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1  2022-06-03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
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考前保温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长郡中学2022届考前保温卷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书法具有形象性,但若把它作为艺术来看,那就要强调这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表现在特定形式中的形象。那么它的特定形式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是一句话,即书法的艺术形象是以汉字为素材,对其进行艺术想象、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当然书法在形式方面还有其他的特点,例如它是用笔墨写在纸上的。但这类特点不足以把书法同其他艺术完全区别开来,例如画幅墨竹,也是用笔墨写在纸上的。
书法艺术的特殊性表现为它选材特别狭窄(只有汉字可成为加工的材料),这对它的制约特别大。读者不妨试想,像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它们的选材范围是多么宽广,不仅可以表现各种事物的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且有的还可以直接诉说人的思想与感情。书法艺术就不能如此,因为它受汉字这一材料的限制。
然而正因为书法以汉字为材料,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特别能表现作者的想象力,也特别能引起观众的惊奇感,因为欣赏书法的人都是认识汉字的,汉字在他心中有个标准形象,例如秦代的标准是小篆,汉代是隶书,现代则是楷书。他面对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创作,就会深感这些作品的新奇或精美,他万万没有想到标准模式的汉字竟会被书法家加工到这种样子,这就是对书法艺术之美的深刻感受与认同。所以,书法艺术特别能借助富有群众性的参照系(汉字)而使广大群众感知其美。至于说到表现形式的限制,这其实是一切艺术都有的,比如音乐只能表现为声音,却不能表现为视觉的形象;绘画是空间艺术,不能表现时间的变化;语言艺术用的是高度抽象的文字符号,却要表现活生生的形象。这些都是限制。唯其有限制而又能突破这种限制,把限制变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才叫艺术,才能显示出艺术家的创造能力。所以,在某个艺术类型中,限制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对书法艺术受汉字的限制也应作如是观,而不能因为书法艺术受到汉字的巨大限制而说它算不了艺术。
对于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材料我们还要作一点分析。大家知道,世上有多种文字,为什么别国的文字不能变成书法艺术呢?(当然各国人民都认为他们在文字书写上也有艺术性,或者说也有“书法艺术”;但这些“书法艺术”在深度、表现力与美学价值上都不能与中国的书法艺术相比,这也是世人公认的。)书写汉字为什么能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汉字用毛笔书写,因此能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浓有淡、有枯有润,这些因素的巧妙结合,就使书法的形象富于变化和表现力。所以书法的第一要素在于笔法,所谓笔法就是要求对粗细、方圆、浓淡、枯润能够运用自如,准确组合。第二是书法艺术以汉字为素材,汉字大致成方块形,占有一定的面积,类似绘画的空间艺术,同时笔画之间的结合也比较富有变化,这对它可以被加工为艺术形象也是很有关系的。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书法艺术讲究结体与布局,一字之内笔画讲究搭配与组合,一篇之内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联系。外国的文字,比如说拉丁系统的文字,各个字词都成横条形,笔画之间的组合也较少变化,因此不大讲究结体与布局,很难被加工成丰富多彩、姿态横生的艺术形象。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金开诚《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材料二
西晋画家钟繇论书法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见万类皆象之,点如山颓,摘如雨线,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这是说书法用笔通于画意,长于表现一种无法直观的气韵。唐代书法家李阳冰论笔法说:“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近取诸身,远取万物,幽至于鬼神情状,细至于喜怒舒惨,莫不毕载。”这是说书法取象于天地的文章、人心的情况,通于文学的美。宋代雷简夫说:“余偶昼卧,闻江瀑涨声,想其波涛翻翻,迅驶掀挂,高下蹙逐奔去之状,无物可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出笔下矣。”是以写字可网罗声音、意象,通于音乐的美。唐代草书宗匠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书家解衣盘转,运笔如飞,何尝不是一种舞蹈?
