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74  2021-12-01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4]
2022年新高考语文题型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
专题01 非连续性阅读一
一、(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四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已经习惯于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是欧洲主导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大成果之一。一系列基于民族认同、以民族为行为主体的主权国家建立起来;没有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急切渴望步入这一行列。作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的单位和行为体,民族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国只是在19世纪末由于实力的差距不得不加入由西方霸权主导的世界体系,因而才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此后的100多年来,中国一直将自己描述为民族国家而非文明国家,尽管其首要的身份和主要特征明显如此。现在,中国的身份同时具有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双重属性。从历史和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无疑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作为积贫积弱的后果,它又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或者,正如白鲁恂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然而,未来这两种身份将如何演进、互动乃至冲突,至今仍无定论。
中国学者金观涛说:“(中国)存在的唯一模式就是从历史中重生;除了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启迪和力量之外,在中国文化中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令中国人接受的机制与现实抗争。”中国学者黄平写道:“中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几乎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历史密切相连,如果没有历史背景,我们就无法解释它。不仅仅是学者,公务员、企业家和老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他们都活在历史中,承载着历史,为历史代言。”杜维明评论道:“当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人谈论杜甫的诗歌、司马迁的《史记》、孔子的《论语》时,他们言谈中透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人们将杜甫、司马迁、儒家学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表明传统思想将永远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文明国家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其不仅是理解中国的基础,更是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的身份认同基本上就是从文化因素,如语言、家庭规范、社会关系结构等衍生而来的,而非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物。其次,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国政治毋庸置疑的第一要务。第三,维护、保持这种文明的统一性,被视为国家的神圣职责,因此国家被赋予了远超传统民族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第四,尽管鲜为人知,但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性的文明国家,接受了并且需要一种基于地区多样性的多元化。第五,文明国家这一特征对中国的影响绝非仅限于近现代,而是至少有两千年之久。这的确令人称奇。历史一直在对当下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下行事的指南和标尺。“文明”一词通常情况下指的就是遥远、间接的影响和消极、被动的存在。然而,在中国,历史和文明均是鲜活地持续至今:中华文明这一理念,并非一个静止的、毫无生气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有机体,为中国人界定国家和自我认知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摘自英国马丁•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
材料二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一个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份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此要心怀敬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虽然古老,但至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它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绝对不是简陋的西方话语所说的所谓“先进”和“落后”、“民主”和“专制”、“高人权”和“低人权”这种过分简约的概念可以概括的。中华文明的内涵要比这些概念远为丰富。凡是能够持续数千年而不断的存在,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乃至伟大的智慧,我们切忌简单地拿西方所谓现代性的标准来随意否定自己的文明,而是要像对待一切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认真地呵护,理性地分析,看看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成就与辉煌,看看它还能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特殊的意义。其中很多内容可以通过继承发扬和推陈出新而成为我们超越西方模式的最大精神和智力资源。


浏览完整试题“文明型国家”既是一个国家,又是“百国之和”。作为一个国家,它有世界上最难得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作为“百国之和”,它有世界上最罕见的内部差异性和复杂性。在中国模式的引导下,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人口、土地、历史、文化四大“超级因素”构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大优势:中国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反之,如果中国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中国自己“文明型国家”的优势恐怕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最大优势也可能会变成自己的最大劣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意识到中国崛起对中国自身,对整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伟大意义。
摘自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鲁恂认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但两种属性未来如何演化,尚未形成定论。
B.金观涛认为中国的发展要从历史中去寻找方法智慧解决现实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
