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因此,当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之后,当读者开始全身心地关注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了文学手段之美时,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才真正全部实现,这样的文学审美创造才是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手段只有充分否定了自己,才能实现文学作品之美,对手段否定的越彻底,对作品的创造就越成功。这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智慧与审美创造观,其思想渊源依然要追溯到儒道两家的文辞观与言意观中,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显然,言与意的审美智慧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 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范畴,它是从文学品鉴与接受的角度,对文学文本审美感受的高度概括,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与西方美学不同,“味”这个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并不专指感官的味觉或嗅觉,而是指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基础上,感官愉悦与审美、精神愉悦的共同感受。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五官的感觉是相通的,感官的享受与精神的享受也是彼此相融的。“滋味”说反映了中华民族注重体验、注重经验,注重整体宏观感受的审美思维方式。说到底,就是心与物,情与景,境与意不分彼此的完全交融,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王夫之《唐诗评选》),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大相径庭,是有着中华民族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 (摘编自康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基础,中国审美传统规则的形成与漫长的劳作和相对悠然的生活情态有密切关系。 B. 如果人们具有审美感知基础,彼此之间理解审美对象的美,对等感知审美对象的魅力,便易于达成审美期望。 C.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 审美智慧,显示出古代的优秀作家们拥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D. 古代文学家认为,言是文学手段,意是文学目的,文学手段并不重要,不能因为手段而忽略了目的的重要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有修养和较高审美感知度的作家,会创作出具有美感、注重内涵的作品,作品的内涵决定创作的得与失。 B. 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表现生活,读者观众能感受到作品的美感亲近性,实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C. 只要读者全身心地关注文学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言”这个文学手段,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就可以全部实现。 D. 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对文学审美感受的概括,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相比,更能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滋味”说的一项是( ) A. 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杨万里《诚斋诗话》) B.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C.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4.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5. 文言短文《口技》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声响逼真地模拟出深夜救火的场景,使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审美感受?请联系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 D 2. A 3. B 4. ①体现了言与意的审美智慧,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②体现了滋味的智慧,意境的智慧。 5. ①听众了解类似的生活场景,具有审美感知基础。②听众与表演者呼应,具有审美感应性。③听众认同表演者,具有审美相通性。④听众的感官享受与精神享受彼此相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文学手段并不重要”错误,原文为“文学手段固然重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表现生活……实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说法错误,原文为“‘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实现犹如《易经》所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可知实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效果的是审美相通性。 C.“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原文为“当读者开始全身心地关注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了文学手段之美时,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才真正全部实现,这样的文学审美创造才是成功的”,应该是“只有……才”。 D.