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31 2023-07-21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三)新高考卷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专用)03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时间长达1300年之久,其选官功能经久而未衰,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选官制度。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科举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因此,从唐代开始就注重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如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生资格的确定、考官的选任、考场的管理、阅卷的程序、主管部门的确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不断在改进、完善之中。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建设在1300年间从未间断,即使在废除科举前,清廷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中,历代对公平取士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是其本身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唐玄宗时,科举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标志着科举考试机构完全从官员铨选机构中脱离出来,取得相对的独立性,这是科举制度向规范化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历经宋元,自明代始,科举制度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也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情况,如朝代更迭的动荡,王朝的对峙,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等,但它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科举制度不但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反而形成诸多适应性的特点,例如,元、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科举功名又称为“出身”或“科名”,是指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特定身份和资格。获此者,可由此走向或走上仕进之路、享受相应待遇。科举功名也就自然成为唐以后历代政权选拔人才特别是凝聚和稳定社会最为得力的工具,且这些功能随着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完备而不断强化。
首先,科举功名的影响和吸引力不断提高。科举功名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科举成为当时社会公认的“至公之典”,其所具备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良民都可报考的开放性,使天下士子都对由此实现自身价值及家族地位的上升充满希望,都持续加强了科举对天下士子的吸引力。其次,科举功名体系的不断变化,既有其内在的必然逻辑,又体现出明显的合理性。其中,科举功名由唐代的“平行多元”发展为宋元的“一体多层”,提高了进士的尊贵度及其“综合素质”的适用性,明清功名层级的显著增多,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进士的选拔质量和更好满足了选官对不同层级人才的需要,而且还为低级功名的士子通过逐级考试不断提高功名层次提供了制度保证,由此大大提升了其活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再次,科举功名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不断增强。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故统治者必须处理好落第士子的问题。宋代设立“特奏名进士”,明清举人、监生、生员都成为固定功名,就是统治者不断扩大对落第者优抚政策的结果。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郭培贵《科举功名制度的变迁及其政治和社会功能》)
材料三:
隋唐盛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制度创新,科举制度创建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的转变。隋唐科举制相较汉魏察举制,在选举内容、公平和方式等方面都有质的变化。
一是选举内容实现了察举重“德行”向科举考“才能”的变化。察举制的核心是由州郡长官、中正等考察士人的“德行”,“以德取人”,辅之以中央“经学”考试。由于“德行”很难考察,“才能”则可以通过考试定等,有利于公平选才,创建科举制就成了人才选拔的必然选择,科举制分科考举子的“才能”,“以文取士”,兼及“时舆”即社会评价。“舍德行而趋文艺”,反映了唐代科举考试、吏部铨选的突出特点。二是逐步建立了考试“至公”的取人制度。唐代进士科三百年取士基本做到了“喻之明镜,喻之平衡,未尝不以至公为之主”。唐代科举制开创的考试“至公”原则,成为后世科举考试追求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出身决定命运的社会痼疾。三是科举考试科目多样,以选拔各类人才。唐代科举科目多样,大致可分为文举、武举两大类。文举又可分为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有近三百个科目,还有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
科举制的创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制度创新,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获得发展,显示了制度创新、选贤用能的重要性,从而奠定了中国后世选官制度和文化传统,其中的经验与智慧具有重要历史启示意义。
(摘编自金滢坤《科举制度创建对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清等少数民族定鼎中原后,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这表现了科举制度的适应性。
B.科举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公民都可以报考的开放性等,持续加强了其对天下士子的吸引力。
