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3  2022-10-1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一)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开拓了大众化、生活化的荧屏世界,展现出影视剧制作的新风貌。《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电视剧,通过普通人、家常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洪流,剧中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让故事更接地气。
最是真实动人心。金滩村,马得福在西北的风沙中建设家园,带领村民们种蘑菇脱贫致富;松山岛,江德福一家在东部的海风中守护着祖国的海疆……现实题材电视剧呈现着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命运变迁,以鲜活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时代阔步前行的足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
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经久不衰的关键。现实题材电视剧从社会热点、民生关切中获取创作灵感,将人们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生育、养老等话题作为创作主题,并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进行电视艺术演绎,因而能够让观众有置身剧中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情感共鸣。这说明,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人世间》作为一部以当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时代剧,以周秉昆一家几十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述普通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不仅让宏大叙事通过具体细节变得可知可感,也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出时代进步的奥秘,即每个人的拼搏奋斗,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合力。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现实题材电视刷的流行,说明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在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就能创作出更多彰显当代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摘编自赵梦《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人民日报》2022年5月17日)
材料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标度,为文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创作源泉。近年来,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和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刷《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抑或是讲述中国抗疫的时代报告刷《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浏览完整试题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胡智锋说。
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有关的文艺作品更是精彩迭出。何建明的《革命者》,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等,都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中凸显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文学创作一直是文艺事业的重心所在,这些作品别具精神的内力与艺术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诸多的启迪。
随着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多样化,文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不再简单地在“自律性”审美逻辑中“任情”生长,而是在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自由而解放的辽阔天空中实现升华,呈现出新意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的“另一种存在”,从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转变为一种耦合式、合作式的“生产性”相互关系,生活因此更加充满希望。
(摘编自段丹洁《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艺作品的内容影响其创作技巧和手段,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才可称得上优秀的文艺作品。
B.要想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就必须深人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
C.文艺事业的重心是文学创作,所有的文学作品因具有独特的精神内力与艺术魅力,而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启迪。
D.文学属于社会,如果只局限在“自律性”的审美逻辑中便会走向狭隘,文学艺术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升华,呈现出新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艺术和时代的关系,论述上各有侧重,但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B.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手法,可以让读者对宏大叙事的感受更加具体生动。
C.当今中国正发生的伟大变革使现实题材电视剧盛行,因为创作资源取之不尽。
D.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优秀现实文艺作品“出圈”的重要原因。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B.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C.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D.文学应该记载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迫随那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幅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之间“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行者①(节选)
刘醒龙
一排旧房子前面,一面国旗在山风里飘得很厉害,旧房子里传出一阵读书声,外面的黑板报上写着一行大字:为实现界岭村高考零的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张英才看着标语,心里觉得怪怪的。
一个中年男人从屋里钻出来,很响亮地叫道:“万站长来得真早呀!”
万站长笑着向张英才介绍:“这是余校长。”
余校长招呼他们进办公室,亲自沏了两杯茶端上来。这时,两个年轻一些的男人进来了。经介绍,一个是副校长,叫邓有米。另一个是教导主任,叫孙四海。
万站长说:“全校教师都到齐了,我先说几句!”
张英才听了吃惊不小,他以为还有别的老师呢。万站长说的无非是新学期要有新起色、斯突破之类的套话。张英才听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他装作上厕所,走到外面遛了一圈,几间教室,他猜不出哪儿是几年级,三间教室是如何装下六个年级呢?
他回去时万站长终于说完了,接下来是余校长说。余校长说了几句,嗓子就沙哑了。
“你嗓子痛就歇着,我来向站长汇报。”
邓有米毫不客气地打开捧在手里的小本子,一五一十地念起来。刚念完入学率和退学率两个数字,万站长就打断了他的话。
“说点报表上没有的情况。”
邓有米眼睛一转,说了几件他动员适龄儿童上学的事,还说他垫了几十块钱,给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买课本。他说了半天,见站长既不往心里记,也不往本子上记,就知趣地打住了。
接下来自然轮到孙四海发言。
等了一阵,孙四海才低低地说了一句:“村里已经有九个月没给我们发工资了。”
万站长也不追问,甚至脸上都没有一点异样的变化,平平淡淡地要余校长领他到教室去看看。到了第一间教室,余校长说这是五、六年级,张英才看到大部分学生手里拿的是一本油印小册子。
万站长说:“这些油印课本又是你老余的杰作吧?”
余校长说:“我这手再也刻不动钢板了,是他们自己刻的。”
张英才看见万站长抓着余校长那双大骨节的手,轻轻叹了口气。第二间教室是三、四年级,是孙四海带的,学生们用的是清一色新课本。一问,学生们都说是孙老师帮他们买的。再一问,孙四海却说这是学生们自己的劳动所得。
接下来是一、二年级。无疑,这个班是邓有米带的。一进救室,他就指着一个个学生说自己动员他们入学的艰难。
万站长忽然打断他的话问:“今年招了多少个新生?”
