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 一、基础知识(9分) 课内基础选择(本题共3小题,9分)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因跪请秦王 A. 乃使其从者衣褐 B. 于是相如前进缶 C.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D. 单于壮其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 动词作状语,跪着。句意:于是跪着请秦王演奏。 A.名词作动词,穿衣。句意: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 。 B.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句意: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 C.动词作状语,睡觉、起身。句意: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 D.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豪壮,钦佩。句意: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 故选C。 2. 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 一项是( ) A. 请指示王 明年复攻赵 B.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 武复穷厄 C.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陵降,不敢求武 D. 朝夕遣人候问武 臣等不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对下的指导、命令。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句意:让我指给大王看;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 B.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获罪;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穷:古义,由“尽”引申多义,如走投无路,陷入窘境;今义,经济贫困。句意: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从而从大王(指秦王)处获罪呢;苏武又陷入穷困。 C.寿:古义,敬酒,献礼祝人长寿;今义,寿命,祝寿。求:古义,访求,访问;今义,请求,祈求。句意: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 D.没有古今异义。句意: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燕王欲结于君 A. 舍相如广成传。 B. 何面目以归汉 C. 而君幸于赵王 D.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故燕王欲于君结。句意:因此,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广成传舍相如。句意:在广成宾馆里安置蔺相如。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面目归汉。句意:拿什么脸面回到汉朝。 C.被动句,标志为“于”。句意:而您被赵王宠幸。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求可使报秦人,未得。句意:寻求一个可以去回复秦国的使者,但没有找到。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近年来,总有人觉得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主张控制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实际上,中国的一线城市不是偏大而是偏小了。
浏览完整试题就人口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有3700万居民;首尔都市圈有2300万居民,而且还在增长过程中。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27倍。然而,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别只有2400多万人和2100多万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创新中心来说,这样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未来应该以上北广深为中心发展连片的3个都市圈,形成京津都市圈、上海—杭州湾都市圈和广深珠都市圈。同时也应该让二线城市大幅度扩容,这样才能把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整体而言,中国城市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及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目前出现的“抢人大战”,会导致更多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起,然后在创新创业等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报以乐观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正当“抢人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却未必有充分认识。就在努力争取高端人才的同时,却还存在着用行政指令来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做法,给人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而且,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侧重于争夺顶端的人才,但城市不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快递等服务业的支撑。 要知道,中国目前的现实人口分布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一二线城市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城市的不断扩容,也不能只是从外部吸引人才,更需要在根本上提高生育率。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只有 1.3 左右,这个数据意味着每代人减少 40%的人口规模。长此以往,以后无论一二线城市都将面临无人可抢的困境,中国在人口规模和集聚效应方面的优势也会被不断减弱。 (摘编自梁建章、黄文政《从“抢人大战”看中国城市发展格局》) 材料二: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放眼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国内,人才竞争更是城市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017年以来,国内人才竞争持续升温,由“新一线”城市率先发起,随后蔓延至全国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先后颁布人才新政,为争夺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珠宝软玉”表达对人才的满腔热情和强烈渴求。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中,是否该去“争夺”人才?“争夺”什么样的人才?“争夺”来的人才能留得住吗?该如何用和留?这都是值得各地政府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政策的激励与吸引带来的是短期效应,而引进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使“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城市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优势。人才政策不能流于表面,做表面文章,先把人引进来再说,而应该科学、精准地规划一系列可持续的政策措施。人才工作也不应是政绩工程,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不是最终目标,不应用人才引进的绝对数量来衡量“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在关注人才引进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贡献率。应该看到学历落户并不等同于获得了相应的就业工作岗位,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是否与新落户人才数相匹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落户人才的专业特长是否对口等,还需要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时,过于强调户籍政策和各类补贴,认为拿出户口、房子和待遇才能引进人才,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人才政策的本质,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事实上,本土人才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要摒弃“只有外来和尚才会念经”的观念。在精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发掘、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整合优化已有的存量人才。要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将本土人才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做到位,注意不要过于拉大两者之间收入、住房等待遇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感而引起本土人才的流失,或因内部排挤导致外来人才留不住。只有内外兼顾,才能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积极性,达到互补互持的双赢效果。 总之,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地方政府在内外因的双重推动下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竞争,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的速度与温度。对于城市来说,引才政策起催化作用,城市经济起强化作用,生态环境起固化作用,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人才自由有序流动,才能使人才为城市发展所用。 (摘编自张晓明等《“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还不太理想,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上北广深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并让二线城市大幅扩容。 B. 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认识均不足,表现为有的地方只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忽视了普通的劳动者。 C. 各地“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如何评价,并不看人才引进的数量,而是要看引进人才的贡献率。 D. 人才引进要与培养本土人才统筹兼顾。如果将其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便扭曲了政策的初衷。 5. 下列各项所述措施中,不符合材料二作者主张的一项是( ) A. 安康市某医院根据高层次人才特点和承担任务情况,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案。 B. 深圳市某街道办辖区内高新企业较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迫切,录用了多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C. 余杭区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岗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再根据个人意愿作二次分配。 D. 浙江某高校在招聘公告中特别注明:讲师岗位“同等学历条件下,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经历者优先,薪酬上浮20%”。 6. 同样是探讨“抢人大战”,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D 6. ①料一侧重于论述“抢人大战”对城市扩容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要关注普通劳动者,提高生育率。②料二侧重于探讨建立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平等对待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 【解析】 【4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