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2  2022-05-10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
山东省招远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月考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所谓根,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念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因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并留下了宏伟的物质标志。农业是文明之母,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从夏朝都城依黄河及其支流建立并转移,到元朝定都北京,再到明清,黄河流域很多地方成为都城,留下的建筑成为文明的见证。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因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粹,并凝聚融合成大一统的国家。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我们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中国传统政治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是儒学,儒学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的一个学派。汉武帝为适应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便由私学一跃而成为占据正统地位的官学。此后的历代王朝,均大力加以提倡,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儒学渗透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秦汉至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使黄河文化在地域上大大扩展。这时,黄河文化的覆盖面已远不止黄河流域,而达到了两汉的疆域,其文化的影响力远及西域、日本与南海。从隋、唐至元末,中国境内又再次掀起一个民族大融合新高潮,使黄河文化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展。至清朝建立,黄河文化与周边的诸种文化相融合,便进一步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摘编自田学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材料二:
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是黄河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也是黄河文化中的原始民族精神,这是与原始社会黄土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相伴相生的。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河流域先民们的创造力、开拓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被激发到了极致。于是在缺少文字记载传承的远古,这种精神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在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源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原始民族精神。
崇德向善重义的人文主义精神源于黄河流域的祖宗崇拜和家庭伦理社会结构。西周初年统治者实行了以礼乐德治为特点的宗法分封制,后又经春秋战国的进一步含蕴和“大一统”下儒家文化的“高高在上”,中华民族的主导民族精神得以确立。从此之后,以崇德、向善、重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覆盖并构筑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一方面追求社会秩序的“天下大同”,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下大同”的践行者在个人,于是产生了独具社会伦理特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逐级序进。在这架联结个人和群体的逐级序进中产生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


浏览完整试题美美与共的和平理性精神来源于黄河流域艰苦的农耕生活。因艰苦求生,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养成了务实、勤劳和理性的性格。黄帝和炎帝涿鹿之战后的结盟,又使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民族融凝方式:美美与共下的统而合或统而不合。费孝通曾把这种各安其位、联手发展的精神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家国一体的群体本位精神,是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和黄土高原独特生态合力的产物。史前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是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形式的宗主制政治,新石器时代晚期权力已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宗主手中。黄土高原上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奠定了华夏族依赖土地、追求稳定、务实和不喜迁徙的民族心理。黄河流域时而发生的灾害,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抵御。于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出现了宗主带领民众集中权力推动大规模农事作业的举动,这种频繁出现的群体主义举措逐步养成了中国农耕经济社会的群体本位文化。
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黄河流域人民勤劳、勇敢、坚毅的守道精神。先民们向土而生,在勤劳的努力下,把中原大地的农业变成了不同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精耕农业,含蕴了高度发达成熟的中华文明。
