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60 2022-10-08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临沂一中2022级高一新生入学检测试题
语文
2022.8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 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 《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 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缺主语,删掉“在”“中”,或删去“使”。
B.重复赘余,删掉“大约”或“左右”。
C.成分残缺,动词“讲述”后缺宾语中心语,可以在句末加“的故事”。
故选D。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B.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括号中的内容是对闻一多先生说“有事实拿出来说啊”这句话时语气的解说,属于句外括号,故括号及其中内容应移到感叹号的后面。
故选B。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 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C.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任劳任怨: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此处形容母亲在家里吃苦耐劳的样子,使用正确。
B.低三下四:形容卑贱没有骨气(含贬义)。此处形容父亲一辈子没地位,使用不当,可以用“低眉顺眼”。
C.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此处形容主人公不惧艰苦,表现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用正确。
D.彬彬有礼: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此处形容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文雅礼貌的样子,使用正确。
故选B。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社会,心系百姓,《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
浏览完整试题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C.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等候客人说‘久违’”表述错误。“久违”一般对很久没有见面的人说,表示客气的说法,而等候客人一般说“恭候”。
故选D。
5.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选取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老师退休后经常参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弘扬正能量,感谢她的无私付出,社区居委会决定将一面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锦旗送给她。
(3)2023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逝世950周年。周氏后人决定把《爱莲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镌刻在修葺一新的纪念碑上面,以颂扬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精神。
(4)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马作的卢飞快 ②. 弓如霹雳弦惊 ③. (示例一)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示例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 出淤泥而不染 ⑥. 濯清涟而不妖 ⑦. 感时花溅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霹雳、蜡、淤、濯、涟。
6. 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开展了以“落实‘双减’我担当”为主题的“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为解决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外学科培训班停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上学年,某中学在9月份和12月份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由35%提升至92%,家长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由刚开始时的焦虑、怀疑转变为支持、配合。
材料二:“双减”政策发布后社会情绪分布图
材料三:学生参加校外培训作用反馈表
(1)“落实‘双减’我担当”中的“担”小篆写作“”,《说文》解释“儋(担)”,“荷”也。“负书担橐”(《战国策》)中的“担”即用其本义:____________。“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与妻书》)和“落实‘双减’我担当”中“担”则引申为:____________。
(2)研读材料二,就“双减”政策发布后的社会情绪表现,写出你的发现。
(3)“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暑假马上到来,你可能又要面临各类培训。请你站在“天下国家”的高度,结合材料一、三,说出不参加校外学科培训的至少两个理由。
【答案】(1) ①. 驮着、背着 ②. 承担、担负
(2)①人们对“双减”政策落实的讨论和关注度比较高。
②少部分人对“双减”政策持赞成期待。
③社会上依旧有少部分人对“双减”政策抱有怀疑的态度。
(3)①不参加校外培训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②不参加校外培训能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第一空:“负书担橐”是“背着书箱,挑着行李”的意思,所以“负”是“背着、驮着”之意。
第二空:“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是“所以宁愿让你先死,我来承担一切苦难与悲痛”的意思;“落实‘双减’我担当”是“我来担负落实‘双减’政策的工作”之意。所以“担”是“承担、担负”之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根据柱状图及占比不难发现,“对政策的支持期待”占比为34.7%,虽然大家支持,但是只占有一少部分,少部分人对“双减”政策持赞成期待。
而“对政策落实的讨论和关注”占比相对较高,说明“双减”政策的落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社会和家长的担忧”占比16.2%不难发现,虽然政策已经发布,但是依旧有少部分家长会出现担心焦虑的情况。
结合上述,也不难发现,“双减”政策依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题干中提到站在“天下国家”的高度谈论理由,必须首先知道“天下国家”的高度是什么。首先先理解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意思,孟子说:“天下的根本在国,国的根本在家,家的根本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良好的家风培育人,培育美好的种子,人从家里边把这颗种子又带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影响到更多的人,从而营造出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和个人。
结合材料一第2段“‘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外学科培训班停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可以看出,不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对于同学们个人而言,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结合材料三图可知,觉得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占用自己正常生活时间及对自己学习成绩没用的相对来说占比较大,从这点可以分析出对个人而言,不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能够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通过材料一第2段“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由35%提升至92%,家长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由刚开始时的焦虑、怀疑转变为支持、配合”可以看出,不参加校外培训对于家庭本身而言,减轻了父母的经济压力,使父母不再焦虑。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4分)
7.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剌: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剌”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剌”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四句“船尾跳鱼拨剌鸣”写的是从船尾方向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拨剌”一声响。联系前三句可知,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的“江月”“风灯”及“宿鹭”都在一个“静”字,而末句却有“跳鱼”之动,“拨剌”之响,是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故这一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8.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 则吾师也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C. 于是喟然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 自周反鲁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2)及去周,老子送之。
10.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11. 【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2.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8. D 9. (1)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
(2)等到孔子离开周国时,老子亲自去送他。
10.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11. 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12. 【甲】文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乙】文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A.动词,对……说,句意:孔子对南宫敬叔说。
动词,是,句意:太守是谁。
B.名词,老师,句意: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
名词,军队,句意: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C.助词,……的样子,句意:于是感叹地说。
连词,然而,句意: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
D.都同“返”,返回。句意:从周国返回鲁国;才能往返一次。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乃”,才;“圣”,圣明;“所以”,……的原因;“王”,动词,称王。
(2)“及”,等到;“去”,离开;“之”,代词,他。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到了周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苌弘询问乐。
“至周”是动宾结构,“周”作“至”的宾语,其后断开;
“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都是介词结构后置,且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
