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52 2022-05-03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
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福建省龙岩市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在今天,某些作家以为只要自己写的是现实题材,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现实主义作品。这让人不得不存疑∶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吗?答曰∶非也。
在我看来,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现实题材的结合无疑更能显示出写实的重量和深度,二者是相得益彰的,但并非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正如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时所言∶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的现实主义不同于茅盾的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不同于卡夫卡的现实主义。可见,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样的现实,而是作家如何理解现实,又如何表达现实,由此决定了现实主义的真与伪。
埃德加•莫林和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在《地球•祖国》一书中区别了两种不同的现实主义∶一种是不对抗现实,并且去适应它;一种是重视现实,以便改变它。对现实妥协、屈服,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伪现实主义往往只是对现实的低级的模仿,丧失了作家的意志,丢失了文学的价值。
重视现实,以便改变它,我以为才是我们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应当坚持的真现实主义。借用罗兰•巴尔特的话来说,现实生活在人那里一直都呈现着三重面貌∶真实的、意象的和书写的,小说作为某种特殊的书写形式,它要书写的并非真实的生活,而是意象的生活。现实主义不能仅仅当作一种描写现实、接近真实的创作方法,不应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的逼真摹写,更不应该因此而成为某些低俗、庸俗、恶俗的所谓现实主义写作的借口,而应该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和立场。文学应该有一种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精神,也就是说,真正的现实主义既要对黑暗给予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要关注人性的探究、人性的含量、人性的传达,要展示一种理想价值和人文情怀。进而言之,真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对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从而凸现出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这样的作家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样的文学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现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现实主义。现实永远是流动的,文学也永远是流动的,文学永远不是简单地模仿现实、反映现实,而是发现现实,甚至创造现实,这种发现和创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作家对艺术形式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而这恰恰是那些迷信内容的题材决定论者所忽略的。很显然,就叙述效果而言,它们因过分追求对现实的模仿而遵从于生活本身的线性逻辑,显得过于沉稳和僵化,缺少与现代人的喜乐愁怨相匹配的开放和灵动,也难以与当下多元变动的社会生活和读者的阅读心理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现实主义,不仅呈现在作品内容的批判性和人文性上,也必然要求在形式上充满探索性和当代性。
浏览完整试题
总之,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文学。
(摘编自江飞《现实主义的真与伪》)
材料二∶
现实主义作品关键是要有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我们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人的一种高度关注,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命运的关注。因为关注人的现状,人的发展,所以会对环绕着人的环境的一些问题进行揭露或者批判,所以现实主义精神里一定包含着批判性,抗辩性。真现实主义创作要求始终把人民真的放在心中。
当然,在文学写作中,我们写的都是具体的人,你可能写的是一个干部,一个职员,或者是一个小人物,其实都没关系,心里装着人民,把每一个小人物都当大人物对待,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我觉得严格意义上讲,文学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小人物。如陈彦的长篇《装台》出版之后评价很高,原因就是他写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是给舞台装置背景的,灯光、布景、假山、造型等等。这群人很能吃苦,爬高登低,既是力气活但不懂艺术也不行。他写他们的含辛茹苦,也写了他们力尽所能地相互温暖和帮助他人。这个作品里的主人公顺子,先后跟三个女人好,但爱情在其中起的作用并不很大,这三个女人都是没有着落,需要帮助的人。他悉心地爱护照顾每一个女人,让她们体面地生活。他自己过得已经很艰难了,但尽其所能领着一帮小兄弟干活装台,以便他们养家糊口。作品写出了小人物难以言说的苦处,更写出了一个小人物的担当,小人物不光像萤火虫一样带着光亮照亮自己,同时也温暖别人。这个作品在怎么样写小人物和处理小人物方面,确实有他的新意。所以我认为好的作品中没有小人物,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把每一个小人物都当大人物,写出他的灵魂,写出他的神性,这样人物自然就栩栩如生。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精心对待每一个人物,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物,其实也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一个方面。
(摘编自白烨《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相结合创作出来的作品,更能够显示出写实的重量和深度,二者是相得益彰的。
B.主张内容题材决定论者,反对作家对艺术形式的再发现和再创造,所以其所创作的作品无法切合当下读者的阅读心理。
C.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要求写出具体人物的灵魂与神性,应当体现出对人物生存境况的关注,揭露或批判人物的生存环境。
D.真正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和立场,反映在作品形式上充满探索性和当代性,内容上具有批判性和人文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的话,是用类比来阐明要写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家必须先做真正理解现实表达现实的人。
B.为凸现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真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必须对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以使之发生改变。
C.真现实主义创作要求把人民真的放在心中,作品有时代观,塑造三观正确的人物,不刻画有争议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文艺核心价值观。
D.陈彦的长篇小说《装台》对小人物顺子的描写,展示了一种理想价值和人文情怀,是现实主义对人性探究、人性含量、人性传达的关注。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祝福》 B.《装在套子里的人》
C.《平凡的世界》 D.《墙上的斑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如何理解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文学,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
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惊马
陈士英
这天,五岁的金豆和小伙伴们在街上追来赶去,玩得起劲。只听见前方传来一阵踏踏的马蹄声,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仰着脖子双眼翻瞪,倒竖的鬃毛伴着雄浑的嘶鸣声向这边狂奔过来!
