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6 2022-11-12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
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上)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在《庄子》的多篇文章中,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本质看法。《庄子》以庖丁解牛、匠石运斧、老汉粘蝉等生动事例告诉人们,古代匠人的技艺能够达到鬼斧神工的至高境界,即所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以19年解牛数千之功力,技法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地,足以见得,古代工匠精神既是实践的积淀,同时又是内心对道的追求的展现。“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其意蕴着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天道、人道等)。在道家看来,道既是思维所能把握的最高概念,同时也是万物存在之理。万物的本性都是道的体现,匠工蕴道,这个道,是技艺之道,同时也是得天理之道。庖丁将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与技艺的完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
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就德性论层面而言,人的一切行为发自内在品格。对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是内在德性的展现。从道德的观点看,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论认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德性行为者作为我们行为的典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这样一种典范?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回答是:“工匠,并且只有像铁匠、铜匠甚至修鞋匠那样具有手工艺的人才真正具有德性。”道技合一是德性品格的见证。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也就是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 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做一个品德高尚而追求卓越的人,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工匠精神贵在传承,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营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国工匠”走向“前台”,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工匠精神不仅有了具象的模范代表,而且有了可学可敬的典范。既是受“大国工匠”的带动,又是得益于社会的广泛认同,人们对匠人愈加尊重、对工匠精神愈发推崇,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更加巩固,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也更为肥沃。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彭新武《“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
材料三:
在我国古代有着高超技艺的匠作不在少数,匠作之艺对于“道技合一”精神境界的追求始终如一,这是使得我国古代匠作之艺在文明史册上独占鳌头地位的动力源泉。以距今约七千年的治玉工艺为例,其复杂的匠作流程,诸如,在拣选好玉料之后要经过刻、碾、琢、磨、钻等多道工序,在成器之后还要琢刻纹饰,整个琢玉过程具有高超技艺运用的典型性。换言之,一块天然岩石要具备文化意蕴是要经过人工打磨并注入人性价值,方能进入“文化”领域产生认同的。对出土玉器或是对《玉作图说》等史料进行综合探究,可以证明:我国自古治玉就十分讲究对“解玉沙”的技艺操作,且始终伴随着古代玉文化的生成而不断精进。就是说,只有被匠作之艺加工过的玉料才能被赋予“以玉比德”或是“借玉传情”的文化内涵,也才能被真正称为玉之美器。这表明治玉过程中,人与物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成就“物”所包蕴的价值取向都是文化的显现。文化在这里体现为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这种文化早在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中就已诞生。如是可说,“道技合一”的境界追求就是造物文化多元内涵的必然呈现。
(摘编自夏燕靖《斧工蕴道:“工匠精神”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是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认知,《庄子》的多篇文章也表达了这种认知。
B.从道德的观点看,人人都应追求德性,但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如此,所以德性行为者的典范意义特别重要。
C.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始终追求卓越,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在他们眼中,产品可以全方位反映自我形象。
D.治玉复杂的匠作流程是注入文化意蕴的流程,能体现人与物结成的相互关系,能成就“物”包蕴的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侧重论述“道技合一”的内涵,材料三主要论述了追求“道技合一”的作用。
B.庖丁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说明追求将道与完善的技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
C.一块天然岩石如果经过人工打磨,就有了文化内涵,进而被“文化”领域认同。
D.材料一揭示了工匠精神的当代意义,材料二论证如何让工匠精神在当代落地生根。
3.下列选项,最符合“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3分)
