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67  2023-04-11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
2023届浙江省新高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二模)语文试卷(4月11日)
2023届浙江省绍兴市适应性试卷 (2023年4月11日)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多元价值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了更多自由。但为什么说价值多元化又是一种“困境”呢?
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人总要寻求意义。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可以相信A,也可以相信B,但没人能说,A或者B就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有人相信及时行乐、沉湎于各种感官享受••••••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理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同理由。
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韦伯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科学与意义无关,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本身提供不了任何答案”。这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好像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可以,要么是人云亦云的,要么是任意武断的,但都没有确定无疑的依据。这种空虚的不确定性,让现代人很容易被焦虑和无意义感所困扰。
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在社会层面,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如,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堕胎的合法化。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就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人的身体理当由自己支配,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这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它的道德依据,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冲突很难用理性化解,我们不能确定无疑地说,哪个道德依据一定“更正确”。
在更基础的政治问题上,价值冲突也不会缺席。比如,是安全和秩序更重要,还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更重要呢?如果是前者,就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来保障秩序;如果是后者,政府的权力就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在美国政坛,这个话题争吵了几百年,目前看,不仅没有“真理越辩越明”,反而是政治分裂和派系对立变得越来越严重。
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来寻求共识、弥合这些分歧呢?韦伯的看法是,分歧的根本原因如此深刻,许多冲突是无法化解的。这就是韦伯说的“诸神之间无穷无尽的斗争”“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是互不相容的,因此它们之间的争斗,也是不会有结论的”。
现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是科学,科学属于“实然”领域,旨在发现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只能做出相应的事实判断。科学理性在事实领域给我们提供了把握确定性的强大武器。但支撑人类生活意义的重要观念和原则,包括宗教信仰、人生理想、道德规范以及审美趣味等等,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而科学无法解决价值判断问题,它给不出一个确定的回答。结果是价值观念之间冲突不断,在个人层面和公共层面都造成了严肃的问题。
理解了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想,面对自己和身边时而发生的激烈争论,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平和与从容,而不是急躁和焦虑,不是简单地指责别人不可理喻。对话与沟通总是有益的,但也总有无法沟通的时刻、无法化解的分歧。韦伯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坦然面对这种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刘擎《现代西方思想讲义》)
【材料二】
