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73  2022-05-11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
202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1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2022.4.6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次会晤既无法跨越认知蕃篱,也无法消弭(mǐ)理解赤字,追根究底,理念不同是最大的症(zhēnɡ)结——我方追求和谐、双赢,他们崇尚零和博弈。
B. 不同于以往的汪洋恣肆、激悦悲怆(chuànɡ),这篇小说叙事节奏沉稳,讲述了一个山村的沧桑巨变,劲(jìnɡ)道都在朴实浑厚的气场里,有种见素抱朴的风格。
C. 先生的小楷,儒雅清秀兼具文人品质与性情,给这躁动时代以温润的慰藉,论者称其如温良璞(pǔ)玉,如老树普洱,慢品过后得醇(chún)厚甘味。
D. 说不清是经年的悲伤重燃还是舔舐(shì)自我伤痛的结果,那一丝柔韧但割破心神的情绪久久不散,竟然在此次观影中得到了宣泄,彻底卸去了心灵的桎梏(ɡù)。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蕃篱”的“蕃”应为“藩”。
B. “激悦”的“悦”应为“越”;“劲道”的“劲”读作jìn。
C. “璞玉”的“璞”应读作pú。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关于类型小说的对话》一文,讨论了一个相当时尚新鲜的概念:写给特定阅读群体,拥有自身规则和技术手段的文学式样,即“类型小说”。及至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面对纯文学受到来自类型文学的冲击的现状,诞生了观点针锋相对的两派:乐观派与悲观派。【乙】一派认为雅俗边界的破除势不可挡,文学界应摒弃成见、调整心态;另一派则忧心类型文学若一味迎合市场逻辑,作品会趋向模式化、雷同化。另有人将类型文学视为消费文化的分支,批判其编织俗艳梦境、裹挟读者。
【丙】放眼当下,现实主义小说作家试水科幻、推理写作已非鲜见,也常听闻类型小说家推出“转型之作”、文学性得到批评家“高度肯定”云云。“纯文学逆势坚守”与“类型文学草根逆袭”这两条故事主线似乎并驾齐驱,并没有太多东西真的因“冲击”而被改变。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至 B. 针锋相对 C. 裹挟 D. 并驾齐驱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2~3题答案】
【答案】2. D 3.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及至:连词,等到,表示出现某种新情况,事情才发生变化。本处是指等到到了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就诞生了观点针锋相对的两派,运用正确。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本处是指出现的乐观派和悲观派尖锐对立,运用正确。
裹挟:(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本处是说有人批判类型文学胁迫读者,运用正确。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本处指这两条故事主线似乎并没有互相妨碍,而不是齐头并进,运用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写给特定阅读群体”后的逗号应为“顿号”。
故选A。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杭州“无名译者”金晓宇,数十年与自己相依为命的老父母共处,近十年仅凭一只能看得见东西的眼睛完成了22部、共600万字的外文翻译。


浏览完整试题B. 近两年新药入医保的速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要从根本上保障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的问题,就意味着要拓宽区域医保资金筹资的渠道,整合筹资的层级。
C. 明星在节目中植入广告有助于营销,但这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是否属于代言的范畴还一直未能明确,处于监管的模糊地带,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D. 中央集权制下的都城由秦朝始,咸阳、长安、洛阳,帝都的名称、地理虽然已发生变化,但相同的现实功能与象征意义又证实了三者在文化空间上的连续与演进。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数十年与自己相依为命的老父母共处”介词残缺,应该构成“与……共处”“与(和、同、跟等等)自己相依为命”的表达式,可改为“数十年和与自己相依为命的老父母共处”。