当孩子们意识到危险来临时,竞一个个惊恐得像木棍似的立在那儿不知所措。眼看着一场悲剧即将发生。
不好,是马惊了!有人惊讶地喊着。孩子们,靠边站,快点贴着墙跟站!
尖叫声、哭喊声瞬间编织成了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反应过来的孩子赶紧贴到了墙跟,金豆年龄小不及小伙伴们跑得快,竟一个翅趄摔趴在地上!
闻讯跑来的金老汉被眼前的一幕吓得腿下一软,几近晕厥∶惊马四蹄高抬从金豆身上飞踏而过!
金家三代单传。直到有了小孙子,金老汉才挺直了腰板,给孙子取名金豆这金豆长得虎头虎脑又聪明伶俐。三个孙女都说,爷爷每叫一声金豆眼睛里都闪闪发光,好像真的捡了颗金豆子一样。
金老汉醒来时看到屋子里挤满了庄乡邻居,大家都在议论着惊马的事。有人说∶这匹马是东胡同北柱家的,北柱追了大半个村子才追得上这匹惊马。还有人说∶这金豆真是命大,一只马蹄落在脑袋边,另一只刚好落在劈开的双腿间,土路上被硬生生踩踏出了铁掌坑!金老汉顾不得听这些,他急切地大声唤着金豆,金豆笑嘻嘻地跑过来喊了声爷爷…….金老汉看着毫发未损的孙子,喜极而泣!
天刚擦黑,有拖拖踏踏的脚步声走进院里。借着门灯看清楚了是一个十来岁体型消瘦的孩子,金老汉认得,这孩子正是北柱家的大儿子。
爷爷,今天这匹惊马是我家的……我爹说,这两只鸡是给爷爷和金豆弟弟补身体的……
没等金老汉开口,这孩子把手里拎着的尼龙袋往前一放,一溜烟似的跑了出去。
这鸡怎么办,送回去吧?老伴小声询问。
先不送了。金老汉心想,这事虽说是有惊无险,但北柱也不会只打发一个孩子来说事,他总会亲自登门致歉的,到时再让他把鸡拎走也不迟。
从这天以后消息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开满了整个村庄。见到金老汉的人无一例外地表达着对祖孙俩的关心,也有人故意压低了声音询问北柱家有没有亲自登门看望。金老汉咧嘴一笑∶都来过了,来过了。只要我小孙子没啥事,以后这事就过去不提啦。
金老汉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自己在村子里也算得上是清家明理的主儿,村里的红白大事都能独当一面。日子虽说紧巴点但这两只鸡压根我就没打算留下,逢外人还得给你说着瞎话充着情面。已经两天了,你北柱别说登门看望了,却连照面都不打一下。金老汉越想越恼怒。
晚饭时他喝了一茶碗白酒,撂下碗筷,卷起一撮老烟丝狠劲儿抽了两口,出门向北柱家走去。他要亲自去看看,不,是亲自去质问北柱,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叔?