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化互动史。秦汉时期,儒法合流的文化互动使中国社会摆脱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政治悲剧;反过来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导致了思想专制与文化禁锢的可悲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随着民族大融合而实现了胡汉文化的互动,中原文化为游牧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生活方式,而游牧文化也给中原文化注入了孔武有力的新鲜血液;反过来看,拒斥胡汉文化融合的政权都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唐宋时期,万方来朝的文化互动开创了大唐盛世,儒佛交融的文化互动使得儒家文化进入了理学新时期;反过来看,儒家理学一家独大的思想钳制又扼杀了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活力。明清时期,中原农耕文化、蒙古草原文化、西域丝路文化、东北狩猎文化、东南海上文化这五大文化的有机互动使得中华文化超越了狭隘的中原中心主义而获得了蓬勃生机;反过来看,“片甲不许下海”的闭关锁国政策又使中国错失了与西方文明相遇的机会,从而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千年变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面对多元文化主义困境,我们需借鉴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不停留于形式化的文化平权,而走向实质性的文化互动。少一些“形式对话”,多一些“真诚交流”。从以邻为壑走向互通有无,从固化差异走向寻求共通,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从“诸神之争”走向“八音迭奏”。
(选自张梧《多元文化主义的合理调适需要中国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价值规范,但无法提供生命意义指南,因而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困惑、迷茫和焦虑。
B.多元价值提供了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更多自由。但可能会使各种公共讨论不易达成共识,引发分裂和对立。
C.人生信仰、道德规范等关涉人类生活意义的观念和原则都属于“应然”领域,需要依靠科学作出价值判断。
D.明清时期,五大文化的互动交流使得中华文化蓬勃发展,但同时闭关锁国政策又使中国陷入了封闭与落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问题,不过两者论述的重点和角度并不相同,结论也不尽相同。
B.材料一提到人们面对激烈对立的社会议题时会产生价值观冲突,无法建立新的价值标准,从而形成“价值真空”。
C.材料二简析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多元文化互动史。
D.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可以相处,历史经验和古老智慧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比如加强对话交流,融合共存。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韦伯的看法”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社会发展过程首先需保障公平还是关注效率?各种观点都有它的理论和道德依据,这类分歧是不会有结论的。
B.近年来,美国政治辩论中“拥有枪支是否合法”的讨论常搁浅,因为这是价值观念的冲突,所以很难用理性化解。
C.《明亮的对话》强调: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明智的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争论,学会和不同的意见共存。
D.讨论问题时,有些网络喷子总是抓住你一两句话断章取义,胡搅蛮缠。你不必简单地指责他不可理喻,可以从容对话。
4.材料一论证思路很清晰,请简要概括和分析。(4分)
5.民间流传这样的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人活脸面树活皮……这些俗语说的是人们对面子的不同态度。如何面对这种争议?请结合文中观点,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悲怆的狼歌 姜戎
晚饭后,包顺贵从毕利格家来到陈阵的蒙古包。他发给了陈阵和杨克一个可装六节电池的大号电筒,以往这是马倌才有资格用的武器和工具。包顺贵特别交待了任务:如果狼群攻到羊群旁边,就开大手电,不准点爆竹,让你们家的狗缠住狼。我已经通知你们附近几家,一见到灯亮,大伙都得带狗过来围狼。
包顺贵笑着说:想不到你们养条小狼,还有这么大的好处。要是这次能引来母狼和狼群,再杀它个七八条狼就算胜利。这回大狼可得上当啦,你们俩得小心点。不过嘛你们也得准备铁棒铁锹,以防万一。
这场草原上前所未有的以狼诱狼战,虽然后果难以预料,但已给枯燥的放牧生活增添了许多刺激。有几个特别恨狼,好久不上门的年轻马倌羊倌,也跑来问情况和熟悉环境地形,他们对这种从来没玩过的猎法很感兴趣。一个羊倌说,母狼最护崽子,它们知道狼崽在这儿一定会来抢的,最好每夜都来几条母狼,这样就能夜夜打到狼了。一个马倌说,狼吃了一次亏,再不会吃第二回。另一个羊倌说,要是来一大群硬冲怎么办?马倌说,狼再多也没有狗多,实在不行那就人狗一块上,打灯乱喊开枪放炮呗。
人们都走了以后,陈阵和杨克心事重重地坐在离小狼不远的毡子上,两人都深感内疚。杨克说:如果这次诱杀母狼成功,这招实在是太损了。掏了人家的全窝崽子还不够,还想利用狼的母爱,把母狼也杀了。以后咱俩真得后悔一辈子。
上半夜,毕利格老人又来了一趟。老人坐在两人旁边,默默抽旱烟,抽了两烟袋锅以后,老人像是安慰他的两个学生,又像是安慰自己,低声说道:过些日子蚊子一上来,马群还要遭大难,不杀些狼,今年的马驹子就剩不下多少了,腾格里也会看不过去的。
杨克问:阿爸,依您看,今晚母狼会不会来?
老人说:难说啊,用人养的小狼来引母狼,我活了这把年纪,还从来没使过这种损招,连听都没听说过。包主任非叫大伙利用小狼来打一次围,马驹死了那么多,不让包主任和几个马倌杀杀狼消消气,能成吗?