B.“保障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的问题”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解决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的问题”或者删掉“的问题”。
D.“地理……发生变化”搭配不当,应是“名称发生变化”“地理发生转移”。
故选C。
5. 下列节气与诗句描写内容不对应的一项是( )
A. 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张元干)
B. 芒种——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范成大)
C. 立夏——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郑刚中)
D. 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朱淑真)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立夏——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错误。“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的意思是大暑之时,正盛行着暑气,那形势就好像要用火去焚烧一座山一样。由此可知,节气应为“大暑”,另外也可以由这两句诗句的出处,即选自郑刚中的《大暑竹下独酌》得知。
故选C。
6. 下面是北京野生动物园就一起游客打架事件发布的官方声明,和网友据此创作的漫画。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官方声明:
北京野生动物园
2021年8月7日下午,有两家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游览时因琐事发生纠纷,进而互相谩骂、撕打,并引起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们的围观。经当地公安机关调解后双方和解。
北京野生动物园提示广大游客,夏季天气炎热,出游时要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家人的安全最为重要。
另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场面一度失控。在饲养员的耐心教育下动物们知道了打架不好,特别不好。

(1)结合声明内容,写出漫画的寓意。
(2)声明第三段语言亦庄亦谐,表达效果好,请作具体分析。
【6题答案】
【答案】(1)讽刺了部分人不讲文明,不知认错,还不如动物。
(2)用严肃的词语、正式的表达,描述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在官方公告中,出现“不好,特别不好”等口语词汇。这就产生了诙谐幽默的效果,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自然认识到打架斗殴是极不文明的行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声明介绍了事件的起因是两家游客打架引起动物围观和“效仿”举动,而漫画主要截取了动物们效仿打架的举动,以及饲养员教育动物们,让动物们“知错”的内容。漫画不画人们打架,却以动物打架后在饲养员的教育下乖乖低头认错的画面,暗讽人类打架的不文明行为,以及他们还不如动物有知错就改的态度,讽刺意味十足。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这是一则“声明”,原则上应该用正式的书面语;而声明的第三段,确实用了严肃的词语,如“内部人士透露”“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饲养员的耐心教育”等,一本正经地声明动物们看到人类打斗时的心理感受和反应。
同时,又出现了“场面一度失控”“打架不好,特别不好”等网络流行句式,让读者一看就禁不住会心一笑,从而产生诙谐幽默 效果。既然动物都认识到了“打架不好”,人自然也会认识到打架斗殴是极不文明的行为。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层民众的宴饮活动,可以分为政治性、宗教性和生活性三种类型。政治性宴饮是由国家政权出于特定目的而举办的宴饮活动。皇帝赐酺是庶民最重要的政治性宴饮。
