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2  2022-12-0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鲲鹏”这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然而,《逍遥游》中的鲲鹏想要翱翔于九万里高空,必须依赖狂风,依然“有所待”,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魏晋文人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又要越名任心,追求任诞逍遥。这种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因此,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的鲲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他们试图通过对鲲鹏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    )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到了唐代,鲲鹏意象的内涵彻底完成了转换。鲲鹏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文学意象,转化为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文学意象。由有限地发挥庄子描述的鲲鹏意象,展示魏晋(    )的内涵,转化为以庄子鲲鹏为载体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审美意象,成为壮阔雄浑的盛唐气象的代表。
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种“何必不然”,或(    ),如《左传》记载春秋时的“赋诗言志”;或引申说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借晏殊、柳永、辛弃疾词,说明古今成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或自由创造,只截取文学名篇的一个既定意象,按照文本审美表达的需求,自由创造。 。文学创作者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的“误读”,使鲲鹏意象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审美意象。这也使鲲鹏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
(摘编自刘运好《鲲鹏意象的“误读”》)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重构 气度 断章取义
B. 维持 风度 只言片语
C. 重构 风度 断章取义
D. 维持 气度 只言片语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后代的大鹏意象,就文学创作来说,是审美创造;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则是“误读”。
B. 后代的大鹏意象,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是“误读”;就文学创作来说,则是审美创造。
C. 后代的大鹏意象,不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而是就文学创作来说的审美创造。
D. 后代的大鹏意象,不但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而且是就文学创作来说的审美创造。
3. 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A. 《红烛》 闻一多 现代 创造社 “三美”主张
B. 《登泰山记》 姚鼐 明代 桐城派三祖之一 山水游记佳作
C. 《琵琶行》 白居易 唐代 香山居士 近体诗
D.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英国 人文主义文学集大成者 生存还是毁灭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重构”,重新建设或建立,重新组建。“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后面接的是“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可见应是重新组建,故选“重构”。
第二处,“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气度、风致神韵。“气度”,指人的气魄和度量。这里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名士们的行为风格,所以使用“风度”。
第三处,“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和片段的话语。“断章取义”是动词,能够与后面的“引申说理”“自由创造”并列,“只言片语”则是名词。


浏览完整试题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结合前面“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和后面“文学创作者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的‘误读’,使鲲鹏意象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审美意象”可知,这是对后代大鹏意象的评价,“误读”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而言,而“审美创造”则是就文学创作而言;
A.“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则是‘误读’”强调的是“误读”,这与文意不符。
C.“不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否定了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这与后文矛盾。
D.“不但……而且……”递进关系错误,二者之间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并列;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创造社”错误,应该是新月诗派。
B.“明代”错误,应该是清代。
C.“近体诗”错误,应该古体诗。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的互联网投资圈里,“元宇宙”堪称“最靓的崽”,相关概念股备受资金追捧。“元宇宙”其实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是由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三维技术(3D)、人工智能(AI)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它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相互影响,能达到真假难辩、虚实混同的境界。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元宇宙”成为火爆新概念,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从社会因素看,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发布会、演唱会等许多真实场景被搬到虚拟世界中,加速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的速度,也加速了“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从技术因素看,“元宇宙”需要通过AR、VR、脑机接口等交互技术,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感;需要通过5G、云计算技术,支撑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需要通过区块链、AI技术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提升用户参与度,实现“元宇宙”与现实社会高度同步……目前构建一个初级、原始版“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离构建一个令人沉浸其中的理想“元宇宙”还相距甚远。
(摘编自余惠敏《“元宇宙”究竟是不是新科技》、《经济日报》2021年9月12日)
材料二:
“元宇宙”是2021年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半年来,热度集中在游戏与VR领域。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可以实现“元宇宙”要素中的“沉浸感”。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分析师赵思泉表示,“元宇宙”对VR上下游硬件、软件生态圈起到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腾讯、字节跳动、Meta、微软、HTC等科技大厂纷纷入局,已经形成应用内容提供者、硬件参与者、基础技术提供者三足鼎立的局面。数字孪生是虚拟现实应用的深化发展,其先行应用有航空航天、制造、医疗和智慧城市等。例如感知MR/VR数字孪生协同平台,为工业4.0、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数字孪生构建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远程三维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指出,“我国已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延伸的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将迎来下一个快速发展爆发期。”
