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特别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 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 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 中国的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 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 A. 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 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 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 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答案】1. C 2. C 3. D 4. 材料二首先指出中国社会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促使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步伐,接着进一步阐释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强调只有多方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5. ①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②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③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错误,从“2020年……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可知,原文是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比较,并没有对农民流动人口进行比较。 B.“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错误,原文是“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 D.“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错误,原文是“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错误,根据原文“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可知,人们还是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只不过不用专门学习。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B、C三项都是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礼物流动”习俗的产生,这都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并不是对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从材料二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可知,材料二首先指出中国社会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促使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展开余下试题从第二段“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 建设……”可知,接着,材料二进一步阐释了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第三段“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可知,最后,材料二强调只有多方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可知,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 从“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可知,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从“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可知,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岁的少年向往百草园 刘庆邦 第一次去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我还是一个刚满15周岁的农村少年。去绍兴的具体日期我记不清了,大约是在公历1967年的元旦之后,农历羊年的春节之前。 我的家乡在中原腹地,先去湖南看了坐落在韶山冲的毛泽东故居,之后在湘潭过的新年,吃了一碗很香、很难忘的肥猪肉炖胡萝卜,接着扒火车去了南昌。下一站,我就来到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杭州。 到杭州看什么?在没到杭州之前我就听说过,杭州有西湖、断桥,有钱塘江、六和塔,还有灵隐寺、岳飞庙,等等,风景名胜数不胜数。但这些都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或者说都不是我的首选。那么,我首选的地方是哪里呢?说出来也许有的朋友不相信,我的首选之地是离杭州不太远的绍兴的百草园。 为什么一心一意要去百草园看看呢?这也是课本的作用,文章的力量。在我们中学的语文课文里,有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所写到的百草园里,有树有藤,有菜畦水井,有草有花,有绿有红,有鸟有蜂,内容十分丰富、美好。鲁迅先生说,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园。我们把文章读来读去,诵来诵去,百草园就留在了我们心中,也成了我们的乐园,精神乐园。 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讲得声情并茂,对百草园十分神往。他说他很想去百草园看看,这辈子恐怕是没有机会了,哪个同学若有机会,他希望一定要替他去看看百草园。基于这些根深蒂固的原因,我既然来到了杭州,就一定要到绍兴的百草园看一看,如果不去看百草园,来杭州跟白跑一趟差不多。我向服务人员打听得知,从杭州到绍兴有一百二十多华里,既没有火车可乘坐,卖票的公共汽车也很少,要去绍兴,只能是步行。于是,到杭州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披着星光,沿着两道铁轨之间的枕木,快步向绍兴进发。 我没有别的同伴,我的长征队伍到武汉就走散了,从武汉再往前,就剩下我孤身一人。我身上没带什么东西,只背了一只跟当过兵的堂哥借来的黄色军挎包。