C.科举功名具有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历代统治者都设法使所有落第士子都拥有固定功名。
D.汉魏时期形成并长期使用的察举制,由州郡长官等考察士人“德行”,“以德取人”不看才学。
2.(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将科举的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使科举考试机构完全脱离官员铨选机构,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成熟。
B.明清的功名层级可以通过考试由低向高流动且制度化,体现出科举功名体系内在的必然逻辑和明显的合理性。
C.唐代科举制开创的考试“至公”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出身决定命运的社会痼疾,但于今而言缺少现实意义。
D.历史上,李白、杜甫等人都不是进士出身,但凭进献颂、赋而获得授官,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
3.(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建设对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及其历经千余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
B.材料二重点阐述了科举功名的内涵,同时通过列举事例分析了科举功名的功能日趋完备和不断强化的具体表现。
C.材料三认为科举制度的创建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变,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在选举内容等方面有质的变化。
D.材料一提纲挈领,总说科举制度建设的历史意义,材料二、材料三进而阐述其功能和影响,三则材料呈现层进式结构。
4.(4分)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的特点。
5.(4分)孙中山认为:“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的考试《科举》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则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请结合材料内容及你对科举制度的理解,简要说明孙中山和李光耀评价科举制度的出发点和影响。
【答案】1.A 2.B 3.C 4.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全面性的特点。②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③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规范性的特点。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适应性的特点。 5.①孙中山从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世界影响出发,阐明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过公平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的转变,为治理国家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影响深远。②李光耀从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出发,阐明科举制度忽视对科技发展的热情与关注,导致近代中国科技发展滞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B.“所有男性公民”错误。扩大范围,根据原文“其所具备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良民都可报考的开放性”应为“所有男性良民”。
C.“历代统治者都设法使所有落第士子都拥有固定功名”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故统治者必须处理好落第士子的问题。宋代设立‘特奏名进士’,明清举人、监生、生员都成为固定功名,就是统治者不断扩大对落第者优抚政策的结果”,并没有说“所有”。
D.“不看才学”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一是选举内容实现了察举重‘德行’向科举考‘才能”的变化。察举制的核心是由州郡长官、中正等考察士人的‘德行’,以德取人”,辅之以中央‘经学”考试”可知,应是以“德行”为主,不是不看才学。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A.“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成熟”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历经宋元,自明代始,科举制度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也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可知从明代开始科举制度中各级考试的规范化才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
C.“但于今而言缺少现实意义”的表达过于武断。根据原文“科举制的创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制度创新,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获得发展,显示了制度创新、选贤用能的重要性,从而奠定了中国后世选官制度和文化传统,其中的经验与智慧具有重要历史启示意义”可知,科举制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D.“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错误,依据原文可知“还有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李杜”正是因此而获得授官,而这并不能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
展开余下试题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材料一分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建设对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及其历经千余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错误。根据原文“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特点”可知,文章重点论述的是科举制度的特点。
