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0  2022-04-28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咸林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试卷共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
3、请认真书写并保持卷面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但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地理上的;第二是制度上的;第三是价值上的。地理上的天下顾名思义就是被“天”所覆盖的所有地区,不过限于先秦时期的古人对于“世界”地理的认识,天下往往与“中国”重合,有时候也包括围绕着“中国”的“四夷”。这样的“多重性”的地理观念延伸到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之后,“天下”就是兼而包括中原朝廷与周边的民族,甚至更为遥远的地区。尤其是与中亚和印度等地存在地理交往之后,“天下”的范围其实是包括当时中国人所能了解的最为遥远的地方。
“天下”还是一种秩序观念。与人伦秩序上所存在的“差序格局”相一致,在地理上也存在着以与王畿的距离远近所确立起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差等性结构。比如《禹贡》等古籍所描述的“五服”,虽然具有一种“虚拟性”,但其所表述的基于差别性的原则却是肯定的。在经典的封建原则中,天子居于王畿,而按血缘的远近和军功的大小,人们获得不同的爵位并获得相应的封地和配置行政人员。其核心是要突出天子的地位,由此而确立的天下秩序。然而,必须做出说明的是,儒家所确立的内外、夷夏的差等结构,并非绝对的“等级”上的差异,而是一种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天下”更指向一种儒家对于秩序背后的价值的体认。我们可以发现,夷夏观念意味着儒家对于自身文化属性的自信,即强调要用儒家的教化来感化周边的民族。因此,儒家强调用夏变夷。在《论语》中,孔子有一句话广受争议。他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按一般的理解,就是说那些还没有进化到文明国度的“夷狄”之国,即使已经有君主,其文教肯定也比不上诸夏这些失去了国君的国家。后来,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由此可见,尊王攘夷的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所重视的。
在儒家经典中,夷夏之别是要说明文明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政治和文明态度的差异。这也意味着不同民族(夷夏之间)文明的高低取决于他们通过努力不断提升其文明程度。这样,“中国”作为一种“天下”,背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价值的呈现。
儒家的公羊学派特别重视“王者无外”的理念,认为合格的王者不会刻意区分内外,强调夷夏是从教化的“次序”即基于地理上的远近,先近而后远;基于血缘上的远近,先亲亲,后一般。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篇中说:“亲近以来远,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也。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礼记•礼运》篇对于“大同”“小康”世界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儒家向往一种超越国和家的“天下为公”的世界。这个理想与儒家“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之间存在着张力。儒家追寻一种天下为公的理想秩序必然是儒家天下观的终极目标。而儒家的“小康”是实现“大同”的基础。儒家的天下理想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发展的逻辑,即它并不否定“国家利益”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合理性,不过,并不能由“国家利益”遮蔽超越国家的“天下”目标。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干春松《儒家“天下观”的再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同地区人员交流促进了古人对地理的认识,古人观念中“天下”的范围随之扩大。
B.作为秩序观念的“天下”是差等结构,这种差等性就表现在地理距离和血缘关系上。
C.用夏变夷是文化同化,是用儒家教化来感化周边民族,使之在文化上与中原趋同。
D.大同社会是“天下”目标,但实现它需要一定的过程,“小康”是实现此目标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引用儒家经典,旨在论述天下观丰富的内涵,及其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采用了类比论证,通过与“差序格局”作类比来阐述“天下”秩序的差等性特点。
C.文章主体部分是层进式结构,重点论述了“天下”秩序所指向的儒家的价值观。
D.文章深入分析了儒家学说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有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儒家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文献中地理上的“天下”包括了中原地区、周边民族地区、中亚和印度等地区。
B.在儒家的“天下”秩序中,天子所在的王畿地区是天下的核心,其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C.夷夏观念是由于中原民族和周边民族的生物性差异而形成的,为历代儒家所重视。
D.内外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地理距离的远近,而是由于地理的距离导致教化存在先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小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地域广、人口多,尤需我们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黄河流域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黄河流经9省区,横跨东中西部,全长5464公里。如此大的跨度,如此长的距离,也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全局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加强中游水土保持”“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紧密结合黄河流域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上中下游各地区合理分工。比如,支持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以沿黄河中下游产业基础较强地区为重点,搭建产供需有效对接、产业上中下游协同配合、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紧密街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平台,等等。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发挥比较优势,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沿黄河各地区定能探索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摘编自尹双红《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日)
材料二:
从自然条件看,黄河年径流量仅为长江的7%,却承担着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供水任务,水资源利用率高达80%。黄河流经的草原草甸、黄土高原及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极易退化,总体水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发展水平看,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此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在沿黄流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主产区,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改变传统农牧业发展方式,推广高效旱作农业;严控农业用水总量,发展节水农业。黄河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流域。要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等清洁生产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农田退水污染治理,净化黄河“毛细血管”。要保障黄河滩区迁建地区农牧民的生活,让村里有稳定的产业,农民能就业,民生持续改善。
(摘编自毛晓雅《如何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农民日报》2021年11月16日)
材料三:
“今年重点整治露天矿山、无主矿山,彻底消除历史欠账。”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说。
封坑口,拆设施,清运矿渣,植树种草……面对1000多个坑口、上百亿元的财政收入,三门峡市坚持壮士断腕,打响生态保卫战。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2021年,三门峡实施“十百千万亿”生态治理工程,包括18条黄河一级支流治理、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亿吨泥沙资源化利用。小秦岭“1100坑口”将打造成植物文化园,“986坑口”将实施黄金文化研学项目。河南全省排查黄河流域尾矿库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城乡污染治理,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环境质量。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河南统筹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
(摘编自龚金星等《河南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5日)
4.下列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跨度大,流程长,黄河流域面积广,人口多,因此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必须从全局出发,整体协同治理。
B.黄河流域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差异大,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
C.黄河流域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流域内各地区都应利用高科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D.面对许多露天矿山、无主矿山,三门峡市实施“十百千万亿”生态治理工程,采取措施,从根子上恢复黄河生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年径流量不到长江的一成,但承担的耕地供水任务接近长江的两成,黄河水资源被过度利用。
B.黄河的总体水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是因为黄河流经的草原草甸、黄土高原等地生态脆弱,极易退化。
C.黄河流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黄河流域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
D.三门峡市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的思路,将矿山坑口全部填平,并发展实施植物文化园等项目。
6.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方面,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到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一9小题。
锻造英雄
于心亮
村前有座山名金山。我问爹,山为什么叫金山?爹说:传说山里有金子。我看着满山光秃秃的石头,问金子在哪儿?爹微笑着说:世上有许多东西,不能看外表,要看内里……我将一块石头扔向远方,心想,山里要是真有金子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受穷了。


展开余下试题随着几声炮响,把沉寂的大山给惊动了。爹高兴地跑回家说:太好了,山里真的有金子啊!我也很高兴,跳着高儿喊:爹,赶紧去挖吧,咱们要发财了!我爹兴奋的脸上都要开花儿了,他说:嗯,我要去挖金子,等有钱了,我要带你满世界去转转!
我爹当上了矿工,去挖金子,一起去的,有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坐上矿车,“轰隆隆”开进大山里去了。我们想象着爹能挖到金子,浑身都金灿灿的。
从爹进入大山里,我们就觉得这一天好漫长,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了,终于见到爹从矿山里出来了。我们飞跑向爹,大声喊着:爹、爹,挖到金子了吗?爹开心地抱着我,说:挖到啦,挖到啦!我说在哪儿,我瞧瞧!爹笑着说:挖到要送给国家啊,哪能自己留着呢?我沮丧极了:那还挖什么劲呢?爹就拍一下我的脑袋:傻小子!
就这样,爹每天都去挖金子。可金子到底什么样儿,我从来也没见过。
我问红星,问满囤,问国柱……他们也都没见过什么是金子。
但我们每天都看着爹从家里出门,然后迎着太阳坐上矿车,“轰隆隆”地开进矿山里去。然后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爹再“轰隆隆”地从矿山里出来……我们喊:爹,你回来啦!
可是有一天,我爹是被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从矿山里抬出来的。我飞跑过去喊:爹、爹,你挖到金子了吗?爹浑身是血,他紧抱着我说:儿啊,你就是爹的金子!
爹的腿断了,是被矿井掉落的石头砸断的。爹把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使劲推开,他的腿就断了。断了腿的爹成了英雄,成了英雄的爹就再不用下矿井了……爹成了看管员,矿料一车又一车运来,他都在本子上记着。爹说这些矿料里含着金子,粉碎以后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就把金子给提炼出来了……我说:爹啊,咱弄点回家淘金子吧!爹就狠瞪我一眼说:混小子,不是自己的东西,半点都不能动,一定好好记着!
爹瘸着腿,一跛一跛地走。他朝着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挥手,爹说千万要注意,平安比什么都金贵!爹抚摸着面前的矿料堆,说:这是大家伙儿冒着危险一点一点开采出来的,我一定要好好看管着,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这些东西……
我很为爹感到骄傲,许多人也都敬佩我爹,看到我爹,老远就打招呼,过来套近乎,说要请我爹吃饭,还要送我爹东西。我爹跟人家打招呼,跟人家微笑,却偏就不肯吃人.家的饭,不肯拿人家的东西。我爹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亏心的事儿我不干!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人搭理我爹了。他们说我爹是个傻蛋,断了腿活该!我听了很伤心。可更让我伤心的是红星、满囤、国柱他们,不仅疏远我,还说:我们的爹也都被石头擦伤过,凭什么他们累死累活还要下矿井,而你爹却清清闲闲享清
于是我心里就充满了怨对。当我爹要抱我的时候,我狠狠推开他:你为什么要救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你为什么不赶紧跑开让石头砸断他们的腿?你为什么要死死看管着那些矿料堆?矿料少一点点又有什么呢?爹,你简直是世界上第一号大傻瓜!
我看到我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它们一块接一块沉重地砸向了爹的头、砸向了爹的肩膀、砸向了爹的脊背、砸向了爹的腰杆、砸向了爹的胳膊、砸向了爹的腿脚……爹疼得浑身都紧缩起来,他颤抖地指着我说:儿啊,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是我儿吗?!
