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81  2022-01-01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1]
2022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二轮复习:典型人物分析专练
2022届高考小说典型人物分析与专练
考点:
1. 肖复兴《白菊花•黄菊花》
2. 王愿坚《足迹》
3.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拿起新的武器》与评论
4. 汪曾祺《金大力》
5. 王思玷《偏枯》
【考点研究】
一、常见题型
1.文中的ⅹ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文中的ⅹⅹ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3.请概括ⅹⅹ的形象(特点);
4. 文中的ⅹ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二、解题思路
1.注意审题,明确方向
⑴是分析还是概括(分析大于概括,分析要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相关阐释)
⑵是形象还是性格(形象大于性格,形象以人的性格为中心兼顾人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
2.总体把握,画句分析
(1) 文中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句子
(2)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
(3) 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议论)句
(4)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5)有关环境的描写,可以揭示人的精神世界或表现人物的性格
3.归类合并,恰当表述(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
⑴请概括……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①词语1;②词语2;③词语3;④词语4
⑵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单说说……的形象
分点作答:①词语1(+举出事例);
②词语2(+举出事例).........
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先答总括句:①他是一个……(特点)的……(身份地位等)人。
再分点作答:②词语1(+举出事例);
③词语2(+举出事例)
三、注意事项
1.看清提问方式,分析一定要有具体事例。
2.如果文中只有一件事,要写出人物在事件发生前后的不同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四、常用词语
1.父母:爱子情深、舐犊情深、教子有方、有家庭责任感
2.祖父母(老人):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平易近人、慈爱宽厚、爱子(孙)情深、老当益壮、慈祥、善良
3.教师:教学有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尽职尽责、严厉苛刻、严慈相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
生、维护学生尊严、慈爱、公平
4.底层人民:身残志坚(残疾人)、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善良淳朴、勤劳能干、吃苦耐劳
5.有各种爱好的人:有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6.孩子:童真童趣、纯真善良、活泼可爱、机灵、调皮、顽皮
7.一般人物(正面):知恩图报、知错能改、良心未泯、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任劳任怨、有责任感、慷慨大方、豪爽热心、乐于助人、善良有爱、善解人意、
细心体贴、积极乐观、积极向上、心灵手巧、临危不惧、从容镇定、沉着冷静、
足智多谋、幽默风趣、戒备心强、不拘小节、心直口快、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豁达大度、勤奋刻苦
8.一般人物(反面):个性软弱、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
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
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
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见风使舵、欺下媚上、
爱慕虚荣
五、补充词语


浏览完整试题1.人物性格(褒义):
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2.人物性格(贬义):
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3.人物品质(拼搏的正面词语):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老当益壮
4.人物品质(拼搏的反面词语):
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5.人物品质(奉献的正面词语):
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6.人物品质(奉献的反面词语):
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7.人物品质(尽职尽责的正面词语):
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 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8.人物品质(尽职尽责的反面词语):
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
9.人物品质(性格、品性的正面词语)
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 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10.人物品质(性格、品性的反面词语)
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利忘义、
11.人物品质(大爱无疆的正面词语)
热爱集体、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居安思危、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 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识见高远、顾大体识大局、有领导组织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
12.人物品质(大爱无疆的反面词语)
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13.描写骄傲的词:
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14.描写英雄人物品质的词语:
气壮山河、奋不顾身、顶天立地、临危不惧、仰不愧天、力挽狂澜、光明磊落、身先士卒、智勇双全、视死如归
【考题对接】
一、肖复兴《白菊花•黄菊花》
白菊花•黄菊花
肖复兴
玉生下楼送走“大了”,又仔细看了看楼门对面用帆布扎起的一座临时大棚,棚子里挤满了亲朋好友和单位送来的花圈和花篮。门右侧贴着的一张门报,白纸黑字,上面写着“申家丧事,恕报不周”八个字。这一切都是“大了”一手经办的,办得很是仔细,周到。
已经很多年了,这座城市各家办丧事的时候,都要找一位“大了”。“大了”从头到尾帮助你把丧事料理清爽,包括最后葬礼的司仪主持。一条龙服务,“大了”的“了”,就是了结一切的意思。
父亲死得突然,多亏了这位老同学“大了”,帮了玉生不少忙。
玉生上楼的时候,没有注意有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士,跟着一起上了楼。玉生的姐姐开的房门,一眼看见了这位女士,叫了声:“申姐。”进了屋,这位申姐没有坐,沉着脸,对姐姐说了句:“你别忙乎了,我就问你一句话,当初你找我租房的时候,说是就你兄弟一个人住,可没说还有一位老爷子吧?”