B.“材料二重点阐述了科举功名的内涵”错误。轻重倒置,依据原文“且这些功能随着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完备而不断强化”,接着第二段从三个方面分述,可知,材料二重点阐述“科举功名的功能日趋完备和不断强化的具体表现”。
D.“材料一提纲挈领,总说科举制度建设的历史意义”“三则材料呈现层进式结构”错误。材料一重点说“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特点”,材料二重点是“科举功名也就自然成为唐以后历代政权选拔人才特别是凝聚和稳定社会最为得力的工具,目这些功能随着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完备而不断强化”,材料三重点阐述“隋唐科举制相较汉魏察举制,在选举内容、公平和方式等方面都有质的变化”,三则材料的阐述各有侧重,非层进关系。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科举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②根据“科举制度的建设在1300年间从未间断,即使在废除科举前,清廷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③根据“历经宋元,自明代始,科举制度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也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规范性的特点。
④根据“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情况,如朝代更迭的动荡,王朝的对峙,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等,但它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科举制度不但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反而形成诸多适应性的特点”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适应性的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阐述观点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时间长达1300年之久,其选官功能经久而未衰,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选官制度。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特点”“隋唐盛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制度创新,科举制度创建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的转变。隋唐科举制相较汉魏察举制,在选举内容、公平和方式等方面都有质的变化”可知,孙中山主要是从科举制度维护政权统治的有效性,科举制度突破察举制度的局限性,具有极大的公平性等角度,来赞扬中国科举制度的。
②根据原文“科举制分科考举子的‘才能’,以文取士”,兼及‘时舆’即社会评价”“唐代科举科目多样,大致可分为文举、武举两大类。文举又可分为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有近三百个科目,还有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可知,科举取士的内容基本都与文学、政治等有关,此外还涉及武术等,但基本没有对数理化等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考查。而这也正是“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李光耀从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出发,阐明科举制度忽视对科技发展的热情与关注,导致近代中国科技发展滞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大地之上》引子(节选)
王方晨
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古人就不要说了,还说仍被记着的吧,眼下,能记得最早的,就只有老勺头了,也免不了驴头安在马嘴上,偏他最爱吼几声颠倒语,看官且清耳:
颠倒语/你颠倒听/拔了萝卜栽上了葱/六月天/穿棉袄/口袋驮着叫驴跑/吹铜锣/你打喇叭/门楼子拴到马底下/拴着拴着官来到/抬着马/骑着轿/东西街/你南北走/十字街上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砖头咬着俺的手……
老勺头的户口本上,写着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算来他已经八十六岁了,但他有时说自己属牛,有时又说属虎,可见真实年龄他自己也说不准,从日常表现上来看,他要比自己的岁数年轻得多,所以,除了自家的人,不分老幼,人人称其为“大叔”。
在老勺头的记忆中,大河湾最早生活着三户人家,其一是外乡人,至于这外乡人是初来,还是久居,老勺头就说不出了。听其口音是河南人,近鲁之商丘一带。看那主人的样子又像西人。
大河湾生活着一个黄头发、凹眼窝的异域人,很能刺激周边乡人的神经,老勺头当年作为一个小孩儿,大河湾是他最好耍的宝地,逢到吉祥的日子还会得到一块甜死人的洋糖,但这户外乡人消失得很突然,老勺头每天清早醒来,脑子里照例是大河湾美好的景象,他的父亲却走来残酷地告诉他:外乡人走了。
走去了哪里?父亲不知道,反正是人不见啦。
居所留了下来,土地也留了下来,它们又有了新的主人。
这个就比较确切了。新主人姓赵。
赵家的路子比较寻常,不同之处是在外乡人留下的土地上种满了果树。那片不大不小的果园里,找得到这块大地上的所有果树品种,除了苹果、葡萄、梨子、桃子、李子、杏,还有像是野果子的林檎和沙果,没吃过的会以为这是同一种东西,而前者口感较硬实,后者较脆甜,所以又叫“甜子”。
因为有了这个果园,大河湾比外乡人在的时候还要美好,看的吃的俱全。
天不遂人愿,偏那赵家的主人在四十五岁的年纪上,爱上了赌,好起了色,时不时还要去北荡街,抽上两口。
他家不败谁家败!
等赵家的房子土地都归了邻家所有,赵家余下的人也就流落四方,有去济宁州贩皮货的乡人见了赵赌棍,是在跟日本人干事,尽管他脸上贴了块狗皮膏药,仍将他认了个准!
这邻家的当家人有名有姓,老勺头历经多年也还叫得出来,是李姓“贵”字辈的,叫了个“仁义礼智信”中的“仁”字。
李贵仁素爱种庄稼,不喜果木,赵家留下的果因就被伐了个精光,刨出的树根带着黑黝黝的泥土,都晒在河岸上,供他家烧了三冬。
李贵仁从小到大没吃过一颗果子,跟赵家做邻居,果子采摘了送来,也一概不吃。窝窝头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他总吃也吃不够,有比粮食香的么?没有。顶多就是年节时佐以红通通秦椒酱下饭。
“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这话是他倍感知足时,常挂在嘴边儿上的。
守着莱河①,少不了鱼虾之利,不知他仅是为了做样子,还是真的不思鱼虾之味,他从不沾腥。自然鱼虾都便宜了家人。
从这里看出来了,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纯种庄稼汉。他敬土地,惜庄稼。割麦的时候在田里休息,见人坐在麦捆上,他必得赶人起来。
麦子怎么能在屁股底下?
