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64  2022-10-10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爱国诗词情境默写
语境式默写爱国诗词(宋) 辛弃疾 陆游 文天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游山西村》(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词人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追思往事。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在开头通过描写祖国的“________”,实为下文的回忆张本:遥想当年戎马生涯的气势,真是“_________”。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8.“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________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9.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的宏伟理想。
10.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己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在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19.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手法表现个人经历坎坷,但他并不屈服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铮铮誓言。
20.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写“苦雨”的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附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上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件,忠告韩侂冑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行事;借廉颇自比,表达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本词通过对军旅生活的几个场景的描写,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引用。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展现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尾联写诗人已“游”了一整天,内心愉悦,表达了渴望从此能过上这样优美的田园生活的愿望。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颈联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而战栗的痛苦心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尾联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附答案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词人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追思往事。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在开头通过描写祖国的“________”,实为下文的回忆张本:遥想当年戎马生涯的气势,真是“_________”。
千古江山  气吞万里如虎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8.“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________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樯橹灰飞烟灭  气吞万里如虎
12.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的宏伟理想。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13.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14.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1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1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15.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16.《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己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1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在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19. 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手法表现个人经历坎坷,但他并不屈服,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铮铮誓言。
身世浮沉雨打萍 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写“苦雨”的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3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