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和绘画、雕塑的具象美相对)。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中国绘画也是写字,与各时代书法用笔相通,汉以前绘画已不可见,而书法则可上溯商周。我们要想窥探商周秦汉唐宋的生活情调与艺术风格,可以从各时代的书法中去体会。可见一切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书法史大可以作为建筑、音乐、绘画、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的有效借鉴。西洋人写艺术风格史常以建筑风格的变迁为基础,以建筑样式划分时代,中国人写艺术史没有建筑的凭借,大可以把书法风格的变迁当作主体形象。
(摘编自宗白华《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是,以汉字为素材并融入艺术想象、艺术加工以及使用笔墨纸等工具。
B. 书法艺术的加工材料只有汉字,所以它不能表现各类事物形象和社会生活,也不能讲述人的思想和情感。
C. 金开诚认为,汉字大致成方块形且笔画的结合变化多样,使得它能区别于别国文字而被加工成艺术形象。
D. 通过对中国各个时代书法作品的研读,人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生活情调、艺术风格以及时代精神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虽然在选材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正因如此,它更能体现作者的创造力,也更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B. 材料一第四段括号内的文字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态度,他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能够尊重不同观点,并进行客观表述。
C. 宗白华引用钟繇的言论,意在强调书法与绘画用笔相通,追求形与神的结合,最终可以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D. 宗白华举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受到启发的例子,又说书法家解衣盘转是一种舞蹈,说明书法创作结合舞蹈效果更佳。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文中“在某个艺术类型中,限制与创造是相辅相成 ”观点的一项是( )
A. 皮影的造型是二维平面的,表现的影像简单,但是这恰好成为现代电影艺术的创作灵感。
B.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提出“师古人之迹”,但“不师古人之心”,在画法上进行了革新与突破。
C. 京剧中只能在一方舞台上表演行军千里,但表演者结合生活创造出“趟马”这一表演程式。
D.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民间传说,以越剧曲调为素材,让广大劳动人民也能听懂交响乐。
4. 在对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关系的认识上,金开诚和宗白华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假如你是书法作品展上的志愿者,你将如何向外国观众介绍中国书法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 D 2. D 3. C
4. ①金开诚认为,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书法艺术的形式、选材等与音乐、绘画等有明显区别。
②宗白华认为,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可融通,书法艺术与绘画、文学等艺术有相通之处,书法史可以作为其他艺术门类发展史的借鉴。
5. ①从素材方面看,中国书法以汉字为素材,汉字方正,笔画的结合多变,创作空间较大,能被加工成丰富多彩、姿态横生的艺术形象。
②从用笔方面看,中国书法使用毛笔书写,讲究笔法,通过粗细、方圆、浓淡、枯润等的自由组合,使书法的形象变化多端。
③从意境和效果方面看,汉字的笔画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组合在一起又能产生流动不凡的气韵,能让欣赏者对书法艺术产生深刻感受与认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使用笔墨纸等工具”错误,由材料一中的“当然书法在形式方面还有其他的特点,例如它是用笔墨写在纸上的。但这类特点不足以把书法同其他艺术完全区别开来”可知,“使用笔墨纸等工具”不是将书法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根本因素。
B.“也不能讲述人的思想和情感”错误,由材料一中的“而且有的还可以直接诉说人的思想与感情。书法艺术就不能如此”可知,文中只是说书法艺术不能“直接诉说”人的思想和情感。
