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10 2022-01-13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史学创新要坚持正确方法
王曾瑜
对于任何学科的发展来说,创新都是内在要求。就史学研究而言,创新主要体现为提供新的史料、进行新的论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有所进展甚至开拓新的领域,形成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推翻旧的研究成果。创新的最大意义在于“新的”比“旧的”好,而不是相反,但从史学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没有在创新的名义下走向反面的情况,这是推进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创新是要突破陈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一切规矩。就中国古代史研究而言,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微观上已经积累了一套必须遵循的研究规矩。比如,史讳、年代、地理、职官、版本目录、古汉语训诂等一整套科研基本功或曰史学专门知识,是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时必须遵循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方能了然于胸。如果在这方面想通过“创新”来规避基本功的修炼,就会出现硬伤。例如,“邱”字是清朝为避孔丘名讳而新造的字,在清代之前并无此字。清人习惯于依据自己的名讳改古书。如果今天的学者不注意这一点,在研究清代之前的史学作品中使用诸如“雍邱县”“闾邱”之类的称谓,就会成为硬伤。举此例是要说明,史学创新要有必要的基本功和细致扎实的研究,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推进史学创新,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史观和史识。就中国古代史研究而言, 近年来这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文章中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只有摆脱意识形态的主宰,史学方能创新。所谓意识形态,对治史者而言,主要是指史观和史识。自古迄今,任何史家治史均不可能不受本人史观和史识的影响。那些主张在史学研究中摆脱意识形态主宰的人,看他们的作品,又何尝没有他们本人的意识形态在主宰呢?
就治史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至今仍然颠扑不破。现在,有的人为了史学创新而刻意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这无疑是南辕北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我们可以在史学研究中分辨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共性与个性。如此,才能分析和判断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的本质。比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史观和史识不正确,创新还会出现许多乱象。比如,近些年来,史学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污蔑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种所谓“创新”,事实上所要贬损和否定的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正气和优良传统。
再说一点文风问题。目前,追求文字的生僻、晦涩和朦胧甚至刻意创造一些新词, 逐渐成为某些史学作品的一种“时髦”,成为其“创新”的一种表现。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必然需要不断创造新词。但是,新词应当含有旧词所不具备或不能包容的词义。如果词义与旧词相同,那似乎无须多此一举。但目前有的学者以编造一大堆生僻、晦涩的新词为荣,似乎此类新词创造得愈多,自己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就越强。这显然不是一种正确的倾向。
治史者都希望求得学术上的创新,但真正拿出经得起推敲的史学研究创新成果又很不易。正因为不易,更需要治史者潜心努力。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创新的全部意义在于“新的”比“旧的”好,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翻了旧的研究成果。
浏览完整试题
B.从史学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有时会出现在创新的名义下走向反面的情况,这是史学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C.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必须遵循史讳、年代、地理、职官、版本目录等一整套科研基本功或曰史学专门知识。
D.当今的史学界存在刻意创造新词的文风问题,对于史学创新而言不需要创造新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史观、史识和史学作品的文风问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治史者追求学术上的创新的正确方法。
B.本文论证严密,由学科创新引出史学创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论述了史学研究创新要注意的方法。
C.第二段运用例证法,说明史学创新要有必要的基本功和细致扎实的研究且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D.本文主要论证的是史学研究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中心突出,结构清晰,对治史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时代、文学、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都需要进行创新。
B.一些主张在史学研究中摆脱意识形态主宰的人,他们的作品还是会受他们本人的意识形态的主宰。
C.一位当代史学学者在研究清代之前的史学作品时使用了“雍邱县”“闾邱”之类的称谓,这是可以的。
D.创新要有正确的史观和史识,注意文风,经得起推敲,不要刻意追赶时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几千年来,中医药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就在于传承创新中去芜存菁,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孕育了独特的医学思想和理论。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也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颇具潜力的领域。从介入非典治疗,获得“零感染、零死亡和零后遗症”的优异疗效,到防治甲流的中药组方“金花清感方”,再到航天医学中的心脏护理应用……每一项都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典型范例,也说明深入挖掘探究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完全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正如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所说,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摘编自王君平《中医创新呼唤“李时珍”》,2018 年 6 月 11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健康快乐的“人”的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目的,是要让人们首先树立健康快乐的观念,然后是形成健康快乐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不生病、无疾善终的境界。中医当然可以治病,可以治大病,这一点从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命健康靠中医护佑,还有当代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陈竺获得欧尼斯特•博特勒奖可以证明, 对此无疑需要更大的关注和投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普及对于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健康中国”建设具有成本低、收效高的强大优势。
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治未病中心” 主体下移到基层。建议改变原来以三级中医医院为主体、辐射带动二级中医院、指导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模式,将“治未病”主体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政府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投入,真正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治未病”服务平台。
