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5  2023-07-21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二)九省新高考通用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九省新高考专用)02
语 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周晓虹
①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
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十九世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
③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
④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欲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
⑤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
⑥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的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痒的问题?
⑦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 1997 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难题。
⑧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时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


浏览完整试题⑨如果说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而这陌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那么按费孝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陌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陌生化”路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
⑩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只是回应了前述“利奇之忧”的一半,另一半同样甚至更为棘手:以费孝通及 1930 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微型社区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费孝通的话来说,“这个问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害,因为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
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无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型“捕获”中不致挂一漏万,依旧不仅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
派克对费孝通乃至十九世纪 30 年代整个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在于他所提倡的“社区研究”(community study)为此时吴文藻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设想提供了可能的具体路径。费孝通践行了自己的老师吴文藻给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按吴文藻所言,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步是“试用”西方理论。
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二步,是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验证可能包括两步:其一验证西方理论的可靠性或普适性,其二通过实地调查认识中国国情;但费孝通的兴趣在后者,他赋予“江村调查”以鲜明的“认识中国”并进而“改造中国”的实践品格。尽管出于内心对士绅阶级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认同或对郑辟疆、费达生们身体力行的激赏,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但不可否认80余年前的这次调查起码昭示了现代社会变迁或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乡村转型道路的多样性。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倒是因囿于“江村”经验,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在中国之推行深感疑惑,但这种对乡镇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执拗,本身存在消解发展或转型的多样性的可能,而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
在吴文藻的“蓝图”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三步,是“理论和事实糅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的综合”。显然,社会学中国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抛弃理论或西方理论重起炉灶,而是为了使外来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符合。
(据相关论坛演讲记录删改)
1.文章第③段加点的词语“他己之别”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
B.研究本民族、文化及陌生的民族、文化时,自己世界观和分析视角的区别
C.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
D.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
2.以下对“进得去”和“出得来”六字理解不是(3分)
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避免浅薄。
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观,避免偏见。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
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者“出得来”。
3.从文意来看,不能得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从文野之别的清规戒律可知人类学起初主要是研究未开化民族的。
B.作者认为具有文化自觉可以较从容实现对文野、他己之别的跨越。
C.费孝通社会调查基本未能实现对中国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性认识。
D.派克所提倡的社区研究对于探寻社会学中国化之路具有一定影响。
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江村经济》的态度。(4分)
5.《乡土中国》的“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关于“社会变迁”有这样的论述:
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无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
社会变迁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结合本文,请对费孝通先生的上述观点进行评析。(6分)
【答案】1.B 2.C 3.C
4.作者对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调查既有高度赞扬、认可的一面,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1)作者承认《江村经济》是一个里程碑,也认为他比较从容的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对本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时很好地做到了“出得来”。
但是也留下了遗憾,那就是很难从这一微观研究中得到一个对中国的概括性的认识,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是更大的遗憾。(2)费孝通先生较好地实现了吴文藻先生所说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前两步,一是用西方理论,二是验证理论。但是在第三步,理论和事实融合在一起,获得新的综合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学走向中国化的开拓。(3)另外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乡村急速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有所忽略,并没有很好注意到小农的潜力以及工业化在乡村转型的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材料中费孝通先生关于社会变迁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不是突然变化的,是人要他改变的,原因是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新的环境改变了。生活上很困难了,所以才会如此。(2分)


展开余下试题就文中相关部分来看,中国近40年来改革发展,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形式,的确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需要,人们生活困难,所以需要转型改变,由农业社会,走工业化道路等,很好地验证了其观点。(结合文本评价观点中合理部分)(2分)
但是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看到这种转型方式的多样性。既有国有的,又有乡镇的,还有外资的。另外一个就是,我国社会变迁的速度非常快,这恐怕也是费孝通先生难以想象的。(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他己之别”在文章第③段末尾,对于它的理解应当往后文去找。第⑥段提到“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由此可知,“他己之别”中的“他”指的是研究陌生的民族、文化;“己”指的是研究本民族、文化;而“别”指的是研究这两种文化时自己世界观和分析视角的区别。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错。原文第⑥段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而“研究西方相关理论”属于“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应当通过“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才能够“进得去”,而不是选项说的通过主动“陌生化”“进得去”。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C.“基本未能实现对中国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性认识”错。原文第⑪段说“‘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有遗憾”不等于“未能实现”。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第①段“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可见作者认同马林诺夫斯基对《江村经济》的高度评价,承认《江村经济》是一个里程碑,也认为他比较从容的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对本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时很好地做到了“出得来”;
第⑩段说“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第⑪段“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作者认为《江村经济》也留下了遗憾,那就是很难从这一微观研究中得到一个对中国的概括性的认识,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是更大的遗憾。
(2)第⑫段“费孝通践行了自己的老师吴文藻给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第⑬段“按吴文藻所言,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步是‘试用’西方理论”,第⑭段“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二步,是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验证可能包括两步:其一验证西方理论的可靠性或普适性,其二通过实地调查认识中国国情;但费孝通的兴趣在后者,他赋予‘江村调查’以鲜明的‘认识中国’并进而‘改造中国’的实践品格”,可见费孝通先生较好地实现了吴文藻先生所说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前两步,一是用西方理论,二是验证理论。第⑮段“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倒是因囿于‘江村’经验,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在中国之推行深感疑惑”,第⑯段“在吴文藻的‘蓝图’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三步,是‘理论和事实糅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的综合’。显然,社会学中国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抛弃理论或西方理论重起炉灶,而是为了使外来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符合”,可见费孝通第三步,理论和事实融合在一起,获得新的综合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学走向中国化的开拓。
(3)第⑭段“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但不可否认80余年前的这次调查起码昭示了现代社会变迁或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乡村转型道路的多样性”,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乡村急速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有所忽略,并没有很好注意到小农的潜力以及工业化在乡村转型的多样性。综合以上分析可见,作者对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调查既有高度赞扬、认可的一面,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分析此题所给的《乡土中国》材料,找出费孝通的观点。
“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不是突然变化的;“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是人要他改变的,原因是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新的环境改变了。生活上很困难了,所以才会如此。
再看文中的相关观点:
第⑭段关于社会转型的观点有“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这就是费孝通认为的“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第⑮段“这种对乡镇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执拗,本身存在消解发展或转型的多样性的可能,而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中国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开放,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形式,的确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需要,人们生活困难,所以需要转型改变,由农业社会,走工业化道路等,很好地验证了其观点。
第⑮段“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看到这种转型方式的多样性,既有国有的,又有乡镇的,还有外资的。另外一个就是,我国社会变迁的速度非常快,仅仅四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恐怕也是费孝通先生难以想象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展开余下试题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菊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西南联大校歌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
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
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二种,“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旳。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文本二:
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掀起来了!8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
文本三: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
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这正是为了表现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
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后写作的一篇小散文,抒发自己怅惘落寞却又不甘沉沦的心绪。
B.西南联大校歌里唱到,将举国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边疆,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的摧残,这正是为了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
C.闻一多先生是19世纪中国爱国主义诗人,以《红烛》《死水》《女神》等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响彻中华大地。
D.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8.文本二中的“巨浪”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9.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6分)
【答案】6.D 7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4届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