C.“汉字大致成方块形且笔画的结合变化多样,使得它能区别于别国文字而被加工成艺术形象”以偏概全,文中说的是“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汉字用毛笔书写……第二是书法艺术以汉字为素材,汉字大致成方块形……笔画之间的结合也比较富有变化”。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说明书法创作结合舞蹈效果更佳”错误,宗白华的意思是书法家可以从剑器舞中获得灵感,书法家运笔时也像在舞蹈一样,这说明书法和舞蹈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相通之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说的是皮影戏对现代电影艺术的启示,不是在皮影戏这一艺术类型中,也不存在限制与创造的相辅相成。
B.说的是画家对绘画传统有继承有创新,没有提及限制与创造相辅相成。
C.“京剧中只能在一方舞台上表演行军千里”是限制,“但表演者结合生活创造出‘趟马’这一表演程式”是创造,符合限制与创造的相辅相成。


展开余下试题D.强调的是中外艺术的融合,没有提及限制与创造的相辅相成。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
依据材料一“书法艺术的特殊性表现为它选材特别狭窄(只有汉字可成为加工的材料),这对它的制约特别大。读者不妨试想,像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它们的选材范围是多么宽广”可知,金开诚认为书法艺术的选材范围特别狭窄;依据材料一“欣赏书法的人都是认识汉字的,汉字在他心中有个标准形象”“书法艺术特别能借助富有群众性的参照系(汉字)而使广大群众感知其美”“汉字用毛笔书写,因此能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浓有淡、有枯有润,这些因素的巧妙结合,就使书法的形象富于变化和表现力”可知,书法艺术因其特点,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都与音乐、绘画等有明显区别。
材料二引用古代书法大家钟繇“书法用笔通于画意”、李阳冰论“书法取象于天地的文章、人心的情况,通于文学的美”和雷简夫“写字可网罗声音、意象,通于音乐的美”的观点,意在表明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可融通,书法艺术与绘画、文学等艺术有相通之处。“可见一切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书法史大可以作为建筑、音乐、绘画、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的有效借鉴”则体现宗白华认为书法史可以作为其他艺术门类发展史的借鉴的观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提出见解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
依据材料一“汉字用毛笔书写,因此能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浓有淡、有枯有润,这些因素的巧妙结合,就使书法的形象富于变化和表现力”可知,中国书法用笔方面独具特色,使用毛笔书写,讲究笔法,通过粗细、方圆、浓淡、枯润等的自由组合,使书法的形象变化多端。
依据材料一“书法艺术以汉字为素材,汉字大致成方块形,占有一定的面积,类似绘画的空间艺术,同时笔画之间的结合也比较富有变化”“中国的书法艺术讲究结体与布局,一字之内笔画讲究搭配与组合,一篇之内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联系”可知,中国书法选材创作特殊,以汉字为素材,汉字方正,笔画的结合多变,创作空间较大,能被加工成丰富多彩、姿态横生的艺术形象。
依据材料二“这是说书法用笔通于画意,长于表现一种无法直观的气韵”“可网罗声音、意象,通于音乐的美”“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和绘画、雕塑的具象美相对)”可知,汉字的笔画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组合在一起又能产生流动不凡的气韵,能让欣赏者对书法艺术产生深刻感受与认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喜事
西戎
这几天,小秀真高兴,脸颊红润润的。一碰到人,她便把黑缎子似的头发一甩,忍不住咧开嘴笑了。
“哎哟!有了喜,高兴得嘴都抿不住哩!”村里和小秀同辈的妇女们,见了面这样开着玩笑。
小秀真是有了喜,再过两天,就要同互助组里海娃结婚啦。
还在半个月前,小秀就和海娃商量好结婚要做的衣服、要买的东西,海娃进城全置办回来了:蓝花布、红花布、红毛衣、洋袜子,样样都叫小秀满意。海娃知道小秀爱讲卫生,爱学习,还特别多买了一块香胰子、一个小日记本送给小秀。小秀呢?也早加工缝了一件西式衬衫、一个“时兴”挂包送给海娃。这几天,小秀约了她的几个伙伴,一面赶缝嫁衣,顺便就又讲起她和海娃来了。小秀一点不封建,她讲同她妈妈闹斗争。原来不久前,东土村有一家差了两个媒人来说媒,妈妈答应下了,小秀不依,向她提出抗议说:“旧社会把妇女当牲口卖,这新社会不能啦,没有经我同意,就是不成!”
就这样,小秀拒绝了她妈妈的意见,根据自己要求的条件,挑上了海娃。海娃呢?也爱小秀。两个人的条件,自然是在一块谈过了,都同意,才向家里提出来的。
海娃爹来找小秀妈妈探话了:“他大婶,你看海娃和小秀……你是个什么意见呢?”
