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65 2022-02-17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5]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群文联读练习
第5课
【本课篇目】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
【选题理由】
第一道题选择了《技术、性别、历史》等三篇文章,通过群文阅读理解姓氏在宗族的地位,分析《阿Q正传》中,阿Q在意姓赵的困惑。
第二道题选择了《论沈从文的诗性生命体验——以作品<边城>为例》等三则材料,结合材料对《边城》的分析,简要概述小说《边城》中所体现的美。
第三道题选择了《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两则材料,以《边城》为例,谈谈沈先生是如何“贴到人物写”的。
第四道题选择了《阿Q正传》序,《阿Q正传》是一部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小说,结合这篇序,可以加深对《阿Q正传》整体的理解。
第五道题选择了《雨中访“边城”》,结合文本和沈从文的《边城》,谈谈“边城”消失的原因。
1 .班级将举行“乡土中国”综合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确立了“家族:差序格局的中心”研讨话题,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活动。
材料一:
我们的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差序格局这种社会结构形态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选自鲁迅《呐喊•阿Q正传》)
材料三:
家庭是政治生活伦理与行为的训练场。家庭仪式通过共同参与,以及对特定人群的容括和排除而强化父系继嗣原则。依照理学的训诫,全部家庭生活和活动都应围绕着祠堂来进行。朱熹迈出了极端的一步:将宗族祭祖仪式的权力扩展到整个血亲群体。随着宗族的扩张,对正确的居家仪式的考虑也扩展开来,无论在社会意义上还是在地理意义上。普通家庭通过设立自己的家祠认可这一社会秩序,以赢得尊重感、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的成员身份等。在晚期帝制期间,以祭坛为中心的日常仪式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甚至包括许多并无识字之人的家庭,绑缚到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空间当中。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英]白馥兰《技术、性别、历史》)
【小题1】活动一:为研讨的中心话题“差序格局”拟写一个词条,帮助小组成员明晰其概念内涵。(30字左右)
【小题2】活动二:《阿Q正传》中阿Q说“我本来姓赵,可是赵老爷不许我姓赵”。有同学对“阿Q为什么在意姓赵”有困惑,请结合材料帮同学解惑。
【小题3】活动三:有同学提出,如今已经进入“后乡土时代”,但重修家祠、家谱现象越来越多。请对这一现象说说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答案】
【小题1】差序格局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关系有差别的乡土社会结构形态。
【小题2】一个家族会排他,而只有确定了姓氏,才可在一定的家族内参与家庭仪式,由而获得尊重、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成员的身份。阿Q在意姓赵,也是为了获得宗族成员的身份,获得尊重。
【小题3】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重修家祠、家谱,可以让乡村人们更有赢得尊重感、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成员的身份,并且在法律之外,自觉以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乡土社会。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材料一运用比喻论证,生动说明了乡土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社会结构形态)是一种差序格局,并说明在这种结构形态中,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活动一要求为“差序格局”拟写词条(下定义)。根据“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差序格局这种社会结构形态中”,可知:差序格局是一种乡土社会结构形态;结合“波纹”的比喻,可知:差序格局以个人为中心,受个人所处社会的影响而和别人形成社会关系;并且这种社会关系有差别。
所以最终可以表述为:差序格局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关系有差别的乡土社会结构形态。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观点的能力。
活动二要求结合材料分析阿Q“在意姓赵”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家庭仪式通过共同参与,以及对特定人群的容括和排除而强化父系继嗣原则”“普通家庭通过设立自己的家祠认可这一社会秩序,以赢得尊重感、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的成员身份等。在晚期帝制期间,……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空间当中”可知,一个家族会排他,而只有确定了姓氏,才可在一定的家族内参与家庭仪式,由而获得尊重、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成员的身份。阿Q跟别人说自己姓赵,但被赵老爷粗暴地否定了;并且,包括地保在内的其他人都觉得他“招打”,不该在赵太爷面前如此“胡说”。阿Q在意姓赵,也是为了获得宗族成员的身份,获得身份认同,获得尊重。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本题可以表明支持的立场。根据材料“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家庭是政治生活伦理与行为的训练场”“普通家庭通过设立自己的家祠认可这一社会秩序,以赢得尊重感、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的成员身份等”“在晚期帝制期间,以祭坛为中心的日常仪式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甚至包括许多并无识字之人的家庭,绑缚到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空间当中”,可知家庭是政治生活伦理与行为的训练场,宗族祭祀让家庭存在于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空间中。重修家祠、家谱,可以让乡村人们更有赢得尊重感、祖先的庇护以及宗族成员的身份,并且在法律之外,自觉以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乡土社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