C.杜维明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谈论现实时常会联系文学、史学等经典,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D.发展的、动态有机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国家界定,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对今天存在着巨大影响,中国人行事,总愿意从历史经验找到方法与理论依据。
B.中华文明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不能够用现代西方社会的话语概念来解释。
C.“百国之和”,是指无数个的小国家,不断竞争、冲突、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
D.坚持现有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建设强大的国家,从而更好地体现文明型国家的优势。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都有“国家”意识,请选出符合“文明型国家”观点的一项是( )
A.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霍去病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兴中会宣言》
D.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北大迎新会上,来自东北的小张向大家介绍自己:我18岁了,我是满族人,我也是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小张的自我介绍,是如何体现作为“百国之和”的文明型国家国民的身份认知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C
2.A
3.D
4.①作者先介绍民族国家的由来,引出中国兼有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双重身份;②接着引用不同学者的言论,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揭示中国成为文明国家的原因;③最后分析文明国家身份认知对于中国的意义。
5.①小张的第一重身份是满族人,这是他的民族身份,体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内部差异性;
②小张的第二重身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是他的文化名片,这是基于文化传统、文化背景的身份认知,这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
③小张的自我介绍是对自己的身份的自我认知,体现了他的身份认同与责任意识——多民族国家普通国民对文明统一性的维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 “在谈论现实时常会联系文学、史学等经典”错。原文为“中国人谈论杜甫的诗歌、司马迁的《史记》、孔子的《论语》时,他们言谈中透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人们将杜甫、司马迁、儒家学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这是说中国人谈论文学时显现出深层的历史积淀,并将文学融合在现实生活中,选项变为人们在谈论现实时联系文学。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不能够”表述太过绝对化了,原文为“绝对不是简陋的西方话语所能描述的”,“不是西方过分简约的概念可以概括的”。 C.“是指无数个的小国家,不断竞争、冲突、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错,是对“百国之和”的望文生义,百国之和的“百国”指我国众多民族,“和”则指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D.“从而更好地体现文明型国家的优势”错,原文“中国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反之,如果中国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中国自己‘文明型国家’的优势恐怕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可见应该是利用文明型国家的优势,建设强大中国,而不是“体现文明型国家的优势”。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B、C三项涉及的国家皆为民族矛盾中的国家,属于民族型国家;D项指文人心目中的百国之和、命运共同体,维护的是文明的统一性,所以更多的具有“文明型”国家意识。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先介绍民族国家的由来,“世界已经习惯于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是欧洲主导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大成果之一”,再说明中国兼有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双重身份,“中国的身份同时具有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双重属性”;
接着引用了中国学者金观涛、黄平、杜维明的言论,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揭示中国成为文明国家的原因;
最后分析“文明国家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其不仅是理解中国的基础,更是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五个角度具体分析文明国家身份认知对于中国的意义。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理解“百国之和”和“文明型国家”的意义。
“百国之和”的含义可结合原文“作为‘百国之和’,它有世界上最罕见的内部差异性和复杂性”来理解,这里的“百国”是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各自的差异性,共同融合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而小张介绍“我是满族人”,正是说明了他的民族身份,体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内部差异性;


展开余下试题“文明型国家”的含义,结合“中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几乎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历史密切相连”等可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它深深影响着所有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学者,公务员、企业家和老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并且“作为一个国家,它有世界上最难得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而小张介绍自己“我也是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正是基于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身份认知,这是他的文化名片,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
而关于身份认同,材料二中有“中国的身份认同基本上就是从文化因素,如语言、家庭规范、社会关系结构等衍生而来的”“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国政治毋庸置疑的第一要务”“维护、保持这种文明的统一性,被视为国家的神圣职责,因此国家被赋予了远超传统民族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由此可见,小张的自我介绍是对自己的身份的自我认知,体现了他的身份认同与责任意识——多民族国家普通国民对文明统一性的维护。
二、(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摸底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文艺演出的线上“演播”成为新潮的演艺样态。但不得不说,这种形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线上的大部分“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区别不大,用户仅限于在网上通过现场的几个固定机位观看演出。
