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44  2022-05-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1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石嘴山三中2021届高三年纪四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大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发掘的学术贡献
三星堆的发掘在学术上的又一贡献,是证明了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年曾经指出:“古蜀国的文化究竟是独立发展的,它的融合中原文化是战国以来的事。”这一看法与考古发现大体吻合。三星堆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器类首推其大量的青铜造像群,包括各式人面像、兽面像、面具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据研究,这些都是供奉和使用于蜀王宗庙里的重器,在古代东亚绝无仅有,与中原文化的传统明显不同。鱼凫王朝以金杖作为王权的标志,也与夏商周三代的九鼎之制不合。这些都说明蜀国的礼制、文化和中原王朝明显不同,而礼制是古代政治共同体最突出的文化表征。正因为如此,直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时,蜀仍然被华夏地区视为“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长”为“代表”的意思)也。”而先秦时期戎狄蛮夷与华夏之别,非在人种的差异,惟在文化的不同。看来正是由于这种差异,《蜀王本纪》也说先秦蜀地“人萌椎结左衽(“椎结左衽”为少数民族的发型服饰),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蜀王本纪》成书于西汉晚期以后,距公元前316年蜀亡已很久,此条记载应属几百年以后对先秦蜀地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模糊追忆。此种深远的历史记忆,加以古代交通的艰险,遂使李白发出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浩叹。
不过,如以为地理的阻隔遂使蜀文化与中原素无往来,也是误解。姑且不谈甲骨文中关于蜀的有争议的记载,三星堆文物也为我们提供了蜀地与中原及周邻地区间文化因素相互流动的见证。如遗址中出土的陶盉,就应是来自最早大量使用这种陶器的二里头文化。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玉璋,也应与二里头有联系。三星堆出土的三脚型炊器,也非本地固有。此外,“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尊罍,器形制即属于中原文化类型,据研究可能是经由长江中游辗转传来。与三星堆近邻的彭县竹瓦街,也两度出土这类窑藏铜器。当然,三星堆文化自有一套代表自身特色的主流器物群,而上述器物大概除极个别外,基本上都是出自本地工匠之手,并且在制造和流传使用过程中逐渐渗入蜀文化的因素而有了变化,但作为外来文化影响的体现,已足以表明,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从《尚书》、《逸周书》、《左传》《战国策》《史记》《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等传世文献可知,蜀地对外的联系,商周时期仅有零星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增多,尤其与楚、秦二国地域相接,交往互动,总的说来是受到楚秦强大以后的相继挤压,在战国晚期并于强秦,经秦汉终至融入了华夏,成为中华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改动)
1. 下列关于三星堆文物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三星堆出土的陶盉、玉璋、三脚型炊器都应源自中原及周邻地区文化。
B. 三星堆文物提供了蜀地与中原及周邻地区间文化因素相互交流的见证。
C. 三星堆文物证明一种文化总会受到另一种文化影响,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D. 三星堆文物除极个别外,基本都出自本地工匠之手,并且在制造和流传使用过程中逐渐渗入蜀文化 因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证明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只是三星堆发掘的学术贡献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B.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说明古蜀国青铜造像群和金杖作为王权标志在古代东亚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C. 文中引用顾颉刚先生的话提出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即古蜀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
D. 因为蜀国的礼制、文化和中原王朝明显不同,所以才有“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的评价。
3.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中有关于蜀的有争议的记载,可以推断,蜀地早期文明很早就和中原文化相互流动而为中原所了解。
B. 蜀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与外地联系,说明它是中华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祭祀坑”中出土青铜尊罍,彭县竹瓦街也两度出土这类窑藏铜器,这说明竹瓦街文化源自三星堆文化。
D.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陶器来自最早大量使用这种陶器的二里头文化,因此可以说,蜀地与中原很早就有很频繁的商贾往来。
【答案】1. D 2. B 3. A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比如,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等等。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 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摘自石仲泉《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人民日报》2020 年 8 月 19 日)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从产业数字化到数字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9 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 3.8%,36.8% 和 59.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0.2,2.2 和 3.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 22.6 个百分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需求恢复慢于供给,消费恢复慢于投资的态势,消费增长滞后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业营收及利润恢复增长。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落实,消费端持续回暖。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2021 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逐步替代地 产,基建投资,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摘编自祝嫣然《人均 GDP 超1万美元,经济总量将破百万亿元》,《第一财经日报》2020 年 11 月 13 日)
