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98 2021-11-30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8]
2022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专练:政论文
专题04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的类型:政论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1•吉林长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力行上,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力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原文是:“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努力行事之仁与好学之智、知耻之勇一并成为儒者必修的三个功夫。儒家尊奉“中庸”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张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但是中庸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不求突破、迂腐保守、不作为。细读《中庸》,其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等很多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那么,力行何以成为君子之仁德?首先,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并且深知“行之难”。《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很容易,难的是付诸行动,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正是由于做到很难,才更凸显力行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其次,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的基本主张,也是历代儒者的不懈追求。圣人之道就是要以上率下,真诚地展现自己的治世之德和经世之能,殚精竭虑地谋事成事,化育万物,感动他人。
到宋明时期,力行思想得到空前发展。北宋张载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将力行的人格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陈亮的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尽管在知与行上各有侧重,但是在强调力行的重要性上却是一致的。陈亮主张“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朱子语录》记载朱熹的观点:“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扬弃了“知先行后”的思想,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的观点,知和行是一回事,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力行才是“致良知”的真功夫,良知之理要贯穿在具体行为和实际活动中。到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知行观,虽然与“知易行难”的传统知行观表述相异,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孙中山先生希冀通过唤醒民众随其共图革命以实现中国之重生的政治抱负,依旧是力行、重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忠实实践。
力行早已沉淀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它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开疆拓土的艰辛创业中,它凝结在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它展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它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反复强调力行、实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全国人民勤力同心、坚毅前行,必将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董冰《力行近乎仁》原载于《光明日报》2021年5月2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之“力行”,指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这是儒者修身的重要功夫。
B.“中庸”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张不偏不倚,凡事不求突破,力求稳妥。
C.因为“行之惟艰”,“力行”才更能凸显力行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D.力行根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已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中庸》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了力行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从中国传统思想、德与行关系两方面,论述了力行成为君子仁德的原因。
C.文章通过分析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论述了力行思想的发展。
D.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力行思想的萌芽、发展、现实意义及其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倡导的“力行”是修身之道,而对共产党人来说,力行就是为群众办实事。
B.孔子认为拥有力行之仁、好学之智与知耻之勇就可以实现儒家治人治天下的目的。
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摒弃了陈亮“讲实学”“知先行后”的错误,极具进步意义。
D.“力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力行、凝心聚力,必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案】
1.B
2.D
3.D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凡事不求突破,力求稳妥”理解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但是中庸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不求突破、迂腐保守、不作为”,所以《中庸》强调力行,但并非“不求突破”。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D.“论述了力行思想的萌芽……成就”错。文章论述了力行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并没有提到力行思想的“萌芽”“成就”,选项属无中生有。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A.“力行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力行上,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意思是学党史最终要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B.“就可以实现儒家治人治天下的目的”过于绝对,原文的表述是“努力行事之仁与好学之智、知耻之勇一并成为儒者必修的三个功夫”,并非“拥有力行之仁、好学之智与知耻之勇就可以实现儒家治人治天下的目的”。
