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7  2023-10-0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
湖南省先知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距离银河系24亿光年外的一个盘状星系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爆炸喷射出的物质形成了极其狭窄、接近光速运动的喷流。这使它释放的能量如同一束激光,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照射出来,而我们的地球恰好在这个方向上。世界时2022年10月9日下午1点17分,这束闪光以伽马射线暴发(伽马暴)的形式造访了地球,便立刻被众多卫星和地面上的伽马射线天文台捕捉到。按照惯例,它被根据发现的日期和类型命名:伽马暴(GRB)2210009A(简称伽马暴09A)。但很快,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传遍了天文图:史上最亮伽马暴。
遍布宇宙的猛烈爆炸
伽马暴的发现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为了监视他国,美国陆续发射了Vela系列卫星,搭载了当时最先进的伽马射线探测器,用来检测核爆炸产生的伽马射线闪光。1967年7月2日,Vela系列2号和3号卫星探测到了不同于任何已知核武器爆炸的伽马射线闪光。然而,根据它们粗略的定位信息,研究团队排除了这些闪光起源于人造物体或者太阳活动的可能性。
这些发现在1973年以“对宇宙起源的伽马射线暴发的观测”为题,发表在学术刊物《天体物理期刊》上。从那时起,人类才广泛知晓了宇宙中存在着这样剧烈的神秘爆炸事件。1991年起,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空间天文台陆续发现了2700余例伽马暴。它们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天空的各个方向,而不是集中分布在银河这条窄带上。因此天文学家们马上达成了共识:伽马暴起源于银河系外的宇宙深处。在知晓伽马暴起源于极遥远的距离后,根据它们观测到的亮度,科学家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些伽马暴释放的能量惊人的巨大,甚至比整个银河系一年通过辐射释放的能量还要大。所以伽马暴又被称为“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全宇宙最猛烈的爆炸现象”。
自伽马暴被发现起,科学家们就在猜测究竟是什么在宇宙各处引发这样猛烈的爆炸。很快,五花八门的理论猜想就充斥着各种学术期刊。大浪淘沙之下,有两个猜想逐渐成为大家广泛接受的伽马暴理论:塌缩星和中子星合并。现在的天文学家们认为这两种宇宙中的灾变事件对应于迄今为止观测到的两种类型的伽马暴——长伽马暴和短伽马暴。
中国完整准确测量最强伽马暴
在伽马暴天文学研究的最初几十年里,中国探测器的名字是缺席的。直到2001年,搭载伽马暴探测器的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升空,才改变了这种局面。2017年,“慧眼”卫星的发射让我们在伽马射线爆发天体的观测研究大展身手。“慧眼”卫星是高能所牵头研制的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上面搭载的高能X射线望远镜是搜寻和测量伽马暴的利器。在发射四年后,慧眼科学团队发布了第一批322个被慧眼卫星观测到的伽马暴。2020年和2022年,我国又陆续发射了三颗高能所牵头研制的专门用于伽马暴探测的卫星——“极目”A、B、C星。至此,“慧眼”卫星和“极目”三星,连同国际上那些前辈伽马暴探测卫星,如费米、雨燕等一起,组成一张捕捉和测量伽马暴的天网。


浏览完整试题就在这张大网刚刚织好不久,史上最强的伽马暴09A就造访了地球。
伽马暴09A属于长伽马暴,因此人们猜测它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它发生的星系距离地球24亿光年。这听起来非常遥远,但与其他伽马暴相比,这个距离仍然算非常近的。此外,这个伽马暴的喷流张角非常小,因此与其他伽马暴相比,更能集中地将能量辐射到地球这个方向。这两个独特之处使得伽马暴09A成为观测史上看起来最亮的伽马暴。
这样意想不到的亮度也为国际主流伽马暴探测器带来了不小麻烦,使它们经历了类似于照相机过曝的问题。这些发生问题的探测器无法给出完整可靠的探测数据,因此也无法准确地回答伽马暴09A究竟有多亮。
在伽马暴09A最亮的阶段,“慧眼”卫星和“极目”C星恰好处在能观测到它的轨道位置和工作状态。特别巧合的是,当时“极目”C星正飞行在地球的高纬度区域上空。由于那片区域有很强的带电粒子干扰,科研人员为“极目”C星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工作模式——低灵敏度的工作模式。这就好像一个人在即将走到非常明亮的户外时,提前戴上墨镜一样。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再加上“极目”专门探测亮源的设计,使得“极目”C星和“慧眼”联合给出了对于伽马暴09A最完整和准确的测量。
