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舞蹈中,中国传统色是白色丝绢,靛蓝色的篆(zuàn)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白袍长衣、粉衣簪(zān)花的《只此青绿》;也是墨绿长裙,身披彩带犹如敦煌飞天壁画一般的《洛神水赋》。 B. “温暖”不仅是冬奥会所传递的,也是当下世界迫切需要的。疫情阴霾(mái)尚未散去,无论是共克时艰、战胜疫情,还是化解分歧、消弭(mǐ)冲突,都需要“更团结”,需要“一起向未来”。 C. 通过文史连姻(yīn),用文学的青春笑靥(yè)给冷峻、庄严的历史老人带来生机与美感;而阅尽沧桑的史眼,又使得文学倩女获取晨钟暮鼓般的启示,在美学价值之上平添一种巨大的心灵撞击力。 D. 能直率地表露(lù)爱憎的文化名人,当今恐怕已寥寥(liǎo)无几。对于舆论,李泽厚自认“一生谈不上中庸之道,也不算是进取的狂者,最多不过是有所不为的狷者罢了”。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篆”读音错误,正确读音应为“zhuàn”; C.“连姻”的“连”字形错误,正确字形应为“联”; D.“寥”读音错误,正确读音应为“liáo”。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不一定就是“低俗”,或“俗不可耐”,它往往映射了人的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所钟,我们不用刻意掩饰,更无须将高雅作为遮挡。【甲】有时候,正视自己的“俗”、承认自己的趣味,并非那么不堪。但是,如果完全安于“俗”也是不可取的,那样,便真成了“俗不可耐”。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多少得有点,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要知道,马伯庸虽然将自己的“俗”渲染得淋漓尽致,但他照样是个能玩转“雅”的人,如此,他笔下的文字才能兼具情趣和理趣。总之,雅俗兼具,是一个良好的状态。【乙】用一种去掩饰另一种,难免贻笑大方,用一种去否定另一种,更难免堕入幼稚的二元论思维。毕竟,高雅之人,虽然学富五车、超尘拔俗,也无法终日悬浮于俗世之上。【丙】庸俗之辈,若三句不离利益,出言鸡零狗碎,毫无超越的眼光、高蹈的情怀,也难免油腻得可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下里巴人”,但同时,也不应忘了仰望“阳春白雪”。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映射 B. 淋漓尽致 C. 贻笑大方 D. 虽然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2~3题答案】 【答案】2. D 3. 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A.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语境形容“俗”反映了人的七情六欲,使用正确。 B.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语境形容马伯庸将自己的“俗”充分地表达出来,使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