玉生明白了,是房东。
连续两天了,申姐接到了好几位老街坊的电话,关心地问她家老爷子丧事的情况。这让她很奇怪,自己的老爷子活得好好的,怎么突如其来地来了这样的事?她以为是人家弄错了,或者是谁有意在编排她。可人家说你家楼门口明明贴着门报,上面写着“申家丧事,恕报不周”呀。她今天过来一看,还真的是这样。哪个房东愿意让家里变成灵堂,变得乱糟糟的,散不掉的烧纸、香灰和来苏水味儿?心里充塞着晦气,怒气冲冲上了楼。
“你们立马搬家,丧事爱到哪儿办到哪儿办去。”
一下子,房间的空气紧张得有些让玉生窒息,只有遗像上的老爷子还在抿着嘴角微笑着。这时候,门敲响了,玉生转身开门,是“大了”。他不知道房间里刚才发生的事情,进门就对玉生说:“我走在半路上忽然想到,你这屋里缺个金山银山,得摆在老爷子遗像两边,等火化那一天,搬到火葬场一起火化,为的是让老爷子到了阴间有钱花。你买一盆白菊花,一盆黄菊花,就代表金山银山了。”
看见玉生点了点头,“大了”转身告辞了。
申姐对姐姐说了句:“你们赶紧想法子,我晚上再来,等你回话。”说完,她紧跟在“大了”的后面,一起出了客厅,“砰”的一声,使劲甩上了房门。
玉生一晚上都忐忑不安。第二天,玉生的心小把紧攥着,只要有敲门声,他就紧张,生怕一开门见到的是申姐,那可怎么办?
晩饭过后不久,门敲响了。姐姐在家,玉生装作上厕所没听见敲门声,他不想自己去开门,怕见到申姐。姐姐开的门,来的人是“大了”,一手抱着一盆菊花,一盆白的,一盆黄的。姐姐和玉生都不住地拍自己的脑门,竟然把“大了”嘱咐的金山银山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这一整天,申姐就像魔影一样步步紧随,脑子里光想着申姐了。


展开余下试题玉生连忙向“大了”道谢,“大了”说:“你别谢我,这花可不是我给你买的,我可不能掠人之美,是房东送你们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不是要我们赶紧搬家吗,怎么想起来送我们菊花呢?玉生和姐姐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
“大了”告诉他们,昨天和申姐一起下楼,他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他向申姐说了玉生这些年的生活经历:“我对申姐说,玉生对老爷子的愧疚是可想而知的,想为老爷子最后尽孝也是应当应分的事情。老爷子突然离去,对他的惩罚够大了,您就高抬贵手,别再给我这个老同学这碗苦汤里添卤了。人家申姐听完我的话,只说了句,都不容易。我就知道,你们遇见好人了。”“是好人,好人!”玉生和姐姐都忍不住连声附和着。
“人家申姐刚才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把花给你们送来,她还说:‘住我的房子,就是缘分,不是亲戚也是朋友,我听你说,他还缺个祭祀的金山银山,就我送吧。谁家都会有生老病死,也算我的一份心意。’”
送“大了”下楼的时候,月亮很亮很圆,这天是难得没有雾霾的好天气。望着“大了”骑远的背影,玉生转过身看了看门前的花篮,才发现门旁的门报已经换了,上面写着“申玉生家丧事,恕报种种不周”,还是毛笔手写,柳体楷书。他不知道是“大了”什么时候给换的,心里禁不住打起一个热浪头。
(有删改)
1.“大了”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作者是如何使“申姐”的形象鲜活起来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以《白菊花 黄菊花》为题,既扣住了申玉生为父亲办丧事这一情节,又设置了悬念,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大了”叮嘱玉生买一盆白菊花、一盆黄菊花,代表金山银山,让老爷子到阴间有钱花,作者借这一情节批判了封建迷信活动。
C.申姐从前面的让姐弟俩赶快搬家,到后来的主动送两盆菊花给他们,这一逆转让姐弟俩一头雾水,也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D.小说故事的展开是因一件伤心的丧事而起,但申姐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大了”的热心肠,也让读者心里涌起了许多温暖。
4.小说画线部分从门报写起,又以修改后的门报收尾,对这一细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门报仅仅点出姓氏,使得申姐的老街坊产生误会,可见“大了”办事不力。
B.开头的门报是办理丧事的细节之一,同时引出了下文申姐的出场,让小说情节有波澜。
C.修改后的门报加上了“玉生”二字,可见“大了”的做事风格,这一细节丰满了人物形象。
D.小说以修改后的门报收尾,使得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整篇文章结构紧凑。
一、肖复兴《白菊花•黄菊花》【答案】
1.①他作为小说的线索,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②他作为热心人,为朋友的父亲料理丧事,作者通过他表现了对乐于助人者的赞扬;③他作为观察者,作者通过他展示了申姐善良、宽容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
本文中的“大了”是文章中的次要人物,从小说结构上看,小说通过写“大了”帮同学玉生料理父亲的丧事,“大了”偶遇申姐,帮助玉生和姐姐化解与申姐的矛盾,可知小说是借助“大了”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的,“大了”是小说的线索;
从小说主题上看,“大了”是个热心肠,“父亲死得突然,多亏了这位老同学‘大了’,帮了玉生不少忙”“楼门对面用帆布扎起的一座临时大棚,棚子里挤满了亲朋好友和单位送来的花圈和花篮。门右侧贴着的一张门报,白纸黑字,上面写着‘申家丧事,恕报不周’八个字。这一切都是‘大了’一手经办的,办得很是仔细,周到”,小说通过写“大了”为朋友父亲料理丧事,表现了他的助人为乐,体现了作者对这类乐于助人者的赞扬;
从小说内容上看,从“‘大了’告诉他们,昨天和申姐一起下楼”一段和“人家申姐刚才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把花给你们送来”一段内容描写可知,小说通过“大了”展示了申姐善良、宽容的品格。“大了”是故事的观察者。
