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7  2021-11-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南阳市202 1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
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盂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
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
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像“读之可以知其世”、像“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在这方面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他认为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 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
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
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
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 “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
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
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
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
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作品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所以当时就称之为“诗史”。
B.与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相比,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 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
C.乱世中的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凭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是前无古人的。


浏览完整试题 D.作为“诗史”的杜诗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字里行间包涵着“悲欢忧乐”“好贤恶恶”,活跃着诗人的性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
B.文章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明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的观点。
C.第四段在论述杜诗的特点时,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在赞扬杜甫对我国诗歌贡献的同时,也对言过其实的说法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
B. “诗史”不同手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
C.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的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这样的特色。
D.在认识清楚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到2035年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1世纪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应对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材料二: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 6年,我国失能(丧
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
201 5年1 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
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II月1 3日)
材料三:
实际上,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壮会,目前公办养老机构较少,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兴建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的建设迅猛发展。养老服务业正在转为“朝阳”产业。
养老市场前景繁荣,但也必须看到,在曙光到来的前夕,社会养老行业需要熬过一段“寒
冬”。因为很多人愿意重金养孩子,却不合得重金养老;同时社会兴建养老机构融资难,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所以,政府观念也需要转变。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决策者需要制订更好的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引导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选自樊霞《社会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未来我们该在哪儿养老》,有删改)
材料四: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
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
(摘自《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
仍是目前我国遏制老龄化快速发展所采取的举措。
B.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生育率的短暂上升对人口老龄化
的影响十分有限。
C. “医养结合”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为
老年人提供医疗、生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D.由于受居家形态、家庭观念以及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东西方国家在养老策略
上会有不同的做法,但双方可以互相借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面两孩政策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无法缓
解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
B.“医养结合”是一种理想的养老模式,政府高度重视,对老人从生理到心理、养
老到临终多方面进行关注,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C.虽然我国养老市场前景繁荣,但也面临诸多困难:人们不舍得重金养老,民营企
业贷款不容易,不愿兴建养老机构等。
D.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展,技术越进步,
人民越富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越严重。
6.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该如何应对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足迹
王愿坚
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
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叉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
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
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
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
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
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青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
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
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眼睛 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
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肩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
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叉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 “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
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
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是……”那人微微一笑,
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严地复诵着:“不要停下, 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下一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大风雪的描写,如“遮得天昏地暗”“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等,用词
准确生动,凸显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英雄形象。
B.“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体现了环境的艰苦,表明人物身体不适,
也表现出了周副主席在困境中的坚强不屈的特点。
C.文章描写了一位坚毅慈祥、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领导人形象;那双智慧亲切
的眼睛与下文战士们听到声音很受鼓舞相呼应。
D.“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一……”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命令的重要性,也暗示出周
副主席对曾昭良的身体极其担心,怕他无法完成任务。
8.文章为什么细致刻画曾昭良带着病号爬雪山这一情节?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9.曾昭良和周副主席两个主要人物,哪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童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
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矢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谿之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抉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入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B.赵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入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C.赵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入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D.赵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入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I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邑,指都邑。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有时也指君主分封给诸侯,或诸侯分封给大臣的土地。
B.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乘车时尊者在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叫“骖乘”。
C.子,封建五等爵位中的第五等。在文中暗指魏桓子、韩康子的爵位为“子”,身份不高。
D.羽括,古代的箭尾上常用羽毛作装饰,“羽’’作箭的代称,“括”指箭的末端。“羽括”指磨砺、锻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襄子派张孟谈去离间韩、魏和智氏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使韩、魏开始对智氏产生防备之心。
B.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司马光认为,才胜于德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强调了品德高尚的重要性,应该将个人品德放在衡量人才的第一位。
D.本文善于从史实中总结规律,长于使用比喻手法进行论述,整散句结合,读来气势磅礴,说服力强,于后人颇有警示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l)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5分)
(2)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柏学士①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②,白马③却走深岩居。古人④已用三冬足,年少⑤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注】①柏学士,因战乱失去了官职。②银鱼,指唐朝五品以上官员佩戴的银质鱼章。
③白马,见《后汉书·卷二十七》:“张湛常骑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
这里用来指代柏学士。④古人,指西汉的东方朔。《后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
冬,文史足用。”三冬,即三年。⑤年少,这里指少年,意为柏学士的后辈子侄。
14.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柏学士从做官到归隐的转变,表明了柏学士茅屋建造的背景,暗示安史之乱对当时饱学之士的深刻影响。
B.颔联用东方朔刻苦用功读书的情景来借指柏学士隐居青山后坚持读书的刻苦,又叙述其后辈子侄博览群书的成果,好学之风代代延续。
C.颈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摹出柏学士茅屋外的环境,云如倾盖之团,言云浓;水如决渠之溜,言水急。
D.本诗上四句叙事,五六句写屋前秋景,七八句勉其子侄,指出读书为了富贵的思想主旨。
15.仇兆鳌《杜诗详注》写道:“此章若移晴云、秋水二句,上接首联;移古人、年少二句,下接尾联亦可’’,请结合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说说这样改造的好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赤壁赋》中写苏轼及友人乘小舟在江面飘荡之时,似乘风而去的句子是: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列子御风而行情形的语句是____,____。
(3)《氓》一文中写女子出嫁过程的语句是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群来自热带雨林的亚洲象,闯入人类世界。1300多公里的旅程,有些____,也有些感动与温暖。在今年初夏,云南野生亚洲象群一场长达数月的“北上旅行”,深深____着地球村居民们的心。无论是打架偷吃,还是闲逛睡觉,一再霸屏网络,都成了人们眼中____的独特风景。8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了纪实系列片《同象行》。全片以野生亚洲象北移事件为线索,并探访亚洲象的栖息地西双版纳。在展现亚洲象的特点与习性的同时,也把人与象群之间的故事____。强烈的纪实感和巧妙设计的视听,该片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真诚点赞。在这场“奇幻冒险’’中,身处人类聚居区的大象们不仅没有远离人群,反而十分“豪横”。这群“陆地霸主”像一群放暑假出来郊游的“熊孩子”。在高速路上散步,在街道上打闹嬉戏;在水塘里泡澡,在树林里睡觉;路过村寨时尝尝村民们的玉米,又一不小心踩坏了村民家中的菜地……这群“熊孩子’’不仅没有被驱逐打骂,反而被村民们当作远道而来的客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猝不及防 牵挂 妙趣横生 侃侃而谈
B.措手不及 牵挂 别出心裁 侃侃而谈
C.猝不及防 牵动 妙趣横生 娓娓道来
D.措手不及 牵动 别出心裁 娓娓道来
18.下列和原文中“豪横’’一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B.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效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C.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强烈的纪实感和巧妙设计的视听语言,该片取得了一大批观众的真诚点赞。
B.强烈的纪实感和巧妙设计的视听语言,该片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真诚点赞。
C.凭借强烈的纪实感和巧妙设计的视听语言,该片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真诚点赞。
D.凭借强烈的纪实感和巧妙设计的视听语言,该片取得了一大批观众的真诚点赞。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1)玉,温润柔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植根于世代中国人灵魂的深处。在古代社会中,凡祭祀、朝聘、盟誓、婚嫁等重大活动中都会使用玉, ① ,又是沟通神灵、祖先的媒介和法物。在古蜀地区,玉也在祭祀、朝贡等活动中被使用。此次四川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中, ② 。这些玉器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从器物外形到用途都十分近似,一脉相承。金沙玉器秉承三星堆玉器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③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南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