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7 2022-09-09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元济高级中学 沈丁飞、张蕾 审题:富阳中学 王斌杰 鲁迅中学 陈烨菁 山东省 张爱东 校稿:黄宁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异军突起。一方面,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整个社会重视、求索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普的开展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科幻小说带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科幻小说的创作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传播接受不再局限于科幻迷小圈子,而是不断向外辐射。
科幻题材尤其凸显“向未来”的创作自觉。科幻文学是建立在科学地基上的未来想象,对未来的预言常常来自当下科技的启示,对科技现实的观照又因未来视角的加入而拓展广度,加深深度,从而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思考科技发展、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等命题。尽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性光辉依然带给我们持久感动。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东方式人性智慧更会为科幻小说带来别样意趣。
科幻文学以其大开大合的时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视野,赋予科技题材更恢弘的气象。当然,当代中国科幻创作在仰望星空之时,也脚踏中国大地,从民族文化和本土特色出发,注重文体探索,力求彰显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新时代的科幻小说在对外传播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形式。
新时代文学在书写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开拓了文学视野,提升了文学格局,锤炼了文学扎根生活、书写时代的坚实质地。科技领域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文学领域的科幻书写则以丰富的形式凝聚奋进力量,激励国人用科技创造未来、用奋斗实现梦想。
(摘编自黄发有《讲好科技故事 展现时代风采》)
材料二: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文学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红色题材文学蓬勃涌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红色故事和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和书写,不仅传统的严肃文学佳作迭出,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中的“红色”元素也日益凸显。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红色题材创作承载厚重历史的同时,不断向广阔的时代现实敞开,不断推陈出新,有力彰显着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激励国人团结一心,共圆中国梦。
红色文学曾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家积极参与革命实践、介入社会的主动精神,对革命历史进行艺术提炼、生动书写的创作追求,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塑造人物的美学模式,无不是红色文学积累的宝贵传统。而随着时代和读者审美需求的变化,红色文学在内容视野、表现手法、思想内涵上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力图通过艺术创新,把红色历史讲到当代读者心里。
浏览完整试题
借助历史研究最新成果,将案头梳理和实地寻访相结合,当代作家不断深入红色历史,拓宽书写视野,丰富题材内涵,在彰显革命理想的同时,也融入更多人文情怀,深化和丰富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在处理历史与艺术、题材与形式等关系上更显从容。不少红色作品从通俗文学以及大众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艺术手法,把革命历史故事演绎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拉近了红色历史与当代读者的距离。
红色题材聚焦的不只是硝烟战火中的红色往事。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立足时代背景,让红色精神从历史照进现实,书写红色基因、革命薪火的代代传承,成为红色文学创作的重要课题。这一方面需要创作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历史中认识现实,从现实中发现历史。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建设美丽中国,文学书写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时,若能将其放置到百年奋斗历程中去认识,放置到绵延赓续的红色精神脉络中去表现,无疑会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加深读者对现实和历史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时代现场,及时捕捉新的现实经验和新的英雄楷模形象,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红色精神。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红色经典中,既有着重表现革命历史的《红岩》《红日》《红旗谱》,也有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创业史》《山乡巨变》,还有工业题材小说如《乘风破浪》等,体现出对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及时书写。新时代呈现的新气象、涌现的新人物,更需要今天的红色文学去敏锐发现、生动表达。
