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76  2022-11-0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6]
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六)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
第六模拟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即周天子居住地的方言,在各方言中居于较高地位。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论语•述而》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吕氏春秋•知化》云:“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秦朝文字规范统一的措施对共同语的确立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扬雄《方言》中的“通语”即是可通行于四方的共同语,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篇》)。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颜之推主张“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也就是以帝王都邑语音作为规范语言的基础语音,他反复校量,最后取南方金陵语音和北方洛下语音两相折中,作为南北通用的标准语音。“这种主张,奠定了隋唐统一中国后的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比较重要的如《切韵》《唐韵》《广韵》等。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国家的主导性或基础性方言由中原地区向北偏移。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称为“官话”。
纵现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历程,语言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何种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一般都城所在地方言就成了全国通用语。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王朝的都城基本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平原——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政治上的优势决定这些地方的方言先后成为全国性的通用语,通用度非常广,其使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新老都城所在地,而是广泛存在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广大地区,最终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浏览完整试题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浙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表明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全国通用交际工具的地位,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
B.用“雅言”解读经典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证明全国性通用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
C.秦朝统一天下后,李斯倡导对全国通用文字进行规范统一,这一措施促进了共同语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强盛。
D.隋唐以后,通用语的确立以颜之推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历代政府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社会动荡不安,人口出现大规模迁徙,常常会导致各种语言相互融合的情况。
B.凭借政治方面的优势,古代王朝都城的语言一般更容易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
C.正确使用各种现代观测方法帮助我们了解、认识语言生活,就能够做好语言规范。
D.改换视角,综合理解语言规范,可以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使语言规范研究跨越发展。
3.下列说法中,“雅言”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雅言,正言也(孔颖达《正文》)
B.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C.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章学诚《文史通义》)
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4.两则材料都对语言规范进行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卑微的勇士
秦俊洲
江风里的船头,站立着两个人。
一个人高大、伟岸;一个人瘦小、猥琐。他们想着各自的心事,迎风远眺。
高者是庆忌,吴王僚的公子。自从父王被刺杀身亡,复仇的火焰一直在心里升腾。眼下他带领着大军,要讨伐那个王位坐得不怎么磊落的公子光阖闾。
矮者名叫要离,渔人出身。他现在的身份,是庆忌的随从亲信。他的右臂只剩空空的衣袖,随风呼啦啦飘荡。
庆忌踏着要离的身体,昂首走上船头的高台。要离的目光随庆忌的身影延长,投向远处的要家墩。那是他的家乡,他打鱼晒网的地方。如果不是遇到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现在应该在那片海风里网鱼。
伍子胥这人太会忽悠了,明明是自己父兄被杀,心怀私仇,却硬是拍着胸脯到处说,我们要推翻旧世界,打出一个新世界。正好,阖闾有篡权夺位的野心,两人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要离的参与却单纯得多。
当年,伍子胥使出诡计,派专诸用鱼腹之剑刺死吴王潦,把阖闾扶上王座。伍子胥也享受到该有的荣华富贵。靠这种手段上来,阖闾的心不踏实啊。他知道,在吴卫边境,一个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这个人正是庆忌,吴王僚的公子。
伍子胥进一步挑唆,何不除去此患?
阖闾却有些犹豫。你们不知道啊,庆忌这个人,他奔跑能逮着麇鹿,跳起来能抓住正飞的小鸟,面对万箭齐射,他都能一一挡住,谁能杀了他们?
伍子胥说,臣荐一人,必能。
要离被带来了。阖闾一见,很是失望。
此人身高也就一米六不到吧,相貌丑陋,瘦了吧唧,别说让他去对付庆忌,一阵风刮来,他就有点站不稳。
伍子胥看出阖闾的心思,说,大王,别看他表面弱不禁风,貌不惊人,却有过人的本领,椒丘祈就死在他的手里。
说起椒丘祈,那是无人不晓的牛人啊。椒勇士和水神大战三天三夜,以瞎一只眼的代价战胜了水神。这样一位勇士却让要离三言两语给活活气死了。
阖闾来了兴趣,问要离,你真能杀了庆忌?