材料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建咸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一些地方还有“最后 一公里”亟待打通。
一是剩余贫困人口攻坚任务艰巨。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 52 个贫困县尚未摘帽、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看不上病看不起病、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等问题突出。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客观存在。深度贫困地区均位于中西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是“短板中的短板”。
三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犹存。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少数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土壤污染防治压力大。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问题新考验。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就业压力明显上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
(摘自宁吉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决战决胜实现目标必须加快补短板》,《人民日报》2020 年 7 月 24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以后的主要矛盾,对于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重要意义。
B. 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既有赖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要依靠新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第三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更为重要。
C.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促进人民消费的政策以帮助企业盈利,这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D.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脱贫变得更加困难,这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之一。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有延续又有发展,这是时代的变化 和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共同决定的。
B. 从“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速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为明显。
C. 2019 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速均创五年来最低,产业总量的差距也创五年来最大,可见“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 截至 2020 年 2 月底,我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一部分地区的人群面临着严重的医疗教育等问题。
6.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可以采取哪些经济建设举措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4. B 5. C
6. (1)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2)采取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消费回暖以及经济 全面回暖,促进中国经济反弹。(3)鼓励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发展,推动经济进一步复苏。


展开余下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文本一:
活着(节选)
余华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叫二喜,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
“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
我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
“爹,我走不动了。”
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说:
“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寒风从门缝冷嗖嗖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到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
“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背脊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来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副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出来,只是看着凤霞,手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
文本二:
活着(节选)
张先许绿伦
[舞台一片漆黑,隐约可见二喜和福贵矗立在台上。]
福贵 谁料凤霞会出事呢,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幕后一个婴儿的啼哭传来。随即,婴儿的哭声变成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苦根的声音):“我记得我出生后,爹的表情很奇怪,我被紧紧地抱着。旁边还有一个白头发红眼睛的人。你们说我不可能记得这种事,我不是乱说的,是真的记得呦!因为,爹在哭!爹和那个人喊着‘凤霞!’‘凤霞!’,凤霞是谁呢?凤霞是我娘,我的眼睛睁开了,娘的眼睛却永远地闭上了。”]
[灯光亮起。二喜拉着板车,凤霞被放在车上。福贵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跟在后面。田野里传来一片蛙鸣。]
福贵 我的外孙出生了,我的闺女凤霞却死了。我的女婿二喜变成了单亲爸爸,我的家人只剩下家珍,我的亲人越来越少了。我爹和我娘最先熟了,如果他们都算是枯黄的老叶子,那么有庆和凤霞,他们是还泛着青色光泽的嫩枝,他们怎么也像是被割下的稻谷一样,与田野断开联系,被踩进泥沼。而我,只能像一只傻头傻脑的青蛙……所能做的,只是围在他们身边呱呱地叫。(模仿青蛙叫)呱呱,呱呱!
二喜( 停住脚步)爹,您上车吧。
福贵 呱呱,呱呱!
二喜 您怎么了,肚子疼?
福贵 我太重,二喜,你都几天没合眼了,撑不住。
二喜 多费些力气,就会少想些凤霞。
福贵 二喜呀,人世间有很多事都强求不来的,人要是有缘,就应该惜福了。
[抱在福贵怀中的苦根突然哭了起来。福贵手忙脚乱。]
二喜 没娘的娃娃哭了!
