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 语文 (2022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散文给羸(1éi)弱无力、视野狭隘、囿(yù)于个人悲欢的散文注入了强心剂,以思虑深远和格局开阔取胜,适应了社会转形期间知识大众的心理向度和精神需求。 B. 莫扎特生前在家乡饱经冷落,屡受排挤,可谓命途多舛(chuǎn),但在他的音乐中,你听不到挫(cuò)折,听不到身世的飘零和心绪的隐秘,这确乎是一桩过于奇妙的事情。 C. 明代晚期的十里秦淮,商业文明的发展如同脱缰野马,科考举子的集聚迸(bèn)发出朝议的力量,温柔乡里的歌女仿佛主持沙龙的名媛,令声气相通者有了恣(zì)意批判的空间。 D. 有关《王者荣耀》的争论,泾(jīng)渭分明:一派从资本视角力捧,称颂其吸金能力封神,是手游届的荣耀;一派从教育视角批判,认定其茶(tú)毒学生,堪称教育领域的毒药。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转形期”的“形”应为“型”,“囿”应读yòu。 C.“迸”应读bèng。 D.“手游届”的“届”应为“界”,“茶毒”的“茶”应为“荼”。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两题。 [甲]早期的“单元”就是教学内容的单位,主要涉及教什么——即教育的前端。一百年前课程诞生之后,特别是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单元”一词尽管依然沿用,但其含义有所变化,即从有组织的内容单位走向了经过设计的活动单位,也叫经验单位,可以称之为教育的中端。后来的几十年,“单元”一词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中渡过,[乙]直至21世纪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人们从“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上重新激活了单元概念,让单元成为一个学习单位,对接素养目标。也许此时的单元已经成为“一个教育片段的完整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丙]它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前端的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端的整个学习过程,后端的素养目标是否达成的实践验证。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诞生 B. 尽管 C. 不温不火 D. 渡过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2~3题答案】 【答案】2. D 3.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诞生”:人出生及生日(用于尊敬的人和庄重的场合),也比喻事物形成。此处是说“一百年前课程”产生,使用正确。 B.“尽管”: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老是、总是;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此处是表示姑且承认“单元”一词依然沿用,和下文“但其含义有所变化”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使用正确。 C.“不温不火”: 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此处是说平和的“状态”,使用正确。 D.“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渡过黄河”“渡过难关”“渡过困难时期”等。此处“‘单元’一词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中……”,是对于时间来说的,应为“度过”。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