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9  2022-10-1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也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演义》影响当时文学发展的任何信息。讨论《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完全可以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学基础之上,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小说作品一般都是先有抄本,后有刊本,但《三国志演义》未见抄本传世,海内外现存的30多种明刊本中以嘉靖本为最早,书前有庸愚子蒋大器写于明弘治甲寅仲春的《序》和修髯子张尚德写于嘉靖壬午的《引》。据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论证,上海图书馆所藏残页可能就是刘若愚《酌中志》著录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嘉靖元年修髯子作《引》的原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司礼监本,其他嘉靖本都以它为底本。司礼监本刊行后,又有朝廷都察院刊本和郭勋家刻本。于是,《三国志演义》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模仿之作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明初采用了权力集中和政治高压的两手策略,后来又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出版政策仍然沿袭元代,书籍的印刷由官府控制,对通俗文艺禁限极严。到了明中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成化年间出现了士大夫私人刻书和官府间相互馈赠所刻图书的现象,这些活动不再受朝廷限制。民间刻书活动开始活跃,通俗文学的整理刊刻也出现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一个明代墓穴中发现的成化七年至十四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据研究,这些刊本是墓主人宣昶妻子的随葬品。宣昶无论其家乡还是任所都距北京有千里之遥,照样能读到北京出版的新书,说明此类书籍流通范围之广。既然成化时期的书商们已经开始注意刊刻通俗文学作品,并且所刊说唱词话《花关索传》就是民间三国故事,如果当时真有一部《三国志演义》的抄本在流传,相信书商们不会不予重视和刊刻的。
到了弘治年间,社会文化政策进一步开放,朝廷也开始关注通俗文学。弘治五年五月,孝宗诏准在全国范围内搜求朝廷所未藏书籍,包括“古今经史子集,下至阴阳艺术、稗官小说等项”。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征集活动,“稗官小说”赫然在列。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前有弘治七年蒋大器所作序言一篇,此书应该就是这次活动的重要收获之一。即是说,浙江金华人蒋大器向朝廷进献了他作序的这部书,一方面自然是响应朝廷号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被朝廷认可的奇书秘籍自然是会获得奖赏的。
然而,《三国志演义》毕竟是通俗小说,此前朝廷一直严禁,这次朝廷是否宽容和重视尚未可知,所以蒋大器的献书实际上是一种试探行为。即使《三国志演义》为他本人所编撰,他也不会直接署名,更何况作品内容是以史传为主融入民间传说而成,大可托以他人。此书进献后,也就泥牛入海,蒋氏也未能得到期望的奖赏。因为此书送达朝廷会有一个过程,而朝廷清理图书也要一段时间,加上朝廷刊刻通俗小说并非成例而是创举,刊刻本身也需时日;司礼监是最有可能获得这些新奇有趣而其他部门又不敢贸然刊刻的通俗演义的,它们又有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来刊刻这部通俗小说,种种原因,造成了这部小说只能在嘉靖壬午这一特定时间刊刻流传的特殊现象。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王齐洲《〈三国志演义〉曾被朝廷严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一般的小说先有抄本后有刊本不同,《三国志演义》是直接以司礼监刻本迅速流行起来的。
B. 司礼监本《三国志演义》刊行后,其它刊本如都察院刊本等均以司礼监本为底本刊刻和模仿。
C. 明初沿袭元代出版政策,实行文化专制,《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缺少成书和传播的环境。
D. 对《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作者从文献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直接否定成说,再进行推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表明对《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的疑问,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
B. 文章举宣昶妻子墓说唱词话葬品的考古发现,旨在论证明朝社会文化的政策开放。
C. 文章重点推论了司礼监刊本《三国志演义》从何而来,为何在嘉靖年间刊刻问世。
D. 本文论证语言既准确严谨,又通俗易懂,在合理的阐释和推论中表明自己的立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前蒋大器写《序》的时间,《三国志演义》成书应在嘉靖之前。
B. 司礼监最有条件得到和刊刻《三国志演义》是因其具有特殊地位、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
C. 出于获得奖赏的功利目的,蒋大器献上《三国志演义》,但因时间延误,最终事与愿违。
D. 《三国志演义》的刊刻及流行从侧面反映了明中期文化开放,放松了对通俗文学的管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2分)
材料一:
2019年 2020年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万人) 186.82 181.35
专职科普创作人员(万人) 1.73 1.85
专职科普讲解人员(万人) 4.11 4.17
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亿元) 172.97 171.72
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亿人次) 1.72 1.15
科研设施开放数量(个) 10664 8328
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万人) 954.28 1155.52
(摘编自《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发布)
材料二: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传道授业天上来,将科学课堂搬上太空,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如此科普,值得点赞。
