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571  2021-12-06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1]
2022届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三种类型主观题解析与专练
2022年高考考点:高考非连文本三种类型主观题解析与专练
考点:
1.话题:北京冬奥会
2.话题:传统节日
3.话题:大城市人口
4.话题:人口普查
5.话题:粮食安全
【考点研究】
1.概括理解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要求。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以明确筛选整合哪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读文,巧筛选。
依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以此筛选出重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求规范。
在筛选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
②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
③答案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换;
④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组织作答,比如两问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1个或2+1个。
2.原因分析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表原因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修改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3.比较材料异同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事件、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考题对接】
一、(2021房山一模)话题:北京冬奥会
材料一:
2021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活动现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也正式发布亮相。
火炬“飞扬”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火炬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着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火炬的红色线条随火炬转动而上下贯通,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也代表着永恒的火种,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力量。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这既是设计上的奇妙与创新,又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会愿景的体现。
火炬“飞扬”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使火炬呈现出一个开放的形状;空间曲面拼接、没有一根直线条的设计,让火炬具有了动感。火炬的出火口从飘带边缘盘旋而上,这决定了火焰的燃烧形态将与传统的火炬不同。传统火炬的火焰是一团火,但“飞扬”的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盘旋着往上走,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设计的小细节去控制火焰,让火焰慢慢地从小变大,到顶端的时候变得更有活力,让人感到火焰是在尽情地飞扬,正契合了“飞扬”这个名字。
火炬“飞扬”还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火炬“飞扬”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里的树叶,叶子自然的线条具有生命力,打破了设计图纸上的呆板感和规律感,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在设计上,每一根建模线之间的距离、比例,都决定着整体的曲线张力和美感。设计团队总共调整了120多版模型,每一版模型都有上百根曲线,最后找到了用空间曲面拼接的形式,终于让火炬与圣火融为一体,如同飞扬的火焰一般活了起来。


浏览完整试题北京即将成为奥运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的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的形态相呼应。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祥云传达出吉祥的寓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延续;雪花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火炬纹样设计镌刻了北京这座城市从夏奥到冬奥的脚步,也见证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播种在人们心中的奥运情结。所以,火炬纹样设计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取材于胡雪蓉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设计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火炬顶部设计奇妙,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
B.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使火炬呈现出开放的形状,并具有动感。
C.从自然界的树叶获得曲线的设计灵感,让火炬具有了生命力。
D.纹样设计是以祥云“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逐渐过渡到雪花。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发布冬奥会火炬“飞扬”,组委会组织了倒计时一周年活动。
B.火炬的银色代表冰,红色代表火,二者具有冰火相约等象征义。
C.火炬的火焰能像一条火龙盘旋着往上走,还可瞬间燃烧为大火。
D.火炬的纹样设计体现了北京已经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设计极具艺术性,但是艺术设计还需要科技创新辅助才能落地。在“黑科技”应用的背后,同样需要攻克一系列的难题。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表示,北京冬奥会火炬的设计需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就是火炬“飞扬”的科技亮点之一,既能达到环保要求,也能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现实要求。
“氢能是一种完全零排放的能源,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二氧化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表示,但这个选择也带来了不少难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火焰的颜色问题,“氢气的火焰在日光下是不可见的,因此,我们在研制的过程中,先研制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其次,火焰的稳定性也会遇到现实挑战,“特别是在冬奥会火炬的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高速运动场景,或者会遇到大风环境,所以经过研制,终于实现了在100公里每小时的大风状态下火炬的火焰能稳定燃烧这一设想。”此外,手持火炬的内部空间狭小,高压储氢也是遇到的现实问题,“我们研制了一款轻量化、小型化的氢气减压装置,对高压氢气进行了减压”。
火炬“飞扬”的另一大技术亮点,则是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碳纤维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轻、固、美”正是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所呈现出的特点。“轻”,是指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了20%以上;“固”,是指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美”,则是指应用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等共同努力,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使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能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最终才保证了火炬“飞扬”在文艺外表下跳动的一颗“科技心”。
火炬“飞扬”的设计,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既完美地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又体现了北京“双奥之城”的特点,也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因此,火炬“飞扬”的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赢得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高度肯定。