A.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如何。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在中国古代哲学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中,“道”与“技”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
答:
5.如何塑造出优秀的“现代工匠”?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妮子和她的大披肩
铁凝
大妮子牵马出了村。
在山前,她看见一条俄罗斯大披肩。红花绿叶的半截炕大,四边还缀着一拃长的穗。大妮子上前摸摸,那东西柔软、滑腻。
卖披肩的吆喝起来:“买吧买吧,进口的,出口的,“美地因柴那”恰盆尼斯”,还有这玩意儿,新到的俄罗斯大披肩。不懂吧,俄国先前叫苏联,有一个叫叶利钦的生是给改了名。”卖披肩的喊着喊着揪住披肩往肩上一披,专冲着大妮子扭起腰身转了几转。
大妮子眼花缭乱一阵,问:“多少钱?”“四十五。”
大妮子不说话,手在口袋里一阵摸索。有钱,就一张五块的。昨天的钱她交了柜(“柜”就是她爹),就剩下这一张压底儿。大妮子是个策马载客的。
大妮子反问一句,“少了多少钱不卖吧?”“二十五,给你来个亏本儿大甩卖。”大妮子思想一阵,又上前摸摸披肩说:“给我留着吧,后半天我再来买。”
“说定了。”大妮子和卖披肩的搭着话,她的马早在她身后着了急,直拿蹄子锛地,像催她上路。大妮子回头一望,原来火车上的人早就拥下来,正往沙滩里走,一群一伙,五颜六色的,都是旅游的。大妮子常想,有什么游头,石头瓦块的地方。一条百十里的狼沟,一开发一改名就变成了旅游点,叫胜地。狼沟现在就叫“仙人探花峪”,什么仙人探花,都是些千奇百怪的大石头。
她左截右截截住个胖人。胖人五十岁年纪,红脸,谢顶,肚子挺出去老远,只身一人,走得很慌忙。“骑马吧。”大妮子说。“不骑,走走路。”胖人在鹅卵石上一跳一跳地说。大妮子想,这肉大身沉的,还净装出些轻便。
“五六里地石头子儿路,可不般走平地,你这岁数也不般年轻人。”大妮子把马一横,横在胖人面前。“别挡道呀。”胖人说。“不是挡道,是欢迎。咱们洽谈洽谈。”“新词还不少,我不是生意人。”“那,咱们对对话。”“我不是领导,当领导的才给群众对话呢。”“不对话也行,我迎接迎接你,接待接待你,还不行吗?”“可不要这么说,接待可不敢当。”“我总不能眼巴巴地看着你走五六里石头路吧。你看我这伊犁马也光围着你转圈儿,也是挽留。”“行,骑一回。”胖人一跺脚。马在前头一溜小跑,大妮子在马后也一溜小跑。胖人在马上揪紧马鬃,好一阵翻滚才安
定下来。“哎,小姑娘,”胖人说,“还没讲价钱呢。”
“给二十。”大妮子摸摸口袋,心想二十加五块,正好一条披肩钱。“多少?”胖人费劲拔力地向后扭身子。“二十。”“不对,都是十块,刚才我听别人讲过价。”“有十块的,有二十的。”“怎么个区别法儿?”“看人。”“看人?”“对,看胖瘦。”“那•••••我下来。”“下来,行,给十块,都一半路啦。”“二十就二十吧,胜利属于你。”胖人说。他们一起走过乱石滩,一起走过漫水桥,桥下有条河,初秋的太阳把河水照得很耀眼。河滩地上有一片萝卜,有红有白。大妮子弯腰捡个白的拔下,在河水里洗洗,举给胖人说:“吃萝卜吧,自家的。”
胖人接过萝卜,又在衣服上蹭蹭,咬口尝尝觉得很解渴,说:“你这马不是伊犁马。”“你怎么知道?”大妮子有些不快。“我喂过马,就在伊犁。”“我不信。”大妮子说,“你不是个喂马的。旅游鞋,鸭舌帽,花毛衣,还有眼镜。”“我说的是从前。喂马,给马治病,什么都干。”“现在哪?”“北京八中。”“敢情是个教书的,不能算富。”“那你还要我二十。”“二十谁拿不起,又是来旅游的。”“放心吧,不反悔。”他们走上一条羊肠小道,大妮子信手撅根柳子轰轰马又说:“你给说说伊犁马什么样?”“四蹄踏雪,额有白星。”胖人说。“你这,张北马。是蒙古马和高血马的杂交,跑不起来。”
展开余下试题
大妮子本知道她的马不是什么伊犁马,可现在她就愿意她的马是伊犁马-骑马的胖,马又好,二十块钱就更心安理得。大妮子想着想着,猛轰她的马,马四蹄如飞猛跑过来,不久就到了仙人探花峪。原来这是一条正开着海棠花的大峡谷,四壁悬崖上怪石林立。胖人想,什么仙人探花,倒更像是鬼怪聚会。“谢谢,再见。”胖人下了马,转身就走。“钱呢?谢谢可不当吃不当喝。”大妮子上前一步。“我白给你讲伊犁呀?”胖人笑笑。“你白吃我的萝卜呀?”大妮子也笑笑。
大妮子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往回跑,伸手摸摸口袋,口袋里已是二十五块钱。一想起俄罗斯大披肩,她就忍不住朝马猛加几鞭,她觉得她的胯下就是一匹不折不扣的伊犁马。
转眼那大披肩就出现在她的眼前。大妮子下了马,就要上前去拽那披肩了,却突然迟疑起来。她倚住马头又开始出神。卖披肩的说:“来呀,来拿你的披肩呀!”大妮子站着不动。卖披肩的说:“没拉上客吧?赊给你。”大妮子还是站着不动。卖披肩的拽下披肩往大妮子跟前走,大妮子闪开披肩跳上马,离弦箭似的跑了起来。
现在,只有大妮子知道大妮子的心事:她真要围上大披肩,仿佛立刻就要往一个男人怀里扑一样,那男人老板鞋,绅士裤,梳着油头。
大妮子想,我得留着点儿我自己。
1992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没有直接交代时代背景,但文中的“一个叫叶利钦的生是给改了名”“开发”“旅游”等可以让读者窥知一二。
B.大妮子两次摸披肩的动作,表现了她对披肩的喜爱,这种喜爱也为她向胖顾客要价二十且坚持不让步提供了思想动力。
C.大妮子对游客先“欢迎”,接着“对话”,后“接待”,说明大妮子平时为了钱可以忍辱负重去讨好别人。
D.小说语言描写贴合人物,如“四蹄踏雪,额有白星”理应出自知识分子之口,“可不般走平地”符合大妮子本地人的口语特征。7.文中关于马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妮子声称她的马是伊犁马,是为了让自己收二十块钱心安理得,体现了她的心虚。
B.大妮子调转马头回去买披肩时觉得马就是纯正的伊犁马,说明她对胖人的不服。
C.胖人从前在伊犁喂马、给马治病,如今在北京八中教书,表现人物不同的人生经历。
D.大妮子开始跟着马跑,后来撅根柳子轰马,再后来猛轰马,可见其心理的不断变化。
8.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小说情节是怎样围绕线索逐步发展的?请简要概括。(6分)
答:
9.结尾两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召见,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注】①伪学:指朱熹因卷入“庆元党案”,被安上“伪学逆党”的罪名。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B.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已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C.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已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D.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和“名”互为表里,所以又叫“表字”。
