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57 2022-11-20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
2022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1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 2022 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 命题人:李珊珊 屈锋
亲爱的 2022 届的你:
你好。很高兴与你相遇在美丽的西中,很幸福在你美好的年纪与你相遇,很开心我能成为你的
老师。这三年,我们守望相助,教学相长,彼此信任;这三年,你和我编织了很多值得怀念的故事。
依旧记得三年前你稚嫩的样子,而如今的你将要披上战袍,拼搏在高考这个战场。
基于你正确的三观、聪慧的大脑、坚韧的品格、健康的身心、高超的题感,我相信高考这场仗
你必胜无疑。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你终将会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你的老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
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
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
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
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
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
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
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
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
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
《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
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
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
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
《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
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
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
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
浏览完整试题
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
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
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
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
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B. 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
气息重、分类复杂。
C. 《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不另分类;二是篇幅
较为适当,并不浩繁。
D. 《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
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 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 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 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
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
B. 《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
但也有一定的变通。
C. 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
是不谋而合的。
D. 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
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08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
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
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
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
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
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 2022 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
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
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
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
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取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
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
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
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
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
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
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
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
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
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
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
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4.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
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08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
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
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
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
展开余下试题
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
等不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
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
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
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
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
管讲下去得了。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
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
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
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第三个是
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
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
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
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
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
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
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
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
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
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
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
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
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
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 年秋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战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
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 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
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 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
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 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
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6 分)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
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
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
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
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
展开余下试题
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
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
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
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
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
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
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
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
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
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
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
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
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
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
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古意①
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古意:诗题表明这是一首仿效古人的风格写的拟古诗。②猬:即刺猬。磔(zhé):张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一、二句以“事长征”“幽燕客”,简笔勾勒出了一位远征边塞的有志男儿的形象。
B.“莫敢前”侧面表现勇士的勇猛;“须如”句运用比喻修辞,表现勇士的威武。
C.心怀精忠报国之心的勇士虽长年在外征战,但辽东小妇缓解了勇士的紧张与疲惫。
D.李颀在诗中从事迹到外貌、从外到内写了勇士的侠骨柔情,笔端饱含了敬佩之情。
15.本诗风格奔腾顿挫,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先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再
以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2)杜甫《登高》一诗道出了郁积在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却难以排遣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
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 的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五千年的发展,沧桑巨变,
在这一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文字的嬗变
过程。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汉隶定型了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魏晋是完成
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
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特色的民族符号。书法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 ,五千多
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 。
( ),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使得书法独
一无二地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
之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美轮美奂 参与性 浩如烟海 敬佩
B.美轮美奂 获得感 灿若繁星 敬畏
C.无与伦比 参与性 灿若繁星 敬畏
D.无与伦比 获得感 浩如烟海 敬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由于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
B.书法不仅仅是艺术,使得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
C.书法不是艺术,它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广]类完全不同
D.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
高 2022 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因此,书法独一无二地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
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B.独一无二的书法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证明文字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发
展的母体和载体。
C.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
化的标志之一
D.由于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使得独一无二的书法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
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
上一篇:
2022年1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监测试卷
下一篇: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22届陕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