材料二: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之核心是人性美,他的作品是为了“造希腊小庙”,而“这座庙供奉的是人性”。因此,对人性自然美好、对生命本性之美的追求贯穿于沈从文的创作中。
在茶峒山城中,有善良单纯的翠翠、安守本分的祖父、重义轻利的顺顺、勤劳肯干的大佬二佬、照顾翠翠不求回报的杨马兵,他们自然健康且善良淳朴,不以世俗的物化标准去对待人生,表现了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最原始的生命力。可见在沈从文心中,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物质与利益,更多的是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小说人物群体内心纯善毫无杂质和俗世芥蒂的灵魂世界亦正是作家心灵之中同样纯善美好的诗性人格境界的鲜活展现与文学折射。
同时,湘西人民的生活单纯简单,人与人的生活和谐自然。《边城》中多处描写人们的生活画面,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放鞭炮、新年舞龙灯,表现了湘西人民的民俗风情,折射出沈从文对人性自然美好、对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的由衷追求。
(节选自林紫莹《论沈从文的诗性生命体验——以作品<边城>为例》)
材料三:“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诸多评论家抨击,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他们力倡改变这一局面。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黑格尔等批评家,西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早已完善。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圆”的叙事结构,又有“悲”的美学色彩,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
茶峒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是经过美化的万千中国传统乡村中的一个。但这个美如画的世界中,处处弥漫着悲剧的色调。豪爽的天保与和气的傩送是感情厚实的亲兄弟。兄友弟恭的人物关系决定了二人在爱上同一个人时,其中一人的爱情结果必然是悲剧。而翠翠对爱情的沉默不语是天保悲剧的奠基。傩送对父亲船总顺顺直言“老家伙(老船夫)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佬是他弄死的”是老船夫悲剧的隐形导火索。大结局中,翠翠等的那个人(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悲剧”——无尽的等待或许有渺茫的希望,或许即为绝望。《边城》的故事发生在边远山村,人物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几个,故事的结局并不算得“悲壮”,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方观生、庞美凤《<边城>叙事的两栖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交代湘西边城的地理环境,说明边城是一块远离俗世的喧嚣,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净土”。
B.材料二《边城》中翠翠、祖父、顺顺等人物,活着不是为了物质与利益,是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C.材料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意味着“圆满、圆融”。圆形结构常被用于小说创作等多个领域。
D.材料三,小说《边城》全文都弥漫着悲情的基调,体现了我国现代诸多小说向以“悲”为主旋律的转变。
【小题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性自然美好、对生命本性之美的追求贯穿于沈从文的创作中,因此人性美是沈从文生命哲学的核心。
B.《边城》“圆”的叙事结构中蕴含“悲”的美学色彩,源自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结果。
C.湘西人民的民俗风情,激起了沈从文对人性自然美好、对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的由衷追求。
D.《边城》是作家对诗性人格的美好追求与茶峒文化结合的产物,将普通人物的悲欢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题3】下列材料,不能说明“人性自然美好和生命本性之美”的是( )
A.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B.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C.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小题4】根据材料,简要概述小说《边城》体现了哪些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①人性美;②语言美;③民俗风情美;④圆形叙事结构和悲剧色彩之美。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活着不是为了物质与利益,是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错误。原文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物质与利益,更多的是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去掉“更多的”,过于绝对。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观点的能力。
A项,二者之间因果倒置。原文的表述是“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之核心是人性美……因此,对人性自然美好、对生命本性之美的追求贯穿于沈从文的创作中”。
B项,“源自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结果”错误。二者应该是解释关系,而不是条件关系。
C项,“激起了……”错误。依据“《边城》中多处描写人们的生活画面,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放鞭炮、新年舞龙灯,表现了湘西人民的民俗风情,折射出沈从文对人性自然美好、对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的由衷追求”可知,应该是作家通过对湘西人民的民俗风情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创作追求,二者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C项,雨中黄叶树,系衰败的自然景色;灯下白头人,也只是外观而没有内在生命本性的描写。
