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4  2023-04-2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秦统一事业的成功,秦始皇自称“德并诸侯”“烹灭强暴”。对于实现“天下一统”的因素,《史记》有“是善用兵,又有天命”的说法。秦据西北僻陋之地迅速崛起,能够“强殆中国”(《荀子•强国》),最终实现一统,自有重要的原因。以往曾有学者将商鞅变法解释为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社会形态进步的标志,认为秦的统一在于改革彻底,使得先进的制度战胜了落后的制度。然而许多迹象告诉我们,历史真实显然要复杂得多。正如李学勤所指出:“近年有关秦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涉及奴隶制方面的,使我们感到必须重新描绘晚周到秦社会阶级结构的图景。”“睡虎地竹简秦律的发现和研究,展示了相当典型的奴隶制关系的景象”“有的著作认为秦的社会制度比六国先进,笔者不能同意这一看法,从秦人相当普遍地保留野蛮的奴隶制关系来看,事实毋宁说是相反。”(《东周与秦代文明》)就这一历史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通过中国历史走向揭示社会发展的若干规律是必要的。
对于秦富国强兵,终于一统的具体的条件,可以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者注意到秦国在技术层面的优胜,如水利经营、交通建设、机械发明、动力革命等方面体现的优势,由此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成为在军事竞争中势不可当的重要因素(王子今:《秦统一原因的技术层面考察》)。而管理方式的进步与铁质工具的普及,也表现出对东方六国的某种意义上的超越。秦的学术文化倾向特别注重实用之学的特点(王子今:《秦文化的实用之风》),与这一历史现象有关。秦在技术层面的优胜,使得秦人在兼并战争中能够“追亡逐北”“宰割天下”,最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秦统一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李学勤指出:“秦的兼并列国,建立统一的新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因秦人在西北方向长期的活跃表现,以“秦”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已经在辽阔的空间形成显著影响。两汉时期,西域及北方草原民族仍称中原人为“秦人”。实例见于《史记》、《汉书》及新疆拜城《刘平国刻石》。关于China的语源,有人解释为“丝”,有人解释为“茶”,有人解释为“荆”即“楚”,有人解释为“昌南”即“景德镇”。也有学者以为与水田稻作有关,是“粳”的译音。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与“秦”有关。《美国遗产大词典》的解释是,“China”一词与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有关,《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的编者也主张“China”一称来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的秦王朝。以“秦”为标志性符号的历史阶段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保留了我们民族的久远记忆。
秦统一对于世界史的意义,或许可以通过中原帝国执政者对于“北边”的重视以及随后发生的历史变局予以理解。草原强势军事力量因秦王朝比较积极的战略布局,南下侵扰的行为受到遏制。数十年之后,汉武帝对匈奴的有力抗击改变了汉帝国西北形势。匈奴向欧洲迁徙的历史动向,有的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令蒙恬经营“北边”起始,世界民族文化格局因此有所变化;有的学者更突出强调秦始皇直道对于这一历史变化的作用。这些认识是有一定学术依据的。


浏览完整试题秦政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不仅“吞国称帝,致秦一统”,而且推行以焚书坑儒为极端代表的文化专制政策。专制对象又扩衍至社会各层面,以致“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秦政酷烈暴虐风格对中国政治史有长久的影响。谭嗣同《仁学》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即指出秦王朝行政极端专权的特征对后世政治生活的危害。这是我们在分析秦统一与秦政的历史影响时不能忽略的现象。然而秦统一的意义,后世批判秦政的政论和史论亦未必否定。钱穆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时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李学勤说:“(秦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样的判断,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秦国统治者善于用兵,同时也有“天命”的影响。
B. 有的学者认为秦统一天下是因为秦商鞅变法后的社会制度比六国先进,作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作者认为事实恰恰相反。
C. 通过对中原王朝执政者对于北方边防的重视及随后发生的历史变化的了解,或许就能理解秦统一对世界史的意义。
D. 秦王朝虽短暂,但影响力巨大,以“秦”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产生显著影响就是其突出表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秦统一的条件和意义影响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对秦统一天下的历史新识。
B. 作者引用钱穆的话,强调秦统一是时势所需,对于秦的文化专制政体,不可过度批评,完全否定。
C. 作者引用《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的编者对“China”一词的解释,论证了秦统一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D. 文章从技术层面如水利经营、交通建设、机械发明、动力革命等方面的优势和铁器的普及,管理方式超越其他诸侯国,学术文化注重实用性三方面论证了秦统一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严刑峻法,残害百姓,群臣人人自危,这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反抗力量,这是秦王朝存在时间短、很快覆灭的原因。
B. 秦始皇令蒙恬经营“北边”,匈奴向欧洲迁徙,世界民族文化格局因此有所变化。所以,秦统一对于世界史也是有影响的。