(取材于梁璇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飞扬”在采用氢作为燃料时所遇到的难题的一项是(3分)( )
A.氢在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水难以妥善地处置。
B.氢在燃烧时,其火焰在日光下不可见,要使之可见。
C.氢燃烧的火焰在高速运动场景或大风环境中不稳定。
D.因手持火炬内部空间狭小,如何高压储氢是个难题。
4.根据材料二,下列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在科技创新的辅助之下,火炬“飞扬”的艺术设计才能够实现。
B.经碳纤维专家的介绍,火炬外壳的制作采用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C.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下也能够使用,不会出现起泡、开裂等问题。
D.“飞扬”因具有一颗跳动的“科技心”而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火炬“飞扬”的设计,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火炬“飞扬”所承载的内容和所具有的科技亮点。(6分)






一、话题:北京冬奥会
1.(3分)B【解析】“具有动感”是因火炬“空间曲面拼接、没有一根直线条的设计”而形成的,并非“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带来的。
2.(3分)B【解析】A项,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是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中发布的,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组织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并不是以发布火炬“飞扬”为目的,发布火炬“飞扬”只是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C项,“瞬间燃烧为大火”错,而是“让火焰慢慢地从小变大,到顶端的时候变得更有活力”。D项,“已经是”应为“即将成为”。
3.(3分)A【解析】文中无据。
4.(3分)A【解析】B项,材料中并未显示火炬外壳采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作是经碳纤维专家介绍的。C项,材料说的是“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能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D项,“飞扬”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不只是因具有一颗跳动的“科技心”,而是因为它“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既完美地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又体现了北京‘双奥之城’的特点,也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展开余下试题5.所承载的内容:①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愿景和精神(奥林匹克精神)。②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④北京从夏奥到冬奥“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所具有的科技亮点:①采用氢作为燃料,能达到环保及低温环境中使用的要求。②火炬外壳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重量轻、耐高温。③先进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的使用,成就了火炬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二、话题:传统节日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合一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的。我们可以把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的特征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成。这也恰可比拟为个体生命一生的途程。四时各有当令节庆、合令节俗:
冬成:天寒地冻的冬季,农作物已冬藏,人也冬闲,以过年为中心安享一年劳动成果,并积储能量,协调关系,迎接春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到了辞旧迎新的高潮。中国人具有时间不断更新的意识,旧年之将逝意味着新年之到来。新生命的诞生,也可视为旧生命的延续。所以把除夕和年初一连在一起,把冬储和迎春连在一起,都属于过年。同样,在人的一生中,中华年都寓含着承前启后和生命更新的意义,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狂欢热闹后就投入新的劳作。
春生:中华文化重视“生生之德”,《易•系辞》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大自然“变易”之理,表现为四时的流转。而变易的深层意义在于“生”,有了生机,宇宙才多姿多彩,活活泼泼。春天正是草木初生、万物化生的最佳季节,宜有体现生命精神的节日。清明时节生机勃发,春意盎然,在春播春种之时感谢先人和大自然母亲及生身母亲,赐予我们生命和生机。前者是清明节,后者是中华母亲节。
夏长:夏季是生命加速生长繁茂之时,百虫也孳生,所以也是人体需要特加保护健康生长之时,需要及时加强养生卫生健身。端午节正是迎夏的大节。夏末七夕节银汉秋光,瓜果成熟在望,爱情和婚姻也充满期望,如以生命途程为喻,已进入婚恋阶段,七夕堪称中华情侣节。
秋收:秋季农作物要收成了,相应阶段的人生也成熟了,有成就了,祈愿人月两圆共享成就的中秋节备受重视。九九重阳,阳极将转阴,惜秋敬老,敬老从敬自己父亲始,重阳节可叠加上中华父亲节。同时感谢以老师为代表的所有对自己有恩的长辈,中华教师节也设在这时段。
这个年节体系,盖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宛如一幅自然节候的流程图,也恰是生命的流程图。
(摘编自李汉秋《对传统节日建设的思考》)
材料二: 
某机构围绕传统节日建设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第一个问题是“你了解以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吗”,调查结果如下图:

第二个问题是“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结果如以下表格:
选  项 比例
电视、网络等媒体 88.89%
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00%
课堂教学 0%
杂志、报纸 38.89%
材料三: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
中国人爱过节,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从古至今,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祝福。这些节日除了有计时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以特殊的情感内涵和需求。
拿春节来讲,中国人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大年三十情结”。过年的高潮就是大年三十。年文化心理是无形的,但它深深地铭刻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所以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便在天南海北,也要赶回家过年。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合而分,分而合,始终是一个坚实的整体,就源于这种凝聚力。它蕴含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道德传统。
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连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的依恋之情。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都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
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的传承人是艺术传人,而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只有广大百姓过好传统节日,从精神到心理都能得到充分满足,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摘编自冯骥才《重新认识和建设传统节日》)
1.应该如何加强传统节日建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对点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其年节体系既是自然节候也是生命的流程图,春节、端午等节日都体现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和谐。
B.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如:年寓含着承前启后和生命更新的丰富意义,重阳节寓含惜秋敬老及对老师的感恩,七夕节寓含对爱情的期望等。
C.调查对象中,每个人都能了解除夕、春节的文化内涵,大部分人能了解冬至、中秋节等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了解腊八节、重阳节文化内涵的人不多。