故选C。
【小题4】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在茶峒山城中,有善良单纯的翠翠、安守本分的祖父、重义轻利的顺顺、勤劳肯干的大佬二佬、照顾翠翠不求回报的杨马兵,他们自然健康且善良淳朴,不以世俗的物化标准去对待人生,表现了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最原始的生命力”可概括为:人性美。
结合“《边城》中多处描写人们的生活画面,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放鞭炮、新年舞龙灯,表现了湘西人民的民俗风情,折射出沈从文对人性自然美好、对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的由衷追求”可概括为:民俗风情美。
结合“《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圆”的叙事结构,又有“悲”的美学色彩,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可概括为:圆形叙事结构和悲剧色彩之美。
结合“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可概括为:语言美。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 “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展开余下试题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文本二:
沈先生说:“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成熟中,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从文自传•附记》)
“虽然如此,我还预备继续我这个工作,且永远不放下我一点狂妄的想象,以为在另外一时,你们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沈先生不赞成命题作文,但有时也让学生写写具体的题目,他认为片段的习作很重要,可以锻炼基本功,如同先学会车零件才能学会组装。
B.沈先生批评“我”的写作语言没有“贴着人物写”,像“两个聪明脑壳打架”,并教导“我”人物对话语言不能太诗意和富有哲理。
C.沈先生教写作,常在学生习作后写读后感,或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或近似的文章,让学生对比借鉴,作者认可这种教学方法。
D.沈先生追求真实、自然,反对生硬、浮夸、做作,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对生活的热情,有对真善美的追求。
【小题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平缓流畅的笔调回忆恩师,娓娓道出沈先生在西南联大给学生上写作课时的零散小事平淡简洁,叙述不事铺张,能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沈先生
B.沈先生湘西口音重,声音又低,再加上他讲课不用手势,不哗众取宠,没有表演性,学生往往听不懂他的课。
C.本文语言朴素、平实,回忆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往事,刻画了一个认真、谦和、真诚对待学生并且提携学生的老师形象。
D.汪曾祺师从沈从文,二人都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京派文学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小题3】联系文本内容,说说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创作”的?
【小题4】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请根据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并以《边城》为例,谈谈沈先生是如何“贴到人物写”的。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①提倡学生多写,老师少讲,讲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②写作题目非常具体,主张片段练习;③认真批改学生习作,写很长的读后感;④推荐学生阅读与他们的习作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作品,让学生对比借鉴。
【小题4】①小说里,人物塑造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其余的都是围绕人物而派生的,是占次要地位的;②写景、叙事、议论都不能和人物游离。不能用俯视或旁观的态度,要真正融进人物,用人物眼、耳、嘴、心、脑、来看、听、说、想、思;③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心要真诚,和人物一同哀乐,一同感受周围的一切;④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像农民,像农民;写市民,像市民,叙事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对话,也要相协调。
《边城》举例。示例:文中出现的重要意象“虎耳草”,是湘西边城常见植物,虎耳草入梦,合情合理:湘西风光的灵秀清丽与翠翠纯真质朴的品性是一致的:“赛龙舟”“捉鸭子”“唱歌”等活动是湘西民间风俗,也是人物活动的背景:翠翠的语言,如初见二老傩送,傩送邀请她上楼,她误会了,骂他“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等。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B.“并教导‘我’人物对话语言不能太诗意和富有哲理”错,原文第6段信息是“‘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并教导我人物对话语言不能太有诗意和富有哲理”这是作者听了老师的批评后自己的领悟。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再加上他讲课不用手势……学生往往听不懂他的课”错误。文本一第5段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可见选项杂糅了信息,曲解文意,听不懂的原因
上一篇: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群文联读练习
下一篇:
《阿Q正传(节选)》名师作业精选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选择性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