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07  2022-10-0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红楼梦》
一、名著阅读
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写道:
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我贴在这门斗上的,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
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因问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她要尝尝,就给她吃了。”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个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来问着茜雪道:“她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她几日奶罢了。如今逞得她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说着,立刻便要去回贾母,撵他乳母。
原来袭人实未睡着,不过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怄他顽耍。先闻得说字、问包子等事,也还可不必起来;后来摔了茶钟,动了气,遂连忙起来解释劝阻。早有贾母遣人来问:“是怎么了?”袭人忙道:“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钟子。”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她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服侍你。”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子底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
(1)宝玉和晴雯他们在自己居所门斗上书写和粘贴的三个字是“绛云轩”。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小说开篇神瑛侍者所居住的“赤瑕宫”,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后续情节中,宝玉在大观园的院落名称________。
这三个名字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与红颜色有关,请你说说这个共同之处与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2)选文画横线的语句分别表现了袭人和晴雯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选文除外),任选一人进行分析。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
(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
阅读下面《红楼梦》的相关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观园中,__________院落清旷,“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无一株花木,但见许多异草,宝钗在此居住;__________院内有数楹修舍,翠竹掩映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黛玉在此居住;__________粉墙环护,绿柳周垂,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一边乃一棵西府海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宝玉在此居住。


浏览完整试题3.在上面文段横线处填上相应的住所名字。将填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下列与上面三处住所有关的故事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十七回,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为一处题写了一幅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这里后来成了宝钗的住所。
B.第四十回,贾母见黛玉住处的窗纱褪色,便责人更换,把绿色的窗纱换成了银红色的“软烟罗”,与院内植物色彩搭配和谐,甚是好看。
C.第四十一回,喝醉了的刘姥姥出恭回来,晕晕乎乎进入了黛玉的卧房,在欣赏了一番屋内的摆设之后,便歪身睡倒,在黛玉的床上酣眠。
D.第七十七回,宝玉住处海棠突然枯萎,他便把此事和晴雯的命运联系起来,他认为这株海棠与天下其他有情有理的东西一样,极有灵验。
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是有密切关系的。请从上面三处住所中任选一处,简析环境描写与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阅读下面《论语》章句,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②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6.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行”,与“先行其言”的“行”意思相同的是( )
A.言寡尤,行寡悔
B.父没,观其行
C.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D.多见阙殆,慎行其余
7.根据选文,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季子然询问仲由、冉求的任职情况,孔子感到吃惊。
B.“具臣”不能做到“以道事君”,但是也不会弑父与君。
C.孔子认为仲由与冉求有底线,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
D.从选文可以认识到,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主张适可而止。
8.根据语境,简要谈谈你对选文中两处“不可则止”的理解。

9.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材料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
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材料四:“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问》)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子夏和孔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仁”。
(2)从以上语录中任选三则,根据其内容,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
10.有人评价《红楼梦》中很多女子具有中和美,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她们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请从中选取一位,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11.阅读下列节选文本,回答问题。
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红楼梦》庚辰本此处眉批:“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节选文本作简要阐述。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宁荣两府,说道:
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①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②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1)根据冷子兴对贾府的介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府现在不如仕宦之家
B.贾府现在比仕宦之家强
C.贾府比过去差
D.贾府外强中干
(2)下列哪位人物不属于这里说的“安富尊荣者”( )
A.贾敬 B.贾赦 C.贾政 D.贾珍
(3)节选部分的画线语句,含义丰富。请结合原著,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13.阅读《论语》中的三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
②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注】”
(《公治长》)
③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路》)
