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1  2023-02-04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乙卷)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乙卷专用)
语 文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著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其独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
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同是具有温柔和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的驯顺习性。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探春有胆有识,有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人佩服;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无情,又常常使人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所谓“说不得善,说不得恶”等,正是性格中不同因素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写出了真实的人物,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四十五回,宝玉冒雨看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这里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是通过对他思维和情感,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简单重复地写出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
B.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作者将她们复杂的性格进行全面对照,从而将其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
C.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出来的。
D.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比较薄弱,《红楼梦》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巨大成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论述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多种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方式的改变。
B.本文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论证深入,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
C.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论述有理有据。
D.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探春是《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这样的人更显真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上,文中人物多达几百人,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至少几十人。
B.为了使塑造的人物性格更加丰富,我们就要改变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方式,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
C.《红楼梦》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塑造方式不同,但是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却很鲜明,甚至无关紧要的人物轮廓也很清晰。
D.《红楼梦》塑造人物内心细腻、深入,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更多鲜活的形象,真切动人。
【答案】1.B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曲解文意,“简单重复地写出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错误。由原文“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可知,原文说的是“这不是简单地重复”。
C.“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错误。由原文“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可知,原文说的是“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而不是“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
D.“《红楼梦》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巨大成绩”错误。由原文“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可知,“解决了这个问题”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取得巨大进步”,不是“巨大成绩”。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是为了证明探春是《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这样的人更显真实”错误。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我们就要改变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方式,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过于绝对。由原文倒数第二段“《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可知,原文只是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介绍:“预制菜产品分成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即配类四个类型。即食类是开封后可直接食用的产品。即热类是经过烹调处理已经是熟或半熟状态,经过简单复热即可食用的产品。即烹类是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过程,进行烹调后可食用的产品。即配类是经过清洗、分切等简单加工,马上就可以配到菜肴当中使用的产品。”
(摘编自李琦《预制菜是你的健康之选吗》,《光明日报》2022年10月8日)
材料二:


(摘自《预制菜大火,是“懒人”的福音?》)
材料三:
即热类预制菜在口味、营养方面是优于泡面等速食品的。那这类预制菜能替代泡面成为便捷食品的更优选吗?其实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们选择哪种速食品还受到商品特性、价格、购买和食用场景、消费者的喜好和认知等因素影响。比如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其实很难,这时“自热”便成为即热类预制菜的最大优势。但换一个场景,火车上有热水,有盒饭,加之因自热饭菜产生的蒸气容易造成险情,铁道部门并不建议在火车上食用,即热类预制菜就不再是最佳选择。此外,即热类预制菜的价格至少是泡面的两三倍,购买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上和大城市超市,这也制约了预制菜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至于现在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则受到部分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成消费者投诉热点。B(Business,企业、商家)端火热,C(Consumer,消费者、个人用户)端遇冷,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口感问题,“现制现卖的更好吃”这一认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且不说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在口感上和厨师现做的有差别,即使没有差别,恐怕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从尊重消费者、保障预制菜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餐饮企业有必要在使用预制菜时提前告知。而作为消费者,在知情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我们不妨给这个新生事物多一些发展时间。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李琦《预制菜能否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光明日报》2022年10月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预制菜的主要原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农产品,预制菜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滚揉等预加工和炒、炸、烤等预烹调加工制成。
B.食品安全、菜品质量、菜品口味是预制菜消费者最关注的三点,消费者希望预制菜没有添加防腐剂、新鲜、足斤两、选择多。
C.从口味、营养的角度看,即热类预制菜优于泡面等速食品,但消费者会权衡商品特性、价格、消费喜好等多个因素而做出选择。
D.人们一直有“现制现卖的更好吃”的认知,消费者往往会担心预制菜的口感问题,部分消费者强烈反对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预制菜产品有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即配类四个类型,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时,即食类预制菜有很大的优势。
B.“价格高,不划算”是预制菜消费者的主要担忧点,由此可知,价格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决定选择哪种速食食品的首要因素。
C.铁道部门不建议在火车上食用即热类预制菜,理由是自热饭菜产生的蒸气容易造成险情,且火车上有热水、盒饭,选择更多。
D.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在口感上和厨师现做的有差别,因而预制菜不能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不能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6.2022年9月14日,某直播间内一嘉宾在聊天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此言论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你是否同意该嘉宾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6分)
【答案】4.A 5.C
6.不同意。①嘉宾将预制菜等同于“猪狗食”,是对预制菜认识不够全面。②预制菜是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同时遵循着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预制菜的标准。③消费者担心预制菜有大量化学添加剂,生产和运输中受到污染,营养成分少、口感不好等问题,属于正常担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猪狗食”。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预制菜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滚揉等预加工和炒、炸、烤等预烹调加工制成”错,原文是“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时,即食类预制菜有很大的优势”错,根据原文“比如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其实很难,这时‘自热’便成为即热类预制菜的最大优势”应是“即热类预制菜”。
B.“也是决定选择哪种速食食品的首要因素”错,消费者选择速食品有多重因素,文中并未指出价格是不是首要因素。
D.“因而预制菜不能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不能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错,原文说的是“且不说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在口感上和厨师现做的有差别,即使没有差别,恐怕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可见,是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是完全不能选项过于绝对。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题干设置了一个情境,有一嘉宾称:“预制菜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评价该嘉宾的观点。
该嘉宾将预制菜等同于“猪狗食”显然不对,没有全面认识预制菜;从材料一“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可见,预制菜遵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是有着国家标准化管理的产品,安全合规,绝不能和“猪狗食”混为一谈。
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介绍”“即热类预制菜在口味、营养方面是优于泡面等速食品的”可见,预制菜的营养方面其实还是得到营养学家的认可的,而材料二消费者担忧的“添加剂”“质量”“口味”“营养少”等问题,是对于任何即食食品都可能有的担忧,十分正常,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等同于“猪狗食”,嘉宾这么说是欠缺对预制菜了解而下的武断结论。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 代
徐开垒
干了六整年抄写工作的学校抄写员张甫珊先生,惯常被低年级学生尖喊“张老骡”。说实话,人家说张甫珊先生像一只老骡,可没说错。要不然,你倒去问问他的儿子,那个叫张小珊的,那高中三年级生;六年前他不是住在乡间的吗?他一定见过骡子的,它总是瘦骨露在外面,走起路来,慢吞吞的,一个步子又一个步子,头只是向下冲……
老骡,我说的是张甫珊先生,一千度深的眼镜跟黑而亮的额角,在比赛着谁的光更亮。短小的破旧衣衫包着像一束枯柴似的他的身躯,照在地下的影子,正像一只我们在乡间常常看到的背驮着一大捆重柴的骡子的影子。而他的不断的喘气和低沉的咳声,又很容易使人想到那些在旅行中疲倦了的动物的叹息。他避过日光,转了一个弯,踏上阶石,走在走廊上,他在想,孩子快毕业了哩。
孩子是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你见了他,你会想起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那些被称为“模范生”一类的人物。再不然你准会想起二十四年前张甫珊他原来就是老张小珊,他跟他的儿子一样,他有一个苦命的父亲,父亲的含辛茹苦的形象日夜煎熬着他,使他拼着性命读书,从初小到高小,从初中到高中,这么多的学期中,谁曾见到过有一种课程张甫珊是八十分以下的吗?
“有这么一个儿子,你好福气!”人们对老张甫珊先生说,正如今日大家恭维张甫珊一样。
于是老张甫珊——张甫珊的父亲,一个乡公所的抄写员,他整天整夜盘算着儿子进大学的学费。为了想凑满理想中的数目,他在星期日也找事做,甚至在自己每餐中减去一碗饭,同时又省去一天中仅有的享受:每个下午的大饼油条。
然而不幸终究来了。当张甫珊正读大学三年级,再一年就是什么工程系毕业生时,那位老张甫珊先生却死了。像迢迢旅途中的一头忠实的骡子,负着过多的重累,再也支持不住地倒下了。于是人们会想,那么在这艰苦旅行中骑在骡子背上的那个奔波者,他是怎样了呢?