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源于黄河流域的祖先崇拜和由此形成的寻根文化,表现在文化传统上,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而中国文化史中多有注经之作。这种看似保守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因为“返本”是问题导向下的返本,追根溯源的过程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新过程。因而返本开新,即:在时代精神的观照之下,对原典重新解读,接续鲜活的智慧,找到新的亮点,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会娟《黄河文化孕育的恢弘大气的民族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流域历代都城留下的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成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见证。
B. 黄河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 精粹,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
C. 黄河文化的覆盖面随着历史上民族大融合两次高潮的到来而不断扩展,至元代达到最大化,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D. 黄河文化中的原始民族精神在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中生成,并在远古时代借助文字记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学由私学跃为官学,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并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
B. 崇德向善重义的人文主义精神,既追求“天下大同”,又强调个人的践行,于是产生了个人到群体的逐级序进。
C. 先争战后结盟的黄帝和炎帝,找到了美美与共的民族融凝方式,认为各安其位、联手发展是最适合民族发展的。
D. 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具有勤劳、勇敢、坚毅的守道精神,创造了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精耕农业不同的生产模式。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黄河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的一项是( )
A.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 和而不同,合作共赢
C. 众志成城,家国情怀 D.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关于黄河文化,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鹿原(节选)
陈忠实
白嘉轩刚刚平息了四合院里发生的一场小小的内乱。内乱是他的宝贝女儿灵灵制造的。原上人吃腊八粥的那天傍晚,白灵出奇不意地回到家里来。奶奶一把把孙女搂到怀里,张口咬住脸蛋子久久不放。母亲仙草禁不住热泪涌流,疼爱地斥骂着:“没良心的东西把老老少少一家人都给折磨死了!”白灵从奶奶怀里跳起来,掏出手帕亲昵地给母亲沾去泪水,又跳到屋子中间挺身一站:“我不是好好的吗? 我长得高了吃得胖了,你们尽操那些心做啥!”白嘉轩不失威严地挺坐在太师椅上。白灵毫无察觉父亲的心思,环顾一圈屋里所有的人,得意忘形地宣布了一个消息,立时把屋子里亲昵的气氛扫荡净尽了:“我们把县长轰下台喽!这回大闹滋水县好痛快呀!国共两党的一条密传传下去,好几百人全都涌回县城来游行示威,开会演讲,唱歌演剧,把一块滋水县人民自决委员会的大牌子挂到县府门口。大家正欢庆斗争胜利的时光,县府里有人密告说县长正给省警署拟报抓人名单。众人炸了营,冲进县府搜出了那个名单。我们拿着他的赃证去找省主席告状,于大胡子一看那个黑名单就火了,说‘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接着一声令下把梁县长撇了……”
白嘉轩磕了磕烟灰就站起身走出去了。仙草怯怯的目光送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回过头禁止女儿说:“灵灵,你在城里要念书就好好念书,甭跟着旁人疯疯癫癫乱跑。记住,在屋里再甭说刚才说的那号话了,你说话也该瞅瞅你爸的脸色。”白灵说:“我瞅见我爸的脸色,他不悦意他不爱听。我偏说给他听,冲一冲他那封建脑瓜子。”她爽快地说着,忽然醒悟似的叫起来:“噢呀!兆海上军校去了,临走托我给他家里捎话,我差点忘了。”
白灵去了鹿兆海家,鹿子霖叔叔不住地向她打问城里许多革命的事。她从鹿家门楼下走出来,到白鹿镇小学校找鹿兆鹏去了。这是作为革命者的她和他的第一次会见。她又一次抑止不住激动的情绪向他叙述了大闹滋水县的经过。她和他谈论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谈论轰轰烈烈的北伐和各地的人民革命热潮。她说:“革命马上就要胜利了。一想到胜利的那一天,我就……”鹿兆鹏也以肯定的语气说:“没有什么人能阻挡北伐军的前进,胜利指日可待。”
白灵天黑定时回到家里。白嘉轩知道她的行踪仍然问:“你到谁家去了?”白灵说:“我先到子霖叔家,后来又到学校找兆鹏哥去了。我明天要走,今晚不去再没时间了。”仙草惊讶地问:“明天就走?你一年没回来,刚回来连一整天也呆不下?”白灵笑着向母亲赔情:“没办法呀!妈。革命形势紧迫,同志们约定明晚开会。等胜利了我回来跟你住整整一个月。”白嘉轩忍着冲到喉呢口的火气冷静地发问:“你现时还念书不念书?”白灵说:“念呀,怎么不念?”白嘉轩问:“你念了书日后做啥呀?”白灵说:“我喜欢教书。革命胜利了我就做个先生,教书。”白嘉轩说:“你现在甭念书咧,回家来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白灵不假思索一口回绝。白嘉轩说:“那好,你现在睡觉去。”


展开余下试题第二天早晨,白灵起来时发觉小厦屋的门板从外头反锁上了。她还未来得及呼喊,父亲从上房里屋背着双手走下台阶,走过庭院在厦屋门前站住,对着门缝说:“王村你婆家已经托媒人来定下了日子,正月初三。”白灵嘴巴对着门缝吼:“王家要抬就来抬我的尸首!”白嘉轩已走到二门口,转过身说:“就是尸首也要王家抬走。”
白灵很快复原了活泼的天性,在小厦屋里大声演讲大声唱歌:“北伐军节节胜利,天下无敌,北洋军阀反动政府保不住驾啦!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妈快给我送俩馍来,我饿了!”
