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35 2023-02-14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专用)
语 文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法”均为人君所设立,都带有制度性。“礼”是用来防止超越道德界限的,“法”是用来惩治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论语•为政》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和“刑法”,民虽然可以暂时避免犯罪,但不是自觉地遵守法规,因此对犯罪并无羞耻心;如果用“道德”和“礼教”,民则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走上正道。这说明,用“法”和“礼”在效果上是不同的。“法”具有强制性,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的,它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起的是规范作用,它是在教化基础上形成的,是在人们犯错之前就加以防止,要靠长期养成,所以在道德上带有自觉意义。
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礼法”这一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礼法”这一概念包括“礼”又包括“法”,这两者是相关的。荀子说:“故非礼,是无法也。”我们可以解释为,离开了“礼”,“法”是无法合理地建立和起作用的。“礼”是规范社会存在的一种根本制度,或者说它可以是指导“法”的根本原则。“礼”与“法”从制度上说虽是两套,但有着互补和从属的相联关系,因此从精神上说则是一贯的。就这点看,荀子提出“礼法”这一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治理,应是十分有意义的。“礼法合治”应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制度。
从中国社会的理想形态看,它应该是一个“礼法合治”的社会。“出礼入法”应是儒家说明“礼法合治”的重要命题。“出礼”达到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就要用“刑法”来制裁,但有的情况下“出礼”并未达到危害社会的程度,就并不一定要被绳之以“法”。例如,儿子辱骂了父亲,这当然是“违礼”的,可是并不需要用“刑法”来判罪。“礼”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它对规范人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制定各种“礼”的制度。这正如孔子所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是起教化的作用,“法”是对犯法的人起惩治的作用,因此,圣人既制“五礼”又制“五刑”,以保证社会的安宁。就这点看,“礼”“法”虽为两套不同功能的制度,但对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
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看,我们能否通过继承儒家“礼”的精神并吸收和消化西方“法治”的精粹,建立一套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礼法合治”的社会制度呢?我想,这无论如何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摘编自汤一介《儒家的“礼法合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为政》的话,论证了“礼”与“法”在功能作用上的区别。
B.“礼”是积极主动的规范,禁恶于未然;而“法”带有强制性的,是惩恶于已然。
C.“礼”“法”有从属关系,在精神上是一贯的,可见中国社会是先有“礼”,再有“法”。
D.“礼”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它对规范人们的生活、教化民众有着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用来防止超越道德界限的,“法”是用来惩治为非作歹的,二者都带有制度性。
B.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礼法”这一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治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浏览完整试题
C.文章论及“礼”“法”“礼法”“礼法合治”等多个概念,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D.只有吸收消化西方“法治”的精粹,才能建立一套更适应当代中国的“礼法合治”制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法”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则难立竿见影,所以从效果上看,“法”更有优越性。
B.“礼法合治”就是既重“礼”也重“法”,二者皆不可偏废,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安宁。
C.儿子辱骂父亲这一例子阐明了“出礼入法”应是儒家说明“礼法合治”的重要命题。
D.圣人制“五礼”“五刑”就这点看,“礼”“法”功能制度相同,但对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
【答案】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 “中国社会是先有‘礼’,再有‘法’”于文无据。由原文第二段“‘礼’与‘法’从制度上说虽是两套,但有着互补和从属的相联关系,因此从精神上说则是一贯的”可知,原文并没有说中国社会是先有“礼”,再有“法”,“从属”关系也并不等同于先后关系。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只有……才能……”说法绝对。由原文最后一段“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看,我们能否通过继承儒家‘礼’的精神并吸收和消化西方‘法治’的精粹,建立一套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礼法合治’的社会制度呢?我想,这无论如何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可知,“吸收和消化西方‘法治’的精粹”与“建立一套更适应当代中国的‘礼法合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尚待研究,并无定论。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法’更有优越性”错误。由原文第一段“如果用‘道德’和‘礼教’民则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走上正道。这说明,用‘法’和‘礼’在效果上是不同的”可见,‘法’与‘礼’谁更优越不能一概而论。
C.“应是儒家说明‘礼法合治’的重要命题”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出礼’达到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就要用‘刑法’来制裁,但有的情况下‘出礼’并未达到危害社会的程度,就并不一定要被绳之以‘法’。例如,儿子辱骂了父亲,这当然是‘违礼’的,可是并不需要用‘刑法’来判罪”可知,儿子辱骂父亲这一例子是为了阐明有的情况下“出礼”并未达到危害社会的程度,就并不一定要被绳之以“法”。