事实是张甫珊终于辍了学。村子里的人会告诉你:他后来就这么结了婚,并找到了职业——一个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员……接着,十三四年过去了,渐渐地张甫珊接替了他父亲的地位,什么工程师、科学者、发明家,一切的希望都偷偷移向他的儿子,那张小珊。


展开余下试题要是你认识张甫珊什么人,他会暗暗地告诉你,他——我说的是甫珊先生他自己,在六年前,是怎样落魄地带着他的儿子张小珊,从战火逃难到这个城市来,他遇着人便托事做,看见报纸便瞧分类广告的聘请栏。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找着工作。人们在想,那么一个瘦骡子,会是受过科学洗礼的工程系学生吗?会是有过十多年经验的中学物理教员吗?而且,张甫珊他有证件吗?
有一天,一个校长先生看了张甫珊的履历单,于是他告诉张甫珊,学校里正缺少一个抄写员。
我们知道,张甫珊会答应的。生活的鞭子已经抽去了这个人的勇气,他对于自己的全部理想早已没有了。怕老张甫珊先生在地下也不会相信,他的儿子已怎样驯服于那些纸张,砚墨,以及什么蜡纸钢板之类的东西了……但事实总是那么冷酷,现在,年光晒干了他的皮肉,岁月压弯了他的背脊,“老骡”的绰号也已这么简单地给人叫了出来。张小珊,就是那个小张甫珊,抄写员先生的好儿子,老张甫珊的好孙子,他却仍什么都不管。他是在研究磁力线和电流的方向,抛物线与方程式的关系,他不曾研究到他的父亲怎样才成“老骡”的问题;同时他更没有想到也许有一天自己也会一下子变成一种可怜的动物,正像当年张甫珊先生不曾想到他自己会变成一只骡子一样。
然而此刻抄写员先生是在关切着他的儿子,他走着,他在想:孩子快毕业了哩。所以当人们恭维他,说“你有这么一个儿子,真好福气”的时候,他的梦也就做得较昔年老张甫珊先生所做的更大、更美、更理想。然而最感遗憾的,是张甫珊先生虽尽力加多自己工作的时间,减少自己的享受,而其所节省下来的钱,结果却无论如何凑不满给孩子进大学的学费数目。
因此这第二代的苦命老人感到烦恼了……这时突然有一种念头营救了他,他想起那些墨水,那些纸张,那些一支支硬而坚的铁笔,和那块专门磨蚀人的年岁的钢板。它们在等着他,等着他去继续比武,继续拼命,继续较量究竟谁的耐力更长。
就这么过了两个钟头。抄写员先生又渐渐地不能安定下来,汗珠在他的额角一颗一颗跌落下来,他忽然身子向前一俯,嘴里吐出来一口浓血!
现在他又开始沉思了,他知道死已经在召唤他,他的孩子也会那么轻易地将他父亲所给他的希望让渡给那更下的一代吗?
张小珊这模范生,这承受了他祖父和父亲的全部血液的老实人,他不自禁地在他父亲的床边跪了下来。
躺在床上的抄写员,他并没有知道他的孩子在他的身边。然而——人们会那么想——要是他这时醒来,他一定会想起二十多年前。那时也有一个老实的青年人流着泪跪在他父亲的床边,他的父亲也是那么无可挽救地干瘪地躺在床上。不是二十多年前的青年人,已经代替了他父亲的位置而躺在床上了吗?
更有一天是会到来的,人们知道。那时躺在床上的该轮到了张小珊,而小珊也会学他的祖父和父亲的样,叫他的小张小珊跪在他的床边,为他流泪。——然而明日果真会那样吗?