汉代的皇帝在即位、立皇后、立太子、封禅、出现祥瑞及军事胜利之时,往往大赦、赐爵并赐酺。所谓“酺”,《说文》解为“王德布,大饮酒也”。赐酺的对象往往是“天下民”,以基层社区“里”为单位进行赏赐,即“赐民百户牛酒”。“大酺”就是在皇帝的恩赐下,天下百姓在自己居住的里落中举行群聚欢宴的活动。为什么汉代的皇帝会特别热衷于赐酺呢?皇帝的统治除依赖军队和官僚系统之外,还需要通过各种软性的手段,塑造皇帝的形象,传播皇权主义意识,使百姓崇拜皇帝、认同统治,心悦诚服地接受被统治的地位,如此才可长治久安。在王朝的重要政治时刻,皇帝通过赐酺建造出奇异的“政治景观”,成千上万的基层社区都持续好几天畅饮皇帝赐予的“牛酒”,觥筹交错、狂欢喜悦,感受着浩荡皇恩。
皇帝的赐酺是对基层社会古老饮酒习俗的改造和利用,以此将国家权力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社会。乡饮酒礼源于氏族时期的集体聚餐宴饮,贯穿其中的精神是对长老和宾客的尊敬。但是后来乡饮酒礼趋于繁复琐细,成为社会上层维护宗法制度和贵族特权的手段。但是在庶民社会中,乡饮酒礼的古义得到维系,基层聚落仍然通过宴饮中的各种规矩、礼节和仪式,来强化社区里的尊老慈幼的观念和以齿为尊的秩序。无论是政治性的宴饮,还是其他宗教性、生活性的宴会,通过座次位置、菜肴数量、敬酒次序等规矩礼节以达到确立和强化基层社会秩序的功能,是一以贯之的。
皇帝但凡“赐爵”必会伴随着赐酺,两者之所以相须而行,是由于皇帝意图以宴饮的形式,将爵位体现的“以爵位尊”的观念灌输到百姓的意识之中,并及时地以群聚宴饮中的各种规矩、仪式来确认赐爵之后的新秩序,表明爵位政治身份的高低就是社会身份的尊卑。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普遍赐爵给天下男子,年龄越高者遇到皇帝赐爵的次数越多,“由于民爵赐予而产生的有爵者的爵位的等差,结果与齿位并不矛盾而趋于一致了”。但以齿为尊的民间秩序是原生态的,皇权并没有介入其中,所以不能体现皇权的存在和影响。而在皇帝普遍赐爵大酺之后,以爵为尊成为基层社会秩序的构建原理,皇权的触须遍布到基层社会之中了。


展开余下试题宴饮也是地方官吏与乡里百姓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基层官吏在休日应该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设酒肴,请邻里”,这样才是“从众”的行为方式。与邻里宴饮共乐,对于协调官民关系,塑造政权的亲民形象,自然有一定的帮助,所谓“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当然,这种“上下通焉”的酒宴,大概是邀请民众中德高望重的父老,范围有限,但目的是达到吏民相亲,以取得民众的支持。
此外,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的官员,大多数都会回到自己的乡里养老,宴请乡里也是当时的一般惯例。以一场宴饮互动作为乡里对自己仕宦生涯支持的感谢,也作为自己重回乡里的一个仪式,以巩固自己在乡里的地位。汉代的致仕制度对保持乡里社会的活力,维护乡里的基层秩序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当然,这些宴饮并不是常规的,而且也不会发生在没有出官员的乡里,意义是有限的。
(薛小林《皇恩浩荡:汉代乡里宴饮的政治维度》有删改)
8. 下列关于文中“基层民众的政治性宴饮”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层民众的政治性宴饮通常在皇帝即位、封禅或军事胜利等时候,由皇帝对百姓进行恩赐,使其在里落中进行群聚性的宴饮活动,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图。
B. 赐酺作为基层民众的政治性宴饮之一,可以用柔性的方式塑造皇帝的形象,加深百姓对于政权的认同,在维护统治方面是军队和官僚系统的重要补充。
C. 基层官吏每逢休日邀请邻里中德高望重的父老参加宴饮活动,这种活动尽管人数有限,但有助于塑造政权的亲民形象,同时协调平日里紧张的官民关系。
D. 大多数汉代官员致仕后回到乡里,按照惯例举行宴饮活动,借以向乡里表示感谢,就能巩固自己在乡里的地位,有效保持基层社会的活力。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汉天子在一些重要的政治时刻往往会赐酺,即要求天下百姓在自己居住的里落中举行群聚欢宴的活动。赐酺是庶民最重要的政治性宴饮活动。
B. 乡饮酒礼受皇权改造和利用的影响,宴饮过程中的规矩、礼节和仪式变得更加繁琐,成为了上层社会维护宗法制度和贵族特权的重要手段。
C. 皇帝大费周章建构以爵为尊的社会秩序,来取代原生的以齿为尊的社会秩序,很多时候改变了百姓间的尊卑地位,体现出皇权的存在和影响。
D. 无论是赐酺还是基层官员组织宴饮,百姓都能与邻里宴饮共乐,这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而是有助于协调官民关系,塑造政权亲民形象的政治手段。
10. 皇帝赐酺和基层官员组织的宴饮有哪些不同?
