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7  2022-11-0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
襄郡高中2022级高一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襄郡高中2022级高一月考试题(20220928)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特别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D.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中国的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C.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3分  )
A.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错误,从“2020年……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可知,原文是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比较,并没有对农民流动人口进行比较。 B.“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错误,原文是“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 C.“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错误,原文是“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故选D。 
2.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错误,根据原文“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可知,人们还是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只不过不用专门学习。 故选B。
3.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C、D三项都是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A.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礼物流动”习俗的产生,这都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并不是对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故选A。
4.材料二首先指出中国社会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促使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步伐,接着进一步阐释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强调只有多方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从材料二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可知,材料二首先指出中国社会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促使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从第二段“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可知,接着,材料二进一步阐释了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第三段“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可知,最后,材料二强调只有多方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5.①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②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③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展开余下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可知,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
从“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可知,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从“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可知,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抢 险 万芊
入夏,连日暴雨,一连半月多,河水暴涨。才停歇了两天,第二阵更猛烈的暴雨紧接袭来,似天河决堤,再加上游洪水下泄,淀泖平原一片汪洋,到处告急。
锦城绕城高架、地铁工地,已全面开挖,有的工地已开始浇筑,暴雨中,到处险象环生。政府抗洪指挥部,市长坐镇,一边动员全城施工人员,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一边要求各乡镇、部委办局分段包干,加固城内外所有围堤,确保绕城高架、地铁工地和全城的安全。
李局长临危受命,任机动抢险组组长,市长给他的指令是哪里有险情就支援哪里,不惜一切代价。李局长日夜扑在抗洪最前线,调用大量人力、物力、设备,打攻坚战。他把附近所有的社会施工队伍召集起来,要求负责人二十四小时待命,所有人员、设备,随时服从调遣。有包工老板问李局长,费用怎么结算?李局长把市里定的紧急抢险用工经费标准跟大家摊了底,明确表态,所有费用,等抢险结束后马上按标准跟大家结算。
周大牛是个小包工头,手下有三十来人,都是他从老家带来的,沾亲带故,都是一流的干活好手,只是他们没设备、没资金、没资质,承包不了工程,只能在人家承包的工程中干些最累最苦的活儿。年前,让他们干活的大包工老板耍赖,吞了他们的工钱,玩起了“躲猫猫”,他们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的工钱打了水漂。人家回家过年了,他们却在讨工钱。最后,高人相助把耍赖的包工老板告上法庭,他们才拿到了辛苦钱。讨工钱,他们白白耗了小半年的时间。那些浑身有劲但没处使的弟兄们一个个欲哭无泪。当他们拿到最后一笔钱时,决计散伙。散伙那日,周大牛在大排档请大伙吃了顿散伙酒。大伙闷闷地喝酒,把大排档所有便宜的老白干都喝光了。第二天,就在大伙准备各奔东西时,周大牛接到宋老板的电话,让他带人参加市里的抗洪抢险。周大牛问,工钱咋结算?宋老板说,啥时候了,你问这?周大牛说,我这些哥儿们都是拖家带口出来卖命的,结不到工钱,一家老少吃啥?宋老板这次也挺干脆,这样吧,我马上跟你签约,工钱翻倍,你傍晚前拉一支能玩命干活的哥儿们。周大牛这才松口,说,行!
傍晚时分,周大牛手下三十来人,一个不落地来了。
宋老板把周大牛他们直接交给了李局长。
李局长电话里说,窑厂围堤出险,情况万分危急,你立马带着弟兄们到出险的大堤。
周大牛他们赶到时,大堤已决口,上水和下水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洪水的推力,把决堤的口子越撕越大。指挥部已调集多艘大型船舶、多辆重型车辆,准备来个“破釜沉舟”。只是,驾车堵决口,需敢拼命的高手;沉船堵决口,同样需水性好的汉子。市长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大堤,这是保城市的第一道防线,但也要确保人员安全。
现场,气氛非常紧张。李局长召集人,紧急磋商。周大牛说,来前没说让我们这样拼命。李局长马上表态,你跟大伙讲,堵决口成功,我向市里申请给你们特别奖励。
有了李局长的这句话,周大牛心里有了底,回到大伙身边,大声说,我们周家屯出来的弟兄们,我有句话问大家,大难当前,谁是孬种?不怕死的跟我上。
三十几个人,一下子振奋起来,说,我们周家屯没孬种。于是,驾车好手上了车,水性好的上了船。周大牛登上第一辆满载石料的重型卡车,开在最前面。他把车子开上大堤,把稳车头,匀速前进。就在车头接近决口时,他跳出车门,跳入堤边的急水中紧紧抓住缆绳。瞬间,那笨重的车辆一下子栽进决口里。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也相继栽进决口,驾驶人一一跳车,有惊无险。几乎同时,周二牛带人驾船靠近决口,到达指定泊位,弃船上岸。这时,堤上十几条绳子,好几百人,一齐用力,重载船舶侧身扣在决堤处,决口的水流一下子减缓了。随后,一辆辆自卸车开上大堤,卸下石料,决口被堵得严严实实。
现场一片欢呼。一个月后,洪水渐渐退去。锦城保住了,绕城高架、地铁工地的损失也控制在最小范围当中。市里专门开了个庆功会。市长在会上表态,要给冒生命危险堵决口的农民工兄弟颁荣誉市民称号,对他们以后在社保、医疗、孩子读书上,给予便利。
周大牛结算到了工钱,还额外领到了一笔市政府嘉奖。大伙知道周大牛一次次为他们说话,拿到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凑钱请周大牛喝一顿酒,仍在大排档,仍把那里便宜的老白干喝完。
酒到七分,有人把大家凑的一笔钱给周大牛。周大牛恼了,说,弟兄们不能这样看不起我。我带大伙出来,该做的,我不能又让弟兄们玩命,又让弟兄们流泪。大家都是拖儿带女养家的人,赚几个钱,不易呀!看得起我的,把钱收好,再跟我干。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暴雨来袭,为了确保绕城高架、地铁工地和全城的安全,市长一马当先,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抢修加固被洪水冲毁的所有围堤。
