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 2022.01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而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bǐn)千秋,那些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B. 疫情给国际社会带来多重危机,吞噬(shì)了过去10年的减贫成果,南北“发展宏沟”持续扩大,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C. 古城幸福驿站的启用,诣在营造关心、尊重新就业群体,全方位暖心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fēn)围,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D. 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信息泄露(lòu)现象,在不断地考验消费者对于数字经济本身以及平台的信心,《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法律层面彰显了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凡是有灵气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因此原创的美都是一次性的,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匠人的局限,尤其是中国匠人的局限。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与落后性是了然于胸的。徒弟一般只能就地求师,很少有选择的可能性;他只许跟师傅依样画葫芦,不敢越雷池半步。【乙】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他也谈不上什么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这种桎梏下,一个人即便有了某种创造的天性,在徒弟阶段多半也被扼杀了!【丙】于是,陈陈相因,不断重复前人,也不断重复自己,成了匠人的习性,也成为了他们的宿命。只有个别的天才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例外。这也许可称为中国的“匠文化”。 (节选自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了然于胸 B. 依样画葫芦 C. 桎梏 D. 即便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B. 作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新月派代表人物闻一多先生,其代表作《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C. 未来要在改善需求、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尤其是青年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以解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并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D. 如果说《中国合伙人》传递的是告别成功学、回归符合现代商业逻辑的合作模式,那么如今新东方靠着账上的足够资金,从容应对转型,则更显得恪守商业诚信和经营底线。 5.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周瑜,字公瑾;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依此推论,宰予、曾巩、赵衰、吕蒙四人的字依次应是( ) A. 子固/子余/子我/子明 B. 子明/子我/子余/子固 C. 子余/子明/子我/子固 D. 子我/子固/子余/子明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今年暑假,一家长向当地教育局举报老师补课,希望教育局予以处罚。举报信的内容如下:
浏览完整试题现在是放假时间,有一对教师夫妻却在家给自己的娃补课,这是不对的,违背了上级关于在职教师不给学生补课和提前上新课的有关规定。如果只给自己的孩子补课,那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1)如果你是教育局相关部门 工作人员,你将如何答复?不超过20个字。 (2)针对家长的说法,运用归谬法进行反驳。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学里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它是指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人们进行选择所形成的取舍成本关系,故又称为“选择成本”。例如长沙人外出旅游,在时间和财务有限的情况下去北京还是去云南,必须选择其一,舍弃其一。选择了的,是获得;舍弃了的,就是失去。 经济学认为,这种“择一弃一”,“得”为收益,“失”为成本,相互可比较“得失”大小。因失去的只是一种可能机会,这类成本叫做“机会成本”,最恰当不过了。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机会成本”不是真实的支出。选择去北京,放弃去云南,并不是说在完成北京之行的同时,还要单独为舍弃云南之行付出真金白银。即使如此,人们仍然会对这样的取舍耿耿于怀。特别是对于舍弃掉的云南之行,人们大多会有某种遗憾情绪产生,有些人还会去比较这样的取舍是否合理,计较一番“得失”。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是经常性的,人们总是面临取和舍的决断,有时取舍还颇为艰难,左对比,右思量,总想达到“得大于失”的境地,“机会成本”的比较,可以说就是一种生活形态。