【8~10题答案】
【答案】8. B 9. C
10. ①对象不同:前者是天下百姓,后者是乡里德高望重的父老。
②时机不同:前者只在国家重大政治时刻举行,后者休日或致仕后举行。
③效果不同:前者有利于增强百姓对皇帝的认同,后者有利于增强百姓对官员的认同。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基层民众的政治性宴饮……由皇帝对百姓进行恩赐”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宴饮也是地方官吏与乡里百姓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对于协调官民关系,塑造政权的亲民形象”,不仅仅是皇帝,还有地方官吏。
C.“每逢休日”错误,结合“基层官吏在休日应该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分析,是在休息日回去邀请,不是每逢休日就必须回去;“邀请邻里中……”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大概是邀请民众中……”,文中只是猜测,且“民众”范围大于“邻里”。
D.“就能巩固自己在乡里的地位,有效保持基层社会的活力”错误,绝对化。结合“以一场宴饮互动作为乡里对自己仕宦生涯支持的感谢……汉代的致仕制度对保持乡里社会的活力,维护乡里的基层秩序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分析,原文意思是能达到“以巩固自己在乡里的地位,有效保持乡里社会的活力”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就能达到这个目的的。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取代”错误。结合“皇帝普遍赐爵给天下男子,年龄越高者遇到皇帝赐爵的次数越多,‘由于民爵赐予而产生的有爵者的爵位的等差,结果与齿位并不矛盾而趋于一致了’”分析,文中二者趋于一致,并非“取代”。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赐酺的对象往往是‘天下民’”分析,皇帝赐酺的宴饮对象为天下百姓。
结合“这种‘上下通焉’的酒宴,大概是邀请民众中德高望重的父老”分析,基层官员组织的宴饮的对象为民众中德高望重的父老。
结合“汉代的皇帝在即位、立皇后、立太子、封禅、出现祥瑞及军事胜利之时,往往大赦、赐爵并赐酺”分析,皇帝赐酺的宴饮一般在国家重大政治时刻举行。
结合“基层官吏在休日应该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的官员,大多数都会回到自己的乡里养老,宴请乡里也是当时的一般惯例”等分析,基层官员组织的宴饮一般在休日或致仕后举行。
结合“需要通过各种软性的手段,塑造皇帝的形象,传播皇权主义意识,使百姓崇拜皇帝、认同统治,心悦诚服地接受被统治的地位,如此才可长治久安”分析,皇帝赐酺的宴饮一般有利于塑造皇帝的形象,传播皇权主义意识,使百姓崇拜皇帝、认同统治,心悦诚服地接受被统治的地位。
结合“但目的是达到吏民相亲,以取得民众的支持”“以巩固自己在乡里的地位”等分析,基层官员组织的宴饮利于取得民众的支持,增强百姓对官员的认同。
(二)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会计
阿成
20世纪70年代,我和一个特别喜欢吃冰棍、水饺的会计一块去沈阳出差。当时我在市政管理处开车,是一台橘色的面包车,沈阳产的。当年整个哈尔滨只有两台面包车,我开的是其中的一台。想想看,那是多么令人沉醉的事啊。不过,也因此,车坏了,零件就没处买了,只能到面包车的原产地沈阳去买。
我和会计一块坐火车去沈阳,面对面地坐在那种老式的绿皮火车的车厢里。这让我有时间可以仔细地观察一下他。与我同行的这位会计四十多岁,诗人般的黄昏让车厢里的光线很柔和,于柔和之中,我意外发现会计的眼珠子是灰色的。我觉得他的祖上可能是鞑靼人或者白俄罗斯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可就拥有一个极其拗口的家族史啦。但是,冒昧地打听一个人的家庭历史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不友好的行为。所以关于他的出生背景,对我来说至今也是一个谜。
沈阳到了。我喜欢听那种带有点儿曲麻菜味儿的沈阳话。
总之,我对沈阳的印象还是蛮好的,觉得这座体型笨重的城很热闹,市民们表现得都很充分。
我和那位会计住在一幢“隐藏”在居民区里的两层小旅馆里。还是挺安静的,并且一个屋子可以睡四个人。除了我们俩还住有一个从乡下到城里来买种子的年轻农民。
我记得我们去了一条市场街,路过一家饺子馆的时候,会计说,吃饺子吧。我说,好的。我觉得他的选择是很好的。当年,居民吃肉还是凭票供应的。
在等饺子的时候,我发现沈阳人摘芹菜很有意思,不像我们那里的人,是用手一张叶一张叶地把芹菜叶摘下来,他们是提着芹菜的根儿用一根筷子往下打。两个中年女服务员就坐在饺子馆的门口那儿用筷子打着芹菜叶儿。


展开余下试题坐在饭馆里通过窗户看到对面有一个卖冰棍的摊子。
会计就问我,吃冰棍么?