展开余下试题
金老汉摸黑拐过两条街,在一堵颓倾的石墙外停了下来。透过石墙的缺口,他看见小院里里外外只亮着一盏门灯,冲着门口的摆设简陋又寒穆,两个小点的孩子一人拿一个煮红薯倚坐在门前栅栏上吃得正香。
金老汉刚想抬步进院,却看见北柱正被妻子儿子扶着,佝偻着腰身向屋外走来。他本能地向暗处躲了躲。
一会儿西边马圈里的灯亮了,北柱三口进了马圈。北柱向马槽里加了几瓢水,伸手理了理马禁毛,叹了口气说∶老伙计,都是我错了。我要是不偷偷卖了小马驹你也不会急得脱缰跑出去,小马驹我给你要回来了,以后别人给多少钱我也不卖它了。原来这是一匹母马。母马纹丝不动瞪着深泉般的大眼睛看着北柱,金老汉这才看清楚,母马身边站着一匹同样黑色的小马驹。那天你跑出去可吓坏了那些孩子们,差点要了金老叔家孩子的命。幸亏金老叔是个体面人,人家没找上门来打闹,咱已经很知足了。明早你们扶我去金老叔家看看,记得带上刚赊来的两斤挂面…….北柱继续对着马叙说着∶我这腰被你踢得没法干活了,这几天就让我儿子北山替我出车拉沙土,你可别难为孩子,他才十三岁呢。老伙计啊,这个家就指着你出力了….北柱边说边后退一步弯下腰向着马鞠了一躬!
站在黑暗里的金老汉不由得惊了一下。马儿通人性似的,眼睛泪汪汪的,鼻子哼哼地打着颤音。金老汉听到了北柱媳妇轻轻地吸泣声……
金老汉觉得有风吹过,后背冷飕飕的。他的心里隐隐泛起酸涩,却又有一股热流在汹涌澎湃着。
他一路小跑着回到家。
老屋摇曳的灯光下,一对老夫妻悉数着手里的东西∶两只鸡、一条腊肉、十几只鸡蛋、两斤挂面。金老汉怀里还揣上了一瓶泡了草参药材的白酒,他说这酒专治腰腿疼。
金老汉说一不二的犟脾子上来了两头耕牛都拉不回来。老伴笑着打趣他∶送鸡还搭上这些,咱过年的东西你当真都送人呀?
当真送!他边弯腰往袋子里装东西边说。把家里的麦糠也带上。带麦糠干啥?老伴一脸懵相。
金老汉敞开大嗓门说道∶喂马!
(有改动)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写一个贫穷的农民宽容、帮助另一个穷困农民的故事,委婉讽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发人深省。
B.金老汉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金老汉觉得自尊心受到莫大伤害,真实展现了他的阳奉阴违。
C.金老汉觉得有风吹过,后背冷飕飕的写出了金老汉为北柱的处境感到难过,为自己的误解感到惭愧的复杂心理。
D.村民故意压低了声音问北柱有没有亲自来看望,反映了村民对金老汉的关心,也反映了中国人总爱看别人热闹的品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惊马险伤金豆的场面描写,扣题而作,笔力老到,用词生动传神,点面、正侧相结合,层次分明,画面感强。
B.小说结尾写金老汉出门前特意带上麦糠喂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为母马爱子所感动,产生了共情心理。
C.小说善用伏笔,含蓄而结构严密,如描写提鸡上门致歉的北山体型消瘦,为后文北山出车拉沙埋下伏笔。
D.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以发现真相\消除误解这两个富于戏剧性的情节来呈现,有张有弛,引人入胜。
8. 惊马是这篇小说的重要道具,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它的作用。(4分)
9.评论家南志刚说,《惊马》有巧思,巧妙运用了反转的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周行逢病亟,召将校属其子保权,曰∶吾部内凶狠者诛之略尽,唯张文表在耳。我若死,文表必乱,诸君善佐吾儿,无失土宇。必不得已,当举族归朝,无令陷于虎口。及保权嗣位,文表遂据袭潭州,又将取朗陵以灭周氏,保权遣杨师播击之,且来求援。先是,帝遣卢怀忠使荆南,谓之曰∶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我欲尽知之。怀忠还言∶高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迩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其势日不暇给取之易也干德元年春正月庚申,乃命慕容延钊为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假道继冲,讨文表。未至,杨师瑶已破文表于平津亭,执文表,枭首朗陵市。处耘至襄州,遣丁德裕使继冲谕意,孙光宪因言于继冲曰∶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今宋主规模宏远,不若早以疆土归之,则可免祸,而公亦不失富贵矣。继冲乃造其叔父保寅,奉牛酒犒师于荆门,且觇强弱,处耘待之有加。继冲闻之,以为无虞。是夕,处耘密遣轻骑数千倍道前进。继冲但俟保寅还,遽闻王师态至,大惧,因尽籍其境内三州十六县,遣客将王昭济奉表纳于帝。帝受之,授继冲荆南节度使如故,以光宪为黄州刺史。三月戊寅,延钊进克潭州,将趋于朗。保权牙将张从富等,以为文表已诛而宋师继进不止,惧为所袭,相与拒守。延钊长驱而进,遂克其城,执从富杀之。其大将汪端劫保权及家属亡匿江南岸僧寺中。处耘遣田守奇帅师渡江,获之以归,帝释其罪,以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帝既平湖南,思得通蛮情、习地势、沈勇智谋者以镇抚之。辰州瑶人秦再雄,武健,有奇略,蛮党畏服。帝召至汴,察其可任,擢为刺史,使自辟吏,予以租赋。再雄感恩,誓以死报。自是,荆湘无复边患。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荆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迩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其势日不暇给/取之易也