②剧场演出的独特魅力是观演一致的环境。当观众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时,可以更加专注地接收演员、舞美,灯光、音乐等剧场信息,沉浸感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没有隔阂。线上演出如果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就不能让观众获得更多,感受更多,还会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与共情性。
③线上演出有独特优势。首先,互联网可容纳的观众数量远超线下剧场。其次,线上演出能够承载线下剧场难以呈现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线下容易被观众忽略。故事详细的背景介绍、演出前的后台准备、演出时演员的面部特写、道具与服装的细节等,这些都可以在屏幕上进行高清呈现。例如,在一场演出中,舞蹈演员惊艳亮相,他们的肢体动作呈现极致美感,但往往只有一瞬间,观众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湖南卫视《舞蹈风暴2》节目运用360度影像、140台摄像机定格舞者的高光时刻,让观众得以全方位感受舞者之美和舞蹈艺术魅力,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
④线上与线下各有所长,不能说线上演出可以取代线下演出,也不能说线下演出不需要做线上转化。传统的剧场观众已经养成现场观看的习惯,并不会因为有了线上演出而不再进入剧场。相反,线上演出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舞台艺术作品,从而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⑤线上线下演出应该各展所长,特别是相较于线下演出,线上演出要进行差异化呈现。例如,通过镜头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时,影像导演要在准确把握作品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整体演出的时长、节奏、镜头等作出调整,进而与舞台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一部“新”作品。在这方面,一些国际院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拍摄过程中,导演会选取剧院最佳观赏视角,把整台剧甚至幕间休息和谢幕都涵盖其中,给观众一种置身剧场的感觉;而拍摄镜头的切换,既能把握舞台整体面貌,也能清晰捕捉到演员的表情、举止,从而放大情绪点,充分展现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角色魅力。当前,国内戏剧也有类似尝试。甚至有从业者认为,视频影像或将成为未来戏剧观看的重要途径。
⑥新技术的应用,打开了更多观看方式:用户可以选择多视角观看同一场演出,观看变得更加自由。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用户置身舞台之上,演员就在观众身旁。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年度考核演出《舞上春》在互联网上播出,线上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欣赏国家艺术院团的高水平演出,体验自由视角、4K多视角,8K虚拟现实超高清拍摄作品。另外,多角度镜头对不同演职人员进行跟踪拍摄,将专业艺术院团、专业舞蹈演员的日常工作与训练过程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普通观众体验这些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借力科技,剧场演出的表现方式得到了极大拓展,观众不仅拥有了新体验,作品也获得持续的影响力。
⑦技术进步让传统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丰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会形成新的影像艺术。未来,全息影像、实时建模等都可以成为创作者手中工具。艺术样态将更加多元,线上线下形成互补。
(摘编自郑甲《用新技术让舞台艺术表现方式更丰富》)
材料二:
我们注意到,在科技赋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过于仰仗科技的案例时时存在。美轮美奂的舞台﹑富丽堂皇的设计、过分追求特效的炫技也曾一度将依托于本体规律的舞台艺术带向了反面,人力、物力,成本的叠加不但将创作生产单位拖入深渊,最终创造出的作品也是华而不实、南辕北辙。因此,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更要追求二者的高质量结合。
文学艺术创作必然要吸收最先进的表达方式,但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依靠艺术家深入挖掘文本、建立情感钩连,洞悉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艺术作品表现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艺术是根本、是内容,科技是外延、是形式。二者结合好,赋能才有意义。
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篇选择《尚书》,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声光电的宏大场面与细腻的情境表现水乳交融,使节目达到了最初追求的“既要用最现代的创作方式丰富视听语言,又要从更深远的人类思想中挖掘财富”的双重目的。这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表达时,既不脱离、亦不僭越。
在这场由前沿科学技术编织而成的科技革命中,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相加、排列和组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将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切实发展为内容与形式的高质量结合,最终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
(摘编自济洪娜《看高科技如何赋能舞台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线上的文艺“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没有太大区别,原因在于这种新潮的演艺样态还处于探索阶段。
B.线上演出有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迅速提升演出的影响力,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从而促进线下演出。
C.应用新技术能够打开很多观看方式,让观众拥有新体验。但若过度利用,也可能会使最终创造出的作品走向失败。
D.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达到了最初所要追求的目的,一是丰富视听语言,一是从深远的人类思想中挖掘财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线上演出因为损失了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所以在观众沉浸感的强度上比剧场演出要差一些。
B.我国在戏剧创作上已有对整体演出的节奏、镜头等作出调整,进而与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作品的尝试。
C.《舞上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得最成功的案例。
D.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关键是运用科技,采用最先进的表现方式,切忌艺术与科技的简单结合。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央视春晚中,为了将观众带进诗一般美妙的环境中,在孙俪演唱《风吹麦浪》时,导演特意设置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做为舞台背景。


展开余下试题B.舞台艺术的科技化发展,正在由单一设备的现代化革新,转变为科技对舞台艺术各个元素的全方位渗透。
C.吉迪恩•奥巴扎内克:“普通观众并不在乎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技术,他们更在乎的是艺术体验,并通过作品与艺术家拉紧一道联结情感的锁链。”
D.话剧《武松打虎》开头,舞美灯光星罗棋布,变幻无方,夺人眼目,武松头戴黑帽﹐身穿黑色武生衣缓步翩然出场。
4.如果将“线下演出可以进行创造性的线上转化吗?答案是肯定的。”放在材料一③④段的开头,哪一段更合适?为什么?