D.“‘礼’‘法’功能制度相同”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因此,圣人既制‘五礼’又制‘五刑’,以保证社会的安宁。就这点看,‘礼’‘法’虽为两套不同功能的制度,但对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可知,“礼”“法”是两套不同功能的制度。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不敢和别人对视交流,一紧张脖子就发抖。”“平常别人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碰见个熟人,脑袋空白五秒,然后不知所措,最后掉头就跑,实在太近,就装作不认识和视力不好。”这些是一些“社恐人”真实的内心自白。
近日,“社恐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这一词条上了热搜。“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当然,这并非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来描述一部分人见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么熟悉的人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想躲避社交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自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如果这个人有“社交恐惧症”,那么他在和陌生人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会陷入纠结。一方面,他需要与人的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他却惧怕这种沟通和交流。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影响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人多为同学、亲友,这也意味着社交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当这些年轻人开始工作、进入社会时,需要面临跟不同人沟通协作时,“社交恐惧”给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显性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就会被放大。比如,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询问如何跟领导打招呼,如何跟同事相处等问题。“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
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交恐惧症”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交恐惧症”只是一些人在社会语境变化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社交习惯,其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放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社交恐惧症”似乎是一种年轻人的“时代病”,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代社会生活规则的深刻变化。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在“熟人好办事”这一规则下,人们需要多参与社交来增加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便利自己的生活。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交不再依赖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规则。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
我们倒不必过度规训年轻人,让他们敢于社交、勇于社交,不妨多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城市空间提供了某种更加个人化的行为模式。对社交的拒绝,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进步——年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即可实现自我满足。
当然,在可见的历史时空,社交依然是一种“刚需”。再多的恐惧,社交也终归是需要的。从“社交恐惧症”的这波网络讨论里,社会也应当有所省思。比如,人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缛节还是畅快简单,是虚情假意还是直来直去?这些,恐怕是这个话题更宏观的公共意义。
(摘编自《潇湘晨报》《年轻人不爱社交了吗?》)
材料二:
真正符合医学诊断标准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实非常低。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言,大多数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词,更多时候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社交的托词。
“社恐”真的是年轻人的“流行病”吗?步入数字化时代,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于线上表达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网络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并减少了令他们“恐惧”的真实社交,但这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吗?线上“狂欢”、线下“沉默”,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发出“数字化时代更友好却更孤独”的感叹?
展开余下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但真正确诊的只有2%甚至更少。简言之,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认为,不少年轻人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
(摘编自《文汇报》《“社恐”是年轻人的“流行病”?》)
材料三:
在围绕“社恐”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恐”也更友好。比如,扫码点餐、网上买菜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始逐渐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际,而发达的社交媒体和丰富的线上娱乐,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交友、休闲、娱乐等多样的需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可以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但不少学者也同时观察到:虽然就通信方式、交友渠道、信息获取而言,现在都要比以往更发达,但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却愈发孤独。