B.高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迩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其势日不暇给/取之易也
C.高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迩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其势日不暇给/取之易也
D.高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迩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其势日不暇给/取之易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庚申,文中是指庚申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与地支相对应组成,可纪年,也可纪月、纪日。
B.都部署,古代官名,是前线各路部署的总指挥,在北宋初年统一战争中,往往是最高指
挥官的称呼。
C.汴,即汴京城,也称汴州\东京,今河南开封市,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以此为首都,称为东京。
D.辟,中国古代选用人才的一种方式,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行逢临终前交代部将辅佐儿子周保权,防范张文表发动叛乱,实在不得已,就归附宋朝廷。后来周保权就率家属部将归附。
B.周保权派人到京城求援,太祖派慕容延钊等率领十州兵马去声讨张文表,大军未到,张文表已被杨师璠打败并枭首示众。
C.高继冲派高保寅去犒赏宋朝军队,李处耘一面对高保寅礼遇有加,一面秘密派遣轻骑兵加速前进,使高继冲措手不及。
D.太祖任命瑶族人秦再雄为辰州刺史,在辰州实行特殊的制度和政策,秦再雄发誓以死相报,从此荆湘地区再无边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惧,因尽籍其境内三州十六县,遣客将王昭济奉表纳于帝。
(2)帝既平湖南,思得通蛮情、习地势、沈勇智谋者以镇抚之。
14.孙光宪为何劝高继冲归顺宋主,请简要说明。(3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①
陈亮
人物从来少,篱菊为谁黄。去年今日,倚楼还是听行藏②。未觉霜风无赖,好在月华如水,心事楚天长。讲论参洙泗④,杯酒到虞唐。
人未醉,歌宛转,兴悠扬。太平胸次,笑他磊碗欲成狂。且向武夷深处,坐对云烟开敛,逸思入微茫。我欲为君寿,何许得新腔。
【注】】①朱元晦,即朱熹,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此时正于武夷山著书立说,聚众讲学。②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行藏指做官和归隐。③洙泗∶洙水与泗水,鲁水名,代称孔子及儒家。④虞唐∶虞唐即唐虞之倒言,指圣人尧和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开篇以篱菊入词,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典,赞朱熹淡泊超群,为古今少有之人物。
B.去年两句写朱熹曾为仕与隐的选择而矛盾,讲论两句写他如今退隐讲学,评述三代,延续儒家文脉。
C.下片笑他磊魂欲成狂句,笑他指的是世俗之人嘲笑朱熹内心郁积不平,胸中多有块垒。D.末两句照应诗题,点出贺寿主旨。说无处得新腔,既是自谦之语,也蕴含了无尽的敬意,令人回味。
16.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寿词难得佳句,尤易入俗,但陈亮的这首寿词却写得清丽不俗。请简要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习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情感的句子是∶----------------------------------,-----------------------------------------------。
(2)吃饭不忘农人苦,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得来的,如果没有《观刈麦》中所描写的农人--------------------------------,-----------------------------------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我们碗里的一粥一饭。
(3)雨常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感情,带有丰富的思想韵味,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请写出
诗词中带雨字的句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年来,从小说《三体》持续热销,到电影《流浪地球》赢得高票房,一批科幻作品广受好评。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发展也____。科幻文学与网络文学互动加强,更多科幻作品在网络平台____,科幻作品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大众。