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不直接使用这个概念而已。 经济学提出的“机会成本”之说,毫无疑问,显现出了对现实生活强大的解说力和功能性。一方面,现实生活的取舍选择总是在进行的,从一般的经济理性出发,人们通常会遵循某种经济原则,比较哪种选择更加合算,“机会成本”有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能够很好地解释人们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相对于需求,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去比较选择中的“取”和“舍”,让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机会成本”具有指导选择的功能。一言以蔽之,“机会成本”之说,既能够用来认知世界和解释世界,又能够用来改造世界。 从认知和解释世界来看,当某种选择到来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取舍决断,自然会有对“机会成本”不同的理解和度量——或许是自觉的考虑,或许是不自觉的习惯;有的是粗约的,有的是精细的。甚至还有较为极端的情况,依据自己固有的某种信念而不是具体的“得失”比较,运用非经济性的原则进行选择,不做任何“机会成本”的比较,如外出旅游总是固定选择某个目的地等。根据这些不同的选择,我们很容易将相同选择行为特征的人群归类出来。颇具意味的是,不同地域上的人们的选择行为具有某些共性,“机会成本”之说是能够用来解读不同地域人的行为,进而解读地域经济特征的。 从改造世界来看,“机会成本”之说基于人的经济理性,提供给了人们一种在多选择中进行取舍的原则,能够帮助人们从某种相对随意、被动或可能盲目的取舍之中,走向主动和自觉的选择决断,赢得起码的“得大于失”的可能结果。由于人的行为总是由思维模式驱动的,如果希望有“得大于失”的选择成果,积极主动地掌握“机会成本”之说,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那么,选择之初,我们就获得了一半的成功。对于地域经济而言,这里的潜台词是,如果某地域上“机会成本”之说未得到足够普及,实践中人们的选择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得”与“失”不大相配,那么,推动“机会成本”相关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就具有非凡的意义。自发性的选择行为,我们不怀疑存有理性的成分;但自觉的选择行为,则充满了理性。后者是地域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大内在的驱动力量。 (节选自陈彩虹《机会成本和地域经济》) 7. 下列对文中“机会成本”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里的概念,也叫“选择成本”,它是人们在资源约束下进行两选一时“择一弃一”所形成的取舍成本关系。 B. 在真实的现实生活里,“机会成本”并不是真金白银的支出,所谓“得”与“失”都仅仅是一种可能得到或者失去的机会而已。 C. 在现实生活里,人们提出的“机会成本”,有着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有很好地解释人们选择行为的作用,并具有指导功能。 D. 从认知和解释世界角度来说,“机会成本”是基于人们在面临选择时遵守经济理性原则,从个体本身真实需求出发的取舍决断。 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如果说长沙人外出旅游时间、财力都很充足,去完北京再去云南,因为不存在取舍得失的问题,也并没有失去一种可能机会,就无需考虑“机会成本”。 B. 相对于需求,资源是有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资源约束具有常态性,所以人们都会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进行“机会成本”比较,赢得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C. “机会成本”之说能够用来解读不同地域人的行为,是因为尽管来自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机会成本”有不同理解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却具有某些共性的特征。 D. 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机会成本”的认知程度有高有低,运用它也有自发而来和自觉主动之分,“机会成本”之说在不同地域的普及程度也是不同的。 9. 上文所说的“机会成本”之说有什么作用?请分点阐释。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蝴蝶 刘诗伟 我七岁时,脑子里搁了一幅图景:祖母坐在桃树下,桃花灿烂,祖母如土。半个多世纪,无数繁花在眼前流走,每当我停望绚丽,总会看见坐在桃树下的祖母,漫天花瓣为她飘零。 那片花瓣在空中闪闪飘下,让人联想蝴蝶的由来。接着又出现一个更为确凿的线索:蝴蝶在桃花下面飞过之后,祖母头上的木簪换成了一枚蝴蝶银簪。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祖母身上歇了许多桃花,手里正抚摸着那枚银簪,走过去蹲下,跟她一起抚摸。不知什么时候,哥哥站在了祖母和我的身边。祖母就告诉我们:蝴蝶银簪是小姑奶奶的陪嫁,小姑奶奶叫刘春桃,十八岁出嫁,不满十九岁成了烈士。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小姑奶奶春桃是一名共产党员“飞毛腿”。九月间,在一次送信途中,被四个“白匪”(国民党反动派的地方军队)追杀。小姑奶奶从田野朝娘家的湾子跑,实在跑不动了,靠在湾子西头的一棵枣树上喘气,“白匪”冲过去,连刺九刀,小姑奶奶倒在血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