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9 2022-05-10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2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1—5题。
材料一: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材料二: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气,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浏览完整试题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于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传统文化里,儒道都有以水喻道的传统,因水的“柔性”具双关的隐喻和象征。
C.《易经》对水的阐释,意味着我们祖先可能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
D.在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一切定论,都确定了生物的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C.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D.行为不极端,懂得隐忍包容,崇尚“至柔”道德品性的人是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水”的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 )(3 分)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做于世而不顺。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 分)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一文中强调:“一个国家最美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青年人!当代青年干部当以水为师,涵养水德,争做‘若水青年’。”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待、殴打动物致死,结果让人心寒!”题目配图是一只在铁丝网里的羊,郑主任还在链接上方加了文字:“呼吁严惩!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生存权!有尊严!”
在手机朋友圈坐览众生相的胡忠铭,对郑美琪这条“朋友圈”秀的读后感,哑然失笑。
胡忠铭倒不是个冷血的人。他惜老怜贫,对所有动物,包括鱼虫鼠蚁,均抱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胡忠铭对报道中那些受虐待的动物充满了深切的同情,然而,一旦关闭网页,残忍的事实就和显示的像素一起,神奇地瞬间消失了。胡忠铭的注意力只盘桓在郑美琪那十几个字的评论和那个微信头像上,这才是胡忠铭关心的身边事、周围人。
胡忠铭笑的,除了郑美琪激烈的措辞,还有与郑美琪完全不相符的正义感、爱心范儿,还是那句话:缺什么秀什么。郑主任的可笑,在于她日常是个心地狠辣的唯权力论者。而在网络世界,她又企图扮演胸怀大爱、众生平等的达观女性。胡忠铭除了日常体验郑美琪对办公室的冷漠统治,还曾亲眼看见郑美琪一脚踹飞一只流浪狗的狠状。
郑美琪踹狗,发生在单位停车场。
交流中心的地上车位数量有限,仅限领导停车,郑美琪将将过领导线,给她的车位在离办公楼最远的位置,而且还被一棵树占了一个角,车很容易被粗糙的树皮刮到车漆。可常年穿高跟鞋①的郑美琪还是坚持把车停在专属于自己的地上车位,因为这是待遇。
胡忠铭清楚地记得郑美琪踹狗那一天是星期二。
每个星期二下午三点,九个部门的负责人要集中开会,到整个交流中心第一号人物高主任办公室去汇报工作。因此,这一天部门里都是鸡飞狗跳的状态,是两百多名职员的黑色工作日。
处于亢奋中的郑美琪会在这一天上午把自己部门办公室里十几口人轮番叫进去问话,对前一天每个人交上去的工作周报进行梳理或是质疑,直到下午盘问结束,郑美琪开始闭门准备汇报的说辞。
郑美琪去高主任办公室的时候,照例衣着光鲜,宝石蓝的套裙下配着同色缎面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踩出一串脆响。谁知提着劲儿去的郑美琪,泄了气儿回来。不用看人,光听高跟鞋②落地的声音就知道了。
郑美琪回了自己的办公室,立刻唤王小胖进去,门还没关上,郑美琪疾风骤雨的咆哮便充盈在半边楼里。胡忠铭桌上弹簧玩偶的头都在簌簌弹动。胡忠铭和同事们这时都舒了口气,雷都已经劈下来了,劈的又不是自己,于是相视耸肩撇嘴做惊愕表情。
这天下班,上了趟厕所的胡忠铭落了单,等电梯到一楼,门一开,对面电梯里走出来的,赫然是铁青着脸的主任大人。胡忠铭紧张地叫了声“郑主任”。郑美琪像是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径直往大门外走。
等郑美琪走到了自己的车位旁。没承想,那双闪耀着娇贵光芒的高跟鞋画风突变,其中一只以凌厉的姿势飞踹出去,迅猛地落到了那只总在院儿里溜达的褐色的长毛流浪狗脑袋上。不长眼的狗,显然没有料到它正在撒尿占领的这个轮胎,属于穿高跟鞋的气急败坏的女人。这只狗几乎天天在这里撒一泡尿,可今天它被踢得闷哼一声飞将出去。跟着一块儿弹射出去的,还有郑美琪脚上的那只高跟鞋③,它在空中翻转了两个跟斗,仿佛全方位展示美丽的光泽一般,一头扎进了树坑里。
展开余下试题
这番变故,如电光石火,胡忠铭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来不及思忖,紧跑几步上去树坑里捡郑美琪的鞋。树坑里淤着的泥水,已浸染了鞋面和一侧的鞋帮。胡忠铭捏着后跟把鞋子从泥水中提出来时都觉得肉疼。他把鞋子送到郑美琪面前,此时,作为女人和部门主任的郑美琪,狼狈而气恼,她从胡忠铭手中一把拽过鞋子,扬手丢进车里,跟着一屁股坐进去,摔上门打着火,一把方向盘,车子向前一蹿,迅疾地开出大门扬长而去。车位边上的树没法儿躲闪,只能硬生生地让车屁股蹭过去,朱红的车漆,像血一样嵌进了树干里。
经过这么一场事故,胡忠铭觉得自己和郑美琪之间,有了点儿私密的不为外人道的共同经历。他有意与郑美琪共处一个空间,企望得到一两句意在言外的话、一个半个默契于心的眼神。可郑美琪一如既往一视同仁地冷着脸,公事公办,彻底无视他,甚至胡忠铭还有被她践踏的感觉。
原因是胡忠铭提交的周报里,把重要项目的合作方名字写错了,项目进展完全复制了前一周的内容,只改动的两个数字中的一个还是错的。指出这些错误时,郑美琪就粗暴地把报告摔在了胡忠铭面前的桌子上,冷冷地吐出几个字:“重做,一个小时后给我!”