5.青筱剧团拟上演话剧新作《党的好战士》。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向剧团提出建议。
【答案】
1.A
2.B
3.D
4.第③段更合适。理由:本句的意思是“线下演出可以进行创造性线上转化”。它用在段首,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③段开头提到的是线上演出的优势,段尾提到的湖南卫视《舞蹈风暴2》的例子,已经是对线下演出的线上转化。④段开头的内容是“线上与线下各有所长”,与本句意思不相连,所以不能用在④段开头。
5.①剧作演出不要仅限于剧场演出,而应通过新技术将演出推至线上,从而扩大影响。
②充分利用新技术对演出进行新的创作,实现与线下演出的差异化呈现,打开更多观看方式。
③但不过于仰仗科技,防止过多增加成本,而且使作品华而不实。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目前线上的文艺‘演播’”错误。选项范围扩大,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没有太大区别的,原文为“线上的大部分‘演播’”。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A.“线上演出损失了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错误。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是有条件的,即“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
C.“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得最成功的案例”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借力科技,剧场演出的表现方式得到了极大拓展,观众不仅拥有了新体验,作品也获得持续的影响力”,“最成功”的表述过于绝对。
D.“关键是运用科技,采用最先进的表现方式”错误。“艺术家深入挖掘文本、建立情感钩连、洞悉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艺术作品表现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才是关键。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能够支持材料二论点,但它强调的是新科技对舞台艺术的美化作用,与材料二观点不能完全吻合。
B.讲的是舞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历史,不符合材料二论点。
C.内容是反对采用技术,更不符合材料二论点。
D.内容讲的是舞台艺术运用技术,几乎淹没了人物形象,属于材料二所批评的过度运用科技的内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概括材料要点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明确答案,然后根据第③段和第④段的内容进行分析。
“线下演出可以进行创造性的线上转化吗?答案是肯定的”意思是:线下演出可以进行创造性线上转化。如果把这句化置于段首,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③段,根据段首“线上演出有独特优势”以及段尾“湖南卫视《舞蹈风暴2》节目运用360度影像、140台摄像机定格舞者的高光时刻,让观众得以全方位感受舞者之美和舞蹈艺术魅力,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可知,本段的中心内容即是线下演出的创造性线上转化。故置于第③段段前更合适。
第④段,根据段首“线上与线下各有所长,不能说线上演出可以取代线下演出,也不能说线下演出不需要做线上转化”可知,本段的中心内容是“线上与线下各有所长”,与题干所给的句子的意思“线下演出可以进行创造性线上转化”不相连,所以不能用在④段开头。
5.本题考查学生探讨文中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由“线上演出有独特优势”“线上演出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舞台艺术作品,从而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可知,可以利用线上演出的优势,通过新技术将演出推至线上,从而扩大影响,使剧作演出不在仅限于剧场演出。
由“线上线下演出应该各展所长,特别是相较于线下演出,线上演出要进行差异化呈现”可知,充分利用新技术对演出进行新的创作,实现与线下演出的差异化呈现,打开更多观看方式。
由“我们注意到,在科技赋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过于仰仗科技的案例时时存在。美轮美奂的舞台﹑富丽堂皇的设计、过分追求特效的炫技也曾一度将依托于本体规律的舞台艺术带向了反面,人力、物力,成本的叠加不但将创作生产单位拖入深渊,最终创造出的作品也是华而不实、南辕北辙。因此,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更要追求二者的高质量结合”可知,利用新技术可以让舞台艺术表现方式更丰富,但不过于仰仗科技,防止过多增加成本,而且使作品华而不实。
三、(广东省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摸底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
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
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
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性洪水大爆发。
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水假说。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米的水位差。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
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定,雷恩认为大决堤发生的时间是距今7000多年前,对于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紧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年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拉德2015年又在黑海底部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而半成水生物的存在痕迹最高只能追踪到6500年前,如此迅速的水域咸度变化更是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
在黑海大洪水假说被提出的同一年,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学者朱大可提供了另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
他将洪水神话流传最广、最完整的亚洲腹地视作“洪水话语中心区”,而这一区域的中心便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尖锐地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第三阶段(亿万年来)与人类文明史大致平行,而古人类进化链的缺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闪现断代,因此朱大可认为:板块运动所产生的热量造成了气候的短期异常,冰川的消融使得洪水的爆发不可阻挡。
(摘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2年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