一位社会学学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前,他曾做过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他原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很愿意和他这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会既“社恐”又孤独?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与自我和解?对此,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摘编自《文汇报》《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材料四;
虽然“社恐”的标签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听上去这也算不上是件事儿,更像是一种自嘲,但不少大学教师关注到:在校园里,如何处理好社交问题,确实是青年学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对。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课、吃饭时总是一个人,不像高中时一直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难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扰。
“假如你是‘社恐’,该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杜素娟以这一场景举例。确实,随着暑假过半,不少准大学生将在下个月迈入校园、开启新的生活。相比过去大学宿舍的八人间,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间,住得更宽敞,但人际关系问题比过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与从小适应集体生活的父辈不同,00后个性更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愿意妥协、牺牲个人空间,在人际关系应对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因为今后无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都是必要的。”但杜素娟也同时强调,对于“社恐”,要做出区分。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
“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环境,比‘乞讨’一份社交关系更加健康。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短时期内对社交的不适应,更无需认为自己社交不活跃就是人生很失败。”杜素娟说。
(摘编自《文汇报》《社交不活跃不等于人生很失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持续升高,“社交恐惧”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流行病。
B.当人们在“自身的需求”和“内心的恐惧”之间拉扯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陷入“社交焦虑”。
C.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是因为“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与周围环境的“交互”。
D.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年轻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年轻人也就没有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和强大的内心,又能在线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就一定能够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B.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交恐惧”更友好,但是很多年轻人的内心却更加孤独。
C.一位社会学学者在做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时,大多数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所以很愿意向学者倾诉一番。
D.与“乞讨”一份社交关系相比,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关系更加健康。
6.青年人如果有“社交恐惧”该如何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C 5.A
6.①充分建立自信,对别人的否定和批评不过度敏感,不害怕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②多参与线下的社交活动,适当妥协,多在集体生活中历练,熟悉陌生的生活场景、社会规则等。
③学会正确看待社交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
④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已经成为”错误,文章说“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原文表述是“似乎已经成为”。
B.“都会不自觉地陷入”错误,原文是“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选项扩大了范围。
D.“让年轻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年轻人也就没有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错误,原文是“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原文描述的是“一些人”,而非“年轻人”。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就一定能够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错误。原文说“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原文是“或许”,而非“一定”,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A。
6.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要充分建立自信,对别人的否定和批评不过度敏感,不害怕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要多参与线下的社交活动,适当妥协,多在集体生活中历练,熟悉陌生的生活场景、社会规则等。
展开余下试题
“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要学会正确看待社交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要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王小波
