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71  2022-05-1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C】A消弭mǐ;B廓清;D不妨,戳chuō
2.【D】“湮没”:(名声、成就等)被埋没。应为“淹没”:(大水)漫过,盖过,可引申比喻为一事物掩盖住另一事物。
3.【A】最后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外。
4.【B】A成分赘余,去掉两个“多”;C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城市生活迥异”前加“与”;D语序不当,改为:修复经典不仅仅是“修旧如旧”的致敬,更是“补新如新”的再创作。
5.【B】不符合对联“仄起平落(上仄下平)”的要求。
6.(1)示例:数字鸿沟\断崖\天堑;数字沉迷\沼泽\泥潭(不一定要用答案的词语,但空一要含有“难以逾越、跨越”的意思;空二要含有“深陷其中”的意思。)
(2)示例:①图标、字体、时间关键要素放大;②操作系统简单,设有简洁模式;③屏幕共享,子女远程助力老人手机操作;④设有防沉迷防诈骗系统。
(三点建议每点1分,三点3分;三点建议能覆盖解决图片反映的两类问题,1分;共4分。)
7.【C】A“带着一股‘邪劲’”是青少年饭圈文化。B“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D“十分严重的程度”无中生有。
8.【C】“显而易见的曲意逢迎态度”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习见不察的现实心理趋奉”。
9.①危害公共安全,甚至会破坏现存社会秩序。从粉丝为拥戴偶像而做出的种种出格行为可以看出。
②对更多青少年形成不良导向。使更多的青少年被动进入饭圈,变成无形中被胁迫的对象。
③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抗拒和排斥其他艺人、信息和思想,变得越来越自我和孤僻。
④影响社会风气。被动买卖之风日盛,饭圈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紧密捆绑粉丝的某种“机构性群体”。
⑤影响文化自信。有意无意助长对外来文化的趋奉。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10.①写出了酒坊质朴自然雅致温馨的特点,营造了温暖和谐诗意的气氛。
②体现了酒坊主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追求诗意生活。
③为下文酒坊主人出场做铺垫。
④关于黄狗的描写与结尾处相照应,使结构完整圆融。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1.①爱好文学:空闲时写写文字,有作品《走吧,砚台》。
②追求自然诗意生活: 酒坊布置、故事换酒。
③善良、有爱心:她“把卖菜的钱捐给村子里一些贫困的孩子”。
④坚韧、有担当:父母离世,独自承担生活重任并回乡发展祖业。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2.(1)①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的百无聊赖、孤独寂寞的状态。
②突出了在乡村鸡犬狗吠都消失的时候,松树对酒陪伴的情意。
③抒发了作者对仍能保留一丝这样古典诗意自然生活方式的庆幸。(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①“互文”原指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②松和酒的互文,突出松和酒的相互融合,松可以入酒,酒坊里的“松花泉”,就是松花碾成粉末酿成。
③同时,松和酒共同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古典自然诗意的生活态度,这也是酒坊主人的理想追求。(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13.①全文围绕“酒坊”展开,酒坊不仅是文章的标题,也是全文的线索。
②人物活动在酒坊中进行,透过酒坊,刻画了酒坊主人砚台的形象,突出了其对自然诗意生活的追求。


浏览完整试题③酒坊是传统酒文化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的集中体现地。从砚台回乡开酒坊,三个徒弟和“我”来学酿酒,各地酒徒从四面八方赶来都可看出。
④酒坊的消失意味着现代化进程对诗意古典生活的侵蚀,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14.【D】喻:明白
15.【A】均为“竟然”。B连词,“和、同、跟”\介词,“和、同、跟”;C于是,就\却;D句末语气词\疑问副词,怎么
16.【C】“宫商”是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这里泛指音律,不是面对的读者群。
17.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扬/宋玉所以伤白雪也/昔屈平有言/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见异唯知音耳
18.(1)所以,观察得深切明白,却又看重古代看轻当代的,那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鉴照洞明”1分;贵,贱:翻出意动或直接意译为“崇尚”“轻视”义1分;判断句1分。)
(2)(作家)写文章是先有情思再表现为文辞,(读者)阅读文章是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的情思,如同沿着水流去探寻根源,即使隐微也能使它显露。(“缀”1分;“披”1分;“讨”1分;“幽”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对文学作品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论多么困难呀!正确的理解和评论文章虽然困难,遇见能正确理解作者的评论家也不容易;要碰上能彼此理解的人,大概一千年也不过一两人吧!从古以来的评论家,常常轻视同代人而仰慕前代人,真所谓“天天在眼前的并不任用,老远听到声名却不胜思慕”。从前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刚传出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写成,秦始皇和汉武帝深恨不能和他们相见,但是后来相见了,结果是韩非下狱,司马相如被冷落,这不显然可以看出是对同代人的轻视吗?至于班固和傅毅,作品成就本来都很优秀,但班固讥笑傅毅说:“傅毅写起文章来就没停止的时候。”曹植评论文人时,也常贬低陈琳;丁廙请曹植修改文章,他就称赞丁廙说话得体;刘修喜欢批评别人,他就把刘修比作田巴,他的用意也很容易看清楚。所以曹丕说“文人互相轻视”,这不是一句空话。还有楼护以为有口才,居然荒唐得要评论文章,说什么司马迁曾请教于东方朔,于是桓谭等人都来嘲笑楼护。楼护本来没有什么地位,信口开河尚且被人讥笑,何况是文人,怎么能随便乱说呢?所以,观察得深切明白,却又看重古代看轻当代的,那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这样的人;才华卓越而喜欢抬高自己、压低别人的人就是班固和曹植这样的人;毫无文才而误信传说、不明真相的人就是楼护这类人。担心后人把自己的著作用来盖酱坛子,这难道是多余的感叹吗?