(摘编自卢梦琪《虚拟现实:元宇宙点燃新一轮发展热情》、《中国电子报》2021年12月21日)
材料三:
伦理道德方面,“元宇宙”深度释放了人类创造力与能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于突破物理限制、拓展生命体验的内在向往。“元宇宙”中构建的数字虚拟世界,既是现实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和创造物,也是科技改变生活与科技向善的结合。但它并非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更不是逃离现实的“乌托邦”。进一步讲,“元宇宙”营造的沉浸式体验不是“沉沦式”生活,不能成为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的借口;“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无法去平台化,难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元宇宙”的数字创造无法摆脱关键生产要素需求,依然得遵循劳动价值规律;“元宇宙”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虚拟化,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难以切断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必然联系。因此,“元宇宙”中构建的虚拟身份、虚拟产品、虚拟市场、虚拟交易、虚拟生活、虚拟经济、虚拟人生等,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约束。
(摘编自王保魁、刘海陆《“元宇宙”来了,勿忘风险与挑战》、《解放军报》2021年12月1)
材料四:
谷歌前CEO施密特说,“元宇宙”意味着“整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数字化而非现实化,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未必是最好的事”。从商业上说,互联网巨头总是希望人们整天上网,沉迷其中。本质上它不是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是想尽可能多地占有人们的时间。“元宇宙”号召人们进入其中进行“沉浸式体验”,它几乎是需要人人上瘾、人人流连其间,从而更大程度上消解人的真实存在。
但一个根本性原则是,互联网、“元宇宙”是服务于人的目的的,在人与“元宇宙”的关系中,人是目的,“元宇宙”是工具和手段。在建设“元宇宙”之前,所有“元宇宙”平台必须明白:虚拟的“平行世界”不可能代替真实世界。
(摘编自杨于泽《“元宇宙”只能以人为本》、《长江评论》2021年11月6日)
4. 下列与“元宇宙”相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是由多种先进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网络世界,是互联网发展的最高阶段,能达到真假难辨、虚实混同的境界。
B. 许多真实场景因新冠疫情而被搬到虚拟世界里,使“元宇宙”时代加速到来,可见“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受社会因素影响。
C. VR是“元宇宙”热度集中的领域之一,因此,可以用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实现“沉浸感”。
D. 目前构建“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人们可以进入虚拟世界进行“沉浸式体验”。
5.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提升用户参与度,实现“元宇宙”与现实社会高度同步,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感。
B. 感知MR/VR数字孪生协同平台,是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等领域先行应用的一个实例。
C. 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国VR头显出货量呈大幅增加趋势,“元宇宙”对此有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D. “十四五”期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延伸的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6.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不要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
B. 如果“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能够去平台化,则可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从而切断与物理世界的联系。
C. 如果“元宇宙”使整个世界更加数字化而非现实化,更大程度消解人的真实存在,那么对人类社会来说未必是最好的事。
D. 科技的进步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人不应当为“元宇宙”所控制,而应当让其成为服务于人的工具和手段。
【答案】4. B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是互联网发展的最高阶段”错误,原文是“元宇宙,其实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
C.“因此,可以用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实现‘沉浸感’”错误。强加因果,原文“‘元宇宙’是2021年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半年来,热度集中在游戏与VR领域。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可以实现‘元宇宙’要素中的‘沉浸感’”,“VR是‘元宇宙’热度集中的领域之一”与“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实现‘沉浸感’”没有因果关系;并且缺少限定条件“半年来”。
D.“目前构建‘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错误。原文是“目前构建一个初级、原始版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缺少“初级、原始”的限制条件。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区块链技术……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感”错误。移花接木,出自材料一第2段,“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感”是“AR、VR、脑机接口等交互技术”的功能。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则可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从而切断与物理世界的联系”错误。原文说“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无法去平台化,难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并不意味着“去平台化”之后就一定可以“阻断”,并且“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 ”,与“切断与物理世界的联系”无关。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梁元帝读书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①,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②、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③之区区者乎?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某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节选自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影迹:这里指史实、典故或金石文献。②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③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
轮扁论读书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①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节选自《庄子·天道》)
【注】①徐:宽松。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晨览夕披 披:翻阅
B. 耽酒渔色也 耽:错过
C. 察某微言 微:精妙
D. 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 恶:怎么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释椎凿而上 目遇之而成色 B. 帝之自取灭亡 蚓无爪牙之利