十七岁我从插队的南方病退回北京,住在街道上借来的一间小屋里。我在北京借到很多书,读了很多文艺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苏联的叶比西莫夫,试着从理性分析中找到一条通向目标的道路,结果一无所成。
那时候我穷得发疯,在天黑以后,我拿了一条破麻袋走向垃圾站。我站在垃圾堆上却弯不下腰来。这也许需要从小受熏陶,或者饿得更厉害些。我拎着空麻袋走开时却碰上一位姑娘从这儿走过。我和她只有一面之识,可她却再三盘问我。我编不出谎来,只好照实招了。
她几乎哭了出来,非要到我住的地方去看看不可。在那儿,我把我的事情都告诉她了。那一天我很不痛快,就告诉她我准备把一切都放弃。她把我写过的东西看了一遍之后,指出有三首无可争议的好诗,她说事情也许不像我想得那么糟。但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那三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了。
后来她常到我这儿来,我把写的都给她看,因为她独具慧眼,很能分出好坏来。她聪明又漂亮。后来我们把这些都放下,开始谈起恋爱来。过了三个月她要回插队的老家去,我也跟她去了。
在大海边上,有一个小村镇。这儿是公社的所在地,她在公社当广播员,把我安排在公社中学代课。
我们有很多时候来谈论,有很多次谈到我。
看来写诗对我是一个不堪的重负,可是这已经是一件不可更改的事情了。
我就这么过了好几年。有时挎着她的手到海边去散步时,我想:“算了吧!我也算是幸福的了。她是多么好的伴侣,也许满足了就会幸福。”可是我安静不下来,我的脑子总是在想那个渺茫的目标。
昨天早上,校长让我带十几个学生去赶大潮。我们分两批到大海中间的沙滩上去挖牡蛎,准备拿回去卖给供销社,给学校增加一点收入。下午第一批学生上船以后,忽然起了一阵大风,风是从陆地上吹来的。这时潮水已经涨到平了沙滩,浪花逐渐大起来,把沙洲上的沙子全掀了起来。我让学生们拉住我的腰带,推着我与大浪对抗。我身高一米九,体重一百八十斤,如果浪卷不走我,学生们也会安全。
小船来接我们时,浪高得几乎要把我浮起来,一浮起来我们就完了。小船不敢靠近,怕在沙滩上搁浅,就绕到下风处,我把学生一个一个从浪峰上推出去,让他们漂到船上去。最后一个学生会一点水,我和他一起浮起来时,他一个狗刨动作正刨在我下巴上,打得我晕了几秒钟,醒过来时几乎灌饱了。我再浮上水面,小船已经离得很远。我喊了一声,他们没有听见,我又随浪沉了下去。再浮到水面上时,小船已经摇走,他们一定以为我淹死了。
我在海里挣扎了很久,陆地在天边消失了。我一个劲儿地往海底沉,因为我体重太大,很不容易浮起来。大海要淹死我,可是我碰上了一条没桨的小船在海里乱漂。我爬上船去,随它漂去。我晕得一塌糊涂,吐了个天翻地覆。天黑以后,风停了。我看见这座大海之中的小孤岛,就游了上来。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我听到了金喇叭的声音。在这个荒岛上,我写出了一生中第一首从源泉涌出来的诗,我把它刻在了石上。
我的四周都是海,闪着金光,然后闪着银光,天空从浅红变为天蓝。也许人们不会来救我,我还要回到海里,试着自己游回岸上去,但是我并不害怕。我不觉得饿,还可以支撑很久。我既可以等待,也可以游泳。现在我愿意等待。于是我叉手于胸站在小岛顶上,我感到自豪,因为我取得了第一个胜利,我毫不怀疑胜利是会接踵而至的。我能够战胜命运,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所以我是英雄。我做到了第一件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可以接着做下去。我喜欢我的诗,因为我知道它是真正美好的,它身上有无可争辩的光辉。我也喜欢我自己造出的我自己,我对他满意极了。
有一只小船在天边出现,一个白色的小点,然后又像一只白天鹅。我站在山顶上,把衬衫脱下来挥舞。是她,独自划着一只白色的救生艇,是从海军炮校的游泳场搞来的。她在船上挥着手,我到岸边去接她。
她哭着拥抱我,说在海上找了我一夜。人们都相信我已经淹死了,但是她不相信我会死。我把她引到那块石头前,让她看我写的诗。她默默地看了很久,然后向我要那片硬质合金,要把我的名字刻上去,可是我不让她刻,我不需要刻上我的名字,名字对我来说无关紧要。我不希望人们知道我的名字,因为我的胜利是属于我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有不少对比,如她对“我”的诗的信心和“我”的不自信“我”对幸福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诗歌创作的不满足等。
B.小说前后两次写她的哭,第一次哭说明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姑娘,第二次哭表现了她对“我”的担忧以及找到“我”后的激动。
C.“我们”谈起恋爱之后,“也许满足了就会幸福”“可是我安静不下来”等内容,写出了“我”对写诗的热爱,为下文写“我”不断追寻理想蓄势。
D.“我”在荒岛把诗刻在石头上,却不让她刻“我”的名字,一方面表明“我”对自己的作品有自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不愿自己的海岛经历为人所知的心理。
8.请简要分析标题“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的意蕴。
9.小说描述了“我”人生中的三个重要阶段,请简要分析。
【答案】7.D
8.①指“我”因为风浪而被困荒岛,在荒岛上等待救援;
②“荒岛”指人生中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困境,“黎明”指人生的美好希望、理想;
③标题表达了“我”在困境中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美好希望必将到来的自信乐观的态度。 9.①病退回到北京时,“我”极其贫穷落魄,准备放弃写诗,那是“我”一段痛苦的黑暗经历;
②在海边小镇时,“我”虽然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但依然因写不出好诗而感到失落,内心十分纠结,这是从黑暗向黎明过渡的阶段;
③在荒岛上,“我”写出了第一首从源泉涌出的诗,找到了自信,迎来了自己的黎明。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D.“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不愿自己的海岛经历为人所知的心理”错,根据下文中的“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胜利是属于我的”可知,不让她刻“我”的名字是因为“我”觉得这首诗是“我”个人的胜利,与自己的海岛经历是否要为别人所知无关。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标题“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首先明确在小说中的具体内容,即“我”因为风浪而被困荒岛,在荒岛上等待救援;
具有象征意义,“荒岛”“黎明”具有象征意义,“荒岛”,本指荒凉偏远,人烟稀少的岛屿。本文中可以理解成人生的美好希望、理想;
“迎接”,指做好准备,等候某一情况的发生或时节的到来。题目中“迎接”这个动词体现出的“我”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美好希望必将到来的自信乐观的态度。
9.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首先要找出“我”人生中的三个重要阶段,“我”人生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表现为三个不同地点的经历。然后将每个阶段“我”的外在生活状态与内在心理特点概括出来即可。
如在北京时,“我”在物质上“穷的发疯”,准备放弃写诗;
在海边小镇时,“我”找到
上一篇: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
下一篇: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2022-2023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