D.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使离家再远,也要回家过年,这是因为年文化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年文化对中华民族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3.对点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循天时而成,春生、夏长、秋收、冬成是大自然生命的时间次序,也和人类个体生命一生的每个阶段相呼应。
B.人们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渠道很多,如生活环境、传统媒体、现代媒体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受其影响的程度各有差异。
C.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因而让广大百姓过好传统节日,使其精神和心理得到充分满足,于传统节日的传承而言至关重要。
D.材料一、材料三都阐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所不同的是,材料三还阐述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形成原因。
二、话题:传统节日
1. 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传统节日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②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课堂教学广为宣传,让人们充分了解传统节日文化。③要有创新意识,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内涵,如七夕节上叠加中华情侣节、重阳节上叠加父亲节。④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人人倡导和参与,形成良好氛围。
【解析】应该如何加强传统节日建设,可以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表格显示的信息”“这些节日除了有计时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以特殊的情感内涵和需求”分析得出。
2. B 【解析】B项,“重阳节寓含惜秋敬老及对老师的感恩”错,重阳节寓含惜秋敬老,教师节寓含对教师的感恩。
3. D 【解析】D项,“材料三还阐述了……形成原因”无中生有,材料三没有阐述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形成原因。
三、话题:大城市人口
材料一:
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人口不是过多,而是分布失衡》)
材料二: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轨道交通出行比例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千米) 私家车出行比例 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
北京 668 15 774 22.7% 631 36.7% 重度拥堵
上海 664 17 056 — 683 — 重度拥堵
首尔 605 15 807 — 1 098 — 轻度拥堵
东京 627 14 525 78.4% 2 705 14.7% 轻度拥堵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来源同材料一)
材料三: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一个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3月19日)
材料四:
“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东京都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中心城区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中心城区的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南丽江《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
1.“大城市病”应当如何缓解?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东京相比,北京中心城区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明显偏高,使用轨道交通出行的比例明显偏低,这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
B.北京、上海中心城区面积与首尔、东京相差不大,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较大差距,公共交通运力有限会导致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
C.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东京的人口密度要比首尔低得多,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意味着其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
D.上海的人口密度远低于首尔,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比首尔高一些,表明上海人口分布不够均衡,中心城区人口过密。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城市具有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些效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使得大城市污染更少,个人与企业等受益更多。
B.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特大城市要大于大城市。
C.一些城市只重表面工程、以楼宇化代替城市化的行为,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城市的独特性受到了损害。
D.如果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成为一个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三、话题:大城市人口
1.①政策引导,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②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③以人为本,推进产城一体、人城和谐;④制定相关规划,实施相应举措,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⑤实施城市副中心战略,构建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解析】要想缓解“大城市病”,首先要找到病因,从材料一的出处可知,“大城市病”的病因首先是人口分布失衡,故要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人口均衡分布;从材料二图表分析可知,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之一是公共轨道交通运力有限,所以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材料三概述了“大城市病”产生的一大原因,即偏离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由此可知,要缓解“大城市病”,需以人为本,实现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材料四介绍了东京治理“大城市病”的措施,如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实施副中心战略等,以此为借鉴,也可缓解“大城市病”。综合以上分析,概括出答案即可。
2.C【解析】C项,“意味着其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错误,人口增长的空间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从选项的分析中推断不出此结论。
3.C【解析】A项,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但不等于“大城市污染更少”。B项,文中并未提及单位面积的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D项,“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说法绝对。要避免“城市病”发生,只做到以人为本是不够的,需从多方面入手。
四、(2021石景山一模)话题:人口普查
材料一:
人口普查是人口统计和人口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各国政府不同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人口普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代。据《史记》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但《史记》中并没有记录确切人数。到了西汉末年,才有确切记载的人口统计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有122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2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