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6 2022-11-12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
广西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2年秋季期高中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地方博物馆、文化行政单位等各方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使各种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让青少年在中华文化的雨露中健康成长。
第一,不断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引导青少年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十分重要。除了从教材中学习基本知识外,青少年还应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领略美好事物,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文化。当物质需要不再是人们生存的首要因素时,美好的精神文化就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家乡的馆藏文物既是富有精神感召力的生动教材,又是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先进文化,更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开拓历史视野。
第二,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时代转型期,泛娱乐化、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各种文化之间的角力也从未停止。有西方学者认为,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因素引起。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节俭等品质,是中国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原因之一。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人似乎在慢慢遗忘这些优秀的品质。因此,在馆校合作活动中,文化教育部门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青少年树立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展现艺术教育的育人魅力。博物馆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不仅记录了先民的真实生活,也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高超造诣。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黄宾虹指出:“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历久不灭的,更是精神文明。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结晶。现时世界所染的病症,也正是精神文明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须从此着手。”可见,艺术教育关乎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切入心灵的教育,也是丰富人生的救育,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概而言之,文化场馆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有效途径,包括文化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在内的社会各界,都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看待这一问题,精心设计、倾心投入、努力工作。我们坚信,这项工作将对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胡晓虹《让青少年在中华文化雨露中健康成长》
材料二:
浏览完整试题
博物馆是大家都熟悉的,它们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各地方都很重视,也都是尽其所能地营建,务使之成为一地的地标。因此,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大多具有庙堂气质,可以称之为一个地方“文化圣殿”。一个偶尔的机会,笔者参观了家乡城市新近完工的博物馆,看完之后,有了一种“乡愁”,一种对家乡文化共呜式的体验,一种油然而生的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突然意识到,博物馆其实还有一类,也许我们应该把她称为“家乡博物馆”,因为一种依念,就像对母亲那样,因此可以用“她”来称呼。家乡博物馆应该是一种理念,成为博物馆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中国这个文化正在发生巨变的时代,她应该是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保存者。计二
家乡博物馆是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展示为特色的,因为熟悉当地的情况,因为没有脱离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背景,家乡博物馆能够让参观者更容易形成共鸣,尤其是那些已经离开与即将离开家乡的人们。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每年都有许多乡村消失;还有许多村庄虽然还是村庄,但是早已没有了年轻人。年轻人成家之后基本都住在城里,因为就业,因为孩子的教育,不得不如此。他们的孩子大多已经不会说家乡方言。家乡对这一代年轻人,尤其是他们的孩子来说,是已经回不去的地方。他们也只能从博物馆看到那曾经熟悉的家乡。家乡博物馆中民俗展、农具展、民居展,如此等等的展览用旧物帮助我们铭记那个正在急剧消失的过去。对于现在还是孩子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的“乡愁”将立足何处呢?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乡愁”只是一个直觉的表达,它的背后是我们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一个依托乡村生活绵延不绝的传统,一个塑造了我们中国人精神内核的传统。我们可能都没有想到,现代工商业大潮是如此迅猛,短短几十年改变了延续了数千年的乡村社会。我们不是反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是说,工商业、城市化、高科技,并不必定要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矛盾。现代都市生活并不需要用毛笔写字,但城市中练习书法的人比比皆是。即便是典型的农村传统,如种菜,中国人也可以在全世界将其发扬光大。
文化传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让我们能够欣赏千百年积淀的美好。设若没有唐诗宋词,我们如何能够欣赏杭州西湖呢?那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湖泊而已。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云:人,诗意地栖居。然而,诗意来自哪里呢?它来自人赋予物的意义。而物的意义是历史与社会的产物,我们遗留下来的古物、旧物就承载着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所共享的物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化遗产。当我们失去了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许多诗意的载体。
(摘编自陈胜前《“互联网十”时代的家乡博物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物馆通常是一个地方尽其所能地营建的,是一地的地标,有“文化圣殿”之称。
B有西方学者认为,未来引起冲突的因素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因素,而是文化因素。
C城市化进程中的年轻人脱离了家乡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背景,他们的乡愁只好从博物馆中得到寄托。
D.现代工商业大潮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的乡村社会,冲击着乡愁文化,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华文化、社会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B中国能迅速发展与崛起,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节俭等品质。
C. 家乡博物馆是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展示为特色的,能够让参观者更容易形成共鸣。
D文章引用学者黄宾虹的话,是为了论证现时世界精神文明已经衰落的观点。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不断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的一项是(3分)
A.9月18日这天,某小学组织开展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九一八主题教育活动。
B几名少年街舞爱好者在街头展示街舞的魅力,介绍街舞的起源。
C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听长征故事,看革命历史文物。
D.大学生向当地非物质文化传人学习剪纸、皮影戏等传统手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如何让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充分发挥文化传统的作用呢?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关大妈 茹志鹃
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这军人刹住了脚,慢慢推开院门。院里寂静无人,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首的大牌匾,上面矫健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七年前,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大家都叫它“穷鬼滩”。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
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心软命硬的人。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从此,她一个人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了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搁在自己心里。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关大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的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佳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朝桂平坟前跑。
清剿队的两个家伙,满身臭汗地跑进坟场,只见两个“老太婆”,一个趴在坟上,一个正在-边哭嚷“好了,哭两声就算了,你总算也对得起他了。”
“喂!老太婆,看见有人朝这里跑没有?”