我是爹的儿子,当我看见爹沉默着坐到门槛上,看见爹眼望着村外的大山,看见爹在黑暗里吧嗒一口吧嗒一口抽烟的时……我的心里就后悔了,我想跟爹说声对不起,我想走到爹跟前帮他揉揉受过伤的瘸腿,但我爹却站起身,一瘸一拐地出门走了。
我朝迎着黑暗走去的爹喊:爹……
爹朝我挥挥手,我看到一汪笑涌现在爹的嘴角,我就知道爹原谅我了。
爹说:值完班,我就回来了。
我像爹一样坐在门槛上,我眼望着夜色里黑黢黢的大山,想着爹在夜晚里值班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孤单?我想,我长大了,我应该帮爹做一点事情了……
我匆匆奔跑在夜色里,我要陪爹看管矿料堆,爹说过,那是大家伙儿冒着危险一点一点开采出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看管着……我看到几个人在跟我爹说话:这是咱们冒着生命危险开采出来的,出了许多汗,流了许多血,现在只是拿一点点,难道不应该吗?
我认出了那是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在跟我爹说话。
我爹守在矿料堆前,他看上去像一座山,我爹说:咱们出了汗、流了血,但咱们吃得香、睡得安,因为咱们没做亏心事。今天有我在,我就不会让你们变得吃不香、睡不安!
我也在!我大声喊着跑过去。我喊:爹,我来啦!
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在夜色里沉默良久,过来摸摸我的头,拍
拍我爹的肩膀,然后重重一跺脚,像丢下什么负累似的离开了。我问爹:他们还会来吗?
我爹说:不会的。我爹说:儿子,今晚,你是英雄!
我爹还说:他们几个,也是英雄!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上有许多东西,不能看外表,要看内里”,“我爹”的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方面
要“我”别瞧不起这座“满山光秃秃的石头”的金山,另一方面也是在教育“我”别瞧不起普通人。
B.“我爹”浑身是血地紧抱着“我”说:“儿啊,你就是爹的金子!”表达了“我爹”侥幸存活的深刻领悟一一只有孩子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C.村里的人们用请吃饭、送东西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英雄的崇敬,“我爹”却不肯吃、
不肯拿,这体现了“我爹”的孤高傲岸不与世俗相交接的品格。
D.“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我爹”和“我”都曾经坐在门槛上望着大山。“山”不仅构成了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也是一种人格写照。
8.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从哪些角度烘托了“我爹”这一人物形象。(6分)
9.怎么理解“我爹”说“儿子,今晚,你是英雄”,又说“他们几个,也是英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楚民俗好库车,王以为库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子产者,郑之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⑧,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释】①库:bi,矮小。②梱:kǔn,门槛。③尺籍:汉制,把杀敌斩首的功劳记录在一尺长的竹板上,称“尺籍”。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B.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C.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D.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与“隐士”的含义完全相同。
B.间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一般为平民居住的地方。借指平民或邻居。
C.大夫,古代官阶。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
D.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叔敖宽政教民,社会和美。孙叔敖执政宽缓,注重教化,使官民和睦同心,社会风俗和谐淳美。
B.子产执政为民,深受爱戴。子产为相,百姓安居乐业;子产去世,举国悲痛,仿佛失去主心骨。
C.李离执法公平,以身作则。李离认为属下断案有误而枉杀人命,自己有失察之罪,便自刎而死。
D.循吏勤政爱民,恪尽职守。文中三位先贤都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守初心,担使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②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9分)
寒食还陆浑别业①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②。
【注释】①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的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②典出《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古代一种木制的玩具)而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洛阳满城飞花、缤纷如雪的美景。
B.诗歌第二句与首句形成对比,说明山中景色与洛阳城的不同,花朵才刚刚绽放,可尽情欣赏。
C.领联紧扣标题中的“还”字,诗人早上告别洛阳城中的美景,晚上就看到了陆浑别业的美景。
D.诗人在寒食节回到陆浑别业,山中不但春景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让诗人不禁生出归隐之情。
15、尾联中的“野老”,有人认为是诗人自己,有人认为是山野中的寻常老人,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填充默写空缺部分(8分)
(1)孔子告诫子夏“为政”不可贪快,贪小利,因为“ ,

(2)孔子用浮云作喻,说明君子面对不义之财的心态:“ ,
。”因此,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其中。
(3)《孟子》中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句子:“
,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经典是在古今中外的 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 )。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
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经典往往读得 。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经典不是死的 ,它是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浩如烟海 诠释 支离破碎 标本
B.汗牛充栋 诠释 分崩离析 标本
C.浩如烟海 解释 支离破碎 范本
D.汗牛充栋 解释 分崩离析 范本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而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有三至四成
B.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
C.竟然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不足三成学生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
D.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的学生有三至四成,况且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也不足三成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
B.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进取的力量或者心灵上的抚慰。
C.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
D.不仅人们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20.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通“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请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诗人赫巴德对友情的认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渭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