(摘编自张其成《以中医药文化助推“健康中国”建设》,2018 年 3 月 14 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中国 2016 年 12 月 6 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包括资金支持、学术研究、法律保护等方面。
据埃菲社 12 月 6 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就白皮书及中医药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在一年前,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摘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白皮书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 禽流成等传染病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2016 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系统部署。
白皮书称,中医药已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 103 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 29 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 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白皮书强调,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 70 多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基本上每个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人员,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 10%。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12 月 7 日报道,中国官员 6 日称,中国传统中医药已获得海外人士的认可,这为其向全球投放软实力开辟了新的途径。
(摘编自《媒体:中国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展示软实力》,2016 年 12 月 8 日参考消息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药能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重要的贡献,除了因为有大量的临床经验、独特的医学思想和理论的支撑,还得益于充满哲学智慧的中医药文化。
B.屠呦呦深入挖掘探究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发现了青蒿素,推动了人类健康的发展,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说明发展中医药离不开传承。
C.中国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高了我国中医药科研实力。
D.中医药在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比如中国对一些国家提供医疗领域的援助时,实现了几乎每个医疗队都有中医药人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持中医药作为科技资源的原创优势,深入挖掘其中财富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B.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他方面则不如西医药,我们应兼采中医药与西医药之长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
C.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但中医药对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等效果显著,值得国际医学界重视。
展开余下试题
D.三则材料均提及中医药的杰出成就,其中材料二认为需加大投入力度来提高中医药研究水平,材料三说明了投入支持的具体方面。
6.请简述中医药为促进人类健康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粮食
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着吃一点,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 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高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 高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莱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儿,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吱吱响地吃,馋得咽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
乘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娘怕人看到光亮一样, 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高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高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 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 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
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爹爹总是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 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
第二天,娘把高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叶子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半夜,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 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喊着:“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那之后,娘再也没回,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 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高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
“孩子,苦了你啊!”高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我爹呢?”
高个子低下头,愁了一会儿,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和我们走吧?”
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她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高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 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对人物的穿着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生活困苦、物资紧缺的社会背景,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也暗示了人物的特殊身份。
B.高个子两次对叶子说“孩子,苦了你啊”,表明他因拿走了叶子家中几乎所有的粮食而心生愧意,但因革命需要与大义又不得不这样做。
C.叶子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叶子娘从地窖中舀米,缝衣服时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这些细节描写说明当时社会白色恐怖弥漫,革命形势严峻。
D.小说语言朴实,人物简单,情节紧凑,展现了战争年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的艰苦斗争生活。
8.请围绕“粮食”展开梳理概括本文主要故事情节。
9.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奉命察蝗灾于河津,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
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未几,进尚书。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七年二月,空中有声,帝欲禳之,命贤撰青词。贤言君不恤民,天下怨叛,厥有鼓妖。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然贤委任最专。
帝不豫,卧文华殿。会有间东宫于帝者,帝颇惑之,密告贤。贤顿首伏地曰:“此大事,愿陛下三思。”帝日,“然则必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宗社幸甚。”帝起,立召太子至。贤扶太子令谢。太子谢,抱帝足泣,帝亦泣,谗竟不行。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