挎包里装着折叠起来的长征队的旗帜,还有一本包了红塑料皮的袖珍毛主席语录本,语录本里夹着学校给我们开的介绍信。从夜里走到白天,从早上走到中午,因担心天黑之前走不到绍兴,我半路没有停下来,中午连一口饭都没吃,连一口水都没喝,一直在枕木上跨越式前行。走得热了,我觉得后背上汗津津的,就解开对襟棉袄上的步扣子,露出光光的肚皮,继续往前走。我完全能够回忆起我当时的样子,刺棱着头发,风尘仆仆,在向着既定的目标孤独前进。我不是去地里扒红薯,也不是去地里撵兔子,而是怀着一种景仰的心情,为了一个精神性的目的,饿着肚皮,奔赴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 到了,在西边的天际飞满红霞的时候,我下了铁路,来到河网纵横,到处闪耀着明水的绍兴。我走上了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这条石板路铺在一条长河中间,两边都是宽阔的水面,石板路不宽也不高,离水面很近,跟水面几乎是持平的,一弯腰就能撩起一把水。水里有行船,是那种两头尖尖的小船。离我较近的一只船,跟我的行进是同一个方向。划船的人头上戴一顶旧毡帽,他手里划着一支桨,脚上蹬着一支桨,借助双桨,竟比我走得还快。我想,这位划船人或许就是鲁迅家的亲戚,我加快速度,毫不放松地跟定他。当天晚上,因鲁迅故居已经关门,我没能看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只能就近找个接待站住下来。当时,住接待站非常容易,而且吃住全部免费。 到绍兴的第二天上午,我如愿看到了向往已久的百草园。冬日的百草园显得有些荒芜和萧条,除了墙边立着一些落尽叶子的树木,墙头爬着一些枯藤,整个园子里别说百草了,连一棵绿草都看不到。但远道而来的少年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因为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已经为他提供了一个想象的蓝本,根据蓝本,他不仅可以在想象中把百草园的情景复原,或许比原本的百草园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美好动人。 跨过一条小河,走过一座石桥,我当然也看了河边的三味书屋。比起百草园来,我不那么喜欢三味书屋。这可能与鲁迅先生的态度有关。我从鲁迅先生的态度里感觉出来,他对三味书屋也不是很喜欢,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似乎代表着他的两个人生阶段,如果说前者代表自由的话,后者就意味着从此被约束,失去了无忧无虑的自由。 在1972年,我21岁那年,当矿工之余,竟然写起小说来。50岁那年,我的短篇小说《鞋》竟有幸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当年的9月22日,在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我去绍兴领了奖。颁奖大会之后,在组委会的安排下,我和所有的获奖者一起,参观了鲁迅故居,以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35年后,重访百草园,我难免心生感慨,在心里默默地对百草园说:百草园,我又来了,你还记得我吗?还记得当年那个15岁的少年吗?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只记得第一次去百草园的大致时间,这说明第一次去百草园的经历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B. 杭州名胜数不胜数,但“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百草园,这与我小时候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 C. “我”和鲁迅一样,小时候都不喜欢读书,向往自由的生活,因此与三味书屋相比,“我”更喜欢百草园。 D. 获得鲁迅文学奖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因此“我”重访百草园的感受要比第一次更加从容淡定。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回忆的方式写“我”两次前往百草园的经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B. “西边的天际飞满红霞”暗示时间的变化,与前文“我”披着星光出发形成时间上的照应。 C. “我”第一次看到的百草园与“我”所想的百草园形成鲜明对比,“我”感到十分遗憾。 D. 作者对自己两次百草园之行 叙写进行了详略安排,这样安排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8.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9. 文章为什么着重描写“我”第一次前往百草园时在路途上的经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C
展开余下试题8. 百草园丰富多彩,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鲁迅在这里过着快乐自由的生活,百草园代表着鲁迅自由的人生阶段。百草园也是“我”的精神乐园,“我”从课本中感受到百草园的美好,它在“我”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对它充满了向往之情。 9. ①文章描写“我”从杭州一路步行前往绍兴,最终在天黑之前赶到了百草园,表现出“我”想尽早看到百草园的迫切心情。②与标题中的“向往”相呼应,“我”一路上风尘仆仆,忍饥挨饿,毫不松懈,这正体现了“我”对百草园的向往之情。③“我”向着目标孤独前进,奔赴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从而表现出“我”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对鲁迅先生怀有一种景仰之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这说明第一次去百草园的经历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错,从后文可以看出第一次前往百草园的经历让“我”很难忘。 C.“‘我’和鲁迅一样,小时候都不喜欢读书,向往自由的生活”错,原文只是说“我”受鲁迅态度的影响不太喜欢三味书屋,并没有说鲁迅与“我”小时候都不喜欢读书。 D.“获得鲁迅文学奖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比第一次更加从容淡定”于文无据。原文只说“35年后,重访百草园,我难免心生感慨,在心里默默地对百草园说:百草园,我又来了,你还记得我吗?还记得当年那个15岁的少年吗”,并不能由此推断“获得鲁迅文学奖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比第一次更加从容淡定”。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我’感到十分遗憾”错,根据原文“但远道而来的少年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因为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已经为他提供了一个想象的蓝本”,可知作者并没有遗憾之情。