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30 2021-11-30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0]
2022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专练: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1•河南新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面时代发展和创造实践,这是民族文学创作中“现实性”内涵的概括。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风险与挑战更加纷繁复杂,而对“真正”的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是很重要的,因为遵循了社会发展趋势,文学创作就有了判断的前瞻性,作品境界就有了思想的张力。
当代文艺理论家钱谷融认为:“主观的真诚与客观的真实相统一的时候,才有现实主义,二者缺一,或者二者割裂,都不会有现实主义。”主观上的真诚则是看待社会发展、社会人生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思考和批判精神,而客观上的真实则是以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为底色,讲究局部与整体、主流与支流的适宜的表现方法。作家有个体追求和张扬的自由权利,也有社会影响和效果的责任承担。在民族文学创作中,我们应该深刻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坚固的价值观。
实际上,反映时代变迁、人民奋斗和多彩生活,总会关乎宏观的背景。文学中隐性政治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历史事实。文学作品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就在于升华思想和激扬精神。文学作品的思想性,非常考验作家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反映作家的价值追求。因此,文学作品应看重它对社会构建及发展的倾心程度。在这里,对社会构建及发展的倾心程度可以概括为“三心”:第一,对心灵培育和滋养的耐心;第二,对社会警示和发展的用心;第三,对民族文化积累和传承的尽心。
“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的结合”,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来的。把端正创作观念、娴熟的创作手段作为认识问题的出发点,看到两者的相互配合、彼此支持,不仅是阐释民族文学创作规律的一个思路,也是检视文学创作中现实内涵的一个视角。如何表达现实,我以为,要看到进步的东西,要有希望和理想。
缺少理想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在逼近现实的文学作品中,如果现实暂时把人物抛进了一个黑暗期,而没有光明的可能,或重生的再造机会,这样的作品是不完整的,是一种失真。恩格斯曾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谓典型,就是在社会真实基础上的文学艺术追求,尤其是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聚光下,在反复周密观察,有了充足的理由以后,才被完整地而不是片面或零碎地呈现出来。它是社会的浓缩、文化的积淀。
缺少理想的现实是不丰满的。骨感的现实,丰满的理想。在文学创作中,需要各式矛盾变换的衬托,需要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充实。有时现实是粗糙而贫瘠的,但是有了事物发展过程,有了人物成长经历,特别是必然或偶然原因的出现,营造了冲突悬念的故事魅力,以及情节细节的跃然生动,最终升起的是审美情感的文学气氛。
“哀而不伤”,说的是过度现实,不利于自己也会殃及社会,所以要哀得适度;“发乎情,止乎礼”,说的是不能任着性子被情绪左右,而是知道在该停止的地方就让理智来调整一番。
真实是丰满的真实,需要作家的内心格局。倘若把浪漫主义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那么面对冰冷严酷的现实,就用积极的浪漫化解它,而狂热躁动的现实,就用消极的浪漫冷却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元素在文学创作中的灵活运用,也是哲学意味十足的现实生活的真实。
当我们了解了缺少理想的、浪漫的思维在文学创作中所带来的局限性以后,就自然明白它不能被社会或多数读者认可的道理了。我想,一部文学作品有没有现实生活的灵魂,有没有思想的穿透力和艺术的概括力,就应该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证思维中去寻找。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那种不易达到的但必须达到的深层次认同。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陈亚军《民族文学创作中的现实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紧贴时代,抓住对现实社会敏感问题来进行创作,才能让文学创作具有判断的前瞻性。
B.民族文学创作中“真正”的现实主义是主观的真诚与客观的真实相统一,缺一不可。
C.面对狂热躁动的现实,就要用积极的浪漫使它清醒,这是中庸元素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D.文学创作中是否运用理想的、浪漫的思维决定了文学作品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概括力的高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总领全文,开宗明义,阐明了民族文学创作中“现实性”内涵以及其重要性。
B.文章引用“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都是为了阐述写作中要哀得适度的观点。
C.文章在阐明文学作品应看重它对社会构建及发展的倾心程度观点时具体列举了其判断标准。
D.文章在探讨“如何表达现实”时,既有理论的深入剖析,也有事例的对比分析,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民族文学创作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B.应该把“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的结合”作为检视民族文学创作现实内涵的一个重要视角。
C.文学创作中过度现实不利于自己,也会殃及社会,因而文学创作应避免描写冰冷严酷的现实。
D.文学创作要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就必须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证思维统一起来。
【答案】
1.B
2.D
3.C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抓住对现实社会敏感问题来进行创作”错误,“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真正’的现实”才能让文学创作具有判断的前瞻性。
C.“就要用积极的浪漫使它清醒”说法错误,应是“用消极的浪漫冷却它”。
D.“是否运用理想的、浪漫的思维决定了文学作品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概括力的高低”错误。文中是说文学作品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概括力要“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证思维中去寻找”,而不是“理想的、浪漫的思维”。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能力。
D.“对比分析”错误。文章在探讨“如何表达现实”时并没有事例的对比分析。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因而文学创作应避免描写冰冷严酷的现实”错误,两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描写冰冷严酷的现实”要“哀而不伤”,“知道在该停止的地方就让理智来调整一番”。
故选C。
(2021•江西南昌•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组名为《博物馆说》的短视
上一篇:
2022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专练:筛选文本信息
下一篇:
2022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专练: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2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