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实力,当今世界,风云激荡,如果我们不能坚守正确的文化前进方向,丧失了正确的审美判断,那么我们最终剩下的,只有庸俗、丑陋、浮躁。我们最终失掉的不止是世界,还有我们自己。 (摘编自《光明网•文艺评论》,作者韩伟、李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是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判断出来的,但是美并不等于美的事物。 B.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说明美并不是永恒的。 C. 审美不止是个体的喜好,它还带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和文化属性。 D. “审丑”的泛滥,以其平庸和丑陋拉低了整个社会文化的高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运用举例、对比、引用 论证方法,既证明了论点又引申出审美的时代属性和文化属性这一结论。 B. 文章语言严谨,在论述“审丑”与现代媒体关系时作者用“随着”“借助”,说明“审丑”现象此前就一直存在。 C. 文章第⑦段作者转引孔子的话,是为了证明“审丑”现象泛滥提供的平庸和丑陋拉低了整个社会文化的高度。 D. 文章先从美、美的事物和审美谈起,强调了审美的时代和社会属性,然后揭示“审丑”现象泛滥的危害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审美完全是个体行为,对此社会应予以包容。 B. 互联网对业已存在的“审丑”现象起到了放大和加速的作用,导致“审丑”的泛滥并恶化了社会文化生态。 C. “审丑”现象的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追名逐利,平台的利益最大化,也和围观者的素养有关。 D.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实力,如果丧失了正确的审美判断,我们失掉的不止是世界还有我们自己。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玉环飞燕”是美的事物,“各有态”是审美,此项把美的事物和审美当成了美。再依据依据原文第二段“美本身是永恒的”可知,“说明美并不是永恒的”也不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是为了证明‘审丑’现象泛滥提供的平庸和丑陋拉低了整个社会文化的高度”分析错误,孔子这段话是阐述环境对人的熏染,作者引述是为了佐证“审丑”现象的泛滥,会让沉浸其中的大众逐渐丧失基本的判断力,最终导致社会文化的沉沦。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此审美完全是个体行为,对此社会应予以包容”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二段“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并非是单纯的个体的喜好,而是带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和文化属性。因此,审美不只与个体有关,更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前进方向有关”可知,该选项片面地强调审美的个体经验而忽略了审美的时代属性和社会属性。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针对近年来网络热点话题“男孩危机”,《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别教育课题研究负责人刘文利教授。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要防止“男生女性化倾向”“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刘文利:这个说法是缺乏性别平等视角的,什么是男孩样?什么又是女孩样?男孩的标准是有力量,有对抗性,但如果一个男孩温柔体贴,那就是没有男孩样了吗?反过来,如果一个女生坚强而有力量,是不是就不是女孩样了? 记者:这种观点认为,应该通过运动来强化男、女生各自的气质,您怎么看? 刘文利:男生就要参加足球、篮球这样对抗性的运动,而女生就要去学习体操、瑜伽这些培养形体的运动。为什么女生就不能去踢足球呢?中国女足不是比男足好很多吗?体操王子李宁可是男性啊!无论什么性别的人都有权利选择喜欢或擅长的运动。 记者:有一些男明星化妆、戴首饰,引发一些男生效仿,您怎么看? 刘文利:这是现在网络发达后,视频化的传播途径将艺人们更多的展现给大家。性别教育中有一部分内容,叫“媒介素养与性别”。这部分内容会告诉我们,那样的形象需要很多的技术手段,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化的,更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你看国庆阅兵的时候,我们的军人多么豪迈!但你不能要求所有的男孩都跟军人一样。有的男生达不到社会定义的男人要求,他们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 记者:这种情况明显吗? 刘文利:我们课题组做过研究,专门调查学校里的霸凌现象。发现男生的校园霸凌,主要表现在年龄更大、身体更壮、个子更高的男生对发育较慢的男生的欺凌。所以说,当你用一个标准去衡量男生的时候,达不到这个标准的男生,就成了少数群体,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记者:社会对于男生女性化的批评很多,反过来对于女生男性化的容忍度却很高,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 刘文利:这背后是对女性形象的贬低。我们批评男生的时候,总是会说“你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但反过来对于男性化的女生,却常常说她是“女汉子”。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传统上男性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而女性处于被贬低的地位。但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平等意识增强,很多男性感受到了威胁,于是“不男人”就批评,“像男人”就表彰。中国每个阶层的人都缺乏性别教育知识。2018年颁布的《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中,性别平等教育是其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并且贯穿性教育的始终。 记者:您认为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意识吗? 刘文利:从基础的角度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开展性别教育。在教育部门设立性别平等咨询委员会。国务院印的《中国发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性别平等原则要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有充分体现,国家级的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性别平等原则,在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修订和评估中,要增加性别平等视角,落实性别平等。