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划横线句子说“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园”,结合上文的“文章所写到的百草园里,有树有藤,有菜畦水井,有草有花,有绿有红,有鸟有蜂,内容十分丰富、美好”,说明百草园丰富多彩,是鲁迅儿时的乐园。 后文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似乎代表着他的两个人生阶段,如果说前者代表自由的话,后者就意味着从此被约束,失去了无忧无虑的自由”,由此可知,鲁迅在这里过着快乐自由的生活,百草园代表着鲁迅自由的人生阶段。 划横线句子还说“我们把文章读来读去,诵来诵去,百草园就留在了我们心中,也成了我们的乐园,精神乐园”,由此可知,百草园也是“我”的精神乐园,我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从课本中感受到百草园的美好,它在“我”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对百草园充满了向往崇敬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写“到杭州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披着星光,沿着两道铁轨之间的枕木,快步向绍兴进发”“到了,在西边的天际飞满红霞的时候,我下了铁路,来到河网纵横,到处闪耀着明水的绍兴”等故事情节,描写了“我”从杭州一路步行前往绍兴,最终在天黑之前赶到了百草园,表现出“我”想尽早看到百草园的急切心情。 文章着重描写“我”第一次前往百草园时在路途上的经历,与标题《十五岁的少年向往百草园》中的“向往”相呼应,起到了照应题目的效果。另外,文章描写“从夜里走到白天,从早上走到中午,因担心天黑之前走不到绍兴,我半路没有停下来,中午连一口饭都没吃,连一口水都没喝,一直在枕木上跨越式前行。走得热了,我觉得后背上汗津津的,就解开对襟棉袄上的步扣子,露出光光的肚皮,继续往前走。我完全能够回忆起我当时的样子,刺棱着头发,风尘仆仆,在向着既定的目标孤独前进”等情节,说明“我”一路上风尘仆仆,忍饥挨饿,毫不松懈,而这也正体现了“我”对百草园的向往热爱之情。 “我没有别的同伴,我的长征队伍到武汉就走散了,从武汉再往前,就剩下我孤身一人。我身上没带什么东西,只背了一只跟当过兵的堂哥借来的黄色军挎包……”,“我”向着目标孤独前进,奔赴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表现出了“我”深受鲁迅先生思想的影响,对鲁迅先生怀有一种深深地景仰崇拜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僖宗乾符五年,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之子克用为沙陀副兵马使,戍蔚州。会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兼水陆发运使,代北荐饥,漕运不继,文楚颇减军士衣、米,又用法稍峻,军士怨怒。李尽忠遣康君立潜诣蔚州说克用起兵,除文楚而代之。于是尽忠夜帅牙兵攻牙城①,执文楚及判官柳汉璋等系狱,自知军州事,遣召克用。克用帅其众趣云州,行收兵。癸酉,尽忠械文楚等五人送斗鸡台下,以骑践其骸。甲戌,克用入府舍视事。李国昌欲父子并据两镇②,得大同制书,毁之,杀监军,不受代,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夏四月丁酉,以李琢为蔚朔节度使,仍充都统。琢将兵万人屯代州,与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共讨李克用。李克用遣大将高文集守朔州,自将其众拒可举于雄武军。铎遣人说文集归国,开门迎官军。秋七月,李克用自雄武军引兵还击高文集于朔州,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大破之,杀七千余人。又败之于雄武军之境,杀万人。李琢、赫连铎进攻蔚州,李国昌战败,部众皆溃,独与克用及宗族北入达靼。李克用虽累表请降,而据忻、代州,数侵掠并、汾。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克用世为婚姻冬十月诏处存谕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暴横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共讨之行营都监杨复光说王重荣,使以朝旨谕郑从谠召克用使平黄巢。王锋以墨敕召李克用。十一月,克用将沙陀万七千自岚、石路趣河中。十二月,以忻、代等州留后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李克用将兵四万至河中,讨黄巢。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李克用归唐》,有删改) [注]①牙城:这里指云州的牙城。②两镇:这里指大同、振武两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克用世为婚姻/冬十月/诏处存谕/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暴横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共讨之/ B.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克用世为婚姻/冬十月/诏处存谕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暴横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共讨之/ C.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克用世为婚姻/冬十月/诏处存谕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暴横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共讨之/ D.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克用世为婚姻/冬十月/诏处存谕/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暴横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共讨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癸西,干支之一,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来纪年、纪月、纪日。 B. 制书,古时一般用于颁布国家重大制度的命令,或用于官僚的褒奖嘉勉。 C. 达靼,即鞑靼,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 D. 表,古代臣子向皇帝提出批评性意见的一种奏章,一般分条陈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北地区连年饥荒,朝廷的济粮不能够及时到达,大同防御使段文楚还减扣士兵的衣粮,用法严苛,士兵们对他不满。 B. 李国昌野心膨胀,他想与儿子李克用同时据有大同、振武两个军镇,朝廷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们父子二人发动了叛乱。 C. 李琢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