红色文学持续发现历史记忆中的红色元素,彰显红色文化的新内涵,同时凭借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红色文化赢得读者共鸣。对当下的红色题材创作而言,我们不仅有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荡气回肠的人物事迹可供开掘、书写,还有根脉深厚的创作经验和文学传统可资借鉴、汲取。梁斌、曲波等老一辈作家自身有革命斗争的经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确立了为人民书写的信念。他们在深厚生活积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创作出既有红色基因又有经典品质、既有革命激情又有泥土气息的优秀作品,彰显中国文学的风格气派。今天的创作者理应从中汲取动力和养分,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不断创作出黄钟大吕之作,以新时代红色经典彰显中国气派。
(摘编自丛治辰《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科幻小说在新世纪以来能够异军突起,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
B.飞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可以启示科幻作家们大胆地预言未来,以未来视角观照科技现实。
C.红色文学是一种严肃文学,以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反映红色历史为主要特征。
D.只有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新时代红色文学才能书写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论科幻文学,材料二论红色文学,虽然论述对象不同,但都紧密结合新时代。
B.科幻文学和红色文学虽题材不一样,但都可以彰显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
C.在当代中国,科幻和红色两种文学都可以凝聚奋进力量,激励国人用奋斗实现梦想。
D.科幻文学和红色文学起点不一,前者以未来为起点,后者以红色历史和现实为起点。
3.下列作品中,不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匪迦《北斗星辰》:以北斗导航系统研发为主线,以国际合作和产业发展为辅线,主人公在科技攻关和行业发展的潮流中百炼成钢。
B.王晋康《宇宙晶卵》:离开地球寻找宇宙中心的航队中,一位少年绝境求生,破解了在超光速的旅行中遇到的人性困局及科技困局。
C.刘慈欣《黄金原野》:地球居民通过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用19年时间关注“黄金原野号”飞船上的飞行员爱丽丝,并倾注无限深情。
D.陈楸帆《巴鳞》:类人生物——巴鳞能逼真地模仿人,却对人紧闭心扉,主人公以科技手段进入其内心,在理解巴鳞的同时也理解了自己的父亲。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主要论述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时代红色文学要出彰显中国气派的黄钟大吕之作,作家应该怎么做?请根据材料二最后两段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十二本书
宁肯
“有旧鞋换洋火——”
像早先一样,吆喝反复出现,但不是同一个人。秋良竖着耳朵不用分辨,一下跑出去。这人穿得破烂,黑脸,缺着黄板牙笑。
“我有好东西,可我不想换洋火,除非换别的。”
“什么?”
“闹钟,我有个小闹钟。你有小人书吗?你要有我就拿它跟你换。”
“闹钟坏了?”黑脸人明知故问很烦人。
“没坏,就是不走了。”
“不走了不就是坏了?”
黑脸人说话怪怪的,秋良几次想转身离去。
“修修就能走,是好闹钟,”秋良咕哝。忽然打起精神,“你有小人书吗?你要有,我就拿它跟你换。”
秋良有三本小人书,像听祖奶老掉牙的故事一样不知看过多少遍了,三本小人书原都不是秋良的,是全院的小孩集中到秋良这里的。三本小人书没头没尾,更不用说封面。其中一本简直不能称作一本了,因为只有三页,秋良粘了一个书脊勉强保住了这本书。
“有旧鞋换洋火——”
早晨下起了雪。黑脸人忽然站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小人书。
“你的闹钟呢?”黑脸人晃着小人书,“我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一本,你可别拿不出闹钟来。”
黑脸人晃着小人书,小人书包了褐色牛皮纸书皮,一看就不是新包的,因为牛皮纸都很旧了。黑脸人打开小人书翻到扉页,是一本古装小书——《双枪将陆文龙》。
秋良跑回屋,拉出太师椅站上去爬上八仙桌子,从最里边的玻璃框拿出红色小闹钟,二话不说往外跑。祖奶追到大门洞,金红色小闹钟已落入黑脸人之手。黑脸人正左看右看,转来转去,嘎嘎拧发条。祖奶眼见生米做成熟饭,再者过去答应过秋良可以用小闹钟换小人书,便没好气地说:
展开余下试题
“甭看!看什么看!”祖奶百岁的声音像干木头,“这是好闹钟,修修就能走,能换你十本小人书,你亏心不亏呀,没看他有病!”