福贵 我上去,我上去。娃娃离他的娘近了,就不会哭。(上板车)
[苦根的啼哭停止,二喜艰难地拉车前行。]
[苦根的声音:“那天晚上,风吹得很冷,我被一个人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感到一滴滴的凉意,外公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直落到我的口中。咸咸的,还带着烟味。”]
二喜 爹,别再伤心了。
福贵 我对不住你,二喜,我们都被老天爷骗了!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就死在这,凤霞也死在这,是爹没找对地方。
二喜 爹,徐家没对不住我,我们有了儿子,我们都算是有福的人,惜福,惜福哦!(蹲下)爹,我只是走不动了,腰疼得不行。
福贵 你把腰哭疼了。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妻子凤霞难产之际,二喜向医生求救“大的”,可以看出他俩夫妻情感深厚,也表现出二喜在悲剧命运笼罩之下的无奈选择。
B. 文本除了写凤霞的离世之外,还写到有庆的死亡,这种死亡元素的重复出现,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活着的艰难、生命的可贵。
C. “我”看到家珍在家眼睛呆滞,也不掉泪水,可见她的灵魂没有“活着”,对生无所依,对死无所惧,对凤霞的死亡毫无察觉。
D. 文本二开头福贵的两次独白。流露出福贵因凤霞突然去世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之情,也反映出福贵对二喜的同情与怜爱之心。
8. 结合文本一、二,请从语言和情节两方面概括分析剧本改编的特点。
9. 余华在《活着》的一篇序言中坦言:“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请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没有任何阻挡”的。
【答案】7. C 8. ①从语言看:剧本改编更注重人物的台词,同时也要有简洁的舞台说明,而小说主要通过叙事性语言来讲述故事。②从情节来看:剧本改编要求情节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时间空间限制很大,而小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9. ①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②让“我”充当人生悲剧和不幸经历的讲述者,从而使情节的叙述没有任何阻挡。③让“我”充当故事经历者,让作者借助“我”来实现情感的直接抒发,使情感的抒发没有任何阻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殁。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勤养母老,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①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殁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②,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殁,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②拏,通“孥”,儿子。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B.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C.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D.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领,中国古代官职兼任的一种说法,多为以高等职位兼任低等职位,如知州兼任观察使。
B. 废朝,中国古代重要大臣去世后,皇帝为表哀悼之情,暂时停止朝会,时间有长有短。
C. 侍中,中国古代官职名,唐时为门下省长官,相当于宰相,宋时沿用,但很少授予。
D. 申,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时至七时,亦称哺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康保裔出身将门,满门忠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且都亡于阵中,他也在与契丹的作战中阵亡。
B. 康保裔作战勇猛,不畏牺牲。在被契丹军队围困后,部下将领劝他更换甲衣,骑快马突围,但被他拒绝了,最后英勇战死。
C. 康保裔曾经抓着一把三十支一束的箭,踌躇满志搭弓射箭,那些箭的箭头追着箭尾接连着落下,人们都钦服他的射术之妙。
D. 康保裔以身赴难,感人至深。他战死后,皇上非常痛心,给他的儿子封了官。李重贵虽有战功,也不忍向皇上请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14. 康保裔的勇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皇上伤感地说:“你们的父亲是为国而死的,按赠赏规定,是应该加以厚赏的。”
(2)曾经借公家的十万钱慰劳军队,他牺牲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14. ①康保裔和契丹兵交战,血战至死。②康保裔骑马射箭,百发百中。③康保裔多次经历战阵,身上带着七十处伤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齐天乐•蝉
王沂孙①
一襟余恨宫魂断②,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④。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⑤,柳丝千万缕。
【注】①王沂孙:南宋末年著名词人,亲历南宋覆国之变。②《古今注》上说,齐国王后怀恨而死,魂魄化为蝉,飞到皇宫庭院的树上,不断哀鸣。③“瑶佩”喻指蝉,“玉竽”喻指蝉声。④汉武帝铸造手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曹魏时,金铜仙人被移走,再不能存接露水,流下沉重泪水。⑤熏风:和风,特指夏天的南风。
15. 下列对这首词 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开头词人借用典故,写蝉年复一年,在树上哀鸣,确立感伤基调。
B. 蝉刚刚离开了寒冷的枝头,又飞到了暗叶之下,反复诉说着离愁别恨
C. 金铜仙人的典故,将世事巨变的沧桑寄予其中,在结构上与上片呼应。
D. 枯蝉难敌秋寒,独唱清商,“顿成凄楚”句以设问方式,突出蝉声悲切。
16. 有人评价这是一首咏蝉词,别有政治寄托,饱含“黍离”之感。请结合最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5. D 16. ①最后两句景象光明。②“谩想”指空想,蝉的美好年华不再回来了风”“柳丝”代指两宋盛世,表达了盛时不再的悲哀和亡国之痛,确有“黍离”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问答式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虽居住在人世间,但不受世俗影响的原因。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钉头与米粒作对比,突出了阿房宫建筑用料之多,暗含着对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批判。
(3)“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诗例句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问君何能尔 (2). 心远地自偏 (3). 钉头磷磷 (4). 多于在庾之粟粒 (5). 示例一:浔阳地僻无音乐 (6). 终岁不闻丝竹声[示例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示例三: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陆龟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 的演讲……在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只要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燃”起来,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生活中,一些人 “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 “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 ;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振奋人心 误解 自夸 长袖善舞
B. 振奋人心 曲解 自诩 八面玲珑
C 震撼人心 曲解 自夸 八面玲珑
D. 震撼人心 误解 自诩 长袖善舞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宁夏回族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