那里是太空,那里也是生动的课堂。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空间站搭起桥梁,“天宫课堂”引航天科普入“百姓家”、青年心。太空授课不仅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也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这种形式让宇宙不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直观生动的太空授课让它离我们更近了;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的知识,在生动的太空实验中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地面提问,航天员在太空答疑,天地实时互动,让这堂科学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科学本身就是求知、求真,而求知、求真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哪里?源于梦想,源于兴趣。古今中外,很多大科学家就是从小对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与科学结缘并将一生献身科学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航天员王亚平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仍萦绕在很多人耳畔。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保持着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热忱,有着为了梦想无惧风雨、奋力攀登的无畏与坚持,科学才能不断进步,航天事业才能向前发展。“天宫课堂”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天宫课堂”中那些前所未知、与地面上截然不同的现象,会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这便可能成为他们太空梦、航天梦、科学梦最原始的起点。
(摘编自张冬梅《天宫课堂:重新定义科普课》)
材料三:
近年来,青岛市科协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水平,以科普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大力夯实基层科普阵地建设,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6家。与此同时,市科协支持引领各相关单位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其进一步开发开放优质科普资源,支持其创新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公共服务。仅在近三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市科协就联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284场次,惠及近500万人次。下一步,市科协将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并围绕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需要,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摘编自腾讯网,2022年4月6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20年,全国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总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所提升。
B.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较上年减少了三成多。
C. 分析2020年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可以推测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中有一定比例是线上接待的。
D.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总数缩减,致使2020年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比上一年减少了1.25亿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天宫课堂”传道授业,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B. 青岛市近年在科普方面主抓两项工作: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协支持引领各相关单位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C. 青岛市近三年的经验表明,推进科普工作可以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有利于助推基础教育领域的“双减”工作。
D. 材料三运用列数字 方法,所使用的三个数据是为了表现青岛市近三年来科普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6. “天宫课堂”的科普方式为什么“值得点赞”?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展开余下试题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
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把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
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
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的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的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B.“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一句中“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C.小说中“我”对学习微机课程感到枯燥,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
D.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8.小说为了营造情节的戏剧性,采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9.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高祖武德元年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史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乙卯,徙秦公世民为赵公。戊辰,隋恭帝诏以十郡益唐国,仍以唐王为相国,总百揆。唐国置丞相以下官,又加九锡。王谓僚属曰:“此谄谀者所为耳。孤秉大政,而自加宠锡可乎?必若循魏、晋之迹,彼皆繁文伪饰,欺天罔人。考其实不及五霸,而求名欲过三王,此孤常所非笑,窃亦耻之。”或曰:“历代所行,亦何可废。”王曰:“尧、舜、汤、武,各因其时,取与异道,皆推其至诚以应天顺人,未闻夏、商之末必效唐、虞之禅也。若使少帝有知,必不肯为。若其无知,孤自尊而饰让,平生素心所不为也。”但改丞相府为相国府,其九锡殊礼皆归有司。