老人走了。盆地草场静悄悄,只有羊群咯吱吱的反刍声,偶尔也能听到大羊甩耳朵轰蚊子的扑噜噜的声音。
午夜刚过,狼嗥准时响起。狼群又发动声音疲劳战,三面山坡,嗥声一片。全队的狗群立即狂吠反击,巨大的声浪扑向狼群。狼嗥突然停止,但是狗叫声一停,狼嗥又起。几个回合过去,已经吼过一夜的狗群,认为狼在虚张声势,便开始节约自己的声音弹药,音量减弱,次数减少。


展开余下试题陈阵惊醒。狼圈里铁链声哗哗作响,小狼早已急得围着狼圈团团转。陈阵的嘴唇有些发抖,悄声说道:狼群的主力是冲着咱们的小狼来了,狼的记性真没得说。杨克手握大电筒,也有些害怕。他摸了摸书包里的大爆竹说:要是狼群集体硬冲,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你打手电报警,我就往狼群里扔“手榴弹”。
侧耳细听,此夜的狼嗥声与前一夜的声音明显不同。前一夜的嗥声比较单一,只是骚扰威胁声。而此夜的狼嗥声却变化多端,高一声低一声,其中似乎有询问、有试探,甚至有母狼急切呼儿唤女的意思。陈阵听得全身发冷。
草原上,母狼爱崽护崽的故事流传极广:为了教狼崽捕猎,母狼经常冒险活抓羊羔;为了守护洞中的狼崽,不惜与猎人拼命;为了狼崽的安全,常常一夜一夜地叼着狼崽转移洞穴;为了喂饱小狼,常常把自己吃得几乎撑破肚子,再把肚中的食物全部吐给小狼;为了狼群家族共同的利益,那些失去整窝小崽的母狼,会用自己的奶去喂养它姐妹或表姐妹的孩子。
而此刻,在春天里失去狼崽的母狼们,全都悲悲切切、怀有一线希望地跑来认子了。它们明明知道这里是额仑草原上营盘最集中、人狗枪最密集的危险之地,但是母狼们还是冒险逼近了。陈阵在这一刹那,真想解开小狼的皮项圈,让小狼与它那么多的妈妈们,母子团聚。然而,他不敢放,他担心只要小狼一冲出营盘的势力范围,自家或邻家的大狗,马上就会将它当做野狼,一拥而上把它撕碎。他也不敢把小狼带到远处黑暗中放生,那样,他自己就陷入了疯狂的母狼群中……
小狼似乎对与昨夜不同的声音异常敏感,它对三面六方的呼唤声,有些不知所措。它显然听不懂那些奇奇怪怪、变化复杂的嗥声,更不知道应当如何回应。狼群一直得不到小狼的回音,嗥声渐少。它们可能也不明白昨夜听到的千真万确的小狼嗥声,为什么不再出现了。
就在这时,小狼坐稳了身子,面朝西北开始发声。它低下头,“呜呜呜”地发出狼嗥的第一关键音,然后憋足气,慢慢抬头,“呜”音终于转换到“欧”音上来。“呜呜呜……欧……欧……”,小狼终于磕磕绊绊完成了一句不太标准的狼嗥声。
三面狼嗥戛然而止。
小狼等了一会,不见回音,就自顾自进一步开始发挥。它低头憋气,抬头吐出一长声。这次小狼终于完全恢复到昨夜的最高水平:“鸣……欧……”,欧声悠长,带着奶声奶气的童音,像长箫、像薄簧、像小钟、像短牛角号,尾音不断,余波绵长。小狼对自己的这声长嗥极为满意,它不等狼群回音,竟一个长嗥接着一个长嗥,过起瘾来了。由于心急,嗥声的尾音稍稍变短。它的头越抬越高,直到鼻头指向腾格里。小狼的音质极嫩、极润、极纯,如婴如童,婉转清脆。在悠扬中它还自作主张地胡乱变调,即兴加了许多颤音和拐弯。
两人听得如痴如醉。杨克连连点头说:像!越听越像。那么多的蒙古民歌,几乎没有一首歌,不带长长的颤音和拐弯拖音的。可惜没有录音机,要是能把狼嗥狼歌和蒙古民歌,都录下来再作比较,那就一定能找出两者的关系来。陈阵说:苍凉悠长,像草原一样辽阔,可没人知道蒙古歌的源头原来是狼。
(节选自《狼图腾》)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原上前所未有的“以狼诱狼战”,会给马倌羊倌们枯燥的放牧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因此赢得了草原人的拥护和支持。
B.老人像是安慰他的两个学生,又像是安慰自己,低声说道……,这些细节表现了老人不忍杀狼又无法回避的矛盾心情。
C.文末“两人听得如痴如醉”,甚至在狼歌中听出了蒙古民歌的苍凉悠长,这种狼性孕育了草原文化,隐含作者礼赞之情。
D.文章穿插草原上母狼爱崽护崽的故事,突出了狼群感人肺腑的亲情,丰富了情感主题,也在情节上起到舒缓延迟的效果。
7.关于文中“群狼和小狼对嗥”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通过对小狼和狼群嗥叫的细致描摹,写出了狼嗥声中丰厚的人性意味。
B.狼群对嗥,看似几句简要对答,但作者描摹场景十分鲜明,让读者身临其境。
C.小狼不见回音,就在狼群嗥叫声的启发下进一步发挥,从而学会了真正的狼嗥。
D.文章细写小狼长期圈养后第一声长嗥的诞生,表现了它自由天性的保存和回归。
8.小说中知青陈阵和杨克对狼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9.自古以来,狼一直扮演着一个凶恶狡诈的角色,如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字往往诠释坏的含义,本文却塑造了不同以往的狼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公名缙,本朝壬辰成进士,授封丘令。时豫州遭流寇蹂躏,决河败城郭宫室。封其属邑,郊鄙相望。 于是招流亡,辟污莱,革耗羡,省徭役,疏刑狱,缉逃人,洁己爱民,邑骎骎有起色。先是有开垦加级令适制府李公巡行公委曲导至荒区百姓遮诉公具道其故乃得疏豁数千金。延津与封接壤,例应协济邮驿,受役者裹粮数百里外,饥且劳,废耕牧。公议与以刀布,而倩津人办事,上下安之。是时,河决荆隆口,封亦受巨浸。公与河渠使者议,引支河以分水势,筑遥堤以护民居,均堡夫以防溃溢,清滩地以业穷民,禁采青以杜骚扰。使者善公策,河乃无患。世祖章皇帝召试,授御史。
