题B. 学者:我们荣幸莅临母校参加活动,真是感慨万千。 C. 学生: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D. 校长:我们敬请您担任我校名誉校友,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21年8月8日,广东湛江麻章区迈合村,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全红婵家门口自拍留念。有媒体报道称,东京奥运夺冠后,14岁的全红婵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讨论的热门人物。与此同时,有媒体发现,全红婵家渐渐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几十上百人到这里拍照。 同时走红的,还有她的家人、她的老家。全红婵妈妈也成了诸多到访者合影的对象。她的奶奶还因为涌进她家的人太多,而差点摔倒受伤,以致其家人决定暂时关闭大门。在全红婵的老家,人们拉起横幅、修整院子,像过节一样庆祝;有人听说全红婵爱吃辣条,就寄去了成箱的辣条。记者也注意到,开始有网络主播前往全红婵家附近直播。有网红主播连日在全红婵家门口直播,噪音骚扰到她的家人,也让当地村民“苦不堪言”。有些网红甚至一边直播一边带货,还说要把全红婵家里的菠萝蜜摘走。这一切令全红婵全家十分不适应。 (1)请从上面这则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不超过15个字。 (2)请根据材料,概括出一个能证明上述论点的事实论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5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 一、刚健有为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的学说,《象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健”与“动”的学说。 《周易大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二、和与中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中庸”的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未加说明。《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释是比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崇德利用 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厚生”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四、天人协调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地”的学说。《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7.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一般主张“刚健”思想,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B. 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 C. 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论自秦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 D.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然应适时引导,注意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