奶奶踞着小脚站在庭院里斥问:“灵灵你疲了?”仙草拿着俩馍馍走到厦屋门前,白嘉轩不失时机地赶到了,夺下馍说:“让她喊让她唱。她还有劲儿。”白灵的腹腔里猫抓似的难受,接着口腔里开始发粘,终于喊不出也唱不出了,躺在炕上看冬日惨淡的阳光从房檐上悄然消失,冷气和黑暗一起笼罩了厦屋。
黑暗里窗户纸轻轻响了一下,什么东西滚落到肩头上,她一抓到手就毫不迟疑地吞嚼起来,两个馍馍不经吃就完了。她觉得胳膊和双腿顿时充满了活力,一骨碌从炕上跳下来,继续她的讲演。白嘉轩咣哪一声拉开上房西屋的门闩,站在庭院里吼:“你再喊再唱,我就一撅头砸死你!”白灵对着门缝吼出于大胡子的话:“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
直到深夜,白灵时喊时唱的声音才停止。天明以后,白嘉轩吃了两个馍馍,雄赳赳地走进饲养场的轧花机房。他一口气踩得小半捆皮棉,周身发热,正要脱去笨重的棉裤,仙草急急匆匆颠着小脚走进来:“灵灵跑了!”白嘉轩回到家发现厦屋的门锁已经启开,厦屋的山墙上挖开一个窟窿,白土粉刷的墙壁上用撅头尖刺刻下一行字: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白嘉轩问仙草:“这撅头怎么在这里?”仙草说:“我不知道。大概是啥时候忘在柜子下边了,那是个无用的废物嘛!”白嘉轩向全家老少庄严地宣布:“从今往后,谁也不准再提说她。全当她死了。”此后多年,白嘉轩冷着脸对一切问及白灵的亲戚或友人都只有一句话:“死了。甭再问了。”直到公元一九五零年共和国成立后,两位共产党的干部走进院子,把一块“革命烈士”的黄底红字的钢牌钉到他家的门框上,他才哆嗦着花白胡须的嘴巴喃喃地说:“真个死了?!是我把娃咒死了哇!”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灵回家讲述大闹滋水县的经过,说明她具有反抗精神和革命热情,也为后文她叛逆出逃的情节作了铺垫。
B. 白嘉轩把白灵锁在小厦屋,是为了逼迫女儿嫁给王家,但最终白灵逃跑了,她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
C. 在夜晚偷偷给白灵送去馍馍的是她母亲仙草,白灵逃跑时用来挖墙的撅头也是母亲提供的,她支持女儿逃跑。
D. 白灵离家出走以后,白嘉轩对外宣称女儿死了,是因为他认为女儿离经叛道,对她非常生气,不想再见到她。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嘉轩作为维持封建礼教的族长,他禁锢女儿的言行,体现了他残酷、冷漠、不讲情面的性格特点。
B. 小说节选部分以时间为线,交代了白灵腊八傍晚回家,十号就逃跑的短短两天情节,矛盾冲突集中。
C. 文中划线处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凄冷黯淡的氛围,体现了被父亲禁锢的白灵内心的悲伤和迷惘。
D. 文中白灵和鹿兆鹏见面的情节,表现了革命者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突显了历史变革的宏大主题。
8. 请结合文本分析白灵为何反复提到“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
9. “白灵”谐音“百灵”,有读者评价她为“冲出牢笼 百灵鸟”,请谈谈你对作家陈忠实如此起名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以晏子为相,欲霸天下。时三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伏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于是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齐君负大,不义于天下,及孔子以礼责,愧悔无地。尝读《晏子春秋》,其言论多可采,原于老子者也。然二桃而杀三勇士,清净流为名法,不其然哉。”
(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
B.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
C.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
D.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公,春秋时齐国著名国君。“景”是谥号,义为“布义行刚”,可见齐景公在位时还是有所作为的。
B. 左骖,指驾在车前左边的马。古代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护卫居右,文中将左骖引申为尊者。
C. 使者,原指受命出使的人,见秦伯的烛之武、到元营的文天祥皆属此类。文中泛指奉命办事的人。
D. 士礼,指对待士人所用 礼节。古人等级不同,对应的礼仪也不同。文中指对士所用的丧仪。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经过公孙接等人时小步快走向前,以此表示对他们三人的尊敬,但他们却并没有起身,显得粗鲁无礼,引发晏子对他们的嫌恶。
B. 晏子认为可以从符合礼法、建功立业和上下认同三个条件来评判勇士对国家的作用,对这样的勇士国君可尊其位,重其禄。
C. 公孙接说自己能搏乳虎,以示其勇武;田开疆说自己曾伏兵退军,以示其功绩;古冶子的一番话则表明他兼二人之长,既有勇且有功。


展开余下试题D. 高士奇在文末不赞同《左传》对晏子的评价,他认为晏子并没有尽到辅佐国君的责任,因为他言行不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
(2)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
14. 晏子认为可用二桃瓦解三士并杀之,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晏子做出该判断的依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居所。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诗的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人类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人间的“银河”运用的是借喻手法。