C. 秦在技术层面的优胜,使得秦人战胜了其他六国最终一统天下,那么,在当今大国竞争中,要想取胜,就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放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考虑,学术研究要重点考虑实用性。
D. 秦王朝行政极端专权的危害在于推行以焚书坑儒为极端代表的文化专制政策,酷烈暴虐风格对中国政治史和后世政治生活有长久的影响和巨大危害。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作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作者认为事实恰恰相反”错误,原文说“以往曾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在于改革彻底,使得先进的制度战胜了落后的制度。然而许多迹象告诉我们,历史真实显然要复杂得多。正如李学勤所指出……”,可知认为事实相反的是李学勤。作者认为“历史真实显然要复杂得多”。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对于秦的文化专制政体,不可过度批评,完全否定”错误,“文化专制政体”缩小了范围,作者引用钱穆的话是说秦统一的影响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客观看待。“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时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句话是说秦人顺应时势所需开创统一新局面所做的努力是不能完全否定的。这里的“其所努力”指的不是推行专制政体,而是整体上为统一中国所做的种种努力,这些种种努力有一些是有积极影响的,不可完全否定。
C项,“论证了秦统一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错误,与原文不符,原文说“以‘秦’为标志性符号的历史阶段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保留了我们民族的久远记忆”,这个历史阶段不只包括秦。
D项,“……管理方式超越其他诸侯国,学术文化注重实用性三方面论证了秦统一 原因”错误,作者没有从管理方式和学习文化层面论证论证秦统一的原因。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这是秦王朝存在时间短、很快覆灭的原因”错误,作者在本文中并没有分析秦王朝覆灭的原因。
C项,“那么,在当今大国竞争中,要想取胜,就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放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考虑”错误,放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考虑说法不严谨。
D项,“秦王朝行政极端专权的危害在于推行以焚书坑儒为极端代表的文化专制政策”错误,秦王朝行政极端专权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推行以焚书坑儒为极端代表的文化专制政策,还在于“专制对象又扩衍至社会各层面”。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展开余下试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电子政务,狭义而言,专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的活动。广义则泛指所有国家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从政府的角度来定义,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传统的政府管理工作移植到网络化、数学化的环境中的一种政府工作方式。
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美国把它定义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职员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服务,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大众。一是通过技术手段主动地为大众服务,二是通过技术手段使大众能够方便地从政府索取服务。两者加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政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联想集团指出,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这个定义在指出电子政务的支撑技术的基础上,还包含了电子政务的建设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以及政务实施的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材料二:


(摘编自王晋《电子政务概论》)
材料三:目前,一些部门把电子政务仅仅视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导致很多政府部门重电子技术的硬件建设,而轻数据开发应用。在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机关单位迫切需要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大大滞后,以致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率只有10%左右。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过于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了电子政务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使电子政务发展陷入“诸侯割据”的局面。再者,由于统一标准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以及标准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
一些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由多部门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分工不够明确,所以一方面出现业务真空,几年不开展信息化水平测评,另一方面一些相互交叉和重叠的业务矛盾难以处理。同时,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只出台了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电子签名和其他电子证书不具有法律效力;电子交易等合法性缺乏法律依据,在解决纠纷时没有司法依据。