(摘编自易疏序《千年一遇伽马暴,带来更多宇宙谜团》)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检测核爆炸产生的伽马射线闪光,美国发射Vela系列卫星搭载了当时最先进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B.《天体物理期刊》在1973年发表的《对宇宙起源的伽马射线暴发的观测》,是科学界发表的关于伽马暴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具有开创性意义。
C.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空间天文台陆续发现的2700余例伽马暴,没有集中分布在银河这条窄带上,而是均匀地分布在天空的各个方向。
D.为什么会发生伽马暴?科学家们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现在有两种解释被大家广为接受,这就是塌缩星和中子星合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同于任何已知核武器爆炸的伽马射线闪光,也就是伽马暴,是美国发射的Vela系列卫星发现的。
B.伽马暴是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全宇宙最猛烈的爆炸现象,其释放的能量比整个银河系一年通过辐射释放的能量还要大。
C.在伽马暴天文学研究初期,中国是缺席的,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科学家团队是后来者居上。
D.伽马暴09A的亮度之强前所未有,以至于大部分观测到它的空间高能望远镜发生了过曝,无法对其进行可靠的测量。
3.关于伽马暴09A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伽马暴分为长伽马暴和短伽马暴,伽马暴09A属于长伽马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
B.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研制的“慧眼”和“极目”空间望远镜凭借其独特的设计,成功地给出了对伽马暴09A准确的测量。
C.伽马暴09A成为观测史上看起来最亮的伽马暴,其中一个原因是其喷流张角非常小,便于其集中地将能量辐射到地球这个方向。
D.伽马暴09A发生在盘状星系里,这个星系距离地球24亿光年,虽然距离十分遥远,但伽马暴09A仍造访了地球。
4.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为了做到通俗,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反复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科学上怎样才能有所发现?试结合文本和自己的思考给以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围城》第八章(节选)
钱钟书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自从辛楣一走,鸿渐对于升级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想暑假以后另找出路。他只准备聘约送来的时候,原物退还,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评校政一下,算是临别赠言,借此发泄这一年来的气愤。这封信的措词,他还没有详细决定,因为他不知道校长室送给他怎样的聘约。有时他希望聘约依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气壮,责备高松年失信。有时他希望聘约升他做教授,这么一来,他的信可以更漂亮了,表示他的不满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为了公事。
①不料高松年省他起稿子写信的麻烦,干脆不送聘约给他。孙小姐倒有聘约的,薪水还升了一级。有人说这是高松年开的玩笑,存心拆开他们俩。高松年自己说,这是他的秉公办理,决不为未婚夫而使未婚妻牵累——“别说他们还没有结婚,就是结了婚生了小孩子,丈夫的思想有问题,也不能“罪及妻拏”,在二十世纪中华民国办高等教育,这一点民主作风应该具备。”鸿渐知道孙小姐收到聘书,忙仔细打听其他同事,才发现下学期聘约已经普遍发出,连韩学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尾巴的狐狸。这气得他头脑发烧,身体发冷。计划好的行动和说话,全用不着,闷在心里发酵。这比学生念熟了书,到时忽然考试延期,更不痛快。
高松年见了面,总是笑容可掬,若无其事。②办行政的人有他们的社交方式。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高松年的工夫还没到家,他的笑容和客气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绽百出,一望而知是假的。鸿渐几次想质问他,一转念又忍住了。在吵架的时候,先开口的未必占上风,后闭口的才算胜利。高松年神色不动,准是成算在胸,自己冒失寻衅,万一下不来台,反给他笑,闹了出去,人家总说姓方的饭碗打破,老羞成怒。还他一个满不在乎,表示饭碗并不关心,这倒是挽回面子的妙法。


展开余下试题吃不消的是那些同事的态度。他们彷佛全知道自己解聘,但因为这事并未公开,他们的同情也只好加上封套包裹,遮遮掩掩地奉送。往往平日很疏远的人,忽然拜访。他知道他们来意是探口气,便一字不提,可是他们精神和说话里包含的惋惜,总像圣诞老人放在袜子里的礼物,送了才肯走。这种同情比笑骂还难受,客人一转背,鸿渐咬牙来个中西合璧的咒骂:“To Hell滚你妈的蛋!”