C. 志定而学乃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于其时也 其皆出于此乎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B. 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C. 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D. 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10. 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王夫之反对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 ②得于心而正之以书
③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 ④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
⑤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 ⑥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也
A. ②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④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读书,前者是史论,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思想性强;后者是寓言故事,看似平常,实则有趣味,有深意,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B. 王夫之针对梁元帝一生沉迷书籍,危亡时尽行焚书,身死国灭却不知醒悟之事,进行了反思,表达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见解。
C. 作者认为梁元帝不知道读书的目的,舍本逐末,片面追求形式,沉溺于书籍而置家事、国事于不顾,导致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
D. 梁元帝把江陵的沦陷归咎于自己读书多的缘故,因此他将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焚烧,用实际行动以显示他痛改前非的决心和意志。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
(2)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13. 以上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读书的方法,分别持什么样的看法?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案】7. B 8. A 9. D 10. D 11. D
12. (1)有厌恶元帝不悔恨自己治国不仁,却归罪于读书的人说:“书哪里对不起元帝呢?”。
(2)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我已经七十岁了,却还长久地做车轮。
13. 《论梁元帝读书》认为读书应当精通事理,并付诸实用;《轮扁论读书》认为读书贵在自己在实践中领悟。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B.耽:沉溺。句意:沉迷于赌博,喝酒,美色。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而”,连词,表承接。句意:(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
“而”,连词,表承接。句意:眼睛看到的就变成了颜色。
B.“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元帝自取灭亡。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爪子和牙齿。
C.“乃”,副词,才;句意:心志坚定学问才能精进。
“乃”,副词,竟然。句意:现在他们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D.“其”,代词,那;句意:在那时候。
“其”,表推测语气,大概。句意:大概都出自于此吧。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先圣先儒的书籍,难道像佛教的言论,只要每天书写诵读就会有功德的吗?读书观察分析字句,就自命为君子,无怪从事“致良知”之说的学者,会群起而斥责了。
“岂佛徒之言”中“岂”为“难道”之意,与后面的“乎”构成“难道……吗”的反问句,因句子比较长,所以要将其在句中停顿,且“佛徒之言”说的是佛教的言论,“书写读诵而有功德”则表示的是人要书写读诵,两者从语意上可分别成一句。故排除AC。
“无怪乎”,是“不要怪”的意思,一般会引起下面的内容,因此与前面“遂自命为君子”不能成为一句话,故排除B。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通过文中“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可知,②⑥两项是作者赞成的观点,其他的都是作者反对的观点。故含有②⑥的选项都是错误选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用实际行动以显示他痛改前非的决心和意志”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可见元帝并没有醒悟,更谈不上“用实际行动以显示他痛改前非的决心和意志”。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恶”,厌恶;“咎”,罪过,过失;“负”,辜负,对不起。
(2)“喻”,明白;“是以”,因此。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论梁元帝读书》关于读书的观点句是“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某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见作者认为读书应当精通事理,并付诸实用。
而《轮扁论读书》的观点是“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可见认为读书贵在自己在实践中领悟。
参考译文:
论梁元帝读书
(梁武帝承运三年)江陵沦陷,元帝烧掉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焚书),他回答说:“我读书万卷,还落得今天的下场,所以把书烧了。”有厌恶元帝不悔恨自己治国不仁,而归罪于读书的人说:“书哪里对不起元帝呢?”这不是懂得读书的人所说的言论。元帝自取灭亡,固然不是因为读书的缘故,而也未尝不是因为读书所导致的。拿元帝所著述的文章来看,收集华丽的史料典故,用来夸耀自己的博学,认为自己是读破万卷书,才有今日的成就。而当时,元帝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而元帝早晚苦读,乐此不疲,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那和沉迷于赌博,喝酒,美色,又有什么不同呢?人心一有沉迷依赖,则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禁锢志气,只有咬文嚼字专在文字上下功夫,得到了小知识而忘了大道理,被文章典故迷惑而遗漏了隐微却又寓含精义的言论,这就是“大惑不解”者的借口,况且百家小道,就像青色白色相配的绘画小技巧,小小的文字技巧,对国家人民毫无帮助。
有人说:“读先圣先儒的书,不是雕虫小技,实在不失为君子。”先圣先儒的书籍,难道像佛教的言论,只要每天书写诵读就会有功德的吗?读书观察分析字句,就自命为君子,无怪从事“致良知”之说的学者,会群起而斥责了。
那么应该怎么读书呢?明白人生的大道理,以确立修己治人的本体,观察隐微精义的言论,以之达到善于精通事理,心领神会的地步,而将之付诸实用。善于读书而有心得,又能以书导正的人很少,如太子李弘读《春秋》上记载臣弑君而不忍心读下去的很少,如穆姜命卜史占卦,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惭愧的人也很少了。
所以孔子曰:“我十五岁立志向学。”心志坚定学问才能精进,没听过胸无大志而以学为志的。以求学游移心志,异常邪恶的学说,粗俗的传说,放荡散漫的小聪明,严重的会腐蚀人心,小则浪费时间,元帝的所作所为至死都不觉悟啊!哪里能不归罪涉猎了万卷的书籍呢?一般的学者,却效法其卑陋,怎么可以不加以警惕呢?
轮扁论读书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①
黄庭坚
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
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
郭熙官画但荒远,短纸曲折开秋晚。
江村烟外雨脚明,归雁行边余叠𪩘。
坐思黄柑洞庭霜,恨身不如雁随阳。
熙今头白有眼力,尚能弄笔映窗光。
画取江南好风日,慰此将老镜中发。
但熙肯画宽作程,十日五日一水石。
注:①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任翰林学士,见郭熙《秋山》图,因作七古《郭熙画平远山水》,诗人依苏轼原韵和作一诗。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题画为线索,融画意、友情、感慨于一体,于意象中见奇崛之气。
B. 前四句从苏轼贬谪黄州起笔,转入被召回于玉堂观画,引发诗人为国效命之志。
C. 诗人因想到洞庭湖边霜降,柑橘渐黄,怅恨自己不能像逐暖的鸿雁,飞到南方。
D. 诗中首叙苏轼观画,末写自己求画,中间正写郭画以联结两端。通过精心的结构表现了苏黄之谊。
(2)“江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天津市武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