“更能促进”错误,原文为“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大相径庭,是有着中华民族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强调的是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不同,而没有说“更能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由“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中的“言论”“意致”可知此句体现了道家的言意观,而不是“滋味”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二第三段“显然,言与意的审美智慧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可知体现了言与意的审美智慧,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范畴,它是从文学品鉴与接受的角度,对文学文本审美感受的高度概括,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可知体现了滋味的智慧,意境的智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二段“其一,‘对牛弹琴’强调审美需要修炼和教化,没有审美感知基础也就缺乏对象性呼应,再美的因素也难以被认同”可知听众了解类似的生活场景,具有审美感知基础。 由材料一第二段“其三,‘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有读者观众的呼应,作品惟妙惟肖地表现生活,而观赏者如痴如醉地获得奥妙,取得共振,这就是审美获得快感的所在”可知听众与表演者呼应,具有审美感应性。 由材料一第二段“其四,‘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是从审美的高级阶段来确认,出色的创作无需解说,自有让人感知而滋润入心的美感”可知听众认同表演者,具有审美相通性。
展开余下试题由材料一第二段“无论是语言还是形式,美好的东西让感悟瞬间体察或者体味理悟,美好具有无障碍的透射力从而能直达人心……因此,审美者对于事物的美感悠然间认同并陶醉,证明审美的力量”可知听众的感官享受与精神享受彼此相融。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开的声音 高学升 田间的苘麻花开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打瓦村的村民老季本想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但他现在再也没有这份心情——老季已经两无没有吃喝,他萌生了绝食的念头——“好人都死掉了,咱这个瞎子,还活在这世上干什么?”卓冬婷因公殉职的消息对老季打击很大,他满脑子都装着那个女孩。 几年前,老季的两只眼害病,成了瞎子,家里只剩下一个十几岁的孙子小旺跟着老季过日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那天,他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打理苘麻。打瓦村的田地种不出好粮食,倒是盛产苘麻,村前村后遍野都是。苘麻打理利落,会有人到村里收购去制麻。老季的家庭收入,就寄托在几亩苘麻上。“大爷,您这是在侍弄苘麻?”村主任大成带着一个女孩走过来,女孩和老季打招呼,她甜甜的声音让老季感受到一股青春活力。 “二叔,这是县里下来的干部,来咱们打瓦村扶贫,她选了你家结对搞帮扶,你就叫她卓科长。”“大爷,可别叫什么科长,我大号叫卓冬婷,您喊小卓或者冬婷就行!” 卓冬婷穿着紫色高帮水鞋,因为刚到田间去,泥巴覆到膝盖。“哦,好咧,好咧!”老季努力睁大眼睛,但他什么也看不见,身上刚增添的几分力量又跑掉了。老季重重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家的情况太难,先前几任负责帮扶他的干部,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女孩听到老季一声叹息,脸色凝重。“主任,您先走吧,我留下来帮大爷打理苘麻.” 打瓦村位置偏僻,四面环水,外出都靠轮渡。卓冬婷在打瓦村住下来,很快走遍了全村所有住户一包括老季家在内,每家的锅门向哪个方向,她都清楚地记在心里。卓冬婷穿着紫色高帮水鞋,泥巴覆到膝盖,上门送物资。老季边打理苘麻边和她闲聊,“姑娘,你从城里到咱打瓦村受苦,生活可习惯?”“大爷,看您说的,我才在村里呆多长时间?要说受苦,苦了的是你们哩!”卓冬婷坐到老季对面的凳子上给他当下手,在卓冬婷的鼓励下,老季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信心。“二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没想到这苘麻还有大用!卓科长帮助咱们联系一家制药公司,光你家每年就能增收一万多块。”村主任大成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制药公司签完协议,挨家登门相告。打瓦村的村民很快知道,苘麻不仅是制麻的好原料,而且也可入药解毒祛风。 第二年,苘麻花开的时节到了,老季的一心情变得开朗。“小旺,快领咱去看苘麻花。”小旺对老季的话有当诧异:“爷爷,您说什么?…‘冬婷姑娘说,咱的眼睛不方便,但耳朵好使,一定能听到苘麻花开的声音。”在盛开的苘麻花旁边,传出了祖孙俩的欢声笑语。卓冬婷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自打卓冬婷来到打瓦村,老季的开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大爷,医生的话您也听到了,换上眼角膜,您完全可以重见光明,”卓冬婷说服老季,带他到省城的医院检查眼睛,医生说,只要费用准备齐了,手术随时可以做。卓冬婷听了医生的话很高兴,老季却又是重重叹了口气。“姑娘,眼瞎怕什么?咱可以用耳朵听花开。”卓冬婷明白老季担心巨额手术费用,她安慰说:“大爷,医生说的费用,并不是天文数字。除了合作医疗应该报销一部分,我会为您争取上级大病救助资金,还会为您在网上筹款。”老季的脸上再次露出开心的笑容。打瓦村的面貌改变很大。村里修上了平坦宽阔的公路,只缺河面上再架一座桥,打瓦村的发展瓶颈就能打破。正在老季和全村村民幸福地憧憬之时,没想到,一则噩耗传来,让他们心痛如刀割。为了选准修桥位置,卓冬婷亲自下水测试水深,不幸溺水身亡“二叔,你不吃不喝作贱身体,自己解脱容易,可丢下小旺他怎么办?”得知老季绝食,大成登门劝导。“咱走了才不给小旺添累,现在政策好,还会让他饿死?”大成见劝说无效,出门沉思片刻,又返回去编了几句话骗老季。“二叔,你听说卓科长出事不假,可你不要太难过,她目前只是受了伤,还在住院抢救呢,还是先吃点饭要紧!”“咱不信,你欺负咱眼瞎。”在大成哀求下,老季终于断断续续开始吃饭, 这天,老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搓麻绳,大成又带着个女孩走过来。“哦,大成,是不是冬婷姑娘来了?原来你真的没有讲假话!”大成正要搭话,只听老季突然改口说:“哦,还是不对,这脚步声不像是冬婷。” “大爷,您说得对,我既是冬婷又不是冬婷,我叫郭早春。冬婷姐殉职后,为了纪念她,县里成立冬婷志愿者工作队,她没有完成的遗愿,由我来接替她,”不久,郭早春来到老季家。“大爷,经过冬婷姐前期努力,现在时机成熟,我来接您去给眼睛做手术。”“不去,咱都是快死的人,还费这钱干什么?”“二叔,村东头河面上的大桥已经破土动工,难道你不想亲眼看一看?还有宽阔的马路,还有即将投产的苘麻原材料加工厂,这些可都是卓科长拿性命和付出的心血换来的!”郭早春和大成不停相劝,老季这才答应去做手术。 苘麻花又开了。经过苘麻地,老季突然停下脚步,竖起了耳朵。“早春姑娘,咱又听到苘麻花开的声音哩。”郭早春心疼地打量老季,只见几滴老泪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写老季无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并绝食,主要原因是卓冬婷的去世让他失去依靠,对生活失去信心。 B. 小说多次写到老季的心理变化,这样写既丰富了其人物形象,也反映出了卓冬婷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 C. 老季接受卓冬婷的建议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说明他已经对卓冬婷充满信任,这也让卓冬婷感到欣慰。 D. 郭早春接替卓冬婷完成其遗愿。“冬婷”“早春”相承,含有冬去春来之意,象征扶贫工作前景美好。