【注】瑚琏:古代宗庙中祭祀用的盛粮食的器皿,竹制,上面用玉装饰,是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
(1)根据①②两则,说明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2)孔子说“君子不器”,又说“及其使人也,器之”,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14.在《红楼梦》第63回“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
探春掣的签画的是杏花,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①”;
湘云掣的签画的是海棠,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②”;
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黛玉掣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③”;
注释:①封建士大夫多以日、天比君王。②语出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③语出欧阳修《明妃曲》“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嵯”。
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请任选一签,根据原著简要分析签中隐含了掣签人怎样的性格命运。


展开余下试题
参考答案:
1.(1)①怡红院;②这三处居所都有一个与“红”有关的字,这与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常常为绛珠仙子浇水灌溉相呼应,还与今世宝玉会怜惜疼爱同情女孩子(或:天生爱在女孩子堆儿中玩儿,喜欢女孩子,讨厌男人/是护花使者的形象)有关。
(2)(答案示例一)晴雯:①心灵手巧,动作利索,比如后文晴雯在病中为宝玉补雀金裘;② 热情体贴,为人仗义,宝玉很多别人看来无所谓的举动,晴雯能够信之助之,比如挨打后为林黛玉送去旧手帕;③娇嗔可爱,惹人怜惜,比如晴雯撕扇。
(答案示例二)袭人:①她懂事周到,顾全大局,比如李嬷嬷吃了宝玉留给她的酥酪,她担心因此而多生事端,便以吃栗子为借口转移了宝玉的注意力,将此事搪塞过去;②她温柔顺和,她可以管束劝慰住宝玉,稳定住宝玉的情绪,只要每次一说“我们都出去”宝玉就会消停;③ 她体贴周到,会照顾人,宝玉的饮食起居皆是由她照应,袭人后来因母亲病重回家,宝玉夜间要喝茶水也依然是唤袭人,可见宝玉对她的依赖很深。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宝玉在大观园的院落名称是“怡红院”。
“绛”是深红色,“绛云轩”暗合“红楼梦”的“红”,与日后“怡红院”前后呼应。而绛者,绛珠仙草,绛洞花王,正是宝黛之意。“赤瑕宫”,主人公贾宝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赤瑕宫神瑛侍者,常常为绛珠仙子浇水灌溉。三处居所名称中“绛”“红”“赤”都与“红”有关,“红”代表女子,宝玉说,见到女孩子便清爽,见到男人便觉浊臭逼人。他天生喜欢女孩子,怜惜疼爱同情女孩子。
(2)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晴雯:
此处是一处语言描写,是晴雯对宝玉说的话,前文宝玉笑问自己写的三个字在哪,晴雯笑语回答,从答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晴雯对宝玉交代的事情非常用心,她对宝玉体贴周到,做事情也是利落痛快,心灵手巧;“这个人可醉了!”“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语言娇嗔、灵巧,惹人怜爱。
心灵手巧:如“病补雀金裘”,宝玉赴舅舅寿宴上穿的俄罗斯雀金裘不防后襟子上烧了指顶大的小眼,因天晚找不到懂行的裁缝,晴雯顾不上生病,叫人找来孔雀金线,亲自动手一针一线织补,直至天快亮时才补好了,这个情节体现晴雯心灵手巧。
娇嗔可爱:如“晴雯撕扇”,晴雯不小心跌坏了一把扇子,宝玉说了几句气话,她就顶撞起来。晚间,宝玉主动给她赔不是,二人前嫌尽释。晴雯说喜欢撕扇子,宝玉便把手上的扇子递给她撕。麝月来劝,宝玉又夺过麝月的扇子给晴雯撕了,说是“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又值几何,这个情节体现其娇嗔可爱。
为人仗义:宝玉挨打的情节,在晚间时,晴雯替宝玉传两条旧手帕给林黛玉,在外人开来,这是难以理解的无所谓之举,但晴雯人为宝玉跑一趟,体现晴雯热情体贴,为人仗义。
袭人:
此处有袭人的语言、动作描写。宝玉摔了茶钟,撵他乳母,袭人“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钟子”巧妙解围,体现她顾全大局;“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服侍你”,在宝玉生气想撵走乳母时,用自己的一番话劝慰宝玉,稳定住宝玉的情绪体现她温柔和顺;“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子底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这处动作描写体现她体贴周到,很会照顾宝玉。
顾全大局:宁可自己吃亏,不愿多生事端。李嬷嬷吃了宝玉留给她的酥酪,她担心因此惹出麻烦,便以吃栗子为借口转移宝玉的注意力,将此事搪塞过去。
细心周到,恪尽职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她一心为宝玉前途忧虑,“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第3回);她虽身为奴婢,却能事事为贾府大局着想,宁可自己委屈些。
2.(1)答案示例:
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2)答案要点:
①“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
②“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
③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些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
《石头记》:这部小说在前几个章回里详细叙述了此书由来,有一块被女娲补天弃而未用的石头,搁置在青埂峰下。它因修炼之后已有灵性,能口吐人言,后又遇见一僧一道,求他们带它去红尘中经历了一番。红尘梦尽,这块石头回到青埂峰,石身记满它下凡经历后的种种事情。空空道人将这石头上记述的故事抄了下来,因此才有了这部小说。可见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情僧录》:红楼梦开篇空空道人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如色,自色入空”,遂易名为《情僧录》。贾宝玉本是最多情、博情之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以及黛玉香消玉殒之后,他看透了世间种种,最后出家做了和尚。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面镜子,出自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再看看这风月宝鉴的出处,据红楼梦第十二回:“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跛足道人这前半句话告诉了我们风月宝鉴的出处、制作者、功效,而后半句告诉我们他带风月宝鉴下凡的意义和禁忌,其实这段话另有深意。风月宝鉴的“正面”指男女情爱,“背面”告诫我们不要太过痴迷。可见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女子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且《红楼梦》一篇故事,按作者自己说来,是为了替闺阁立传,作者同情闺阁女儿的薄命,感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也赞同闺阁女儿的“风流”、“忠义”、“巾帼不让须眉”。可见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2)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
分析《红楼梦》书名的合理性,需要将书名与书中内容关联。