我想八成是他想吃冰棍啦,就说,好的,好的。
他迅速地出去了,很快买回来十根冰棍。
这倒是让我吃了一惊,说,买这么多,过冰棍年哪。
吃冰棍的时候他的眼睛是直的,仿佛被冰棍冻住了似的。
吃饺子的时候,他吃得也相当投入,一边吃一边说,好吃,真好吃。
我觉得跟这样的人出差真是一种福分。出门有一个凡事都有兴趣、有激情的人做伴,高兴、开心。
我们住的小旅馆的西面是一幢家属小楼,两幢楼彼此挨得很近,俯瞰之下,可以将对面那个错下半层人家里面的情况一览无余。会计看得很沉迷。原来对面那家的睡床紧挨着窗户,宽大的床上睡着一个只穿着短裤背心儿的中年妇女,白白的,胖胖的。会计说她真是一个享福的娘们儿。后来只要我们办事回来,会计就说,去看看。然后,他径直走到西窗那儿去观看,或者说是去观赏。
回到正事上。
当年买汽车零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到厂方的销售科去申请,由销售科的科长签了字之后你才能买到所需的配件。每天工厂的销售科都有许多人在那儿等着科长签字。那个科长高高的个子,牛逼得厉害,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好像我们是上门乞讨的乞丐。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就得耐心地等,今天没批上明天再去。说实话,我也是从这件事上开始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多么蠢,多么没文化,没水平,一旦大权在握,自己就能把自己骗了,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水平的人,有能力的人,有理由牛逼哄哄的人了。你面对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耐心地等待。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太可爱了。
说来,在等待销售科的科长签字的日子里最让我痛苦的,是与我同行的这位会计居然天天都去那家饺子馆吃饺子。我是爱吃饺子,可是天天吃、顿顿吃,那也要人命啊。然而与人出差在外——前面我说过,最原则的一条就是妥协。我爷爷也常教导我们,“知足者常乐,能忍者久安”,那就忍吧。再说,吃饺子又不是吃脚丫子,怎么就忍不了呢?忍。不过,我这里还是要提醒一句,朋友们不要模仿我。为什么?因为残酷的生活告诉我们,有些事并不是说你忍了对方就会放过你,也并不是对方打过你的左脸之后,你将右脸也递过去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我爷爷对其儿孙的这种“本本主义”的教导还是值得商榷的。
有一次我装作领导的样子和腔调问那个和我们同住一间客房的农村小青年,兄弟,这个这个,作为一个农民,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他不屑地说,苗生、草死、地发酸。回答得很科技,很前沿。此外,他还在闲扯中向我介绍过炸油条的面和配料的配法,他说,三矾、四碱、二两盐呗。真他娘的精辟。说起来,平头百姓的生活经验就是在这种相互交流、闲扯之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
当然,现在多是靠微信了。
我们回到正题。
记得那天从汽车厂的供销科回来,两个人在饺子馆吃过饺子(我恨不得连盘子带饺子都扔到当街上去),回到了小旅店,在那种黄昏的固有的沉静下,会计忽然开口,小王,唉,我媳妇对我不好哇。
紧接着,会计当着我的面儿迅速地脱掉裤子,让我看里面那条布满补丁的衬裤,说,你看,这都是我自己补的呀。
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之后,他就不言语了。所谓来得突然去得突兀。
……
我们躺下之后,月光就升起来。挺好挺圆的一盘银白色的月。我看了一眼对面床上的会计,他已进入了梦中。不过我可以肯定,他梦中的人文环境似乎也不太好,不然他的表情就不会那么痛苦。我看着天花板苦苦地想:那么,冰棍和饺子对他又意味着什么呢?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删节)
11. 文中“我”对会计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作简述。
12. 本文结尾写到“他梦中的人文环境似乎也不太好”,请简析小说展现的人文环境。
13. 分析画线语段叙述的特点。