“唉!怕不好吧!外人听见了会说闲话!”
“暧噫,”海娃爹偏了一下头,“如今这世道可不是从前啦!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将来没埋怨,闹生产呀,过日子呀,人家能合到一块。看从前,花上银钱孩子们还不如意,今天打架,明天动武,根本是砂面捏窝窝——就团不到一块嘛!”
“呵!也真是!”小秀妈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痛苦,动摇了。
“如今这是年轻人的世界,干甚都要新脑筋,咱们这老脑筋,人家说‘顽固’‘封建’,依我看,也是正月里卖门神——过时货啦。由他们年轻人去吧!”
小秀妈妈想了想海娃,虽然相貌黑些,倒是个挺好的后生,便正式征求小秀的意见:“海娃你满意的,可是脸黑呀!”
“黑怕什么?”小秀驳斥着她妈妈,“又不贴在墙上当画看!”
老婆婆叫女儿驳倒了,发着感慨:“如今这世道,就是好活了你们这一把子年轻人!”
“对嘛!妇女要解放,就是为的这个嘛!”
正月十五是海娃和小秀结婚的日子,没有请先生,也不测八字,是他两个选择的。因为刚过了年,全村都在闹红火,吃好的,能好好高兴几天。
真是个好天气,太阳红燉燉的。海娃家的黄土院打扫得净光,门口贴了一副大红对子:男人耕种做模范,妇女纺织当英雄。
傍晌午,鞭炮辟辟啪啪响,秧歌队的锣鼓就震天价敲打起来。这时,海娃穿了一身深蓝布棉袄棉裤,束了一根宽皮带,洋袜子新鞋,头上戴一顶狐皮的带檐帽,脸也洗得挺干净,俊堂堂的。胸前戴一朵大红花。如今这世道可不是从前啦!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花”,五角星的毛主席像牌牌,挂在红花上面。小秀穿戴也一崭新,花格裤,海青色袄,头上扎着雪白的羊肚毛巾,俊旦旦的脸盘,和胸膛上戴的红花一样,格外惹人喜欢。
两面旗飘在前面,中间是秧歌队的人打着锣鼓,吹着笙管,最后在簇拥的人群中,海娃和小秀手拉着手,随上走。人们唱着,笑着,乐器奏着,一直在村子里绕了一个大圈圈,又返回到院子里布棚下面,正式举行结婚仪式。看热闹的人把院子挤满了,简直水泄不通。连窗台上也爬满了小孩。
“向父母行礼!”司仪生贵子喊开了。海娃和小秀同时转过身,海娃拉开腿,正准备磕头,小秀一把拉住了他。这时东墙角一群妇女叫起来:“磕嘛!跪下磕嘛!”村主任突然从人堆里挤出来招着手说:“吵死人啦,老婆老婆,赛过打锣,这新式结婚是鞠躬嘛!”海娃和小秀便向坐在正面椅子上的海娃爹、小秀妈鞠了一躬。接着生贵子又喊:“向来宾行礼!”“男女互相行礼!”海娃和小秀站成了对脸,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羞得低下了头,周围人群里,霎时爆发出一阵掌声笑声。
礼罢,村主任出来讲话了。他一开口便说:“在场的青年团、妇联会,婆姨女子少先队,今天海娃和小秀,是自由结婚,这就是咱新社会的结婚。旧社会里,婚姻不合理,受媒人的骗,谁也见不了谁,花上银钱,还不知道是哑子,是麻子,是拐子,是爬子,到结了婚,两口都不如意,今天吵,明天闹,你看糟糕不糟糕?你们说那日子怎能过好呢?”他讲到这里,突然向西墙角招手大呼:“暧,老婆婆们,你们有经验,我讲得对呀不对?”全场子人都哄然大笑了……
天黑,摆开了酒席。
吃饭的时候,小秀妈、海娃爹同村里的一些老年人,在一张桌上吃喜酒。有一个感慨着今天的喜事,对海娃爹和小秀妈说:“你们今天好大的喜事呀,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也没经过,又红火,又省事!”