吴后废,言官请诛牛玉,语侵贤,又有造蜚语构贤者。帝命卫士宿贤家,护出入。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
贤自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惠帝少子幽禁已六十年,英宗怜欲赦之,以问贤。贤顿首曰:“此尧、舜用心也!天地祖宗实式凭之”帝意乃决。尝言内帑余财,不恤荒济军,则人主必生侈心,而移之于土木祷祠声色之用。前后频请发帑振贷恤边,不可胜计。
(节选自《明史•列传六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B.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C.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D.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属科举考试,考试多在八月,故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B.翰林学士是官名,负责起草诏书,供职于翰林学士院,有“内相”之称。
C.东宫一般指中国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所以常常用来借指太子。
D.谥,谥号,指古代帝王、官员和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分为管谥和私谥,文中属于官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贤多次赈灾,并且见解独到。在河津考察蝗灾时,因与杨士奇意见相左,李贤没有同他见面;探讨赈济山东饥荒之策时,李贤也和徐有贞有不同的看法。
展开余下试题
B.李贤体恤百姓,常献宽民之策。遇有饥荒水灾,李贤劝谏朝廷或拨银两赈灾,或废除苛捐杂税;天有异象,皇上祈祷消灾,李贤借以谏言施宽恤之政。
C.李贤忠于朝廷,深受皇上信任。明英宗非常器重李贤,命他担任首辅;有人向明英宗离间太子,明英宗也暗中告诉李贤此事,向他征询意见,最终粉碎谗言。
D.李贤蒙君知遇,所以言无不尽。李贤认为臣子就应当知无不言,不能尸位素餐;明英宗想赦免惠帝被幽禁的少子,正是李贤的直言让皇上下定了决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后废,言官请诛牛玉,语侵贤,又有造蜚语构贤者。
(2)尝言内帑余财,不恤荒济军,则人主必生侈心,而移之于土木祷祠声色之用。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蝶恋花
陆游①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第一句写了桐叶飘零,寒蛩夜鸣,营造了静谧、祥和的氯围。
B.“黯黯长安路”一句具有象征的意味,感觉通向京城的路分外暗淡。
C.词人被罢官,无奈回乡隐退,但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无人托付,难以放心。
D.整首词的思路:抚今—思昔—现实—往昔,今昔交织,回环在复。
1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神话故事,采用俯仰视角,夸张地描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没想到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的纪录片,选题是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先民们为了获取食物、维系生命而采取的行动,充满了生存的智慧。_______、就地取材,从食料到炊具,从做法到口感,无不体现出一方水土独特的地域风味和生存哲学。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充饥时,( )。烹饪的程序、落座的规矩、上菜的次序,饮食文化与礼仪相连。餐桌上的菜肴可以看出一个族群的历史沿革和民风民俗,可以反映人的情感记忆、家风传承和生活态度,进而被赋予更加意味隽永的时代情怀和文化印记。
《风味人间》的创作者用大量航拍、全景镜头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辽远宽阔的草原、碧波荡漾的湖泊,有着写意的、史诗般的视觉美感。在展现螺鱼手_______捕猎旗鱼时,镜头运用丰富、剪辑流畅,有着电影般的画面质感。与_______的饕餮盛宴相比,那些散落在山川河岳、犄角旮旯里的乡土美食,更能够给食客们带来暖暖的烟火气和稳稳的安全感。近年来,美食类纪录片总能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以食物为视角瞭望自然风物、世事人情,看似是个小切口,实则包含大学问,这才是舌尖叙事的_______秘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跋山涉水 兴风作浪 锦衣玉食 经久不衰
B.跋山涉水 乘风破浪 钟鸣鼎食 历久弥坚
C.依山傍水 乘风破浪 钟鸣鼎食 经久不衰
D.依山傍水 兴风作浪 锦衣玉食 历久弥坚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还有餐桌上丰富的学问 B.餐桌上的学问就愈发丰富了
C.餐桌上的学问便应运而生 D.应运而生的便是餐桌上的学问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反映人的生活状态、情感记忆和家风传承,进而赋予更加因为隽永的时代情怀和文化印记。
B.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家风传承和情感记忆,进而赋予更加意味隽永的时代情怀和文化印记。
C.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家风传承和情感记忆,进而被赋予更加异味隽永的时代情怀和记忆印记。
D.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情感记忆和家风传承,进而被赋予更加意味隽永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情怀。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戈壁看似荒凉、贫瘠,但在地面之下常常能①__________ 。如准噶尔煤田、塔里木轮南油田大部分都位于戈壁中。戈壁还是②__________ 。1923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支考察队在蒙古高原寻找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时,偶然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后来,在戈壁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恐龙蛋和恐龙骨架化石被发现。
浩瀚无边的戈壁并非一片死寂,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或者有山泉出露的地方,常常会自然形成水草丰茂的绿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茫茫戈壁之间。在新疆天山南麓、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区的戈壁滩,还可以通过引水灌溉,③______。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武汉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的 90 后白衣天使,他们担起了疫情的重任。
材料二:当一辆失控的违规大货车向战友们驶来时,武警战士王成龙毫不犹豫地推开战友,结果,别人活了下来,他却付出了自己仅 23 岁的年轻生命。
材料三: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90 后员工已突破 2400 名。在北斗加紧全球组网的攻坚期,这些“90 后”将人生梦想与北斗导航紧密相连,在各个岗位上绽放光彩。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A
3.C
解析:1.A.曲解文意。依据第一段“形成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推翻旧的研究成果。创新的最大意义在于‘新的’比‘旧的’好,而不是相反”,“创新的全部意义在于”错,是“创新的最大意义在于”,“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翻了旧的研究成果”错,是“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推翻旧的硏究成果”。B.曲解文意。依据第一段“但从史学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没有在创新的名义下走向反面的情况,这是推进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史学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错,是“这是推进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C.正确。D.曲解文意。依据第六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必然需要不断创造新词”,“对于史学创新而言不需要创造新词”错,是“必然需要不断创造新词”。
2.A.依据第二段“举此例是要说明,史学创新要有必要的基本功和细致扎实的研究,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本文从史观、史识和史学作品的文风问题等三个方面”错,缺少从“要遵循学术研
上一篇: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21-2022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