秋良的雪白一望而知。
秋良充耳不闻,低头翻书,走走停停,祖奶想把秋良数落一顿,却没有,她知道说什么也没用,秋良一对什么入迷耳朵就聋了,说了白说。
“有旧鞋换洋火——”
又一天,黑脸人站在阳光中,手里的小人书没包书皮,彩色封面一目了然,金光闪闪。不过封面一看就是陈年旧书,有许多很细的裂纹。封面人物高头瘦马,金盔银甲,拿着很大的盾牌。旁边还有一头驴,一个小人儿。秋良见所未见,很陌生。
“我没东西跟你换了。”
“借你的,你可以拿回家去看,下次还我就行。”
黑脸人给秋良的小人书叫《堂吉诃德》,秋良看不懂也不喜欢。雪白的眉头一直皱着,一看就很是较劲。要说也不是完全不懂,字面都懂,画面也懂,只是不理解:这个瘦干儿狼的半人不鬼的家伙没任何本领,也拿着长枪,可简直像个玩笑、大傻瓜,总被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还神经病,把风中转动的“风车”当敌人。桑丘呢,倒是有点猪八戒的可爱,比堂吉诃德还聪明一些,但猪八戒也还有三十六变,有时也能使点劲,最不明白的是堂吉诃德顶不济也该比染丘强吧?但是不,就更别提和孙悟空比了。
“有旧鞋换洋火——”
一听就是黑脸人,声音不太大,秋良一耳朵便听出。
“喜欢《堂吉诃德》吗?”
秋良不知说什么。读不懂能说什么?他把小人书还给他。黑脸人从破棉袄兜里摸出一本新小人书让秋良拿着。
“我没东西了。”
“傻瓜,你怎么回事,还看不出来?”
秋良还是不太相信。
“是我欠你的,你奶说得对。”黑脸人看着秋良的眼睛,继续问那本小人书。
“至少喜欢桑丘·潘沙,对吧?”
“喜欢!”秋良说,眼睛亮晶晶的,“桑丘像猪八戒,我喜欢他。”其实也没那么喜欢,但是这两本小人书都是他的了,太高兴了。
“桑丘很好玩!”
“你要不说,我还真没想到猪八戒,还真有点像,你很聪明,能想到猪八戒真不错。”他们聊起来,有点像朋友了。
“什么时候你要是觉得堂吉诃德也好玩就好了。现在我已把你的小闹钟完全修好了,我每天听着它唱歌起床。”
“它怎么会唱歌?”
“唉。”黑脸人叹,“因为是你的闹钟,难道不是唱歌吗?丁零零,丁零零。你太饥饿了。”
“我不饿。”
“不饿。”黑脸人笑笑。
临别,黑脸人说:“这个闹钟你拿回去。春天快来了,你就可以上学了。现在你连下雪都不怕了,病好多了。拿着,听话,必须拿着。不然我们都再换回来?你把小人书都还给我?”
“不换!”