这之后,胡忠铭便格外照顾起那只被郑美琪踢飞过的流浪狗。他常常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剩点儿鸡蛋肉骨头什么的,拿到院子里四处找狗,还给它起个名字叫大毛。大毛很快就和胡忠铭熟了。胡忠铭常对大毛嘟囔着,是对“那个恶毒的踹狗的女人”的鄙薄跟嘲笑,而狗也会在胡忠铭嘀咕时汪汪叫几声。
可这一人一犬的莫逆友情没能持续多久,因为大毛忽然就不见了,守大门的保安说:“领导说不卫生,有安全隐患”。
天气渐冷,偶尔想狗,胡忠铭还会有些气恼和担心。他觉得不该只是自己默默承受,应该让周围的人知道,更应该让郑美琪知道。
他策划发朋友圈,拍一张流浪狗的照片,配上一两句话。照片拍得很顺利,落叶和枯树的背景下,一只瘦而脏的流浪狗夹着尾巴在墙根处张望。狗的神态抓得挺好,绝佳地呈现了丧家之犬的悲催,胡忠铭配图的文字,很费了番周折。
他先是写:“大毛,寒冬将至,今安在?曾经与你莫逆相连,相处甚欢。倏忽不见,寒风中,道声珍重,望能再见!”
想想不妥,于是又写:“今天很冷,路遇流浪狗,真是担心,这个寒冬,它们过得去吗?”
又想,还是来直接的:“曾经喂养过一只流浪狗,它的样子跟今天路遇的这只有点儿像。天寒地冻,被驱赶到街头的它,不知能否安然度过这个冬天……”
在审读了多遍后,终于在地铁口,在凛冽的西北风中,胡忠铭点下了那个绿色的“发表”键,并点击显示了自己发言的所在位置。
(节选自《朋友圈》,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郑美琪发朋友圈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人设,想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B.胡忠铭发朋友圈叨念流浪狗貌似怜悯狗,实则是一种别有用心的矫情。
C.郑美琪恼火自己用鞋砸狗的场景被下属看到,她在日后的工作中给胡忠铭穿了小鞋。
D.小说中人们关心身边人的朋友圈,更喜欢去分析单位领导和同事们言行背后藏着的深意。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述故事,情节集中紧凑。胡忠铭对流浪狗示好的做法迥异于之前郑美琪对狗的残暴,反映了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
B.小说对郑美琪的刻画采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位雷厉风行、冷酷果断的职场女强人形象。
C.小说对黑色星期二的场面描写一方面凸显了郑美琪的精干形象,另一方面也渲染了紧张、压抑的环境氛围,体现了员工职场求生的不易。
D.“朱红的车漆,像血一样嵌进了树干里。”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既写出了郑美琪气急败坏开车导致的后果,也表明了职场形象的维持是要付出代价的。
8.小说中①②③三处加点的“高跟鞋”,分别有什么作用? (4 分)
9.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俞谏,字良佐,桐庐人。父荩,举进士,官御史,按江西,治外戚王氏、万氏宗族恣横罪,坐事,谪澧州判官,大筑陂堰,溉田可万顷,累迁郧阳知府。谏举弘治三年进士,授长清知县。正德六年擢右佥都御史,治水苏、杭诸府,修治圩塘,民享其利,寻进右副都御史。八年春,姚源降贼王浩八叛,诏以谏代陈金督江西、浙江、福建诸军讨之。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浩八奔据贵溪裴源山,余众复集,连营十里。谏令秩与副使胡世宁、参政吴廷举列屯要害,断其归路。躬乘夜冒雨潜进,大破之,遂擒浩八,其党溃走玉山。谏与江西巡抚任汉复击斩七百余人,余贼奔姚源,谏督廷举等进剿,逼擒之。谏惩金失,一意用兵。东乡贼为金所败乞降,隶世宁,号新兵,而剽掠如故,既惧罪复叛,遣兵讨擒之。副使李情治峻急,众欲叛,畏而不敢发。会主将卒,众遂作乱,杀情等,焚廨舍,谏发兵擒之,乱乃定。言官劾谏及汉,兵部召汉还,命谏兼领巡抚。明年击临川贼,斩其魁。贼踞万山中,称王且八年,遣兵深入,悉就擒,俘斩千七百余人。录功,进谏右都御史,巡抚如故。剧贼徐九龄者,初啸聚建昌、醴源,已,出没江、湖间,积三十年。黄州、德安、九江、安庆、池州、太平咸被其害,谏讨斩之,群盗悉平。后遭劾,十一年召还,遂乞致仕。嘉靖改元,用荐起故官,总督漕运,其秋,召掌都察院事。逾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庄襄。
(节选自《明史•俞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B.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C.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D.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C.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皇帝即位颁布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俞谏修堤治塘,造福百姓。他任右佥都御史时,治理苏杭一带的水利,修理整治堤堰和塘坝,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B.俞谏行事果敢,有勇有谋。他平定王浩八叛乱时用兵果断,先派人占据要地断其退路,并借助有利时机反败为胜。
展开余下试题
C.俞谏以人为鉴,战绩卓著。他注重借鉴别人的得失,在屡次征讨贼人的叛乱中,战功赫赫,甚至因此而提升官职。
D.俞谏担任官职,忠心为君。他进士出身,从长清知县到负责掌管都察院,为官尽责,虽多遭弹劾,终被朝廷重用。
13.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躬乘夜冒雨潜进,大破之,遂擒浩八,其党溃走玉山。 (4 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 分)
14.唐玄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谥号为“襄”的就占了七位,“襄”在谥号里的意思是:“辟土有德、甲胄有劳、因事有功。”俞谏谥号为“庄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其“襄”的表现。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和萃芳馆主人鲁印山韵
袁宏道
爱看幽鸟曝新阳,每遇嘉阴即倒觞。
尽日竹烟消酒去,有时莺语入帘长。
春塘雨过波纹乱,花坞风回蝶翅香。
行到碧桥深柳处,一帆凉月满吴航①。
【注】①吴航:吴地的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以“幽”饰“鸟”,突出了鸟的安静闲适;以“新”饰“阳”,写出了太阳的鲜洁明亮。
B.次句的“每”字,写出了诗人遇到让人愉悦的阴凉就饮酒的习惯,这是以行为表明对自然的喜爱。
C.“竹烟消酒去”是说美景能够把酒意驱走,“莺语入帘长”是说长长的帘子外面莺声悦耳。
