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90 2022-11-20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亲讲佛经,百僚皆大冠高履,乘车扈从,终日谈论苦空,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独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组于谨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僚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以千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此事亦足为鉴戒。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贞观四年,太宗曰:“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又诛戮李金才,及诸李殆尽,卒何所益?终被宇文化及使令狐行达杀之。且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
贞观七年,工部尚书段纶奏进巧人杨思齐至,太宗令试,纶遣造傀儡戏具。太宗谓纶曰:“所进巧匠,将供国事,卿令先造此物,是岂百工相戒无作奇巧之意耶?”乃诏削纶阶级,并禁断此戏。
(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
B.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
C.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
D.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长城以避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是他的庙号。文中的孝元帝、隋炀帝、汉武帝都是庙号相称。
B.释氏,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姓释迦氏,故有此称,后也用来指代佛教。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
C.阙,本指建在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据考证在西周就已出现。后借指宫廷,也用来指京城。
D.缙绅,指插笏于带,是旧时官吏的装束。“缙”是插,“绅”是束腰的大带子,本文用作官吏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武帝父子被侯景幽逼而死,在太宗看来都是因为他们崇尚浮华,一味地追求佛教、道教所致。
B.秦始皇死在沙丘,直接原因是他追求荒诞虚妄的神仙并且被方士欺骗,长时间徘徊在海边不归。
C.太宗所追求的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这表明他把尊儒崇经、推行仁政定为治国方针。
D.工部尚书段纶因为引荐巧匠杨思齐制造傀儡戏具而被降级一事,反映了唐太宗重德轻技的倾向。
浏览完整试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4分)
(2)卿令先造此物,是岂百工相戒无作奇巧之意耶?(4分)
14.唐宗谨对待自己爱好,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加以概括。(3分)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成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道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有删节)
材料二: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选自《报任安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B.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C.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D.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缧绁,是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汉代后以铁索代替缧绁,称为“银铛”。
B.轩辕,指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后也用于指中华民族,如“我以我血荐轩辕”。
C.“所以隐忍苟活”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意义不同。
D.“草创未就”和“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中的“就”字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作者借回答壶遂问题阐明自己创作《史记》乘持的实录精神,行文中借鉴了“赋”主客问答的传统方式,笔法灵活。
B.材料一对西伯、孔子、屈原等人的创作缘由加以分析,认为圣贤著作多由于“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可谓一语中的。
C.材料二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同时表明了他勉励自我要仰慕大义、不必为名节而死的生死观。
D.材料二中介绍了《史记》的创作目的、内容和体例,同时也流露出司马迁对著作的自信和任安不能理解自己苦衷的担忧。
13.司马迁在“身毁不用”后仍坚持创作《史记》的动力有哪些?请结合文本概括。(3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4分)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4分)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拙庵记
宋濂
京口徐君德敬,为中书勾管,居京师。处一室,不垩不华,仅御风雨,环庋图书,置榻其中,宴坐诵古人言。宾客不交,请托不通,自号曰“拙庵”。袭封衍圣公鲁国孔侯希学,书“拙庵”字以遗之,德敬复征文于余。
余,天下之拙者也。德敬岂若余之拙乎?世之人舌长且圆,捷若转丸,恣谈极吐,如河出昆仑而东注。余则不能。人问以机,谢以不知;人示以秘,瞪目顾视,莫达其旨;人之所嘉,余纵欲语,舌大如杵,不可以举;人之所讳,余不能止,开口一发,正触禁忌。他人有识洞察纤微,揭首知尾,问白意缁。未入其庭,已觇其形;始矙其貌,已尽其肺肝。福来荧荧,出身以承:祸方默默,预防而避匿。余梦梦不知,愦愦无所思。人之笑吾,吾以为喜;人之怒吾,吾径情而直趋。此二者,乃吾所大拙。德敬岂有之乎?
然吾亦有不抽者。圣人既没千载,至今道存于经,岳海崇深,茫乎无涯,乎无涂。众人游
高三语文第5页(共8页)
其外而不得其内,舐其肤而不味其腴。吾则搜摩刮剔,视其轨而足其迹,入孔孟之庭而承其颜色。斯不谓之巧不可也。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後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而德敬岂有是乎?