邓有米说:“四十二个。”
万站长说:“你数数看,怎么只有二十四个。”
邓有米说:“别人都请假了。”
万站长说:“连桌子椅子也请假了?老余,马上要搞施行《义务教育法》检查,不要到时弄得你我都过不了关哟!”
邓有米红着脸不说话。余校长在一边连连点头。孙四海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张英才把这些全看在眼里,回头整理自己住的屋子时,趁机问万站长,这三人之间是不是面和心不和。万站长要他少管这些闲事。


展开余下试题房间收拾好后,张英才将那本《小城里的年轻人》拿出来,端端正正地摆在床头边。
正好余校长来了,他看了看书说:“这个作者我认识,他以前也是民办教师。他幸亏改了行,不然,恐怕和我现在差不多。”
这时,学校放学了。一些学生往山坳里跑,一些学生往山顶上跑。张英才不明白,邓有米告诉他,上下都是去采蘑菇,扯野草。
转了一圈就到了吃午饭时间。余校长冲着野地喊了几声,学生们回来后,将野草和蘑菇分别放进余校长家的猪栏和厨房里。张英才看得纳闷,这不是剥削学生,欺压少年么?正想着,余校长起身离座走进厨房。听动静,像是在里面给学生打饭,果然就有许多学生端着饭碗从里面走出来,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了,跟着余校长双手捧着一盆菜出来。万站长开口叫:“老余,你等一等。”他转身叫张英才将那些油条拿来,分给学生。张英才看见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品尝着分到手的一点油条,心里有些不好受。
万站长问余校长,哪个孩子是他自己的。
余校长指了其中一个男孩。张英才马上想到电视里的非洲饥民。
万站长尝了尝学生们的菜后,脸色阴冷地说,“老余,你妻子已经被拖垮了,再拖几年恐怕全家都得垮。”
余校长叹气说:“当民办教师的,什么本钱都没有,就是不缺良心和感情。这么多孩子,不读书怎么行呢?拖个十年八载,未必经济情况还不会好起来!到那时再享福吧!”
张英才听了半天终于明白,学校里有二三十个学生离家太远,不能回家吃中午饭,其中还有十几个学生,夜晚也不能回家,全都寄宿在余校长家。
吃罢饭,余校长就劝万站长下山,不然赶不上太阳,天黑之后,山路就更难走了。
“是该走,你们都陪着我,都不去上课,学生们都放了鸭子。”万站长停了停又说,“我这外甥初出茅庐,帮助他成长的事,我就托给三位了。”
邓有米抢在余校长前面说:“已经研究过了,让他跟孙主任两个月,然后接孙主任的班,孙主任再接余校长的班,余校长腾出来抓全盘工作和全村的扫盲工作。”
万站长第一次笑了。
邓有米立即见缝插针地问事:“万站长,今年还有没有民办教师转正的名额?”
万站长想也不想,坚决地回答:“没有!”
大家听了很失望,连张英才也有点失望。
注释①《天行者》是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排旧房子”“一面国旗”“一行大字”,通过环境措写含蓄地表现出界岭小学虽然环境艰苦但精神尚存。
B.文章通过描写孙四海说话的声调、内容,表现了乡村教师艰难的生存处境,而万站长既不追问,脸上也无变化,表现了他内心的冷漠。
C.余校长自己的孩子也很瘦弱,令人想到非洲饥民,说明他对自家孩子没有搞特殊优待,间接否定了张英才对于余校长“剥削学生”的猜疑。
D.文章错写了三个乡村教师,对邓有米,余校长的描写较详细,对孙四海的描写较简略,但人物的鲜明性并没有因篇幅而受到影响。
7.关于文中视察一、二年级教室的相关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邓有米汇报自己动员孩子上学艰难,是想凸显自己,想在领导心中留下好印象。
B.万站长观察敏锐,不被邓有米“请假的说法迷惑,从桌椅数量发现入学人数存在虚报。
C.谎言被拆穿后,余校长点头、孙四海冷笑的反应,说明三个教师的关系并不融洽。
D.邓有米管理班级的情况与余校长、孙四海管理班级的情况形成对比,彰显人品差异。
8.张英才在故事中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其“见证者”的身份有何艺术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陈瑶说:“《天行者》不是一部简单的乡村知识分子精神的颂歌,而是一部意蕴丰厚的现实主义力作。”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小说反映了那个年代存在的哪些现实问题。(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成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日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日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B.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C.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D.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玉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指中原地区,与《李凭箜篌引》中“李凭中国弹箜篌”的“中国”相同。
B.印,执政所持信也。秦以来,天子诸侯王印称玺:列侯至二千石印曰章。
C.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比喻关系亲密如兄弟般友好:也泛指同辈人。
D.偏将,与“主将”相对,指偏师将领,是副将,也作“裨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因口才出众伴随高祖身边,常常出使诸侯国。尉佗平定南越后,高祖派遣陆贾携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尉佗。
B.陆贾到了南越后,尉佗在接见他时无论是打扮还是坐姿都很无礼。陆贾批评他以区区之地与大汉相对抗,灾祸将要降临到南越。
C.陆贾称汉王能够五年平定天下是上天辅助的结果,且汉王朝实力雄厚,灭掉南越如翻动手掌那样容易,尉佗听后立刻惊惧地道歉。


展开余下试题D.尉佗问陆贾自己与萧何、曹参、韩信、皇帝相比如何,陆贾的回答让尉佗高兴,也维护了皇帝的尊严,最终完成让南越称臣的使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陆贾回答尉佗“我孰与皇帝贤”之问时,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感遇①(其二)
张九龄