新麦下来,第一碗面他要送到土地庙,给土地老爷吃。一说庙,人会想到飞檐翘角,但大河湾的土地庙非也。它只是一块巨石,半为泥土所掩。离地三寸余,有一天然石坎,可插香烛、摆供品,两侧隐见石棱,仿佛两根宇柱,石上青天为盖。
人们多以为这巨石为河水大泛滥时自丁公山冲来,细说则更有来历。
往古之时,女娲补天,锻炼神石,因工程浩大,免不了刮刮擦擦、磕磕碰碰,便有一石埃逃过了女神的眼睛,飞落到人间的丁公山,就是半大不小的一座山头。
土地老爷虽为小神一枚,然其农历八月十五得道日,天见异象,那可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直下了个天地倒悬!女娲所遣石埃,应时崩落,滚入河中,一路如沸汤浇雪,至大河湾方止,宴时云开雾散,风平雨歇,广阔天地上,但余细流淙凉。
展开余下试题
你道是何朝何代啦?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约三千年前大周朝是也。有传石下铭文记载甚详,但挨了石基掘下去,丈深不见其根。再掘,黑水“咕嘟嘟”直冒,恐怕大地都给掘漏了。
昔日四极废、九州裂,尚有女娲拯救黎民于水火,而后世哪里寻得着第二个女娲来?
皆因土地庙有这神迹,即便二十五里开外也有不拜大庙,而专门来拜这小庙的。李贵仁又是那样视土地为命的人,岂肯怠慢了土地爷?
也是靠了土地爷护佑,大河湾年年五谷丰登。李家仓库里,大囤满来小囤流。
喜这李贵仁也不是吝啬之徒,村中纳捐纳粮,他倒主动占了大半。
日本人投降的第二年,庄稼长势极好,眼见得又是一个大丰收。
蹊跷,蹊跷,真蹊跷!一夜之间,李贵仁全家老少皆亡。
什么原因?不详,反正一家人个个死挺了。但总得有个原因啊,人家说死于瘟疫。
想想是有道理的,土地庙下面有个大窟窿,能通到哪里去啦?谁说不是黄泉路!近幽冥地府鬼门关之处,疫气瘴毒潜滋,一个土地小神怎么镇压得住?
大河湾土地固然肥沃,怎么看都肥沃得不正常。庄稼秸秆那么粗壮坚挺,叶片那么苍郁墨绿,仿佛长在了死人身上。
有心人记得,大河湾的麦子成熟了,根部的老叶一律变红,像死人血,泛了出来。想想都瘆得慌。
于是,大河湾就没人去了,任它疯狂荒秽着,远看黑压压的,像一个巨大的怪物低低蜷伏在寂静的地平线上,荒秽了两年,三年。
到第四年的一天,忽然,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
……
这已是新社会,看官多不陌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大河湾留作了村中公产,名曰“机动地”,实为安不忘虞之见。
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足的粮食,也产生了三天三夜说不完的故事,可惜大多故事刚发生也就忘了,或只得从老勺头的颠倒语中寻些蛛丝马迹。
鸟在天上自由飞,鱼在水中欢乐跃。
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你把日精月华吸收,混以醇厚地气,将密实的、沙糯的、多味的果实,无私奉献给人类,让他们一个个筋骨强健、心房殷红、皮相光鲜、目光炯炯、牙齿洁白,从你的躯体上驻足或行走时,宛若上天的宠儿
颠倒语,语颠倒,
千吨巨石水上漂……
老勺头又吼起来了!
