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0  2022-12-2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2022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致力,专力从事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蒙:遭受
C.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
D.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輮以为轮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既来之,则安之
3、对下面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 遗策:前代的政策 B.西举巴、蜀 举:拿起
C.将数百之众 将:率领 D.杜赫之属为之谋 之属:这些人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振长策而御宇内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 吾尝跂而望矣
B.才能不及中人 过犹不及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杀之以应陈涉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吾欲之南海
6、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于是六国之士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宽厚而爱人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用人摇。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7、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
“衡”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及乡时之士也
“乡”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
“景”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有余年矣
“有”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锄櫌棘矜
“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过秦论》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华丽而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句子长短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到衰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C.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和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装备和素质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实际上力量不如九国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阐明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行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劝后世帝王以秦朝为鉴,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B.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C.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忧劳可以兴国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1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抗于九国之师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吞二周而亡诸侯 及凯旋而纳之
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14、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致,招引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蒙:继承
追亡逐北 北:败逃的军队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数十伶人困之 困:困乏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整个
二、字词含义、句式及翻译。
1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解释
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_____)
致:以致天下之士 (_____)
弊: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_____)
烈:奋六世之余烈 (_____)
振:振长策而御宇内 (_____)
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_____)
16、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铸以为金人十二。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7.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题
17、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③.《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峣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①.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斥秦的过失。《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B.古时天下分为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青州、兖州、冀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
C.“百家之言”指诸子百家的著作,秦朝称百姓为“黔首”,“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
D.七庙指宗庙,古代礼制规定诸侯可设立七座宗庙,“七庙隳”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这里指秦王朝灭亡。
③.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嬴政继承前几代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B.秦王嬴政对内实行愚民政策,将天下的兵器收集到咸阳销毁,熔化铸造成十二个金人,以此来削弱天下的民众。
C.秦始皇时王朝兴盛,天下无敌,而灭亡时却不堪一击,两相对照,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气势磅礴。


展开余下试题D.选文部分,贾谊着重评论秦始皇,综论秦统一天下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④.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中)
贾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虚图图而免刑戮,去收拏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廩,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循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成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有删改)
①.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面称帝”的“南面”,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所以称居帝位为“南面”。
B.“以养四海”的“四海”,古人认为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后用“四海”指天下;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
C.“夫寒者利短褐”中的“短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可指去官,或辞官。
D.“去收祭污秽之罪”中的“收孥”,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②.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B.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C.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D.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③.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这是因为长久没有统一的君主,如果此时秦始皇实行仁政,天下就可以长久安定了。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为灭亡埋下了隐患。
C.秦二世即位后,天下的百姓都期盼着他改变政策,但秦二世非但没有改变秦始皇的做法,反而更加残暴。可见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D.陈涉虽然没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也不能凭借公侯那样的尊位,却能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④.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秦论》(中)主要论述了秦二世的过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秦二世的过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蒙:继承。
2、答案:B
解析:“南”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3、答案:B
解析:举:攻取。
4、答案:B
解析:A项,“从”通“纵”;C项,“弊”通“敝”;D项,“景”通“影”。
5、答案:C
解析:A项,表承接/表修饰;B项,赶得上/达到;C项,都是连词,表目的;D项,代词,代兵器/动词,去、到。
6、答案:
在这时
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
用来招致
.爱护百姓
大盾牌
这样以后
7、答案:
横;与“纵”相对
向;先前
影;影子,此处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又;加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动词,吝惜;动词,招致,招引;名词,弱点;名词,功业,功绩;动词,举起;形容词,可靠的
16、答案:1.特殊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正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陈涉之位,非于……之君尊也”。
译文: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
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锄櫌棘矜,非于钩戟长铩抗也”。
译文:农具木棍不如钩戟长矛锋利。
4.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
译文: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的人,不能与九国军队匹敌。
5.特殊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6.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铸以为十二金人”。
译文:铸成了十二个铜人。
7.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译文:(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兴起在田野间。
8.特殊句式:省略句,“以为”中间省略“之”。
译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在这一地带设置了桂林郡、象郡。
17、答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④.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
⑤.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展开余下试题18、答案:①.B;②.D;③.C;
④(1)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使秦朝宗庙被毁坏,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在于不施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2)然而秦凭借小小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解析:①.解答此题,注意“率疲弊之卒”和“将数百之众”、“斩木为兵”和“揭竿为旗”、“云集响应”和“赢粮而景从”结构的对称。
②.“诸侯可设立七座宗庙”错误,天子才可设立七座宗庙。
③.“灭亡时却不堪一击”有误,原文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没有“不堪一击”的表述。
④.(1)隳:被毁坏。为:被。注意句子中的被动句的翻译。(2)以:凭借。致:发展到。
19、答案:①.C;②.C;③.C;
④.(1)战争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始皇面向南称帝统治了天下,这是上天佑助天子啊。
(2)天下愁怨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劳苦人民容易统治。
⑤.秦二世暴虐无道,不顾百姓死活;残害百姓,滥用民力;法律严苛,官吏残暴,滥杀无辜;赏罚不当,赋税繁重;百姓穷困,不加救济。
参考译文:
秦使周朝灭亡,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互征伐,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争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始皇面向南称帝统治了天下,这是上天佑助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权威,稳定功业,是安定还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开始。假使秦始皇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当今秦二世登上皇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愁怨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劳苦人民容易统治。假使秦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那些没收犯罪者妻子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他们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并一直使它维持下去,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遵循正道,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用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就安定了。
二世不这样去做,却比秦始皇更加暴虐无道:破坏宗庙,残害百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然后奸险欺诈之事一齐发生,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天下的人都认为这是苦难。从群臣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都不得安定,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助公侯那样的尊位,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是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下面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了。所以说“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二世的错误。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2年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