仨孩子的世界简单而残酷,仁儿一群俩儿一伙儿分分合合,策反背叛的事时有发生。不过有了小人书,情况不太一样,那段时间,我们都到秋良家看小人书。小人书承载着世界,闻所未闻的世界。秋良也会把从黑脸人那儿听到的自己也还似懂非懂的东西讲给大家。大家都爱听,放下小人书听。像后羿射日、海底两万里、加加林、计算机——计算的机器,可不是算盘子儿,秋良竭尽全力描绘,一秒钟能算多少秋良说不出,似乎脸都憋红了。秋良不再是秋良。
每次,黑脸人送来一本新的小人书都像一股春潮,大家奔走相告。
老祖奶真是老糊涂了,她竟然说黑脸人不该送钟,将秋良的死归咎于黑脸人送钟。好像很奇怪,秋良死后,“有旧鞋换洋火——”的吆喝再也没有响起过——黑脸人再也没来过,他知道秋良没了吗?从初秋到隆冬,直到快春天的残冬,黑脸人一共给了秋良九本书,加上原来没头没尾的三本,总共十二本书。
秋良的十二本书后来分散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流出了我们院,流到社会上,像漂流瓶一样,一直在流传。我们院最后只剩下那本只有三页的小人书,书脊一直都还在,书脊在就仍是一本书。
(删改自《十月》2020年第4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肖像、职业、谈吐举止来看,黑脸人是当时一个没文化的贫苦谋生者,但他对一心想要读小人书的秋良却是十分支持,且主动帮助。
B.由小说对秋良的外貌描写可知,他是一个得了白化病的孩子,但他从不为自己的病烦恼,反而对小人书情有独钟,对知识充满了渴求。
C.黑脸人对秋良说“你太饥饿了”,其实他并不是说秋良吃不饱肚子,而是赞赏秋良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惜拿这么好的闹钟跟他换书。
D.“秋良不再是秋良”,第一个“秋良”指脑中装满了各种知识、让“我们”吃惊、羡慕、崇拜的秋良,后一个则是指身患重疾的秋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秋良跑回屋……往外跑”一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跑、拉、站、爬”等一系列的动作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秋良急不可耐的换书心理。
B.文中画浪线部分运用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秋良读《堂吉诃德》时的不理解,为下文他与黑脸人关于《堂吉诃德》的对话作了铺垫。
C.小说多用“反转”法让情节不断呈现跌宕之势,如:秋良起初想用闹钟换书而不得,而接下来,黑脸人不断送书来;秋良酷爱书,最后却病死。
D.小说通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主人公“秋良”为视角,这样的手法可使读者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更能客观而冷静地审视人物命运。
8.“有旧鞋换洋火——”这声吆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十二本小人书蕴涵着丰富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4题。
《陈子昂集》序
【明】刘风
夫诗,发于性情者也。作者孰不由斯?三代之诗,发乎情,止乎礼义,故著以为经。汉以来,专以质胜,犹古之遗风也。黄初①而降,以接晋之正始,其文浸开,下及六代而靡丽极矣。盖其志溺,故其气卑;其情荒,故其声散。以是而求古之淳质,其可得乎?
逮唐氏创宇,声气混一,始复振发。然稍就声律,谐合体变,遂为近体,而与古画境矣。子昂出于麟德②以后,浸液以华敷,沉蓄以雄思,约裁以精蔚,镕范以清致,郁抗以夷淡,驱驭以杰朗,略采艳而务气格,薄形貌而专兴寄。下启开元天宝之盛,而唐之律遂雄百代而长千古矣。谓非陈氏一变之力乎?
夫讽咏之初,不能直致情,郁于中,惋以舒写,故节奏兴焉。古者散而不迫,优柔而可想,后之作者,求之益以纤密,则声病拘忌,由此而滋,遂转而为律。律之变也,又与时而迁。
故今之言律,独宗唐氏之盛。子昂诗传已久,顾其文多逸。大中丞南岷王公授子一编,曰:“子昂,吾蜀产也,不及吾传之,吾有不释焉,以贻子。”按子昂射洪人少以赀自雄刚概有奇气初入都人未之奇已而名,一日沸长安中。为文激昂,善条列利害,陈当世之务,不徒溺俳偶。为若《止营原陵及慰抚十姓》皆匡益。规诲济时之略,谠正之气,时见乎辞,乃为诗所掩。中丞公所以出而传之,恐人遂将遗子昂磊落大节与所论著,不几于失士哉!且其所遭,多感愤不平。
才足以有为而抑不得逞,志行芳洁而乃周旋诸武间。禁劝裨佐,非无尺寸,而所效又非其所故。其为诗,益叹嘅反覆,有遗意矣。余既已为校正,又为序,其致如此。
【注释】①黄初: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年号。②麟德: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按子昂/射洪人少以赀/自雄刚概有奇气/初入都/人未之奇/
展开余下试题
B.按子昂/射洪人/少以赀自雄刚概/有奇气/初入/都人未之奇/
C.按/子昂/射洪人/少以赀自雄/刚概有奇气/初入都/人未之奇/
D.按/子昂射洪人/少以赀自雄/刚概有奇气/初入/都人未之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统治的三个时代。
B.六代,即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及南北朝时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六朝均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
C.“声律”的“声”指语言声调,主要有宫、商、角、徵、羽五声,“律”指语言的韵律,中国古诗和骈文尤重声律。
D.诸武,武则天临朝称帝后,改唐为周,大肆重用武姓子嗣,这些武姓子嗣彼此勾连,把持朝政,统称为“诸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诗源自人们的思想感情,而六代诗歌的语言虽然华丽到了极点,但是气韵低下、声音散乱,无法达到敦厚质朴的古诗境界。