时上亲御乾纲。条奏竞达御前,如:“三藩家口滋蕃,渐成尾大不掉;抚臣故有兵柄,宜复给部甲。”癸丑冬,滇南倡逆,闽粤告变,皆恃其户口殷众,识者叹公之先见,恨不早用公策。浙大帅自明州移越,值夫已氏①初至,骄横黩货,奸人倚之,张皇作威福,道路以目。公特疏纠参,悉达民困状。上闻震怒,勘问得实,遂罢斥骄帅,选廉能代之,后仍撤归明州。巡视长芦盐务,公疏:“裕商,所以经国。今私贩皆高牙大纛,实旗人曲庇狡狯,仅仅指摘一二沟洫之余,是舍豺狼而问狐狸也。销引上课,故事也。生齿有繁简,年岁有丰歉,须通融代销②,商民交益。若夫负贩肩挑,茕茕觅食,似当弛禁,以沛皇仁。”皆报可。同官雅知公廉而任事,敬礼有加。京师有作隐语示祸福者,人争奉之为仙。公曰:“此妄男子耳!左道惑众,宪章具在,胡为惑之?”将进纠劾,劝者力止。未几,果以妖言伏诛。公之持正多如此。
(选自《大观堂文集•御史余公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夫己氏:即某人。②通融代销,指盐的运销过程中滞销处引导到畅销处代为销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有开垦加级令/适制府李公巡行/公委曲导至荒区/百姓遮诉/公具道其故/乃得疏豁数千金/
B.先是有开垦加级令/适制府李公巡行/公委曲导至荒区/百姓遮诉公/具道其故/乃得疏豁数千金/
C.先是有开垦加级/令适制府李公/巡行公委曲/导至荒区/百姓遮诉公/具道其故/乃得疏豁数千金/
D.先是有开垦加级/令适制府李公巡行/公委曲导至荒区/百姓遮诉/公具道其故/乃得疏豁数千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指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促织》中的成名并没有获此出身。
B.御,此处为驾驭、统治的意思,与“振长策而御宇内”的“御”意思相同。
C.滇南,借代当时三藩之一的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下文的“生齿”借代人口。
D.课,即赋税,属于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类似的现象本文还有“故事”等。


展开余下试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缙时任县令,黄河决堤,不仅给豫州也给封丘带来水患,直接考验他的治理水平。
B.面对河渠使者这位长官,余缙阐述措施时,全面系统、思路清晰,从而获得使者肯定。
C.余缙作为御史,不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更能够恪尽职守,多次向皇上仗义执言。
D.余缙认为治国过程中必须重视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这种思想是很超前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议与以刀布,而倩津人办事,上下安之。
(2)京都有作隐语示祸福者,人争奉之为仙。
14.结尾说“公之持正多如此”。请结合文章概括“持正”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小题。
纸鸢 [明]彭友信
桐花时节春风颠,巷陌街头多纸鸢。一丝斗上云霄际,摇尾昂头如得意,纷纷羽翮岂真有,舒卷只在儿童手。儿童疾走莫漫狂,如此春风那可常。君不见朝来雨声骤,人间又是清明候。
风筝[《红楼梦》]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纸鸢就是风筝。两首诗歌都是咏物诗,抓住风筝依仗细线牵动的特点来进行体物肖形。
B.两首诗歌都采用了“清明”这一意象,一语双关,可联想到政治开明、有法度有条理。
C.“如此”指春风可以让风筝高飞,平实的语言里充满写作机趣,启发读者深深思考。
D.“游丝”本指飘荡在空中的飞丝,这里指拉住风筝的线,用来暗示探春远嫁的命运。
16.诗歌往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道理,引人思考。《纸鸢》一诗阐发了哪些道理?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 , ”是盘庚的行事准则及原因,也是王安石刚决精神的体现。
(2)《论语•泰伯》中“ , ”强调了“士”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肩负使命,路途遥远。
(3)澄江,即清澈的江水,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景象廓大、气象恢弘,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前段时间,成都因为放开“地摊经济”而获赞无数。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在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波接一波,试图在餐桌上把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深夜食堂觥筹交错,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成都这些接地气的政策,让这座大都市一改往日① 的姿态,变得平易近人,也给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
事实上,都市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② 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的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③ 。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下的庇护、黑夜里的光亮。风花雪月固然重要,油盐酱醋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烟火味,让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让每个人在大时代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其它三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 B.开启“夜宵”模式
C.把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 D.街边小店“原地复活”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遣词用句上有何特点?请指出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小题。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① ,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个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② 。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
③ ,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虽然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21.画线句的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虽然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B.他引以为豪的是,虽然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但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C.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D.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但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团火遇到柴,给寒冬的女孩带来了香甜的梦;一团火遇到烟花,把漆黑的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浙江省高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2023 年4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1. (3分) C 【根据材料一第6段,科学属于“实然”领域】
2. (3分) C【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段首句不是结论。】
3.(3分) D【韦伯所论是价值观冲突,而网络喷子是“恶意攻击”】
4. (4分)答案示例:材料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层次清晰,逻辑严密。(1分)
①第1段提出话题,多元文化带来困境。②接着2、3段从个人精神层面分析困境价值真空和焦虑迷茫,然后第4、5段从社会层面阐明困境——多元文化带来不可调和的价值冲突。③最后6、7、8三段阐述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坦然面对,与此共存。【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5. (4 分)答案示例:①人们对面子的不同态度,甚至引发争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3届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