(摘编自王自红、傅宝《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政务处理事务的方式是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为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政府服务,这种事务处理方式流程复杂,审批环节多。
B. 电子政务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为服务对象提供整合后的服务资源,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C. 电子政务处理事务的流程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政府就是服务”为出发点,帮助企业、社会组织等快速、高效地解决事务。
D. 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相比不是将政府原有的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将政府行政方式和组织结构优化组合。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子政务的开创者美国在定义电子政务时强调的是服务,认为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B. 电子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差异主要在于进行管理的服务的主体和范围不完全相同。
C. 从政府角度定义电子政务,强调电子政务的运行环境和技术手段,但没有突出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体制变革的影响。
D. 电子政务的目的是实现政府内部的无纸化办公以及政府各部门通过网络共享信息,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4. D 5. D
6. ①认识不到位,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②应用系统开发滞后,在线办理率不高。③过于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缺乏整体规划。④统一标准滞后和标准过多。⑤部门分工不明确,存在业务真空和难以处理的业务矛盾。⑥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不是……而是……”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知,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相比的结果应是“不仅是将政府原有的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且是将政府行政方式和组织结构优化组合”,两个特点都具备。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电子政务的目的是实现政府内部的无纸化办公”错误,这一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二段只是说“政务实施的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并没有提到“无纸化办公”。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可以确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三。以“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筛选目标,浏览材料三,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概括,并分条陈述即可。
由“一些部门把电子政务仅仅视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导致很多政府部门重电子技术的硬件建设,而轻数据开发应用”可知,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认识上不到位。
由“在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机关单位迫切需要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大大滞后,以致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率只有10%左右”可知,应用系统开发滞后,在线办理率不高。
由“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过于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造成了电子政务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使电子政务发展陷入‘诸侯割据’的局面”可知,过于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缺乏整体规划。
由“由于统一标准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以及标准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可知,统一标准滞后和标准过多。
由“一些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由多部门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可知,部门分工不明确,存在业务真空和难以处理的业务矛盾。
由“同时,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可知,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福堂
王宇
小村人大多姓鲁,福堂也姓鲁。每遇签名字的时候,福堂很努力地想写好,但往往会把“鲁”字中间的一横给忘掉。旁边有人说:“叔,‘鲁’ 字又写错了。”福堂眯着眼,仔细端详,撇撇嘴说:“我这鱼是在水中游的, 用不着腿。多一笔少一笔,也差不了多少。”大伙儿笑得直不起腰来,福堂嘴里含着旱烟锅子,早已不见人影。
福堂写字马马虎虎,生活却有板有眼。福堂从不睡懒觉,每天早早起床,往灶里添把柴火,做两个荷包蛋,或是熬一碗米茶,一个人,慢腾腾地吃。
福堂记得很清楚,六十岁那年,老伴儿病了,整天抱着肚子喊疼。医生说:“这病,挺麻烦的。”福堂变卖了家里的所有粮食,求医问药,还是没能留住老伴儿。老伴儿走了,生活给福堂出了一道难题。一辈子没在灶台上摆弄过,吃饭成了大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福堂给儿子大为说:“要是家里能有个做饭的说话的人,就好了。”
大为说:“和我们一起住吧,我们吃啥,你吃啥,不用你犯愁。”
“人老屎尿多,整天擤鼻子吐痰,住你家里,也不太合适。”
“我又不嫌弃你。”儿子嗫嚅着。
大为还想说什么,又没说。父子的对话在沉默中结束了。
福堂心想,我下田种地,种得谷子是谷子、糜子是糜子,难道就不会做饭?慢慢学吧,好歹都是饭,吃饱就行了。
福堂从此再也没有和大为提过这个话题。
七十岁生日那天,福堂当着儿女的面,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福堂笑着说:“从明年起,我不再种地了。”