C.“摒弃了陈亮的……错误”错误,“知先行后”是朱熹的思想,力行的思想发展无所谓对错。
故选D。
(2021•安徽•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立法部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理念,民意和民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发挥。在民法典编纂的前后5年里,共进行10次公开征求意见,425600人参与其中,收集到各方意见102万条。立法部门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如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期届满如何续期、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等问题,立法部门都在认真研究后,作出明确回应或予以吸收采纳。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哪部民法典在制定或编纂过程中,能汇集如此广泛的民意,这彰显了我国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民法典是充分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实践。民法典建立了从胎儿到坟墓的完整民事权利保护体系,并通过“衣食住行”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如在充实和完善房屋等不动产制度之外,民法典新增加“居住权”等章节;同时强化对人身关系保护力度,将人身关系保护放在财产保护关系之前。民法典强化了对精神层面利益的保护,强化对人的尊重,如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替换掉了“精神病人”。民法典这些保护理念、制度体系、概念调整,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最大程度保护人民权利”的宗旨。民法典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创设非法人组织……扩大了民事主体,优化了民事主体制度,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法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和地役权等五种用益物权制度进行了充实和优化。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优化了财产权制度,为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
我国民法典没有采用民商分立模式国家的立法体例,如法国民法典“人、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的三编制;也没有采用民商合一模式国家的立法体例,如瑞士民法典“序编、人法、家庭法、继承法、物权法”的五编制;而是在总结自己的立法实践和经验基础上,设立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编及附则。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单设也是非常具有中国法典体例特色,体现了我国民法典制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既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国际上的民法典大多诞生于“风车水磨”时代,曾分别引领不同时代风骚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对环保着墨甚少。而我国民法典在总则中规定了“绿色原则”,整个分编中,仅直接涉及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就达18条之多,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保护闭环,为世界绿色民法典制定提供了成功典范。
(节选自王宇松《民法典的中国特色与理论创新》,有删改)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70多年实践中各种民事法律的汇编,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的精髓。
B.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共收集到各方意见102万条,立法部门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在认真研究后,绝大部分都予以吸收采纳。
C.民法典在充实优化用益物权制度,体现中国公有制物权法功能和特色的同时,强化了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优化了财产权制度。
D.针对法国、德国民法典对环保着墨甚少的问题,我国民法典强调了“绿色原则”,为世界绿色民法典制定提供了成功典范。
展开余下试题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B.文章第2段列举了一系列的具体数据,举例论证了在立法部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坚持尊重民意、广集民智、民主立法的理念。
C.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替换“精神病人”,证明民法典强化了对精神层面利益的保护,强化了对人的尊重。
D.文章第4段先后两次提及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法典,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我国在民法典体例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理念,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发挥民智,才能打造出一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法典。
B.我国民法典优化了民事主体制度和财产权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
C.我国民法典既兼顾公私财产的保护,也强调人身关系的保护,还涉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是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民法典。
D.我国民法典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并在内容上增加了“绿色”条款,已经全面超越了法国、德国、瑞士等西方国家的民法典。
【答案】
4.C
5.D
6.D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曲解文意。“是新中国70多年实践中各种民事法律的汇编”错误,“汇编”是把原有的法律按一定顺序排列,合并成册,而原文“系统整合”的意思是重新组合,自成体系。两者意思相差甚远。
B.“绝大部分都予以吸收采纳”错误,原文只是说“作出明确回应或予以吸收采纳”,有的只是作出明确回应。
D.“针对……问题”错误,我国民法典强调了“绿色原则”是顺应时代要求,并非针对法国、德国民法典对环保着墨甚少的问题。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章第4段先后两次提及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法典……突出了我国在民法典体例方面的特色与创新”错误,观点与材料的对应关系理斛有误。第4段分两个层次,第一次提及外国民法典,是论证我国民法典在体例方面的特色和创新,第二次提及外国民法典则是论证我国民法典的“绿色”内容具有时代意义和国际影响。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全面超越了法国、德国、瑞士等西方国家的民法典”错误,选项有意夸大。体例的创新只是更符合中国特点,难说高下;即便增加了“绿色”内容,也不能说是“全面超越”。