即使科幻作品不等于科学著作,也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性,拥有众多文学品类中的数量优势。如何让网络科幻作品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的功能,值得深入研究。
做好科普,网络科幻作品首先要向硬核科技取经。更好反映时代变迁,用文学描绘的科学探索图景,将激发更多读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现在不少网络科幻作品的质量都很高,这些优秀网络科幻作品的写手被形象地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他们凭借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深厚的人文涵养,将科技和艺术到____作品中,提高作品的趣味性、互动性,让更多读者感受科学之美、人文之美。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盛极一时、落地生根、波谲云诡、有机融合
B.方兴未艾、落地生根、波澜壮阔、有机融合
C.盛极一时、安家落户、波澜壮阔、水乳交融
D.方兴未艾、安家落户、波谲云诡、水乳交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幻作品即使不等于科学著作,也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
性,在众多文学品类中拥有数量优势。
B.即使科幻作品不等干科学著作,也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
性,拥有众多文学品类中的数量优势。
C.虽然科幻作品不等于科学著作,却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
性,拥有众多文学品类中的数量优势。
D.科幻作品虽然不等于科学著作,却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
性,在众多文学品类中拥有数量优势。
20.文中画横线句子将优秀网络科幻作品的写手称为刀尖上的舞者,请结合文本分析这-
称谓的形象性。(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认真观察洗碗用的海绵,可以发现它的表面和内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近年来,一种类似海绵的材料——MOF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一块方糖大小的多孔 MOF就具有相当于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内表面积。MOF材料具有优异、全面的吸附性能∶ ①,还可以吸附污染物和毒气等。目前,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叫做MOF-303的材料,能从空气中大量吸收水分,并在稍稍加热后, ② ,就像是用海绵吸满水后再挤出来一样。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材料,让远离饮用水源的地区即时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从而缓解全球严峻的缺水问题。
不过,MOF材料在微观层面的集水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科学家来说,单知道这些材料的集水功能很强大还不够, ③,才能进一步改进材料性能,为设计出更好的集水材料提供新思路。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样的多孔结构,让海绵不仅松软,而且具备了很强的吸水能力。
B.这样的多孔结构,让海绵具备了很强的吸水能力,而且非常松软。
C.海绵不仅具备很强的吸水能力,还很松软,正因为有这样的多孔结构。
D.海绵不仅松软,而且具备很强的吸水能力,正因为有这样的多孔结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华罗庚
②调哪儿去?不能说,去做什么?也不能说,连通信,也许都不行。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
③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南仁东
④前不久,国家医保谈判代表张劲妮为民砍价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她说∶希望企业拿出更有诚意的报价,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硬是将一针70万元的天价药,压到3.3万元。
⑤在北京大学,有这样一群人∶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在坚守岗位、维持秩序;闲暇时,他们也会到教学楼听课,捧书苦读••…既能用英语和留学生熟练交谈,也能冷静处理好突发状况,他们就是北大保安。
习近平主席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如何写下令人满意的答卷?请结合上述的二或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龙岩市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 (“主张内容‘题材决定论者’”并没有“反对作
上一篇: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龙岩”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