B.屯田,古代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利用士兵在驻扎地种地或招募农民种地。
C.“期一月”,指约定一个月,“期”与“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期”含义相同。
D.英俊,文中指才智出众的英才俊杰,现在则多指一个人容貌俊秀有精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辛弃疾任滁州知州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百姓休养生息、加强军防,后受到叶衡的竭力推荐,称赞他充满正气,有远大谋略。
B.辛弃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南连接两广,与溪峒蛮獠相连,草寇出没,风俗剽悍,武备空虚,他上奏希望改革军事行政的弊端,皇帝同意。
C.辛弃疾建立军队,花费巨大,有人将辛弃疾以聚敛的罪名上奏朝廷,朝廷下发御前金字牌让他停工,辛弃疾却将金牌返还,建成一支出色的江上部队。
D.朱熹死后,辛弃疾不畏时俗,写祭文哭悼,表达赞美敬畏之情;辛弃疾死后,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他墓旁僧舍,点着蜡烛连夜写文章来祭祀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译文:
(2)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译文:
14.辛弃疾认为军事行政的弊端在于统领不一致,他建议如何解决这种弊端?(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秦中吟十首•五弦琴
白居易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展开余下试题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用清歌罢唱、红袂停舞衬托“赵叟”弹奏五弦琴音乐的魅力之大。
B.“大声”六句写出了乐声由粗到细、由短促到悠长的变化,形象生动。
C.写坐、行之客反应属侧面烘托,与“主人下马客在船”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最后两句批评俗人不好古琴之音,致使其生尘,含有怀才不遇的感叹。
16.“大声”六句正面描写音乐的魅力,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以“月”为喻,表达出对贤才的仰望和渴慕。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对年老、漂泊、体衰等人生境遇的惆怅之情。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 , ”两句,使这首词实现由景到人、由眼前到历史的思路转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①(无须怀疑)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②(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纯属③(与事实不符)。
18.请将文中括号内容替换为恰当的成语。(3分)
答: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几个短句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气温就是① 。物理学所说的气温,是指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一种量度。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这个温度基本上反映了观测地点(当地)的气温。19世纪3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在水面永无休止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这就是人所共知的布朗运动。人们还发现,对含有固体微粒的溶液加热,温度越高,② 。空气也是这样,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就增加,气温也就升高;反之,当空气失去热量时,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就减小,③
人们通常用大气温度来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为大气温度或气温。这是为了区别于土壤温度(土温)和水体温度(水温)来说的。如果不是为了这种区别,我们说温度,就是指气温,也不会造成人们误解。
大气的热量因为主要来自于地面,地面的性质和状况又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大气温度对地面情况的影响也不相同。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气的热量因为主要来自地面,地面的性质和状况又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大气温度对地面情况的影响也不相同。
B.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地面的性质和状况又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大气温度对地面情况的影响也不相同。
C.大气的热量因为主要来自于地面,地面的性质和状况又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地面情况对大气温度的影响也不相同。
D.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地面的性质和状况又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地面情况对大气温度的影响也不相同。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有位小学老师在班干部设置上出了新招:为全班51个孩子设置了53个岗位。这些岗位大到班长,小到红领巾管理员、窗台管理员,可以说面面俱到,使每个人都有职位。
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网友表示,老师为了公平也是煞费苦心了;也有网友说,孩子在班级里最好有参与感;还有网友好奇,孩子们会不会只盯着热门岗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给老师写一封信,表明你对老师此举的态度,提出你的意见建议,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盟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安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