故选D。
(2021•江西•临川一中实验学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思想对于以党建理论为核心的列宁主义最重要的继承和超越,就在于构建出了一套可以被概括为师生辩证法的党和人民互动的机制,其中既有从群众中来,又有到群众中去;既有党领导人民进行斗争和建设,也有党接受人民的监督,服从人民的意志;既有党作为人民的老师教育引导群众,又有党作为群众的小学生向群众学习。
党和人民始终结合在一起,构成师生关系的辨证循环:人民在本质上有别于孤立个人的复数形式,就在于能够通过先锋队组织的教育、领导、组织,将自己本具的觉悟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坚强的主体性;而作为先锋队的共产党,其先进性正在于能将人民本具的觉悟充分地展现出来,通过教育人民而教育自己、通过向人民学习而指导人民学习。人民的主体性需要党的主体性加以激发,而党的主体性通过激发人民的主体性得以实现,二者是相互成就的。
如果说,列宁主义式政党是以类似神对凡夫的“圣爱”的态度对待人民,那么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那里,这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作为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就如同从事在智叟式的常人(“理性人”)看来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愚公”,而这一任务完成的关键,就在于要感动人民大众所代表的“上帝”,二者一起努力来实现目标。
西方文明的根底即在于古希腊传统与基督教的结合,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主奴辩证法是对于这种文明核心特征(或说道体)极深切高明的把握:彼此陌生的双方相遇后展开生死搏斗,胜利者成为主人,失败者成为“奴隶”,二者通过关照对方发现自我。
这种通过斗争形成的具有支配——压迫关系的身份认同,构成了主奴关系的核心。这一关系是辩证的,即主奴的身份是在相互斗争中形成、通过相互认同确立、因新的斗争而发生改变的,这其中也包含着支配的一方主动放弃主人身份这种可能。
俄国共产党乃至其后的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与实践,体现的正是主奴辩证法中极高的形式,即接受了革命理想和革命理论的知识精英主动放弃主人身份,领导原先作为“奴隶”的劳动人民走上革命和构造新型社会的新道路。这可以名之为颠倒的主奴辨证法。只是,这种颠倒的主奴关系依然有其相应的痕迹与力用,上下、尊卑、支配——受制、主导——依附等主奴辩证法中衍生的范畴会继续顽强而深刻地影响新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颠倒的主奴辩证法之于苏联,使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事务中,都呈现出社会主义理想所本具的平等特质与生活——组织——实践中无处不在的单向度垂直化支配关系的深刻矛盾:就国内而言,一方面是颇为完备的社会互助——保障体系和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则是高度僵化的官僚等级制度和相应的依附关系。
中国文明深处则遵循着一种与之根本不同的逻辑:师生辨证法,这即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在道体意义上的差别。在这种关系中,平等不离觉悟,觉悟终归平等,二者互摄互入,相即相融。
在体现师生辩证法逻辑的中国,就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关系和党群关系而言,如同毛泽东主席提到的那样,其总原则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有着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列宁主义式政党,同时又是一个高度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主体性,因而始终处在党和人民的有机互动、互为师生之不息循环中的超越苏联共产党模式的新型政党。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党群互动的核心是师生辩证法,党学习群众,然后成为群众老师。
B.中共党群互动强调以感动方式激发各自的主体性,以此实现相互成就。
C.中苏党群关系完全不同,中共感动启发人民,苏共以“圣爱”待人民。
D.苏联党群关系源于西方传统,党是人民的领导,双方体现为依附关系。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首段通过例举党和人民不同互动方式说明何为党群关系师生辩证法。
B.中央党群关系上的独特之处是在与苏共党群关系对比中得到充分体现的。
C.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原因可用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
D.作者用苏联党群关系辩让法产生的矛盾证明中国党群关系属于相即相融。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与苏联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都与各自文化历史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B.苏共党群关系模式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亦对其历史命运有影响。
C.中国党群关系以服膺真理为准则,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感染为方式。
D.中共党建理论对苏共党建理论有继承超越,堪称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
【答案】
7.B
8.D
9.D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
A.“党学习群众,然后成为群众老师”错误,从文中来看,是随时相互学习。
C.“中苏党群关系完全不同”错误,从文中来看,中国对苏联有继承有超越。
D.“党是人民的领导,双方体现为依附关系”错误,苏联党与人民有平等的一面。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作者用苏联党群关系辩让法产生的矛盾证明中国党群关系属于相即相融”错误,苏联的矛盾不能证明中国的党群关系。
故选D。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前无古人”的说法错误,中共党建理论有继承的成分。
故选D。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前几年出现的“网络公共外交”从内涵到外延都面临调整。新媒体类型的多元与多变,促使国际外交的舞台更为广阔,普通民众参与公共外交的可能性也在提高。
在过去十几年中,为了让国际社会理解并信任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这些努力的效果正在受到新媒体环境的挑战。根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有些国际民众认为存在“中国威胁”,甚至有少数国际民众认为中国对国际事务贡献不大。