大为长长地吁了口气,父亲总算想开了。
一晃十年又过去了,福堂还是福堂,腰不弯,腿不疼,耳不聋,眼不花,见人笑呵呵的,只是嘴里找不到几颗硬朗的牙齿。
太阳爬上东山头,小村醒了。福堂的肩上搭一根绳子出门了。出门干啥去?他也不知道。他在小村生活了一辈子,看着啥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总想上山走一走,踩着厚实的黄土地,心里才踏实。
深秋的早晨,有点儿凉。福堂记忆中的这个季节,山上还有没收完的庄稼。打谷场上,堆得满满当当,糜子谷子高粱黑豆,散发着浓浓的秋的气息。
眼下,福堂四处寻找却找不到庄稼的影子,打谷场上杂草摇曳,不再有秋忙的热闹。福堂燃起一锅老旱烟,悠悠地抽,呛得一阵阵咳嗽,满眼的泪花滚来滚去,映射着晚秋的晨光。
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福堂,种庄稼是一把好手,这倒也不足为奇。玄妙的是,他能预判来年的收成。今年冬天小村的那条河结冰多厚,冬至那天刮什么风,清明节是不是下雨了,诸如此类,都是福堂的参考依据。于是,在耕牛下地前,福堂已经安排好地里该种的庄稼种类。
起初,小村人也不大相信,觉得福堂神神秘秘,像个大仙似的。事实总能说明问题,福堂种啥啥收,不种啥啥歉收。小村人都服了,跟着福堂学,准没错。家家粮满仓、米满缸,这是硬道理。福堂自己也数不清,拿过县里乡里多少个劳动模范的红本本。
中秋节那天,福堂去儿子家吃饭。他对大为说:“我不种地了,有些东西,我得传给你。不要让我带到棺材里去,你得好好记着。”
大为蹙着眉头,颇感为难。这都什么年头了,谁还愿意种地?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事实上,大为圈养黄牛,也是远近闻名的专业户。当然,大为也不能让福堂失望,规规矩矩地坐在土炕上听,不断地点头。这让福堂很是满意,破例喝了几杯烧酒,红润的脸颊上溢出人生的快意。至于大为领悟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太阳升起来了,山上一片寂静。偶有强劲的山风吹来,折断老槐树的枯枝,落在地上。福堂走过去,弯腰捡拾,一根一根摆弄整齐,用绳子捆好。这是烧灶最好用的柴火。福堂感觉晕乎乎的,坐在热烘烘的黄土地上,那是他一辈子春耕秋收的黄土地。福堂靠在那捆枯枝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薄雾轻笼,山欢水笑,小村的清晨踏着鸡鸣犬吠的节奏款款而来。与福堂老屋一河之隔的养殖场,大为正在喂牛。今天怎不见父亲的屋顶上冒烟呢?大为感觉不对劲儿,走进父亲的老屋,屋里静悄悄的。人到底哪儿去了?大为顿时紧张起来。他知道,父亲有脑梗的宿病。
大为疾步上山。他的父亲在那棵老槐树下安详地坐着,手握旱烟锅子,后背靠着枯枝,脸上凝固着从容的微笑,与脚下的黄土地融为一体,正在做一个不愿醒来的长梦。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一开篇就通过对福堂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以及“大伙儿”的衬托,把一个幽默、乐观、开朗的福堂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B. 福堂对大为说“要是家里能有个做饭的说话的人,就好了”,是想表达自己很寂寞,想要儿子来老屋和自己居住。
C. 小说没有用连贯发展的情节来塑造人物,而是剪辑多个生活场景,将其有机地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特有的精神世界。
D. 小说善于用环境描写来烘托福堂的形象,比如“深秋的早晨,有点儿凉”“太阳升起来了,山上一片寂静”等,都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8. 小说中儿子大为对父亲福堂的态度具有两面性,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的结尾说福堂“正在做一个不愿醒来的长梦”,这个“长梦”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不理解父亲。对父亲想找个伴侣不理解;当父亲要传给他农经时,“蹙着眉头, 颇感为难”。②关心父亲。让父亲和自己住,不嫌弃父亲;当听到父亲不种地后,“长长地吁了口气”;传农经时,“大为也不能让福堂失望,规规矩矩地坐在土炕上听,不断地点头”;观察父亲屋顶的炊烟,“今天怎不见父亲的屋顶上冒烟”。
9. ①有了一个能陪伴自己的伴侣。通过给儿子的话“要是家里能有个做饭的说话的人,就好了。”这是妻子去世后他的一个梦想。②小村里的田地有人耕种。通过“打谷场上杂草摇曳,不再有秋忙的热闹”而难过的心情,希望有人种庄稼。③儿子大为传承了自己的农经。通过“很是满意,破例喝了几杯烧酒,红润的脸颊上溢出人生的快意”认为儿子会继承自己的农经。④能永远与黄土一起。通过“总想上山走一走,踩着厚实的黄土地,心里才踏实。”看出能和黄土地在一起是福堂的梦想。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想要儿子来老屋和自己居住”理解错误,福堂老年生活寂寞,是想找个伴侣。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干说“儿子大为对父亲福堂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首先理解这个“两面性”,指的是儿子对福堂有关爱的一面,也有不理解的一面;然后结合文本分别指出这两面的表现,加以分析即可。
由“福堂给儿子大为说:‘要是家里能有个做饭的说话的人,就好了。’”“大为说:‘和我们一起住吧,我们吃啥,你吃啥,不用你犯愁。”可知,福堂老年孤独寂寞,想找个老伴,大为没有理解到父亲的心思;由“大为说:‘和我们一起住吧,我们吃啥,你吃啥,不用你犯愁。’”“大为蹙着眉头,颇感为难。这都什么年头了,谁还愿意种地?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可知,福堂想把自己视为至宝的农经传授给儿子,儿子的表现体出对父亲的不理解。
由“大为说:‘和我们一起住吧,我们吃啥,你吃啥,不用你犯愁。”“福堂笑着说:‘从明年起,我不再种地了。’”“大为长长地吁了口气,父亲总算想开了”“大为也不能让福堂失望,规规矩矩地坐在土炕上听,不断地点头”“今天怎不见父亲的屋顶上冒烟呢?大为感觉不对劲儿,走进父亲的老屋,屋里静悄悄的。人到底哪儿去了?大为顿时紧张起来。他知道,父亲有脑梗的宿病”可知,这些细节描写表现出作为儿子的大为对父亲不嫌弃、了解并关心父亲的身体,是关心、爱护福堂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作品主题的能力。
小说的结尾说福堂“正在做一个不愿醒来的长梦”,首先理解“梦”的内涵,“梦”在这里指的是福堂的愿望,这个愿望很难实现,对这个“长梦”的理解应结合全文,从文中找到相关情节。
由“老伴儿走了,生活给福堂出了一道难题。一辈子没在灶台上摆弄过,吃饭成了大问题”“福堂给儿子大为说:‘要是家里能有个做饭的说话的人,就好了。’”可知,福堂在妻子去世后生活孤独寂寞,有找一个老伴的愿望。
由“他在小村生活了一辈子,看着啥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总想上山走一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渭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