14. 有论者评阿成小说“真实到近乎离奇”,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11~14题答案】
【答案】11. 好奇——喜欢——忍耐——同情
12. 写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北的境况: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不高;人们精神生活贫乏,心情比较压抑。
13. 运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亲切,拉进与读者的距离;用口语化的语言讲述,如同与读者对话,既叙述故事,又抒发情感,发表见解;叙述腔调上,带有幽默调侃的味道。
14. 离奇是指人物言行的异化,不合常态;真实是指看似异常背后的生活真实。如会计,对饺子和冰棍异乎寻常的痴迷,窥视女人,反映了小人物生活失意、精神压抑的真实状态。再如农村小青年说话精炼,有着超出年龄的老练,说明他虽年轻,却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砺。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
由“我意外发现会计的眼珠子是灰色的。我觉得他的祖上可能是鞑靼人或者白俄罗斯人……但是,冒昧地打听一个人的家庭历史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不友好的行为。所以关于他的出生背景,对我来说至今也是一个谜”可知一开始是好奇会计的家族史。
由“我觉得跟这样的人出差真是一种福分。出门有一个凡事都有兴趣、有激情的人做伴,高兴、开心”可知对会计是喜欢的。
由“我是爱吃饺子,可是天天吃、顿顿吃,那也要人命啊……那就忍吧。再说,吃饺子又不是吃脚丫子,怎么就忍不了呢”可知对会计是忍耐的。
由“不过我可以肯定,他梦中的人文环境似乎也不太好,不然他的表情就不会那么痛苦。我看着天花板苦苦地想:那么,冰棍和饺子对他又意味着什么呢”可知对会计是同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语句、筛选信息的能力。
“当年整个哈尔滨只有两台面包车,我开的是其中的一台”“不过,也因此,车坏了,零件就没处买了,只能到面包车的原产地沈阳去买”“当年,居民吃肉还是凭票供应的”,只有两台面包车,车坏了,零件没处买,吃肉凭票供应,可知写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北的境况: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
“每天工厂的销售科都有许多人在那儿等着科长签字。那个科长高高的个子,牛逼得厉害,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好像我们是上门乞讨的乞丐。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就得耐心地等,今天没批上明天再去”,科长摆谱,说话不客气,签个字要耐心地等,可知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不高;
“会计看得很沉迷。原来对面那家的睡床紧挨着窗户,宽大的床上睡着一个只穿着短裤背心儿的中年妇女,白白的,胖胖的。会计说她真是一个享福的娘们儿。后来只要我们办事回来,会计就说,去看看。然后,他径直走到西窗那儿去观看,或者说是去观赏”“紧接着,会计当着我的面儿迅速地脱掉裤子,让我看里面那条布满补丁的衬裤,说,你看,这都是我自己补的呀”,会计偷窥别人的生活,抱怨妻子对自己不好表现人们精神生活贫乏,心情比较压抑。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句的能力。
“最让我痛苦的,是与我同行的这位会计居然天天都去那家饺子馆吃饺子。我是爱吃饺子,可是天天吃、顿顿吃,那也要人命啊”,运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亲切,拉进与读者的距离,增进读者对“我”的同情心。
“最让我痛苦的,是与我同行的这位会计居然天天都去那家饺子馆吃饺子”“天天吃、顿顿吃,那也要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2届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