有效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仍然任重道远,学习和摸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外交更是当务之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公共外交主要通过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国际会议、学术论坛、记者招待会、文化年、企业间的跨国际交流等形式展开,体育、文化、媒体、政界人士及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得国际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也使得我国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声誉。然而,由于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国在海外直接利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的意识和实践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新媒体平台上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目标,塑造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形象,最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从国家战略高度加以研究和规划。许多国家都对此展开了国家战略高度的研发工作,比如,在2011年美国出台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中,新媒体的外交应用价值首次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公共外交积极倡导“政府为主导,社会精英为中坚,普通公众为基础”的信息流通模式。而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则采用“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模式,这类传播活动更注重目标公众的反馈和参与。不难看出,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与公共外交的基本理念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中国在国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海外拥有庞大的侨民,具备新媒体平台上对外交流的人口优势。其中,华人华侨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天然桥梁,充分调动华人华侨的积极性,更是顺应新媒体时代特征的重要理念。
必须认识到,新媒体促成的公众对公众的自发交流,虽然并非由政府组织发起,却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在2008年西藏3•14事件期间,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利用网络媒体发声,他们自发地在网络论坛、视频网站上发布有关西藏问题真相的帖子和视频,抗议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这些自发行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承认,尽管他并不赞同这些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的所有观点,但这些表达令他重新思考对西藏问题的认知。
新媒体时代,中国的外交工作理念,需要更多地调动普通民众的自主能动性。从博客到微博、微信,不断涌现的数字社交媒体给传统外交的形式和战略带来了革命性挑战。只有以人为本,调动民众,让他们参与到公共外交之中,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外交进展。
(摘编自雷蔚真《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新观念》)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在国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海外拥有庞大的侨民,在新媒体公共外交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B.2008年西藏3•14事件后,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侨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观点,改变了西方对西藏问题的看法。
C.新媒体时代需要多依靠政府之外的力量,只要能调动全民参与公共外交的热情,就能取得外交工作新突破。
D.新媒体时代要想进一步建构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充分学习和探索新媒体公共外交。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入手,点明目前遇到的公共外交挑战,明确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B.《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在浏览网上的信息后重新思考西藏问题,证明了新媒体在公共外交方面的优势。
C.文章在重点分析了我国新媒体时代公共外交的现状和应采取的措施后,描绘了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D.文章在论述中综合使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也将有可能参与公共外交,发表自己的见解。
B.奥运会、国际会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国际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C.新媒体时代公共外交的一个特点是公众对公众自发交流,这与公共外交倡导的信息流通模式相对立。
D.中国的外交工作理念应随时而动,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给传统外交带来了巨大挑战。
【答案】
10.D
11.C
12.C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在新媒体公共外交上具有更大的优势”说法错误。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中国“具备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外交流的人口优势”,而不是“在新媒体公共外交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B.“改变了西方对西藏问题的看法”说法错误。由原文第五段可知,表示会因平台信息“重新思考对西藏问题的认知”的是“《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他不能代表“西方”。
C. “只要……就能……”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第六段“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外交进展”可知,调动公众参与是取得外交新突破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描绘了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于文无据。文章最后的论述重点是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外交需要采取的措施,文中并没有描绘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的内容。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与公共外交倡导的信息流通模式相对立”说法错误。由原文第四段“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与公共外交的基本理念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可知,二者并不对立。
故选C。
(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任何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对当代中国的时
上一篇:
2022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专练: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下一篇:
2022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专练:时评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2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