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213 2022-04-21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3]
八年级课内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古诗文复习
(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
(二)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x k b 1 . c o m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穷其林 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xkb1.com
10.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xkb1 (3分)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11.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3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分)
(三)小石潭记
柳宗元
【甲】 原文略
【乙】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隔篁竹,闻水声 / 不求闻达于诸侯
B.卷石底以出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 似与游着相乐
D.四面竹树环合 / 环滁皆山也
15.翻译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6.语段(一)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6分)
17.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6分)
(四)
9.解释下列加点的司珸。(4分)
浏览完整试题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⑶俶尔远逝( ) ⑷以其境过清(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
【链接材料】
仆⑴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⑵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⑶一遇和景⑷,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⑴仆:对自己的谦称。⑵已:过一会儿。⑶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⑷和景:温暖的日光。
(五)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2)其两膝相比者 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
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②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③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④ 。
(六)蒹葭
(七)关雎
2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 和_______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2分)
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分)
(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① ”宽慰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 的人生态度。(3分)
11、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3分)
答案
(一)
(二)
8.C (做标记)
9.A (A.指示代词,那
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C.前者兼词,“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
D.前者副词,竟;后者连词,于是)
10.B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错误。)
11. ⑴村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渔人”、“所”,每点0.5分,共2分)
⑵ 村里人的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人的祖先”,“妻子”、“绝境”、“焉”)
(三)
14、D
15、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云,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16、①通过描写游鱼在水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来侧面表现水清;②“全石以为底”,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17、原因:(1)屡次被贬,政治失意,使作者心境凄凉;(2)被贬之地荒凉偏僻;(3)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因而“凄神寒骨”;
(四)
9.可:大约 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清:凄清
10. (1)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两岸的地势象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1.D(解析:“斗折蛇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蜒。 )
12. (1)柳宗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 (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
(解析:分析这道题需结合柳宗元被贬的背景。小石源记主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柳宋元被贬后内心的压抑。欲抑先扬,同时结合材料得出对统治者的不满,结合具体语句作答即可。)
(五)
12、(1)高高的 (2)靠近
13、(佛印)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14、①长不盈寸 ②各具情态 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六)
(七)
22.比兴、重章叠句。
23.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
(八)
10、 同是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
11、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
上一篇:
2022届重庆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篇:
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八年级课内”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