要离虔诚地匍匐在地上,像被谁扔下的一件破烂衣服。他说,小人能一试。
不久,吴国发生一件爆炸性新闻,渔夫要离刺杀大王,犯下死罪,被砍下一只手臂后跑掉。大王因此迁怒于他的妻儿,一把火将他的妻儿在大街上点燃焚烧了。
拖着一只胳膊的要离,投靠了庆忌。
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庆忌接受了他。要离成了庆忌亦步亦趋的随从亲信。
一只河豚跃出水面,摇摆一下腰身,又扎进水里。要离谄媚道,大王,江鱼出水,好兆啊。
庆忌没动声色。他对战胜对手充满自信。一连几场胜仗,让他看到夺回王位的曙光。也许不到一年半载,那个金色的王座,就会回到自己的屁股底下。


展开余下试题一股斜风吹来,岸边的衰草滚了几个波浪。船头的要离就像一缕衰草,也差点扑倒下去。
谁都想不到,就在他要倒下去的当儿,这个卑微的侍者却飞了起来,从腰间拔出短矛,借助风力刺穿了庆忌厚实的胸膛。
船上一阵大乱。
庆忌无愧于勇士名号,在他被刺的瞬间,猿臂一伸,便把矮小的要离抓在手中,倒提足踝浸入大江。
要离已是狼狈不堪。但是,这小子并无惧色,而是一阵阵狂笑。
众兵士一拥而上,吴钩锋刃早已架在要离的脖颈,只等庆忌一声口令,或是一个暗示,要离的脑袋就会滚落江中。不要杀他。庆忌竟然阻拦。放他去吧,让他求名得名。不管怎样,要离今日敢刺杀于……总是一条汉子,……死一条好汉已经够了。
庆忌说罢,双手握住矛柄,用力向外一拔,一股红色液体喷射而出。他随手一甩,短矛稳稳地扎在船桅上。
谁也没料到,要离一个翻身,将仅剩的左臂朝船桅上抖动的短矛狠狠一劈,手臂应声而断。他大笑一声,仰天说道,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断我手臂,杀我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
说罢,猛地一甩头,脖颈划过插在船桅上的短矛锋刃,立时气绝。
他只想要个勇士的名儿。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庆忌憧憬未来,对夺回王位充满自信;要离回忆过去,为卷入权力之争而心存悔意。
B.伍子胥曾向阖闾举荐要离,但要离其貌不扬,弱不禁风,阖闾起初并不想信他能刺杀庆忌。
C.庆忌无视要离的媚态,但对眼前其貌不扬肢体残缺的侍者心存不屑,以至于最终命丧他手饮恨而终。
D.庆忌能杀而未杀,他阻拦士兵,放要离归去,成全要离的名声,敬他是一条汉子,对他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插叙了阖闾庆忌王位之争、要离卷入政治漩涡的情节,这样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B.要离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丰富:他留恋平静生活,对子胥、阖闾颇有微词。这与下文他不辱使命刺杀庆忌在情节上构成抑扬。
C.文章善于从侧面来表现人物特征。阖闾的犹豫侧面展现庆忌的骁勇彪悍,椒丘祈被气死则从侧面写出要离的本领过人。
D.要离行刺之后,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光风霁月的一代英雄庆忌陨命过程,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8.要离刺杀庆忌后,文中两次写到要离的“笑”,分别表现了要离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为荆轲等五位刺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为刺客,要离却不在其列。在结合文章探究标题“卑微的勇士”的丰富意蕴的基础上,对比荆轲,谈谈你认为要离未入选《史记》的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奏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①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醯壶酱甀: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B.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C.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D.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九州。
B.“致”,意为“运到”,与《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中的“致”不同。
C.弊邑,破败的小城镇。文中因东周时期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
D.殷,商朝盘庚迁都于殷,商亦称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忡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求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
B.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权衡再三后,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忧心忡忡,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并为周君解除了忧患。
D.颜率见到齐王之后,先表示东周甘愿把九鼎献给齐王,然后又极力陈说运送九鼎的难处,最终打消了齐王的念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14.颜率前往齐国借兵和让齐国放弃九鼎,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劝说策略?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两句写谢雨道上所见之景,雨后的草碧绿清新、摇曳生姿,薄薄的沙土路洁净无尘,骑马而过也不会扬起灰尘。
B.“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描绘了雨后天晴生机蓬勃、风光宜人的田野景色,感官结合的描写中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C.本词以诗的句法入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语言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
D.整首词带有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写有乡村景色、乡村草木、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
16.这首词是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例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展开余下试题(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博物馆拥有 ① 的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我们不仅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博物馆文创担负着 ② 的历史使命,既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文化创新的先锋。如何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文创发展?需要 ③ 。曾经,考古、博物馆为专业人士所关注,如今“破圈”成为大众的焦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近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提升,“有没有”的物质渴望升级为“好不好”的品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社会结构变化,新消费结构塑造新消费群体,进而带来市场新机遇,催生新品类,丰富的品类竞争把我们带入品牌时代。那么,品牌的“唯一性”从哪里来?博物馆展示考古发现、文明成果,见证传统发展的足迹,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也是品牌“唯一性”的重要来源。传统是一条活着的文化河流,既有包孕一切的母性,又有随时重返实践的精神。任何文化创新,都起于“创旧”,都是基因的再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基因”一词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语境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
总体而言,虫和植物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互受益,比如,昆虫给植物传播花粉,而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可谓相得益彰,互利互惠;然而,自然界中更普遍的虫和植物的关系却是第二类——①_____________。据统计,全世界大约存在792000种昆虫,这些昆虫中,大约45%以植物为食,我们称之为植食昆虫,以下简称昆虫。事实上,所有的植物都会被至少一种虫类所取食,这就是共进化理论。有化石证据表明,昆虫对植物的取食行为最早发生在大约3.5亿年前。那么,②_____________?共进化,也叫协同进化,最初由Ehrlich和Raven在研究粉蝶与其寄主十字花科植物关系时提出。简要说来就是,植物通过进化,③_____________,保护了自身;与此同时,昆虫种群通过新的进化重新适应产生次生代谢物的植物;成对的交互作用的结果造成昆虫食性的专化、形成动植物生态关系多样性。
21.下列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
C.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D.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主席曾在《积小胜为大胜》一文中说:“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而随后几十年,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中国工业和中国科技由弱到强,逐一突破各道难关,终于迈入世界前列。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正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00后奥运射击冠军杨倩表示,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就会主动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决不放弃。所训“冠军品质”,其实就是从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开始,一招一式反复练习,最终成就卓越,“万事从来贵有恒。”在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才能日有所进,最终取得一番成绩。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守正•创新•卓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3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