幽林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注释①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遂作《感遇十二首》。“感遇”为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述了诗人的外在动作与内心感受:悠闲独卧,孤高清净。
B.颔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借高飞的鸟儿向远方君主传达真情之意。
C.颈联“怀空意”表明“传远情”没有得到回应,接着又用反问句强化了此意。
D.“理自隔”是“按照道理自然相隔”之意,尾联表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
16.有人认为“飞沉”是“飞腾与沉沦”之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六国论》中表现各国祖先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疆辟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中的兵器意象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往往表达着人们建功立业或渴望和平等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由松陵镇向西南,在泥泞小路上走七八里,便看见了太湖。初冬的太湖,是一首读不完的诗。寒水,远山,幕云,全都溶成瓦蓝色。白皑皑的芦获,层层散去,与无数出没其间的鸟翅一起摇曳。一阵阵凉风卷来,把埋藏心底的所有太湖诗,一起卷出。那年月,人人都忘了山水;一站到湖边,人人都身不由己地为遗忘忏悔。满脸惶恐,满眼水色,满身洁净。我终于来了,不管来干什么,终于来到了太湖身边。一种本该属于自己的生命重新萌动起来,这生命来自遥远的历史,来自深厚的故土,唤醒它,只需要一个闪电般掠过的轻微信息。
我们的任务,是立即跳下水去,掏泥筑堤,把太湖割去一块,再在上面种点粮食。有人说了:出产多少粮食是不足挂齿的,不要紧的;要紧的是用劳役和汗水,洗去身上的污浊。
水寒彻骨,浑身颤抖。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的芦苇。留在湖底的芦苇根利如刀戟,大多数人的脚被扎出血来。浑浊的般红一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间,就像太湖在流血。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围堤终于筑起来了。
18.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成语使用不当,请改为恰当的词语、成语。(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顶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木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太阳雨”就是对流雨。太阳雨的产生有多种情况,有一种情况是,远方的乌云产生雨,在下雨的过程中刮起了大风,雨被大风吹过来了,于是我们就看见天空中的太阳很明亮,可是大雨却迎面扑来。另一种情况是,天气突然转变,开始降雨,从高空降下的雨,还没落地,云就已经消失了,所以①__________,却下起雨来了。这是由于局部地区空中水汽含量过大形成了而,但是由于太阳辐射而使水汽蒸发得较快,从高空降下的而,还没落地,云就已经消失了。
对流雨下雨的时间比较短,雨区范围也较小,或星不连续的条块分布。这样一来,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正好处在②__________,于是就看见了一半天空在下雨,另一半天空阳光普照。大风吹来,雨区会发生变化,更多的人看到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景。
下太阳雨的时候也伴随有雷电现象,所以又称热雷雨。雷是天空中带不同电的云,相互接近时,产生的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③__________,火花就是闪电,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当下雨的时候就会难免有雷电形成,而当下雨和太阳并存时,就会形成一边出太阳一边下雨一边打雷的现象了。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有困难,我们大家都应该帮助他。
B.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与你们不同。
C.网络泥沙俱下,我们应当学会分辨。
D.说起旅游目的地,我们几个一拍即合。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国家“双减”政策落地,众多教育培训机构都遭受了冲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为了企业生存开启求变的道路——宣布成立“东方甄选”,进军直播带货。斯东方转型做农产品直播带货,一直不被看好,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冷嘲热讽,且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带货效果一直不理想。
6月10日,新东方主播“双语卖牛排”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主播一边卖牛排,一边流利说英语,如此幽默风趣、令人耳目一新的直播方式吸引不少网友驻足观看,“新东方老师边带货边教英语”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直播间的粉丝数迅速上涨,爆火出圈。打开斯东方的直播间,仿佛置身于一场免费的直播课,与其说是直播带货,更像是在上课的间隙顺便推销一下产品。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一)
语文•答案
1.C 2.C 3.D
4.①材料一整体上按照提出现象、分析成因、指出做法的递进式结构行文。②首先指出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走红的现状。③接着论述优秀文艺作品受欢迎的原因。④然后论述优秀文艺作品的影响以及如何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每点1分)
5.“充满张力的建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海南省2022”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