B.作者高度评价陈子昂的诗歌,认为他的诗不重视文采的艳丽而追求气韵,不重形式而专注于思想感情,最终开创了唐朝近体诗的先河。
C.陈子昂的文章个性鲜明,常常充满了规劝教诲天下、济世救时的胆略和刚直不阿的正气,只可惜被其诗歌的盛名掩盖了,少有传世。
D.本文虽是一篇序文,却能以情动人,既有对陈子昂才华的赞赏,又有对其遭遇的同情,而骈散参差的语句又强化了这些感情的表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逮唐氏创宇,声气混一,始复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文激昂,善条列利害,陈当世之务,不徒溺俳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从哪三个层面展开对陈子昂的评价?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山坡羊·闺思
(元)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坡羊”是曲牌,标题“闺思”既暗示诗中人身份,又点明诗歌的题材和主题。
B.“云松”喻女子蓬松的头发,“螺髻”写发型,“伤春”之情实因“闺思”而起。
C.“小琼姬”指美丽的小丫头,“雪”字运用了比喻手法,巧应上文的“柳花飞”。
D.“生”意为“硬生生”,突出小丫头吵醒女主人团圆梦的无情以及女主人的懊恼。
16.有评论者认为曲末的“呸”用语粗俗,应该删去,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皂罗袍”一曲中,女主人公杜丽娘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对别人欢乐的羡慕之情。
(2)对人类前后周而复始的历史悲剧,西哲黑格尔曾总结道: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权贵,鲍照哀叹“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而李白则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8~20题。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可谓 ① 、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独特的胎记,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进而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面对这个与传统文化样式 ② 的数字空间,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和逻辑语言,提取中华文化优秀的元素、符号,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中也得以发扬光大。
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场景。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数字图书等当下新媒体的方兴未艾,到云演出、云观展等一个个新业态的 ③ ,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存储、传播和表达,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产业规模也扩大了。一言以蔽之,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更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虎添翼。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3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资源经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提升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产业规模也扩大了。
B.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扩大了产业规模。
C.文化资源经数字技术的利用、开发、存储、传播和表达,文化产品类型丰富了,服务质量提升了,产业规模也扩大了。
D.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传播和表达,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使之扩大了产业规模。
20.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要说最古怪的小鱼,则非四眼鱼莫属。这种小鱼生活在拉丁美州的河流里,它的一双眼睛外形似蛙眼,高高地突出在头顶上,但其构造却独一无二:每只眼睛都从中间由一条黑色水平线隔成上下两半,瞳孔和水晶体也平分成上下两部分,这样, ① 。于是,人们形象地给它起名为“四眼鱼”。这种鱼喜欢在水面上活动,而且总能让水平线恰好处于上、下眼的分际处。 ② ,有助于瞄准并猎捕飞近水面的昆虫并防止鸟类的袭击;水面下的一对眼则俯视水中,可以搜寻水里的藻类和甲壳动物等食物,同时防止肉食鱼类的偷袭。
③ ,在水中时它用鳃呼吸,当它跃上陆地后,头部液囊里的水会不断向鳃传输水分,让鳃继续可以呼吸,然后水分流遍全身,保持身体湿润。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画线句中“四眼鱼”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对治
上一篇: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名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