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ā)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鲁迅先生的话字字箴言,至今震聋发聩,引人沉思。 B. 诗歌欣赏,要把握诗人的情感脉膊,追求诗的意境美;要驰骋(chěng)想象的翅膀,获取言外之旨的蕴藉(jiè)美;要反复涵泳,领略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 C. 接种(zhòng)疫苗才是战胜疫情的利器,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建立群体免疫屏障迫在眉睫,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及时阻遏(è)疫情传播、蔓延的势头。 D. 国学经典,是赓(gēng)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zǎi)体。现代社会,知识信息高速传播,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凝神屏气,研习传统文化,找回文化身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里,小到器物的形制、花纹,大到建筑、街景和仪仗场面,都尽量趋近“历史原貌”,为此甚至要运用学术考证的最新成果。当然,与细致严谨的器物考证、不惜工本的场景还原相比,历史事件的文化意义、历史人物秉持的思想观念与信仰追求,却往往被含糊敷衍过去,那些理应体现人物思想、文化理念的关键性情节处理得令人不知所云,以致谬误荒唐。 【乙】 精神、思想和文化理念是历史题材作品的“意义”内核,以上这种“重物不重心”、重形式轻内容的处理让内核形同虚设。【丙】观众无缘知道人物思想之复杂,历史精神之可贵,文化价值之丰富,无法亲近这些精神性的内核,便无法与历史平等对话,更无法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可以说,“意义”的缺席,隔断了很多历史题材作品通往经典的道路。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趋近 B. 当然 C. 不知所云 D. 缺席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影《长津湖》根据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故事。 B. 千百年来,对于作品与作家德行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探讨从未中断过。一个文学工作者道德品行的高低,决定了其文学生涯的长度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 C.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活动圆满完成,进一步检验了新一代我国舱外航天服的功能,也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 D. 在赵心童师从斯诺克教父伍文忠之后,进步巨大,本赛季首次夺得英锦赛冠军,成为继丁俊晖、颜丙涛后第三位捧起斯诺克三大赛冠军奖杯的中国选手。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看戏是一种艺术欣赏活动。关于艺术欣赏,古今中外有许多精彩论述,涉及欣赏对象、欣赏主体、欣赏方式等一系列内容。就戏剧而言,____?首先是舞台艺术,即由演员、舞美、灯光、音响等合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也许你会问:读剧本算不算戏剧欣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___,它的内容是写在纸上的,可以“阅读”,但不能“观看”,这一点跟小说、诗歌、散文欣赏并无太大区别。所以,____,而不是戏剧欣赏,尽管它跟戏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