展开余下试题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同志的文章,邓颖超同志是我国非常杰出的政治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但她在教材中出现的画面是在给周总理补衣服。从这里也能看出,女性形象在教材中出现时,更多的是以为家庭服务、为丈夫服务的角色呈现的。在教材中,职业的女性形象非常少,女性对社会的贡献很少在教材中反映出来。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社评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者认为现在有一种“男生女性化倾向”“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对此刘文利教授表示并不认同。 B. 针对通过运动来强化性别意识的观点,刘文利教授认为无论什么性别,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喜欢或擅长的运动。 C. 性别教育中的“媒介素养与性别”是引导人们了解媒介形象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化的,更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D. 刘文利教授认为批评男生“你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和表扬女生“女汉子”一样,都是缺少性别平等视角的说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男孩危机”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反映出社会对男生女性化倾向的担忧,因为它颠覆了人们普遍的审美感受。 B. 男明星化妆、戴首饰,只顾一己之私而忽略了作为共众形象的引领作用,误导不少男生效仿从而混淆了性别。 C. 女性化的男生成为少数群体,更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调查表明在男生的校园霸凌中他们是主要的受害者。 D. 即使是在教材中,也缺乏性别平等的视角。在教材中,职业的女性形象非常少,也很少反映女性对社会的贡献。 6.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提高男女平等意识有哪些途径。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D 6. ①加强和普及性别意识的教育; ②在教育部门设立性别平等咨询委员会; ③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印的《中国发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 ④教材增加职业女性形象,更多体现她们对社会的贡献。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记者认为”错误。由原文“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要防止‘男生女性化倾向’‘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可知,记者是在客观陈述一种社会舆论,并不代表记者个人的观点。记者提问的原文是“现在有一种观点”。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A.“因为它颠覆了人们普遍的审美感受”错误,于文无据。无论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都没有从审美的角度来讨论性别问题。 B.“男明星化妆、戴首饰”错误,由原文“记者:有一些男明星化妆、戴首饰,引发一些男生效仿,您怎么看”可知,将“一些男明星”扩大成“男明星”。记者和受访者都未对一些男明星的做法提出批评,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和表达观点,既没有指摘他们是为了“一己之私”,也没有把一些男生的效仿上升到“混淆性别”的高度。 C.“女性化的男生成为少数群体”错误。由原文“发现男生的校园霸凌,主要表现在年龄更大、身体更壮、个子更高的男生对发育较慢的男生的欺凌。所以说,当你用一个标准去衡量男生的时候,达不到这个标准的男生,就成了少数群体,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可知,原文是“有的男生达不到社会定义的男人要求”“发育较慢的男生”,并未明确指定为“女性化的男生”。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从基础的角度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开展性别教育”可知,加强和普及性别意识的教育; 由原文“在教育部门设立性别平等咨询委员会”可知,在教育部门设立性别平等咨询委员会; 由原文“国务院印的《中国发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性别平等原则要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有充分体现,国家级的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性别平等原则,在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修订和评估中,要增加性别平等视角,落实性别平等”可知,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印的《中国发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 由原文“从这里也能看出,女性形象在教材中出现时,更多的是以为家庭服务、为丈夫服务的角色呈现的。在教材中,职业的女性形象非常少,女性对社会的贡献很少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可知,教材增加职业女性形象,更多体现她们对社会的贡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香雪 铁凝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篇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在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太原)出发,乘火车在京冀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禁锢了这里的百姓和他们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四周那奇妙峻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不知道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播种小麦,白面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一斤挂面等于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③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为了这一分钟,她们仔细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不顾火车到站已是夜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这些深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就是希冀的起点。她们会为了一个年轻列车员而吃醋、不和,她们会为没有看清车上某个女人头上的新型发卡而遗憾。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雄壮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括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永远不会留神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 ④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了这件样式新颖、带有磁铁开关、被香雪艳羡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交易,火车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香雪的心。 ⑤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禽异兽出没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们在今天也变成可以欣赏的风景。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而香雪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人。
