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0  2022-06-06
标签:统编版 高二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0]
《阿房宫赋》学考复习案及配套练习
《阿房宫赋》复习案【杜牧】
【注释加点字,指出划线句式】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没能见到皇帝,竟然有三十六年。燕国、赵国收藏的金玉,韩国、魏国营谋的珍宝,齐国。楚国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它,也不觉得可惜。


浏览完整试题可叹呀!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乃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们却不以他们为教训,也会使更后的人又哀悼前人。
【赏析】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实写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描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既写宫人之多,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先以“嗟乎”发出感叹,类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卒章显志。其中“族秦者,秦也”是本文论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向当朝(唐)统治者发出警告。
【主旨】
本文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陈与议论结合等手法,骈散结合,整散错落。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手法】
一、想像、比喻与夸张
首段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和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像。“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既是想像,也是夸张。
二、描写、铺陈与议论结合
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陈(赋)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铺陈的典型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这一段;
三、骈句散行,整散错落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错落,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有表现力。
【配套练习一】
1.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
B.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意思是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出自《论语•先进篇》。
D.《左传》和《史记》都有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史记》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
【答案】D“《左传》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史记》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说法错误。应是“《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
2.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答案】A,“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错误。不是李贺,是李商隐。
3.下列加点词语,从词类活用角度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李牧连却之③鼎铛玉石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⑤燕赵之收藏⑥日削月割⑦族秦者秦也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⑩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④/②⑤/③⑧⑨/⑥⑦⑩ B.①⑤/②⑥⑦/③⑧/④⑨⑩
C.①⑥⑦/②⑤⑧/③⑨/④⑩ D.①⑥/②/③⑧/④⑦/⑤/⑨⑩
【答案】D
①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②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③铛、石: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把……看作石头。
④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⑤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
⑥日、月:名词作状语,天天地,一月月地。
⑦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⑧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展开余下试题⑨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⑩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综上,①⑥名词作状语;②动词的使动用法;③⑧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⑦名词用作动词;⑤动词用作名词;⑨⑩形容词用作动词。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远 B.族秦者秦也 族:灭族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攻占 D.日益骄固 固:坚固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B.《阿房宫赋》全文押韵,但用韵换韵的灵活,使语句具有骈文的铿锵音调,又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具有散文灵活多变的特点。
C.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D.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6.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综合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奇特新颖,生动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
B.文意第二自然段从“明星荧荧”到“焚椒兰也”,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句,极写宫女之多,从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C.文章第三自然段写秦始皇的暴政终于引发了天下百姓的强烈反抗,楚人项羽攻入咸阳后一把大火把阿房宫烧成了一片焦土。
D.《阿房宫赋》借写阿房言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刺当时统治者戒奢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衰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案】
4.D “固”的意思是“顽固”
5.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6.B “……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句”说法错误,应该是连用两个比喻句。
7.(1)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这些宝物也不爱惜。
(2)秦朝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感到哀叹,而后世的人哀叹他们:后世人哀叹他们但又不引以为鉴,也会使更后世的人又为后世的人哀叹了。
8.情景默写。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他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2)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4)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5)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配套练习二】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盘盘焉……几千万落”极言亭台楼阁之多,不计其数。
B.“长桥卧波……何虹”运用比喻的手法,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突出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
C.“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以不辨楼阁的方向来突出这一庞大建筑群的错落有致。
D.“歌台”“舞殿”运用互文的手法,表明台既可舞,殿亦可歌,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和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以不辨楼阁的方向”错误,“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所在。
例句,判断句。
A项,判断句;
B项,意义上被动句;
C项,省略句,应为“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
D项,状语后置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齐楚之精英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答案】C
①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气候,古义:气象,天气。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比喻动向或情势;比喻结果或成就。
③荧荧,古今都形容“星光或灯烛光明亮的样子”。
④经营,古义: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商业、服务业出售某类商品或提供某方面的服务。
⑤独夫,古今都指“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洽者”。
⑥泥沙,古今都指“泥土沙石”。
⑦精英,古义: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精华;出类拔萃的人。
⑧言语,古今都指说的话”。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B.侣鱼虾而友糜鹿 C.吾妻之美我者 D.栗深林兮惊层巅
【答案】D
A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B项,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C项,美:意动用法,以……为美;
D项,栗:使动用法,使……战栗;惊:使动用法,使……震惊。
5.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晋陶渊明独爱菊
C.奈何取之尽锱铢 青,取之于蓝
D.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士大夫之族
【答案】B
A项,统一/专一;B项,喜爱/喜爱;C项,夺取/提取; D项,灭族/类。
6.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考虑,含有不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B.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戍卒叫,函谷举
D.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B ACD三项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B.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E.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F.族秦者,秦也
【答案】E
A项,“一”,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
B项,“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冷。
C项,“收藏”,动词活用为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D项,“鼎铛玉石”意动用法,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
E项,“可怜”没有活用。
F项,“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8.下列各项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答案】A
A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是判断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
B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这是省略句式,省略介词“于”,应为“长桥卧于波”。
C项,“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不是特殊句式,是疑问句。
D项,“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
9.下列语句都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的一项是( )
①檐牙高啄 ②蜂房水涡 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④烟横雾斜,焚椒兰也 ⑤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⑦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⑧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
C.②④⑤⑦ D.④⑤⑥⑧
【答案】D
10.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完了) 蜀山兀 (山秃) 日益骄固(顽固)
B.戍卒叫(呐喊) 函谷举(攻破) 横槛(栏杆)
C.纷奢(奢侈) 锱铢(极言细微) 呕哑(乐声嘈杂)
D.四海一(统一) 族秦者(秦氏家族) 几千万落(座、所)
【答案】D “族秦者”意思是把秦灭族的人。“族”动词,灭族。
1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唐时,“关东”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B.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故“关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C.“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杜甫写昭君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肯冢向黄昏”。
D.“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黄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如李白形容天姥山“势拔五岳掩赤城”。
【答案】D,“中岳黄山”说法错误,中岳为嵩山,在河南省。
12.下列四组实词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锱铢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答案】C
A项,“六王毕,四海一”的意思是“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所以“一”的意思是“统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的意思是“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一”与“旦”构成一个词,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
B项,“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的意思是“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呀”,所以“爱”的意思是“喜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意思是“不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所以“爱”的意思是“吝惜”。
C项,“奈何取之尽锱铢”的意思是“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所以“取”的意思是“夺取,掠取,获取”。“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的意思是“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夺取啊”,所以“取”的意思是“夺取,掠取,获取”。
D项,“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意思是“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所以“族”的意思是“灭族”。“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意思是“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所以“族”的意思是“家族”。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A.朝歌夜弦,为秦官人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燕赵之收藏
【答案】B
例句,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
A项,朝、夜:名词做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B项,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出现龙;
C项,北:名词做状语,向北;
D项,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
14.下列加横线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 )
A.韩魏之经营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答案】D
标签:统编版 高二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阿房宫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