孙柔嘉在订婚以前,常来看鸿渐;订了婚,只有鸿渐去看她,她轻易不肯来。鸿渐最初以为她只是个女孩子,事事要请教自己;订婚以后,他渐渐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③她听他说准备退还聘约,不以为然,说找事不容易,除非他另有打算,别逞一时的意气。鸿渐问道:“难道你喜欢留在这地方?你不是一来就说耍回家么?”她说:“现在不同了。只要咱们两个人在一-起,什么地方都好。”鸿渐看未婚妻又有道理,又有情感,自然欢喜,可是并不想照她的话做。他觉得虽然已经订婚,和她还是陌生得很。过去没有订婚经验,不知道订婚以后的情绪,是否应当像现在这样平淡。他对自己解释,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现在订了婚,彼此间还留着情感发展的余地,这是桩好事。
他想起在伦敦上道德哲学一课,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么好?
他嘴快把这些话告诉她,她不作声。他和她讲话,她回答的都是些“唔”,“哦”。他问她为什么不高兴,她说并未不高兴。他说:“你瞒不过我。”她说:“你知道就好了。我要回宿舍了。”鸿渐道:“不成,你非讲明白了不许走。”她说:“我偏要走。”鸿渐一路上哄她,求她,她才说:“你希望的好葡萄在后面呢,我们是坏葡萄,别倒了你的胃口。”他急得跳脚,说她胡闹。地说:“我早知道你不是真的爱我,否则你不会有那种离奇的思想。”他赔小心解释了半天,她脸色和下来,甜甜一笑道:④“我是个死心眼儿,将来你讨厌——”鸿渐吻她,把这句话有效地截断,然后说:“你今天真是颗酸葡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松年曾允诺下学期升方鸿渐为教授,方鸿渐并不领情,想借此怒怼高松年,但出乎方鸿渐的意料,高松年并未兑现诺言。
B.方鸿渐没有收到聘约,不仅方鸿渐被气得头脑发烧,身体发冷,他的同事,包括那些平日很疏远的同事,对此也很关注。
C.高松年不聘方鸿渐却给方鸿渐的未婚妻发了聘约,体现了他处事的公正;他处处按官场中的那套来办,只是还没有完全学到家。
D.方鸿渐的同事对方的落聘有同情,但心底深处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孙柔嘉在方说了关于葡萄的那些话后,虽生气但没立即和方开战。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让小说故事情节陡转,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新天地,从而避免了故事的平铺直叙。
B.句子②是一个总括句,接下来给以具体分述,这样便于读者给以把握,这是借鉴了议论文的写法。
C.句子③说明孙柔嘉虽然是一个重感情的知识女性,但她很务实,很冷静,并不感情用事。
D.句子④用破折号省略了孙柔嘉所要说的话,但读者根据语境能够补出,如此写更含蓄有味。
8.李健吾认为《围城》”作者清词妙语,心织舌耕,处处皆成文章”。请结合所选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书小组要为扣住方鸿渐这个形象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工于心计•心直口快;
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耽于幻想。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且智也,岂愚且不肖乎?是废常上贤则乱,含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记曰:“舜见替瞍,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围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主臣,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材料二: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微上疏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无为而化突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勋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与,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注】①六正:指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
②六邪:指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亡国之臣、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万国成□A宁□B一人□C有庆□D必藉忠□E良□F作弼□G无□H为而化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指使……富裕起来,“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斗”指……自相斗争,两者用法相同。
B.今,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与《归去米兮辞》“觉今是而昨非”中的“今”词义不相同。
C.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纪年的名称,从秦始皇开始有年号。