展开余下试题⑥如今,养育我们的山川大地已是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为什么许多读者还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中写到,纯净的香雪涤荡了我们心头征战生活多年的灰尘。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审视心灵的能力。遥远的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就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⑦1983年3月的《人民日报》在我手上已经发黄发脆,但我面前呈现的却是一场晶莹的香雪过后,如云如烟的山桃花怒放之后,鸟儿鸣唱,满目青山。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篇小说《哦,香雪》为线索,串联起三十五年来一个小山村的巨变,构思巧妙独特。 B. 文章开头写自己的短篇小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结尾又写到那张发黄发脆的《人民日报》,首尾照应,意味隽永。 C. 文章写香雪们梳洗打扮赶着去看七点钟只停靠一分钟的火车,其实是想去做交易赚点钱,突出了山村的贫瘠和封闭。 D. 第⑥段写“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看似闲笔,实则表现了人们对温暖、清新的美德的珍惜,深化了主题。 8. 结合全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9. 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文章为何要以《三月香雪》为题。 【7~9题答案】 【答案】7. C 8. ①火车承载着文化和文明,火车的到来给小山村的香雪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②看火车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③火车点燃了香雪摆脱拮据冲破封闭的梦想。④火车让香雪变得勇敢。⑤火车改变了香雪们的命运,她们目光从容自信,她们懂得价值。 9. ①作者的小说《哦,香雪》发表在1983年3月的《人民日报》上。②文章是以作者曾经的小说中女主人公香雪为线索,串联起三十五年来山村的变化。③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其实是想去做交易赚点钱,突出了山村的贫瘠和封闭”错。写香雪们去看火车,是表现他们对文化和文明的渴望,因为“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文中划线句子是“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香雪的心。” 结合“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可知,火车冲进香雪的心里的深层意思是说看火车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 结合“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就是希冀的起点”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说火车点燃了香雪摆脱拮据冲破封闭的梦想。 结合“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可知,“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是说火车让香雪变得勇敢。 结合“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分析,火车承载着文化和文明,火车的到来给小山村的香雪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 结合“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可知,火车改变了香雪们的命运。她们有的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成为店主。她们目光从容自信,她们懂得价值。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1)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篇名叫《哦,香雪》 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可知,作者的小说《哦,香雪》发表在1983年3月的《人民日报》上。 (2)由“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三十五年过去了……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可知,文章是以作者曾经的小说中女主人公香雪为线索,串联起三十五年来山村的变化。 (3)由“纯净的香雪涤荡了我们心头征战生活多年的灰尘。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审视心灵的能力。遥远的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就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可知,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安世,字平父,其先括苍人,后家江陵。淳熙二年进士,召试,除秘书正字。 宁宗即位,诏求言,安世应诏言:“今天下之费最重而当省者,兵也。能用土兵则兵可省,能用屯田则兵可省。其次莫如宫掖。兵以待敌国,常畏而不敢省,故省兵难。宫掖以私一身,常爱而不忍省,故省宫掖难。不敢省者,事在他人;不忍省者,在陛下。宫中之嫱嫔、宦寺、器械、工役,陛下事也,陛下肯省则省之。宫中既省,则外廷之官吏,四方之州县,从风而省,民生日厚,虽有水旱虫蝗之灾,可活也;国力日壮,虽有夷狄盗贼之变,可为也。复祖宗之业,雪人神之愤,惟吾所为,无不可者。” 时朱熹召至阙,未几予祠,安世率馆职上书留之,言:“夫人主患不知贤尔,明知其贤而明去之,是示天下以不复用贤也。且朱熹本一庶官,在二千里外,陛下即位未数日,即加号召,畀以从官,俾侍经幄,天下皆以为初政之美。供职甫四十日,即以内批逐之,举朝惊愕,不知所措。臣愿陛下谨守纪纲,毋忽公议,复留朱熹,使辅圣学。”不报。俄为言者劾去,通判重庆府,未拜,以伪党罢。 安世素善吴猎,二人坐学禁久废。开禧用兵,猎起帅荆渚,安世方丁内艰。起复,知鄂州。俄淮汉师溃薛叔似以怯懦为侂胄所恶会叔似罢金围德安益急诸将无所属安世不俟朝命径遣兵解围高悦等与金人力战,马雄获万户,周胜获千户,安世第其功以闻。猎代叔似为宣抚使,寻以宣谕使入蜀。朝命安世权宣抚使,又升太府卿。 有宣抚幕官王度者,吴猎客也。猎与安世素相友,及安世招军,名项家军,多不逞,好虏掠,猎斩其为首者,安世憾之,至是斩度于大别寺。猎闻于朝,安世坐免。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所著《易玩辞》、他书,多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卷》,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淮汉师溃/薛叔似以怯懦/为侂胄所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