D.本诗塑造了一个喜爱自然、闲适快乐的诗人形象。这一鲜明的个性体现在作者行为中和景物描写中。
16.这首诗运用多种感官写景,试举例并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元嘉年间北伐,宋文帝因准备不足,落得“”的结局。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雷雨》运用“三一律”,让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矛盾在周公馆的一个夏日午后集中爆发。这场控诉旧中国社会罪恶的大“雷雨”,在今天读来依旧有_____________的力量:第二幕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_____________地再现了当年的纠葛,也让人_____________了剧中人物的亲缘关系。这段剧情,在全剧的情节结构上至关重要: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虽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造成的根源。《雷雨》在紧张激烈的冲突中,用鲜活生动的剧本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即便是集中了大量反面性格特点的周朴园也不例外。他怀念记忆中的旧时恋人或许不假,但现实中他又虚伪自私、冷酷无情。痛苦悲愤、善良自尊的鲁侍萍认清周朴园面目后,虽想尽快离开周公馆,可又忍不住要看看自己分别三十年的大儿子,但见到周萍与鲁大海的冲突,她极度失望、悲愤,以至差点失言,曹禺非常巧妙地运用语言转换,让鲁待萍的内心痛苦与克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可见作者在创作上的_____________。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振聋发聩 拨云见日 洞察 独辟蹊径
B.摄人心魄 拨云见日 洞悉 匠心独运
C.摄人心魄 抽丝剥茧 洞察 独辟蹊径
D.振聋发聩 抽丝剥茧 洞悉 匠心独运
19.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C.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萍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
20.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选项是( )(3 分)
A.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虽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但也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的产生。
B.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既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是造成无法避免的悲剧的原因。
C.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虽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但也造成无法避免的悲剧的原因。
D.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既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是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的原因。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疫苗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它是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备的,制备疫苗的方法有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可由疫苗诱导产生作用的机制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人工自动免疫,另一类是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种至人体,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该类疫苗的作用大小取决于,而影响宿主免疫反应的因素包括疫苗所含的抗原量,免疫途径,以及宿主因素等。人工被动免疫,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其特点是产生作用快,输入后立即发生作用。但由于该免疫力非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易被清除,故,一般只有2到3周。
21.根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疫苗”下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能遗漏信息。不超过50字。 (5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3字。 (6分)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 迫不及待入怀/Fly to the sky/天地洁白 一片片存在/未来 越爱越期待/我舞晴空 心花怒放表白/Fly to the sky/万丈彩虹 一重重盛开/我们都需要爱/大家把手都牵起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来 一起向未来……
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引发热烈反响,观看人次超过24亿。歌曲以歌咏志,以影抒怀,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携手并肩共克时艰、共创未来的决心。同学们,一起向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 “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错,材料二原文最后一段说“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有关生物起源的各种学说有待验证,
上一篇: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4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