D.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是给皇帝的奏议,具体说就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非子认为,要让天下得到治理,太平无事,就需要理顺臣子与君主、儿子与父亲、妻子与丈夫这三种秩序。
B.韩非子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例子是齐国田氏夺取昌氏政权,宋国戴氏夺取子氏政权。
C.孔子认为,舜的父亲不能将舜当作儿子看待,舜的君主不能将舜当作臣子看待,是让天下陷入混乱,从而非常危险的事情。


展开余下试题D.在魏微看来,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要想使家庭和睦,就需要了解儿子;作为一国之主的国君,要想使天下平安,就需要了解臣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概括韩非和魏微的观点,并陈述你的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
李贺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①葱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②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注】①转:催发。
②夹城:唐玄宗时所筑的从皇宫通向曲江等游乐地的复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从深宫的暮春生活出发写三月景致,可谓与众不同,不落俗套。
B.第二句言“愁杀人”,是因为城内百花吐艳,绿柳成荫,春天即将过去。
C.三、四两句将修竹与宫女相连,两个形象交映迭现,可谓新颖别致。
D.七、八两句写宫女们不爱红装爱武装,在春三月打着锦旗到野外操练。
16.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层层渲染,最后点题。试结合全诗给以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使用叠词表现深秋自然景象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写诗填词,常常使用典故,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诗词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站在进化的角度,A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失去了尾巴,获得了直立行走的便利,但也导致脊髓发育先天缺陷的风险更高。我们进化出高度发达的大脑,但大脑与体重比却是其他哺乳动物的6倍,使得人类的难产率直线上升。
进化上,衡量物种的成功有适合度和繁殖能力两大指标。
就适合度来说,7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智人从非洲草原开始迁徙,到如今足迹遍布全球。B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值一提。人类无法适应的沙漠,动物可以;人类无法生存的高山,动物可以;就连人类曾经一度无法到达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发现了动物的痕迹。
①从繁衍后代的角度看,②人类更不属于成功者。③智人已经存在了大约20~30万年左右,④但这个物种大部分的时间里种群一直比较稀少。⑤当前,人类的数量已达79亿,⑥但那只是从一个小种群的人口激增而来,⑦造成了现代人基因的高度相似,⑧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足万分之一。⑨如此低的遗传多样性,甚至远远低于少数野生黑猩猩群体内部的基因变异,⑩我们在面对瘟疫来袭时非常脆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四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每年开春,家里总是从地窖里把保存了一个冬季的地瓜种一筐筐运到上面。在炕头用土坯垒出长方形的温床,温床里用肥土垫底,铺上厚厚的细沙,再把地瓜种一排排摆好,然后覆上一层细沙。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日喷水,给炉灶添柴,温床里的地瓜种就会从睡梦中醒过来,慢慢地生根发芽,一簇簇、一丛丛的鲜嫩幼芽顶破沙土,露出葱翠欲滴的笑脸。
地瓜芽秧苗长到半尺后,就迎来了开春后的栽种季节。春雨后的庄稼地早已打好了地垄,大马车装满了地瓜芽苗,男女老少担着水桶,扛着铁锨,一呼百应地匆匆走向山前山后的地瓜地里。
满坡浅黄色的土壤,在阳光的直射下更显厚重。这时候,地瓜芽的__________就充分显现出来。原来斜躺在垄上的纤细茎秆日渐挺拔,浅黄色的嫩芽利用一切时间蔓延铺绿。虽然地皮早已干涸,但地瓜芽的叶片翻卷拧成绳,贴伏在滚烫的地面,靠扎下的须根汲取大地深处的养分,并吮吸着夜晚空气中有限的水分,它们终于爬满垄上垄下,用绿色的答卷无声地回应着大自然的考验。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特别形象,试分析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先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