夏四月,炀帝凶问至长安,唐王哭之恸,曰:“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五月戊午,隋恭帝禅位于唐,逊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遣刑部尚书萧造告天于南郊,大赦,改元。罢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推五运为土德,色尚黄。六月甲戌朔,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委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瑀亦孜孜尽力,绳违举过,人皆惮之,毁之者众,终不自理。上尝有敕而内史不时宣行,上责其迟,瑀对曰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其易在前其难在后臣在省日久备见其事今王业经始,事系安危,远方有疑,恐失机会,故臣每受一敕,必勘审使与前敕不违,始敢宣行,稽缓之愆,实由于此。”上曰:“卿用心如是,吾复何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瑀对曰/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其易在前/其难在后/臣在省/日久备见其事/
B.瑀对曰/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其易在前/其难在后/臣在省/日久备见其事/
C.瑀对曰/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其易在前/其难在后/臣在省日久/备见其事/
D.瑀对曰/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其易在前/其难在后/臣在省日久/备见其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剑履上殿,“履”指鞋子,古代一些得到帝王特许的大臣,可以佩剑穿鞋上朝,被视为极大的优遇。
B.氐羌是古代对主要生活在西北或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古人将西部、北部的少数民族分为西夷、北狄。
C.九锡,“锡”此处通“赐”,九锡常指古代皇帝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礼遇极高。
D.五运,古人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称为五行,根据五行推算出王朝的气运,称为五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王攻下长安后,用信晓谕各郡县,不少地方的长吏、首领等争相前来觐见请求归降,相关部门每天要回复上百封的信件。


展开余下试题B.对于隋恭帝赐予九锡殊礼一事,唐王认为自己不能像曹魏和司马氏一样只为求取名声,于是将九锡殊礼都归还给相关官员。
C.萧瑀任内史令,尽心尽力地处理国家事务,因为纠正违法行为,检举他人过失,诋毁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终不为自己申辩。
D.唐高祖责备内史拖延敕令的宣布执行,萧瑀解释说,事关国家的安危,所以每一道敕令都要详细勘定无误后才敢宣布执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其无知,孤自尊而饰让,平生素心所不为也。
(2)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①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宋时由船只连成浮桥。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言浮桥桥面宽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说诗人客中多病久未登临山水,闻南台之名试作一次探访,点明出游缘起。
B. 颔联“九轨”、“千艘”是虚指、夸张之词,写出浮桥的雄伟气象,以虚见实。
C. 颈联一“自”字,在冷静的叙述中透露感慨:人世与自然都在不断缓缓变迁着。
D. 中间两联语言质朴、笔墨简淡,描绘出远近相宜、层次丰富的画面,意趣悠远。
15. 同为病中登高,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诗人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写出了音乐先婉转流利后如哽咽不畅的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大自然的色彩变化,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19 题。
李白的想象力______ ,无拘无束。他能够重重突破现实的束缚,从独到的角度欣赏景 色,产生全新的观点见解。诗歌也体现出变幻莫测、丰富多彩的特征,富含新奇的、独一无 二的审美观念。例如,他笔下的月亮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出的特征______,有 时是一位可靠的朋友,有时成为促膝长谈的知己,有时又成了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理想的 象征。《月下独酌》中,他将明月、影子拟人化,直接邀请它们同自己一起饮酒作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将湖中月亮拟人化,化身______地送别自己的朋友; ( ) 。李白诗歌中的意向从来不是______的,而是千变万化。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 分)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 分)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他在《古朗月行》中,又怀疑月亮是来自瑶台的镜子,甚至对它的来历进行多方猜测
B、《古朗月行》中,他又怀疑月亮是来自瑶台的镜子,甚至对它的来历进行多方猜测
C、《古朗月行》中,他又对月亮的来历进行多方猜测,甚至怀疑它是来自瑶台的镜子
D、他在《古朗月行》中,又对月亮的来历进行多方猜测,甚至怀疑它是来自瑶台的镜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来,茶,原本是中国人的爱物。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只要是中国人,很少有不爱喝茶的。 ① ,又数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不错,江浙有绿茶,云贵有沱茶,广东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闽南有乌龙茶,北京有大碗茶, ② :绿茶太淡,沱茶太粗,奶茶是以茶代饭,工夫茶是以茶代酒,早茶是以茶为配角,大碗茶则只能叫“牛饮”,只有成都人的盖碗茶,才既有味,又有派。有味,是因为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浓又经久,一碗茶冲七八遍水也无妨;有派,则因为它是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俱全的“盖碗茶”,而且是在茶馆里喝的。在茶馆里喝茶,和在家里泡茶,大不一样。在家里泡茶,谁不会?显然,在成都人眼中, ③ ,才真正算得上是爱茶。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牛饮”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孝经》中说:“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你对以上这些话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武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