展开余下试题“看人家如今这多好,”又一个老婆婆羡慕地说,“我那闺女早知道能这样,也寻不了死!”说着,伤心地拧了一把鼻涕,哭了。
黑夜,村里的一群小孩子,偷偷爬到新郎和新娘子的窗台上听房……
1948年正月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让小秀讲卫生、爱学习,海娃除了给她买红毛衣等,还给她买了香胰子和小日记本。
B. 小秀妈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较大,曾干涉小秀婚姻;而海娃爹与其相反,思想比较开通。
C. “海娃你满意的,可是脸黑呀!”言外之意是暗示小秀不要嫌弃海娃脸黑,要看他的品质。
D. 婚礼上海娃准备磕头,这一细节反映了海娃多少还受封建思想影响,更表现了他的孝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从写小秀心里高兴到写海娃去城里置办衣物,从写海娃爹探话小秀妈到写热闹的婚礼场景,再到写婚礼后摆开酒席,“喜事”贯穿其中,构成行文线索。
B. 小说能把握好轻重缓急的叙事节奏,如写海娃爹找小秀妈探话时,叙事的节奏舒缓下来,写举行婚礼的过程,又加快了叙事节奏,有缓有急,相得益彰。
C. 婚礼结束以后,村主任通过新旧社会不同婚姻的对比,批评了旧社会不合理婚姻,肯定了新社会自由的婚姻。村主任的讲话具有揭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D. 小说多处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海娃和小秀的幸福生活,如举行婚礼时的好天气、鞭炮锣鼓的氛围,东墙角一群妇女的喊叫、老婆婆的羡慕和小孩子的听房。
8. 海娃爹说“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这里的“自由”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9. 西戎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D
8. ①海娃和小秀自由恋爱;②海娃和小秀一起商量买结婚穿的衣服和用的东西;③小秀跟顽固的妈妈闹斗争;④海娃和小秀共同选择结婚的日子;⑤婚礼上海娃和小秀向海娃爹和小秀妈鞠躬而不是磕头。
9. ①纯朴活泼(淳厚生动):如描写小秀的头发像“黑缎子”一样,用“咧开嘴”写她笑的样子,写海娃爹找小秀妈了解情况用“探话”等,都体现出纯朴活泼的一面。
②幽默风趣(诙谐风趣):在设计海娃爹的话语时,使用了“砂面捏窝窝——就团不到一块”“正月里卖门神——过时货”两句歇后语,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
③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如描写海娃和小秀的穿着打扮、举行结婚仪式、村长的讲话等,体现了农村的生活习惯,散发着农村的生活气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为了让小秀讲卫生、爱学习”说法错误,小秀爱讲卫生、爱学习是她的习惯,不是海娃要达到的目的,故“为了让小秀讲卫生、爱学习”理解错误。
C.“言外之意是暗示小秀不要嫌弃海娃脸黑,要看他的品质”说法错误,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应是:海娃脸黑是你看得见的,将来因海娃脸黑而后悔,怨你自己,别怨你妈。
D.“更表现了他的孝心”说法错误,海娃准备磕头反映了他多少还受封建思想影响,小说中没有“更表现了他的孝心”之意。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D.东墙角一群妇女的叫喊尽管算得上侧面描写,但不足以表现海娃和小秀的幸福生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依据原文“小秀就和海娃商量好结婚要做的衣服、要买的东西,海娃进城全置办回来了”“小秀呢?也早加工缝了一件西式衬衫、一个‘时兴’挂包送给海娃”可知,在置办结婚用品时,两人没有经由父母之手,沿用老规矩老物件,而是自己做主自己置办,这能体现“自由”;