首先解释“红楼”的含义。“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楼”是深闺大宅;“红楼”是指住在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另外“红楼”与“朱楼”是近义词,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之句。而杜甫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字面上理解,“红楼”即“朱门”,都是富贵家庭的代名词。由此,“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而《红楼梦》写了众多美好的女性形象,她们出身高贵,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她们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是作者倾尽心力歌颂的对象,然而她们的结局却逃过不“悲剧”二字;另外书中所写“四大家族”更是权势遮天的富贵大家族,故事正是写他们由盛而衰的必然命运。因此“红楼”涵盖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展开余下试题“梦”则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全书的提示。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翻阅“金陵十二钗”图册,听仙女们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饮美酒,品香茗,跟“兼美”柔情缱绻,又有警幻仙姑和祖先之灵对他谆谆警戒,最后他落入万丈迷津,这正是贾宝玉一生的简要概括。世上繁华、深情终不过大梦一场,恍然一梦,情海幻变,这是人生的真相。“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
红楼一梦,繁华终归于尽,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
3.①蘅芜苑②潇湘馆③怡红院
4.C
5.示例:蘅芜苑里“山石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种了各色香草,“没有一株花木”,与宝钗为人处世低调内敛、藏愚守拙的处世哲学相合,也与她不喜欢花儿粉儿的生活态度相合。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相关情节和内容的能力。结合“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以及“宝钗在此居住”可知,第一空为“蘅芜苑”。结合“翠竹掩映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黛玉在此居住”可知,第二空为“潇湘馆”。结合“院中点衬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一边乃一棵西府海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宝玉在此居住”可知,第三空为“怡红院”。
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晕晕乎乎进入了黛玉的卧房,在欣赏了一番屋内的摆设之后,便歪身睡倒,在黛玉的床上酣眠”错误。“黛玉”应为“宝玉”。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相关情节以及分析环境特点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三处处所的环境特点,再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分析环境描写与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即可。如,蘅芜苑的室内布置是这样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一见这样的室内布置立刻说,“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这样冷僻的室内装饰风格也正是薛宝钗清冷性格特征的外在反映,也是其命运的孤寂守寡的暗示和征兆。如,潇湘馆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交融、叠印。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竿竿青欲滴,它修长,苗条,随风摇动,正如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十分相似。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如,怡红院,《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主景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住所。试才题对额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取意蕉棠两植。元宵省亲时,元春不喜“香玉”二字(因暗指黛玉),改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宝玉因号“怡红公子”。宝玉题诗云:“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绿蜡,宝玉原写作“绿玉”,宝钗恐拂元春心意,故改为绿蜡,典出唐诗“冷烛无烟绿蜡干”。西府红海棠又名“女儿棠”,“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象征宝玉“意淫”;室内四壁窗棉雕镂“花团锦簇,玲珑剔透”,象征宝玉文思敏捷、才气过人。
6.D
7.C
8.第1处“不可则止”是针对“事君”而言的,意思是,如果君主不能听从自己的谏言,循道行事,就离开君主,不再执意劝谏。
第2处“不可则止”是针对交友而言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以忠言劝告并引导朋友改正过错,但他依然背道而行,就不再继续劝导,以免自取其辱。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文中“先行其言”,“行”,实行。句意: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
A.“行”,行为。句意:言语上减少过失,行为上减少悔恨。
B.“行”,行为。句意: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
C.“行”,行走。句意:(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D.“行”,实行。句意: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理解错误。从选文可知,孔子认为“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虽然他认为仲由与冉求有底线,但并不认为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不可则止”表明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第一个“不可则止”,孔子认为,做事情要有度,超过或不及都是不好的。比如作为大臣,应该能以合于仁道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那么就可以辞官不干。此处孔子是强调侍奉君主是危险的事情,做官当然应该坚守道义,但如果君主不行仁义,也没有必要冒生命危险去劝谏。孔子还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
第二个“不可则止”,孔子认为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就是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这也是他中庸思想的体现。劝告朋友是责任,如果朋友不听也就罢了,因为责任已经尽到,如果还要勉强劝告,两人间的友谊就有可能破裂。
参考译文:
①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为政》)
②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是否称得上大臣?”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别的事,哪知道竟是问仲由和冉求呀。我们所说的大臣,应该能以合于仁道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便宁可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呀,只算得上是备位充数的臣罢了。”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肯听话吗?”孔子说:“如果是杀父亲杀君主,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先进》)
③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 (《颜渊》)
9.(1)⼦夏是从自身学识修养角度在阐述“仁”,而孔子是从道德修养角度在阐述“仁”。
(2)“仁”并非表面功夫,而是需要长期的自我修炼,达到美德内化于心的境界;“仁”需要约束自我,但不仅仅是克制自我,而是主动修炼,要达到拥有五种道德修养的境界。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材料一,⼦夏告诉我们涵养仁德和如何求仁的四种具体⽅法,就是要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样就是“仁在其中矣”。这是从自身学识修养角度在阐述“仁”。
材料二,针对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必须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才能算作仁者。恭、宽、信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3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