麒麟和獐,凤凰和野鸡,都有极大的差别;珠宝和碎石块也完全不同,在阳光的照耀下,肉眼能够清楚地辨别它们的形态。然而鲁国官吏竟把麒麟当作獐,楚国人竟把野鸡当作凤凰,魏国老百姓把美玉误当作怪异的石头,宋国人把燕国的石块误当作宝珠。这些具体的东西本不难查考,居然错误到这种地步;何况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本来就不容易看清楚,谁说容易辨别呢?
文学作品十分复杂,内容与形式交织而多样化,鉴赏者又常常各有偏爱,认识能力也不全面。性情慷慨的人遇见激昂的声调就会击节赞赏,心思细腻的人读到含蓄细致的作品就会很高兴,见识浮浅的人看见华丽的文章就动心,爱好新奇的人听到奇异的故事就觉得好听。凡是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作品就赞赏诵读,不符合的就看不下去;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偏见来理解衡量多种多样的文章,这就像一个人只知道向东望去,自然永远看不到西边的墙一样。
只有弹过千百个曲调的人才能懂得音乐,看过千百口宝剑的人才能懂得武器;所以全面评价作品的方法,就是必须广泛地观察。看了高峰就更明白小山,到过大海就更知道小沟。在或轻或重上没有私心,在或爱或憎上没有偏见:这样就能和秤一样公平,和镜子一样清楚了。因此,要考查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先从六个方面去观察:第一是看作品采用什么体裁,第二是看作品的遣词造句,第三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与自己的创新,第四是看作品中表现的不同手法,第五是看作品用典的意义,第六是看作品的音律。这种观察的方法如能实行,那么,作品的好坏就可以看出来了。
(作家)写文章是先有情思再表现为文辞,(读者)阅读文章是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的情思,如同沿着水流去探寻根源,即使隐微也能使它显露。对年代久远的作者,固然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也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了。难道担心作品太深奥吗?只恐怕自己见解太浅薄罢了。弹琴的人如果内心想到山和水,尚可在琴声中表达出自己的心情,何况文章既用笔写出来,其中的道理怎能隐藏?所以读者内心对作品中道理的理解,就像眼睛能看清事物的外形一样:眼睛清楚的话,就没有什么形态不能辨别;内心聪慧的话,就没有什么道理不能明白。然而世俗上认识不清楚的人,深刻的作品常被抛弃,浅薄的作品反而有市场。因此,庄周就讥笑人们只爱听庸俗的《折杨》,而宋玉也慨叹高雅的《白雪》不被人欣赏。从前屈原说过:“我内心诚朴,而不善于表达,所以人们都不知道我的才华出众。”能认识出众的才能的,只有正确的评论家。扬雄曾说他自己“内心喜欢深刻的、博洽的、绝顶华丽的文章”,那么他不喜欢浅薄的作品,也就由此可知了。只要看出了作品的深意,就必能在欣赏杰作时获得内心的享受。好像春天登台可以使众人心情舒畅,音乐与美味可以留住过客一样。据说兰花是全国最香的花,人们喜爱而佩在身上,就可发出更多的芬芳;文学书籍则是国家的精华,要细细体味才懂得其中的妙处。一切愿意正确评论作品的人,还是特别注意这些吧。
19.长调 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意近均可得分)
20.①虚实结合,借“梦”的形式描写故宫离黍,显得境界迷离惝恍;
②运用比兴,美人有时是自己灵魂的化身,有时是故国的形象;
③除“此恨难平君知否”属于直抒胸臆,其他词句抒写情怀皆用曲笔。
(答对一点3分,两点6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1.宣扬别人坏处;身居下位却毁谤长上
22.①好好先生是表面上忠厚朴实,实际上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他们没有原则,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似乎很有道德,但却是道德的破坏者。(2分)
②真正的仁人君子,真正的好人,应该是有原则的人,他们把“礼”“义”作为和人交往的准则,作为自己好恶的标准,因而爱憎分明,能正确地喜爱人,正确地厌恶人。(2分)
③所以,“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
23.(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
(5)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24.【解题】思考网络流行语广泛使用对表达、沟通甚至思维的影响。辩证阐释是最佳立意。能从任一方面加以论述也不算偏题,但最高不得超过50分。作文基准分45分。其他评分细则按高考标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