1944年9月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通过对比张甫珊早年的理想追求和如今庸常的生活,以及叙述张甫珊三代人的命运轮回等,揭示他们生活持续庸常的社会原因。
B.张甫珊失去理想却能毫无怨言地习惯如今的生活状态,在于他对这个社会已经死心,对于生活也没有了任何希望。
C.小说详细写了张甫珊的人生轨迹,并以此展现他的命运变迁,可让读者从他的人生中感受到他的悲剧的普遍性。
D.小说以张甫珊为主人公,并通过勾连老张甫珊、张小珊甚至想象的小张小珊等类似的场景,从而产生小说结构上的自然转换
8.被学校低年级学生称为“张老骡”的张甫珊与骡子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9.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7.B
8.①外形。张甫珊枯柴的身躯等就像瘦骨外露的骡子,不断喘气、咳嗽等,就像疲倦的骡子的叹息。②工作。张甫珊是抄写员,每天伏案抄写,工作十分辛苦,就像乡间背驮重物的骡子。③生活态度。张甫珊和骡子一样,都是没有反抗,只逆来顺受,在生活态度上两者有相似之处。
9.①照应题目,末段写了三代人的轮回,照应了题目“三代”。②反映社会现实,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三代人都希望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拼命工作,但老张甫珊和张甫珊没有实现,而张小珊也不一定能实现,揭示了他们生活的社会现实。③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三代人中前两代没有实现理想,第三代能否实现也是一个疑问,让读者对小张小珊的未来有想象的空间。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 “在于他对这个社会已经死心,对于生活也没有了任何希望”错,从原文“一切的希望都偷偷移向他的儿子,那张小珊”“他的梦也就做得较昔年老张甫珊先生所做的更大、更美、更理想”“他的孩子也会那么轻易地将他父亲所给他的希望让渡给那更下的一代吗?”等可以看出,张甫珊并没有对社会死心,也未对生活没有了任何希望。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从原文“他一定见过骡子的,它总是瘦骨露在外面,走起路来,慢吞吞的,一个步子又一个步子,头只是向下冲……”可以看出,张甫珊在外形上和骡子非常相似;
从原文“干了六整年抄写工作的学校抄写员张甫珊先生”“正像一只我们在乡间常常看到的背驮着一大捆重柴的骡子的影子。而他的不断的喘气和低沉的咳声,又很容易使人想到那些在旅行中疲倦了的动物的叹息”“像迢迢旅途中的一头忠实的骡子,负着过多的重累,再也支持不住地倒下了”可以看出,张甫珊的工作像骡子一样,负累很重,工作辛苦;
从原文“是张甫珊先生虽尽力加多自己工作的时间,减少自己的享受,而其所节省下来的钱,结果却无论如何凑不满给孩子进大学的学费数目”“它们在等着他,等着他去继续比武,继续拼命,继续较量究竟谁的耐力更长”“现在他又开始沉思了,他知道死已经在召唤他,他的孩子也会那么轻易地将他父亲所给他的希望让渡给那更下的一代吗”“张小珊这模范生,这承受了他祖父和父亲的全部血液的老实人,他不自禁地在他父亲的床边跪了下来”等可以看出,张甫珊在生活态度上和骡子很像,不知反抗,逆来顺受。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而小珊也会学他的祖父和父亲的样”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小珊、祖父老张甫珊、父亲张甫珊三代人正照应了题目“三代人”;
最后一段“更有一天是会到来的,人们知道。那时躺在床上的该轮到了张小珊……叫他的小张小珊跪在他的床边,为他流泪”和前文“于是老张甫珊——张甫珊的父亲,一个乡公所的抄写员,他整天整夜盘算着儿子进大学的学费。……同时又省去一天中仅有的享受:每个下午的大饼油条”“渐渐地张甫珊接替了他父亲的地位,……一切的希望都偷偷移向他的儿子,那张小珊”“然而最感遗憾的,是张甫珊先生虽尽力加多自己工作的时间,减少自己的享受,而其所节省下来的钱,结果却无论如何凑不满给孩子进大学的学费数目”“要是他这时醒来,他一定会想起二十多年前。那时也有一个老实的青年人流着泪跪在他父亲的床边,他的父亲也是那么无可挽救地干瘪地躺在床上。不是二十多年前的青年人,已经代替了他父亲的位置而躺在床上了吗”相照应,表现了三代人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性,三代轮回,是三代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最后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22-2023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