注:①流经山东省金乡县。
文本二:
《大地之上》发表在《中国作家》文学版2022年第3期,其超拔的意向和丰饶的文学况味不断地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我个人特别喜欢《大地之上》的地方,就是它有别于通常的乡村振兴题材心思,作者非常努力地拂去了生活表象的喧嚷,始终把艺术的触角直抵人心深处,很恣意地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和凡俗的精神世界上着笔,以现实主义的小说虚构和情节搭建手法,深度描写那些被时代浪潮裹挟而离开了熟悉的家园、离开了空旷的山野、甚至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广袤大地时的惊喜和不安,将他们改变了居住环境后内心空空荡荡的忐忑与真实情态进行了惟妙惟肖地拿捏,让我们在作品中读出了一种通天接地的气象。
(节选自《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诗意所在——读王方晨长篇小说〈大地之上〉》)
6.(3分)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地之上》虽然是写当代乡村振兴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但实质上写的却是恒常的人心和人性,这一点从这篇引子就可见一斑。
B.取名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李贵仁取名“仁”背后承载的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表达了作者对李贵仁身上具有的“仁义”品质的高度赞美。
C.“麦子怎么能在屁股底下?”运用语言描写,表现李贵仁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传统农耕社会里普通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
D.小说在写法上将乡村风土人情的自然呈现与带有诗意的叙事风格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了新时代农村生活,体现了作品的人性美。
7.(3分)小说中在描写土地庙时,穿插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说由大河湾的土地庙——巨石,自然引出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交代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如丁公山、巨石等,同时通过神话也暗示了这里独特的社会环境。
B.因土地庙有这神迹,李贵仁不敢怠慢土地爷,这样写有助于刻画李贵仁敬畏神灵,珍惜庄稼的人物形象。
C.神话传说中巨石这座土地庙来历非凡,神奇的故事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底蕴。
D.在叙事中穿插女娲补天的奇幻神话,赋予大河湾以神秘色彩,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下伏笔。
8.(6分)王方晨是语言大家,他精心地打造语言,铸造了自己的文学语言家园,特别是小说的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9.(6分)夏衍在回顾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时曾说:“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都没有虚构和夸张。”有人评价王方晨“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创作小说”,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B 7.D 8.①民间俗语的运用,“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属于民间俗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特点,简练而形象地刻画了李贵仁蘸秦椒吃窝窝头时满足的神态。
②充满诗性的语言,在作者笔下,故乡是美丽的,也是充满诗性色彩的。“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从你的躯体上驻足或行走时,宛若上天的宠儿”这些抒写无疑都是充满诗性的。
③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如“而后世哪里寻得着第二个女娲来?”“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 9.①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艺术虚构。“用报告文学方式创作小说”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就是“真实性”。
②地域的真实性。小说中提到莱河及大量风土民情、俗语等,具有地域的可信度。
③历史的真实性。小说中提到的拜土地庙、抗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农业建设等内容,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④人物的真实性。小说中老勺头、赵家主人和李贵仁等人物形象,与我国特殊时期的人物的性格命运相符。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表达了作者对李贵仁身上具有的‘仁义’品质的高度赞美”错误。作者未对李贵仁的“仁义”品质进行高度赞美,只是客观叙述了他的一些做法,如“喜这李贵仁也不是吝啬之徒,村中纳捐纳粮,他倒主动占了大半”。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D.“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下伏笔”错误。在叙事中穿插女娲补天的奇幻神话,是赋予大河湾以神秘色彩,并没有“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下伏笔”。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民间俗语的运用,结合“窝窝头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他总吃也吃不够,有比粮食香的么?没有。顶多就是年节时佐以红通通秦椒酱下饭。‘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这话是他倍感知足时,常挂在嘴边儿上的”可知,“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属于民间俗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特点,简练而形象地刻画了李贵仁蘸秦椒吃窝窝头时满足的神态。
充满诗性的语言,结合“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你把日精月华吸收,混以醇厚地气,将密实的、沙糯的、多味的果实,无私奉献给人类,让他们一个个筋骨强健、心房殷红、皮相光鲜、目光
上一篇: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一)全国卷版
下一篇: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二)新高考卷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24届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