盖人有所拙者必有所巧,有所巧者必有所拙。拙于今必巧于古,拙于诈必巧于智,拙于人者必巧于天;苏、张巧于言而拙于道,孟子拙于遇合而巧于为圣人之徒,晁错号称智囊而拙于谋身。余诚乐吾之拙,盖将全吾之天而不暇恤乎人也。
今德敬居位处势,诵古人之言而以拙自晦,其殆巧于天者欤?巧于智者欤?巧于古者欤?然则德敬之巧也大矣,过于人也远矣,乌可以不记?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德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
B.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德/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
C.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德/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
D.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德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师,京城的统称。关于京城,古代还有都下、国都、都城、帝京、辇毂下等称呼。
B.衍圣公,孔子后裔的封号。汉朝孔子后代始有封号,宋仁宗确定改封世袭衍圣公。
C.谢,意为“推辞、拒绝”,与《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思不同。
D.遇合,臣子逢到赏识自己、善用其才的君主。也指宾主相得甚欢,相遇彼此投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的“拙”首先是不善言辞,拙于表达,不能和别人顺畅交流,不会说别人爱听的话,甚至会因为不知禁忌而得罪人。
B.作者的“拙”还表现在缺乏见识上,不会像别人那样精明机敏,趋福避祸,而是如同生活在梦中一般,不会看人的脸色。
C.作者的“巧”在于对圣人之道的不懈追求,揣摩圣人之意,谨慎甄别选择,沿着圣人开辟的道路前进,探究儒学的真谛。
D.“巧”与“拙”的关系是辩证的,徐德敬的居处自称“拙庵”,其言行看似古拙实则大巧,体现的是超越常人的大智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处一室,不垩不华,仅御风雨,环庋图书,置榻其中,宴坐诵古人言。(4分)
(2)未入其庭,已觇其形;始矙其貌,已尽其肺肝。(4分)
14.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论证拙与巧的关系的?(3分)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岁毅下之事,韩为中军,以与诸侯攻秦。韩与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唯便是从。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荥阳,一军临太行。
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赵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赵胜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太守有诏,使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箭以兵遇赵于长平。(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B. 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C. 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D. 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代军队分上、中、下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故文中用“中军”指统帅主力。B. “且以与秦”的“与”为给予之意,与《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义相同。
C. 寡人,春秋战国时常用作君主、诸侯王、诸侯夫人的自称,其后皇帝一般自称“朕”等。D. 太守,战国至秦朝时对郡守的一种尊称,汉景帝时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王采纳了公子他的建议,出兵两路分别逼近韩国的荥阳和太行,想要通过让韩国恐惧而达到割取其更多土地的目的,并非真要攻打韩国。
B. 赵王得到冯亭的消息后大喜过望,虽然认为是无缘无故获得的利益,但禁受不住不用武力就能得到十七座城的诱惑,最终决定去接收上党。
C. 赵豹认为韩国把上党献给赵国的原因,是想把祸患转嫁给赵国,秦国已经自认为可以坐得上党,赵国再想从秦国手中得到利益是不可能的。
D. 冯亭辞谢了赵国的封赏回到韩国,对韩王说赵国听说韩国不能坚守上党,已发兵占领上党,韩国又转告秦国,成功挑起了秦、赵间的战争。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4分)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4分)
14. 秦王认为韩国是心腹之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①,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②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③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 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已。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无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为敝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顺以决事。”韩王曰:“客幸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阳。”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注]①跿跔科头: 跿跔,跳跃前进;科头,不戴冠帽。②徒裎:赤脚露体。③孟贲:与后文乌获都是战国时的勇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
A.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B.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C.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D.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连横,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B.山东,战国时称崤山以东地区,也指秦以外的六国,文中指六国,与今“山东”意思不同。
C.被,通“披”,“穿”的意思,与《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意义相同。
D.幸,文中为“幸亏”之意,与《鸿门宴》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韩王面前,张仪极力强调秦国军队数量多,战马优良,战斗力强,是想告诉韩王,韩国无法抗衡秦国。
B.张仪劝说韩王时指出,合纵者没有真才实学,只会相互勾结吹嘘,为自己谋取利益,不考虑国家的安危。
C.张仪告诉韩王,秦国想用韩国来削弱楚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占优势。
D.韩王听到张仪的游说后,甘愿向秦国俯首称臣,为秦王建造行宫,每年进行祭祀,这反映出韩王的软弱。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4分)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4分)
14.张仪采用什么策略来游说韩王?请简要概括。(3 分)
山东省菏泽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而无成。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①。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问于孙林甫,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问于张老,张老②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问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问于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祐。訾柘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司马侯见,曰:“吾闻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见,曰:“晋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于晋,晋国其谁不为子从,何必和?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宣子问于訾祏,訾祏对曰:“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为司空,以正于国,国无败绩。世及武子,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及为卿,以辅成、景,军无败政。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及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间隙,是以受郇、栎。今吾子嗣位,于朝无奸行,于国无邪民,于是无四方之患,而无外内之忧,赖三子之功而飨其禄位。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宣子说,乃益和田而与之和。
(节选自《国语•晋语八》)
【注】①伯华:羊舌赤,伯华是他的字。②张老:张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
B.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
C.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
D.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人,古代指客居他乡的人,现指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文中的意思与现在有所不同。
B.公室,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包括国君近亲三代范围之内亲属。同时,也指诸侯王国或政权。
C.家老,家臣室老,指卿大夫家族的家臣中的年长者,也泛指民间家族中的长者,文中指后者。
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是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宣子与和大夫争夺田地,去询问张老,张老认为自己只辅佐军事,如果不是军事方面的问题,自己是不能干涉的。
B.祁奚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以公谋私,如果为范宣子办理私事,宣子可能表面上应承,而内心里却是憎恨的。
C.祁午认为范宣子是晋国的正卿,应该把精力放在平定诸侯上,若能使诸侯归顺晋国,就不会有人再违反他的命令了。
D.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完成晋、楚的会盟,使诸侯没有二心。等他做卿时,又辅佐成公、景公整饬军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祏。
(2)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
14.对范宣子与和大夫的争执,众人的态度主要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回答。(3分)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綮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蔚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般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注],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
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天下幸甚。唯匈奴未譬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囊弓也。夫勤而不息亦怨。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成出命,不敢有恨。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诗蒙恩尤深,
上一篇: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下一篇: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衔接连贯、压缩语段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山东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