“人?”关大妈恐怖地叫了一声说道,“老总啊!这里是多年的乱坟场,到了月初月半,睡到天阴下雨,连大白天都会出游魂的,老总,你可不能吓我这老太婆呀!”
天色更黯淡,更阴沉了,枯草瑟瑟地摇摆着。
两个贱兵向四周瞅了两眼,慌慌张张地跑起来,活像后面有人追似的,一直跑出了坟场。
展开余下试题
“孩子,我们快回去吧”
她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坐在地上,腿软得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一路上,两个人也不知道谁扶着谁,跌跌撞撞地走着,走进那所孤单单的草房。
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欢喜,原来自己救的小伙子,就是敌人悬赏十两黄多的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老百姓都叫他猫子。
在游击队活动的边辣区黑断增加了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土坡上关大妈的郧所茅屋。
她还是吃素,也常到儿子坟上去,不过除此之外,她常常会莫名其妙地背上粪筐,到陌生的村里捡牛粪,也会突然地到敌人据点里去买一篮子豆腐回来。
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剩下最后一点凉意,也叫春风吹跑了。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伴随著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
黎明前的夜。更黑更深。清剿队不分日夜,不管大小道路,到处闻着,嗅着,埋伏着。
猫子已有两个月没到关大妈家来了。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已,脸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出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腐块的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妈妈,不要怕,今晚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这东西是用命换来的!”
关大妈回到屋里,慢慢地把纸摊开,上面划满了歪歪扭扭的点点线线。关大妈猛然想起:“这大概就是人常说的地理图吧。”
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他接过纸去,慎重地和关大妈说:“妈妈,我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再过些时候,这里天亮了,日子就好过了。”
不知哪里惊起一群宿鸟,呱呱地掠过屋顶,朝后山飞去。
“孩子,快走吧!”
话音还没落地,就听外面的狗,远远近近一齐狂叫起来。猫子从门缝张望了一下,就见几十个清剿队的家伙正包抄村子。
江边的炮声,隐隐地响着。
微徽的星光下,薄薄的茅屋顶变得灰白。残缺的茅屋屋檐的影子,投在屋子当腰的泥墙上,就像一道奇妙的花边。
关大妈定了定神,看往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出了一盒火柴……
黑烟冲上天,火光照亮了院子、村子,烧红了半个天。火,在跳着,火舌舐到了屋檐。
“救火啊!着火啦!”