2.①欲扬先抑(答“对比手法”,分析合理亦可)。开始写申姐得知租房的玉生在自己家办丧事,怒气冲冲,这是抑;后来写其了解情况后,允许对方在家中办丧事,并送了白菊花、黄菊花,表现其善良、宽容,这是扬。②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如申姐和玉生姐弟俩理论时“沉着的脸”的表情,“你们立马搬家,丧事爱到哪儿办到哪儿办去”等语言,“使劲甩上了房门”的动作,表现了申姐当时的恼怒和不留情面。③侧面描写。以“大了”的话“你们遇见好人了”,以及玉生姐弟附和的话侧面表现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从前文的“她今天过来一看,还真的是这样。哪个房东愿意让家里变成灵堂,变得乱糟糟的,散不掉的烧纸、香灰和来苏水味儿?心里充塞着晦气,怒气冲冲上了楼”“你们立马搬家,丧事爱到哪儿办到哪儿办去”和后文的“人家申姐刚才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把花给你们送来,她还说:‘住我的房子,就是缘分,不是亲戚也是朋友,我听你说了,他还缺个祭祀的金山银山,就我送吧。谁家都会有生老病死,也算我的一份心意。’”可得出作者运用欲扬先抑法表现了申姐的善良、宽容;
文中也有对申姐的直接描写,如“这位申姐没有坐,沉着脸,对姐姐说了句:你别忙乎了,我就问你一句话,当初你找我租房的时候,说是就你兄弟一个人住,可没说还有一位老爷子吧?”“你们立马搬家,丧事爱到哪儿办到哪儿办去”“你们赶紧想法子,我晚上再来,等你回话”“‘砰’的一声,使劲甩上了房门”,通过对申姐的神态语言以及动作描写,表现了申姐当时的恼怒和不留情面;
文章还通过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大了”把玉生的情况告诉申姐后,“人家申姐听完我的话,只说了句,都不容易。我就知道,你们遇见好人了”“人家申姐刚才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把花给你们送来,她还说:住我的房子,就是缘分,不是亲戚也是朋友,我听你说了,他还缺个祭祀的金山银山,就我送吧。谁家都会有生老病死,也算我的一份心意”,通过“大了”的话“你们遇见好人了”,以及玉生姐弟附和的话“是好人,好人!”侧面表现出人物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形象特点。
3.B【解析】B.“作者借这一情节批判了封建迷信活动”分析错误,从原文“我走在半路上忽然想到,你这屋里缺个金山银山,得摆在老爷子遗像两边,等火化那一天,搬到火葬场一起火化,为的是让老爷子到了阴间有钱花。你买一盆白菊花,一盆黄菊花,就代表金山银山了”可知“金山银山”是当地办丧事的风俗,作者写这一情节是为下文申姐态度的转变作铺垫,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帮助。选项分析错误。
4.A【解析】A.“可见‘大了’办事不力”表述不妥当。申玉生与申姐同姓是巧合,不能说明“大了”办事不力,从全文看,“大了”办事应该是仔细、周到的。
二、王愿坚《足迹》


展开余下试题足迹
王愿坚
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轻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肩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是……”那人微微一笑,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产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下十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有删改)
1.曾昭良和周副主席两个主要人物,哪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了一位坚毅慈祥、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领导人形象;那双智慧亲切的眼睛与下文战士们听到声音很受鼓舞相呼应。
B.“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体现了环境的艰苦,表明人物身体不适,也表现出了周副主席在困境中的坚强不屈的特点。
C.曾昭良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又坐下了,这让他左右为难,陷入焦急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出了主要人物周副主席。
D.“不要停下”“千万不能停下啊”,小说写周副主席反复叮咛曾昭良,突出了曾昭良临危受命勇担当的革命精神。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对大风雪的描写,如“遮得天昏地暗”“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等,用词准确生动,凸显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英雄形象。
B.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周副主席的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C.小说以“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再次叮嘱曾昭良不要停下,运用动作、语言描写,使周副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
D.“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命令的重要性,也暗示出周副主席对曾昭良的身体极其担心,怕他无法完成任务。
4.文章第三段为什么细致刻画曾昭良带着病号爬雪山时的痛苦感受?请结合文章简要赏析。




二、王愿坚《足迹》【答案】
1.示例一:曾昭良是主人公。理由:①从情节而言,从前到后,小说的主要部分都在写曾昭良。而周副主席到后面才出现。②从人物形象而言,小说对曾昭良的描写最为细致生动,形象十分鲜明。③从主旨而言,曾昭良是普通战士,他更能代表整个红军队伍,他身上更能体现出红军的坚忍的革命精神。
示例二:周副主席是主人公。理由:①从情节而言,周副主席虽在后面才出现,但涉及他的情节是小说的关键情节,因为周副主席的出现,情节才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2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