故该句断句为: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可知,该句讲述孔子问礼访乐的情况,因此“向老聃学习的原因”在前文,“吾闻老聃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即“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观点的能力。
根据【甲】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阐述“教学相长”的道理,可知,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根据【乙】文“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孔子不仅学习礼乐知识,还亲自实地考察,可知,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译文:
【甲】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到了周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苌弘询问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规则,察看宗庙朝堂的制度。于是感叹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等到孔子离开周国时,老子亲自去送他。从周国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三)(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分子育种技术让水稻更高产
①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但是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能吃饱饭,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实现的。
②水稻增产与育种、水利、肥料、农药等诸多因素有关,而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育种。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介绍,育种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约为40%。
③育种的目标,是希望获得各种特征都符合种植者与消费者需求的作物。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被称作农艺性状。而所有的农艺性状,归根结底都是由其遗传物质DNA上的特定碱基序列——基因决定的。
④认识到这一点后,育种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诱变和杂交这两大武器来改造作物。诱变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来处理种子,提高作物基因改变的概率。将这些基因突变的种子种植下去后,再观察挑选其中的有益变异并逐步培育出新品种。而杂交则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交配,再将其后代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植株挑选出来,经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⑤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但无论是自然变异还是人工诱变,基因的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而杂交育种则需要经过多代的筛选、会交和自交,耗费的时间常常要以十年计。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
⑥在育种学家看来,高效精准育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找到调控关键农艺性状的基因。不过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几乎是人类基因数量的两倍,一个一个基因去研究费时费力。加之基因和性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既存在多个基因调控同一个性状,也存在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基因和性状之间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在水稻中率先应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展开余下试题
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指:首先,记录大量不同品种植株的各种性状;随后,对这些植株开展基因组测序;接下来,对比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寻找其中的规律。假如若干植株均具有株高较高这一特征,而它们的某个基因又有着相同的变化,这个基因的作用很可能就是调控株高。
⑧确定了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也称主效基因)后,下一步就是将这些基因按照育种学家的设计进行组合。传统的杂交技术不变,但是筛选不再是大海捞针,因为基因已经确定。当杂交的植株在实验室中刚出苗的时候,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具有理想组合的植株。通过对特定基因的分子标记追踪,能够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将传统育种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变为可能。这就是李家洋提出并首先实践的“分子设计育种”。
⑨那么,分子设计育种如何提高产量呢?这需要先确定哪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然后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
⑩育种学家认为,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农艺性状是水稻的株型。具体而言,就是水稻的茎秆基部分枝(称为分蘖)的数目和角度、植株的高度、叶片和穗的形态等。
⑪意识到了株型对产量的意义后,育种学家提出来水稻“理想株型”或“新株型”的概念。即认为育种的目标之一是让作物具有最合适的株型,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经济产量。李家洋解释道:“理想株型应当具备株高1.2米左右,4~7个分蘖,具有一定的分蘖角度、茎秆粗壮倒伏、根系发达、穗大粒重等特征。”
⑫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李家洋团队接连发现了多个与分蘖相关的基因。其中,于2010年发现的IPAI最为关键。李家洋表示:“通过调控IPAI的表达量,不但能够让水稻具有合适的分蘖,还让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它甚至还能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影响穗和粒的形态。”
⑬李家洋团队很快将IPAI用于分子设计育种。通过杂交将具有IPAI优异变异的基因导入其他水稻中,可以让水稻获得理想株型状态,使产量提高约20%。基于这一进展,IPAI被誉为“新一代绿色革命基因”。
⑭“农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家洋院士说。
(选自2021年第11期《科学世界》,有删改)
1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农艺性状是指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它是由基因决定的。
B. 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
C.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能够帮助育种学家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
D. 分子设计育种提高产量既要确定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还要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
14. 简析第⑤段的作用。
15. 概括什么是分子设计育种。
【答案】13. B 14. 承上启下。“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承接第④段,总结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引出下文怎样高效精准改变基因。
15. 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错误。根据第⑭段“农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知,本文只提到了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并未提到“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根据第⑤段“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联系第④段“育种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诱变和杂交这两大武器来改造作物。诱变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来处理种子,提高作物基因改变的概率”“杂交则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交配,再将其后代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植株挑选出来,经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可知,第⑤段承接上文“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的内容;
根据第⑤段“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联系第⑥段“在育种学家看来,高效精准育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找到调控关键农艺性状的基因”等语句可知,第⑤段引出后文精准改变基因的方法;可见第⑤段有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⑧段“这就是李家洋提出并首先实践的‘分子设计育种’”中的“这”指代的是上文分子设计育种的具体实践过程。根据第⑧段“确定了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也称主效基因)”“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即可概括什么是分子设计育种。
表述时先确定“分子设计育种”是一种“新品种”,然后将其他信息加入进去,并让表述流畅。最后确定答案为: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
(四)(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渑池来信
于德北
①就在今年秋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封寄自日本的没有启封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②那是一封写在樱花笺上的长信,有七八页之多,字体娟秀。“于老师,您好!之所以将给您的信由老家河南邮转,实在是我想唤起您的一段回忆。我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近期即将回国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您,并把我刚刚翻译好的您的一百二十五篇小小说交由您过目……您还记得吗,那个站在梨树下看您吃梨的河南小女孩……”
③啊!那真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太久,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④二十年前,我由团省委转业,调入《深情》杂志社工作,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尽可能全面地采写女孩读书难的问题。这次采访难度大,且辛苦,我由甘肃、陕西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河南的三门峡市。本来在这里是没有采访任务的,我只想假公济私转道看看三门峡,感受一下“梳妆台”的宏伟和壮观。我如愿以偿,当面对大坝、面对黄河的时候,我知道,不虚此行。
⑤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便学到过仰韶文化,但如果不是当地朋友介绍,我实在没记得它的初发现
上一篇: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下一篇: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黄南民族班)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临沂”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