B. 对唐玄宗命杨玉环自缢的历史事件,历代诗人多有题咏,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袁诗缅怀历史,对杨贵妃的惨死和唐玄宗的悲思寄予深切的同情。
C. 李诗起始两句用《长恨歌》“夜雨闻铃断肠声”诗句本意,而略加扩展。“淫雨”表示久雨,用“乱铃声”表示明皇在经过栈道时的心情。
D. 李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抽取其中的一个片断,为后面的议论定下了基调。
16. 两首诗歌都是诗人读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所抒发的感慨,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分别从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和诗人抒发的感慨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顶上,泸定桥铁索凌空横跨,红军战士___________、攀爬向前;放眼望,高耸的雪山寒风凛冽,几名战士正用力地试图摇醒受冻昏迷的战友;向前看,泥泞的草地上大雨倾盆,一队红军正艰难前行……
为了让史料生动鲜活起来,为了和当代年轻人产生更多链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创新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科技手段,遥真再现了80多年前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场景,让观众以亲历者身份步入一段段历史场景,切身感受红军我士的英勇不屈,___________地体会长征的艰辛。复原景观不仅生动逼真,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式、情景式设计,展览别有趣味。
在展览的尾声,一个“时空隧道”跨越百年,选取了1921年、1949年、1978年、2012年、2020年5个重要时间节点,___________的变化在光影变幻中直抵人心。隧道的尽头,8个大字___________,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跨越百年、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赴后继 设身处地 天翻地覆 重若千钧
B. 前赴后继 身临其境 天崩地裂 千钧一发
C. 前仆后继 身临其境 天翻地覆 重若千钧
D. 前仆后继 设身处地 天崩地裂 千钧一发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除了生动逼真的复原景观,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式、情景式设计,展览别有趣味。
B. 除了生动逼真的复原景观,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这种年轻人喜欢的互动式、情景式设计,让展览别有趣味。
C. 复原景观不仅生动逼真,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式、情景式设计,让展览别有趣味。
D. 复原景观不仅生动逼真,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这种年轻人喜欢的互动式、情景式设计,展览别有趣味。
20. 材料第一段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科学界基本形成一个共识: ① 。
但最近,一位名叫日置幸介的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理论:在地震发生前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地震发生地上空的电子就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似乎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引起的。
日置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发现。在日本东北大地震之后,( ),这两次地震所在地都有详细的GPS数据。日置发现,在这两场地震发生前至少30分钟,电子密度都出现了明显增加;地震越大, ② 。在2014年智利的8.2级地震中,电子密度出现变化的时间是提前了25分钟,而在9.O级的日本东北大地震中,这一提前时间则是40分钟。所以说,电子信号 ③ ,还会表明即将发生的地震的相对大小。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又观察了另外两次大地震
B. 他观察了另外两次大地震的情况
C. 又另外发生了两次大地震
D. 另外两次大地震又引起了他的注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朱自清
(2)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爱德蒙•伯克
(3)你若沉默,请出于爱而沉默;你若发声,请出于爱而发声。------奥古斯丁
上述材料唤醒了你怎样的体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月考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所谓根,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念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因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并留下了宏伟的物质标志。农业是文明之母,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从夏朝都城依黄河及其支流建立并转移,到元朝定都北京,再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招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