从院子到河边,都是人,都是水,喊的叫的,火光冲天。
猫子早挤到河边,有些在家过夜的年轻人,也趁乱悄悄地跑了。
江边的炮声,隆隆滚来,正像久旱后的雷声。
阳光从天窗上,斜斜地透进来,匾上“游击队之母”五个大黑字,显得更加光辉灿烂。那军人肃然地站在横匾下,把自己胸前的勋章,一个一个摘下来,放在长条桌上。背后的院门推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稳步走了进来,她眯缝着眼,盯住这军人看了半响,才轻声说道:“猫子,可把你盼来了。”那里五个黄灿灿的勋章,静静地摆在母亲的桌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两处“黑黑瘦瘦”写出了两个不同的人共同的外貌特征,意在突出游击队生活的艰苦。
B.小说使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关大妈的身世经历。“心软命硬”表现了关大妈坎坷而悲苦的命运。
C桂平牺牲前的话,显示了桂平对敌人的仇恨,为下文关大妈救助受伤遭追捕的猫子埋下了伏笔。
D.唬走贼兵瘫软在地的描写,丰富了关大妈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可信,符合人物的身份。
7.关于文中环境描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云”“满天灰沉沉”,烘托了关大妈内心的沉痛与悲伤。“老鹰在低空盘旋”烘托了关大妈内心的仇恨与愤怒。
B.阴沉的天色、瑟瑟地摇摆着的枯草,写出了坟场的压抑、荒凉恐怖的氛围,烘托了贼兵内心的胆怯与他们的愚蠢。
C“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黎明前的夜”既是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了人民即将胜利的时代背景。
D.江边的炮声由“隐隐地响着”到“隆隆滚来”,暗示以关大妈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8.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6分)
9.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关大妈内心情绪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关大妈内心情绪的变化。(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寞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①,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犹不改。宣子②骤谏。公患之,使组魔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魔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真诸囊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溜,房顶瓦垅滴水处,指屋檐下。②宣子,赵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真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B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宾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C.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宾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宾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谷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用社稷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B.“斗且出”的“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意义相同。
C“遂自亡也”的“遂”与《琵琶行并序》中“遂命酒”的“遂”意义相同。
D.乙丑,中国传统的以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文中是用来纪日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灵公杀了没有把熊掌炖熟的厨师,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忍不住要去劝谏。
B.吸取了以往劝谏的教训,士季建议由自己先去,劝谏不成,赵盾再去。结果士季一去,晋灵公就承认错误并表示会改正。
展开余下试题
C.晋灵公没有改正,赵盾不停地劝谏,让晋灵公很厌烦,两次想杀掉赵盾。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杀死赵盾。
D.赵盾曾经有恩于晋灵公的武士灵辄,在晋灵公追杀赵盾时,灵辄为了报恩就倒过武器来帮助赵盾并带着赵盾逃亡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4分)
(2)“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4分)
14.对于“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这一事件,孔子是怎样评论的?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 章孝标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
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户飞。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都是叙写读书人考场失意的七言绝句、朗分抒发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痛苦,表现了无数士人在仕时宜之旅中的辛酸苦楚。
B.常诗二、三名写落第后的心理活动。“耻”字表现了诗人承认失败、不甘心失败的巨大勇乞;“笑”字体现诗人面对失败的乐观洒脱。
C.章诗借物抒情,借归燕“无栖徙”自喻落第后仕途渺茫、无处安顿的凄凉彷徨的心境。
D.“且向长安度一春”,可想而知,这一春是客居求静、闭门苦读的一春。
16两首诗都写到了举子落第,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基调不一样,诮纬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 ”两句写人们安于异族统治下的生活,与“烽火扬州路”形成对照。”
(2)杜甫《登高》中,“ ▲ , ▲ ”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
感伤。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 ”两句写在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 ▲ ):这要花多少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不把钱花到其他地方?
实际上,航天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① 。根据美国航天局的一份名单,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有700多项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和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② 激光血管造影术、新一代心脏起搏器、红外线温度计、热感应视频仪(不需要手术就可以确定人体内的病变情况)、血液分析仪等。现在,世界各大医院都设有重症监护病房,这是航天科技最重要的应用之一,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各种设备,20世纪60年代时是用于监测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的身体状况的。
航天科技中的技术革命更是我们今天 ③ 的。便携式电脑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当年实施登月计划时,需要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太空旅行,便携式电脑的雏形就此诞生。或许,虽然人类不努力登上月球,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科技也会得到发展,但发展要比现在慢很多。尽管美国和其他国家为发展航天科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由此引发的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足以回报投入的成本。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
B.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C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D.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植物的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有的生有草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 ① 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 ② 。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上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特征。 ③ 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简述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夏,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时,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律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017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大家“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寄语青年,鼓励青年奋斗逐梦。
以上材料引人深思,具有启示意义。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秋季期高中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混淆是非,“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由原文“工商业、城市化、高科技,并不必定要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矛盾”可知。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
上一篇:
福建省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广西贵港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