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中通过打瓦村前后面貌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卓冬婷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B. 小说注再细节描写,“卓冬婷的紫色高帮水鞋,泥巴覆到膝盖”这一细节,刻画了她不怕脏、累的形象。 C. .小说首尾呼应,构思缜密。由老季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写起,以他又听到苘麻花开的声音结尾,结构严谨。 D. 小说语言精致典雅,蕴含感人力量。如“郭早春心疼地打量老季,只见几滴老泪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 8. 小说三次写到了苘麻花开,请简要说明每一次描写在内容表达方面有何作用。 9.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活》中写道:“文似看山不喜平。”请指出本小说的“不平”之处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6. A 7. D 8. ①第一次写苘麻花开,反衬老季内心的悲伤。②第二次写盛开的苘麻花,烘托老季祖孙内心的喜悦。④第三次写苘麻花开,引起了老季对卓冬婷的怀念。 9. ①布局谋篇方面:小说开头运用倒叙手法。先写老季绝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情节安排方面:卓冬婷突然意外去世,情节突转,出人意料;郭早春接替卓冬婷后,扶贫工作得以延续,情节跌宕起伏,引人人胜。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的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失去依靠,对生活失去信心”表述错误。首段写老季无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并绝食,主要原因是卓冬婷的去世带给了老季无限的伤痛。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项,“精致典雅”表述错误。根据文本“郭早春心疼地打量老季,只见几滴老泪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可知,本文的语言简洁朴实,但蕴含感人力量。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情节的作用。 根据文本“田间的苘麻花开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打瓦村的村民老季本想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但他现在再也没有这份心情,老季已经两无没有吃喝,他萌生了绝食的念头”可知,第一次写苘麻花开,老季无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并绝食,主要原因是卓冬婷的去世带给了老季无限的伤痛,反衬老季内心的悲伤;根据文本“在盛开的苘麻花旁边,传出了祖孙俩的欢声笑语。卓冬婷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可知,第二次写盛开的苘麻花,是因为卓冬婷帮助老季联系一家制药公司,且联系了医院帮助老季治疗眼疾,烘托老季祖孙内心的喜悦;根据文本“苘麻花又开了。经过苘麻地,老季突然停下脚步,竖起了耳朵”可知,第三次写苘麻花开,卓冬婷因公殉职,老人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把握小说结构特点的能力。 从布局谋篇方而言:根据文本“田间的苘麻花开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打瓦村的村民老季本想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但他现在再也没有这份心情一老季已经两无没有吃喝,他萌生了绝食的念头”可知,小说开头采用了倒叙手法。先写老季无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而绝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再叙述几年前,卓冬婷帮助老季联系制药公司,并联系医院帮助老季治疗眼疾,但后来因公殉职的事件,解释了老季绝食的原因;根据文本“自打卓冬婷来到打瓦村,老季的开心事一件接着一件”“ 正在老季和全村村民幸福地憧憬之时,没想到,一则噩耗传来,让他们心痛如刀割。为了选准修桥位置,卓冬婷亲自下水测试水深,不幸溺水身亡”可知,从情节安排方面:老季因为卓冬婷的帮助,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一切仿佛都变得越来越好,但是这个时候卓冬婷却因公殉职,突然意外去世,情节反转很厉害,让读者有种出人意料的感觉;根据文本“大爷,您说得对,我既是冬婷又不是冬婷,我叫郭早春。冬婷姐殉职后,为了纪念她,县里成立冬婷志愿者工作队,她没有完成的遗愿,由我来接替她”可知,郭早春接替卓冬婷后,扶贫工作得以延续,情节跌宕起伏,引人人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公中:即韩相公仲倗,“中”通“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 B. “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C. “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 D. “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与《过秦论》中所说惠文、武、昭襄“东割膏腴之地”相互印证。 B. 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 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 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2)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 14. 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 (2)甘茂回答武王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也说:“是啊!”于是调动全部兵力,又让甘茂继续进攻。 14. (1)制定联魏攻韩的计策,为秦国获取利益。(2)审时度势,制定盟约,防止秦武王反悔。(3)顶住压力,重赏士兵,振奋士气,攻取宜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 句中“臣”作“信”的宾语,两者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D。 “疑臣者”做句子的主语,与后文“不适三人”构成主谓关系,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 含义及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相同,指在困顿的处境中。“公必穷矣”句意:就会走投无路了。“人穷则反本”句意: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 故选C。 【12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