依据原文“小秀一点不封建,她讲同她妈妈闹斗争。原来不久前,东土村有一家差了两个媒人来说媒,妈妈答应下了,小秀不依,向她提出抗议说:‘旧社会把妇女当牲口卖,这新社会不能啦,没有经我同意,就是不成’”“小秀拒绝了她妈妈的意见,根据自己要求的条件,挑上了海娃”可知,在婚姻问题上,小秀没有封建思想,不听从妈妈的安排,而是自己选择心仪对象,选择了也爱慕自己的海娃。反对封建家长包办,两个人自由恋爱,这能体现“自由”;
依据原文“正月十五是海娃和小秀结婚的日子,没有请先生,也不测八字,是他两个选择的。因为刚过了年,全村都在闹红火,吃好的,能好好高兴几天”可知,在选择结婚日子的事情上,两个人打破封建传统,不请先生、测八字,自己选择日子,这能体现“自由”;
依据原文“海娃和小秀便向坐在正面椅子上的海娃爹、小秀妈鞠了一躬”可知,婚礼上海娃和小秀向海娃爹和小秀妈鞠躬而不是磕头,这能体现“自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语言特色的能力。
小说的语言自然洗炼,清新活泼,比如描写人物时,小秀“黑缎子似的头发一甩,忍不住咧开嘴笑”,村里和小秀同辈的妇女们活泼的语言“有了喜,高兴得嘴都抿不住哩”,海娃爹找小秀妈妈探话时的语言“他大婶,你看海娃和小秀……你是个什么意见呢?”,小秀反驳妈妈时的语言“黑怕什么?……又不贴在墙上当画看”等,都可体现出小说语言的活泼自然、清新淳朴。
小说的语言选用乡谚、歇后语,幽默风趣,比如海娃爹找小秀妈妈探话时的语言“如今这世道可不是从前啦!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将来没埋怨,闹生产呀,过日子呀,人家能合到一块。看从前,花上银钱孩子们还不如意,今天打架,明天动武,根本是砂面捏窝窝——就团不到一块嘛”“如今这是年轻人的世界,干甚都要新脑筋,咱们这老脑筋,人家说‘顽固’‘封建’,依我看,也是正月里卖门神——过时货啦。由他们年轻人去吧!”,使用了“砂面捏窝窝——就团不到一块”和“正月里卖门神——过时货”的歇后语,农村人说事理,用“砂面捏窝窝”“正月里卖门神”这些农村人常见的事物,即符合人物的身份,又幽默风趣讲明了道理。
小说的语言富有北方农村生活情趣,比如“海娃穿了一身深蓝布棉袄棉裤,束了一根宽皮带,洋袜子新鞋,头上戴一顶狐皮的带檐帽”“小秀穿戴也一崭新,花格裤,海青色袄,头上扎着雪白的羊肚毛巾”,海娃的“狐皮的带檐帽”和小秀的“雪白的羊肚毛巾”是北方农村人典型的穿戴,从衣着上能体现浓郁的北方农村生活气息。“两面旗飘在前面,中间是秧歌队的人打着锣鼓,吹着笙管,最后在簇拥的人群中”,结婚仪式也具有农村生活习惯。村主任出来讲话时开口的语言“在场的青年团、妇联会,婆姨女子少先队……”也是典型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因此小说语言多处体现农村生活气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太祖即位,马殷遣使修贡,太祖拜殷侍中兼中书令,封楚王。
荆南高季昌以兵断汉口,邀殷贡使,殷遣许德勋攻其沙头,季昌求和,乃止。杨行密袁州刺史吕师周来奔。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师周益惧,谓其裨将綦毋章曰:“吾与楚人为敌境,吾常望其营上云气甚佳,未易败也。吾闻马公仁者,待士有礼,吾欲逃死于楚可乎?”章曰:“公自图之,章舌可断,语不泄也。”师周以兵猎境上,乃奔于楚,綦毋章纵其家属随之。殷闻师周至,大喜曰:“吾方南图岭表而得此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2届湖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