B.危急关头,周大牛等人在得到李局长有关工钱和奖励的表态后才投入抢险工作,说明农民工只图金钱而思想觉悟不高。
C.临危受命,李局长勇于担当,敢打攻坚战,他履职尽责,坚守在抗洪最前线,雷厉风行,组织动员能力强,决策果断。
D.拿到了抗洪工钱和奖金后,农民工凑钱到大排档喝庆功酒,这让读者感受到城市里的农民工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快乐。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叙述淀泖平原连续暴雨所造成的的危急情况,创设悬念,产生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将河水暴涨比作天河决堤,生动地描绘出了河水暴涨、洪水泛滥的危急情形,为下文抢险作铺垫。
C.小说以时间为序,紧紧围绕抗洪抢险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中心明确,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D.小说语言平易朴实,没有刻意的藻饰和精心的布局,在看似写实的故事叙述中表现人物,彰显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8.小说中的周大牛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9.小说中两次写到周大牛和农民工兄弟在大排档喝酒,这两次“喝酒”有什么不同?对写人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6.C (A项,张冠李戴,市长主要是坐镇指挥,部署抗洪抢险工作。原文表述是“一边动员全城施工人员,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一边要求各乡镇、部委办局分段包干,加固城内外所有围堤,确保绕城高架、地铁工地和全城的安全。”并且表述“抢修加固被洪水冲毁的所有围堤”与原文不合。B项,“只图金钱而思想境界不高”错,从原文看,这些农民工有过被欺骗的经历,所以他们对李局长有些不信任;另外,李局长只对他们说特别奖励,没说工钱。D项,拿到工钱和奖金,凑钱和庆功酒,能感受到的是农民工的艰辛与不易,“幸福与快乐”有所夸大,有失偏颇。)


展开余下试题7. C(C项,“所有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错,文章以叙述故事为主,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也并非是着意刻画的,其余人物更谈不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8.①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无论是讨要工钱还是抗洪抢险,他都身先士卒,并尽量为手下人争取利益。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②顾全大局,威信很高。当接到抗洪任务时,他能不顾安危,很快把手下人全部召集起来。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生死相依的信任。 ③重情重义,不为名利。当大伙拿到抗洪工钱和奖金要给他凑一笔钱时,他严词拒绝。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重情重义、不为名利的情义。有技术,有经验,干活拼命等。(答对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及以上得满分4分。)
9. ①第一问:起因和喻意不同。第一次是讨回工钱后,大牛请大家喝“散伙酒”,拼命喝的是“苦酒”;第二次是抗洪胜利得到报酬后,大家凑钱请周大牛喝的“庆功酒”(2分)。
人物的心境不同。第一次是闷闷地喝酒,对散伙心有不甘而又无奈,对生计充满担忧;第二次喝酒大家激动万分,感激不尽,是一种真挚感情的表达(2分)。
②第二问:两次喝酒表现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处境,写出了在都市中的农民工生活的艰辛和赚钱养家的不易,突出了他们淳朴厚道、勤俭节约的个性以及患难与共的美好品质(2分)。(第一问4分,第二问2分。大意正确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问说(节选) 刘开(字明东) 〔清代〕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B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答案】D.根据文言文中的对举现象,很容易能判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问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爱莲说》、周敦颐的《捕蛇者说》。
B、《书》是古人对《尚书》的简称;一般说“子云诗曰书云”,分别指的是孔子、《诗经》和《尚书》
C、刘开,字明东。古人的名与字是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所谓“幼名,冠字”就是出生时起名,行加冠礼时起字,名与字二者关联性很强。
D、《周礼》,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又称《周官》,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一般认为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答案】A,柳宗元与周敦颐颠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与手法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与《师说》论述的内容非常相似,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要“学于师”。
B、《问说》在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通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全面辩证、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论点。
C、在语言风格上,文章古朴晓畅。在句式运用上,文章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
D、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然后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答案】B,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古今对比),对比鲜明地论证了论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2)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4.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更强调什么?(3分)
【答案】主要观点是“学与问”相辅相成,更强调“问”的重要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孟浩然友人杜晃要离开荆地到东吴,孟浩然为他送行而写下此首送别诗。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荆吴相接水为乡”,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却别具生活情味。
B、“春江淼茫”,春江水满,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风顺之意,但“淼茫”二字又透出凄惘之情。
C、“日暮征帆何处泊”,写出送行者追随友人向东而去,依依惜别,千里相送的情形: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D、此诗自然流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在谋篇造语上出格十分。
【答案】C,“日暮征帆何处泊”,写友人走后,诗人遥望江面,但见“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于是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是诗人的想象。
16、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孟诗的艺术技巧。(6分)
1【参考答案】
①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江水波涛茫茫,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伤感。
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友人日暮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
③夸张的手法,“天涯一望断人肠”表现了分别后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一共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 __,____ __”两句写劣马之所以能够拉车走十天,就是因为它的坚持。
(2)《师说》中,韩愈表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望岳》中表明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襄郡高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